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源远流长,以时间为轴,大致可分为古代高等教育、近代高等教育、现代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与世界接轨,也从此走向西方高等教育学习、借鉴和嫁接之路。在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些弊端。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借鉴 嫁接 内蕴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12-02
高等教育往往被界定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不等同于“大学”(University),有时称高等教育为“中学后教育”(Post Secondary Education),意味着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级各类教育形式。[1]综合来看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其发展推进,形式在不断更新,功能也更契合社会要求。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观点是,近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12-13世纪的中世纪大学。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一)夏商周至春秋战国,高等教育初现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萌发于夏商周时期,与当时奴隶和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相匹配,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和等级性,高等教育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不休,奴隶制濒临土崩瓦解,原有官学体制几乎崩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也自然对教育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新兴地主阶级和自由民对知识迫切渴望,各地私学因时而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孔子所创办的儒家学派则是当时门徒最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力深远的一所私学。
(二)两汉至唐宋,高等教育确立、发展
两汉时期私学已非常繁荣,但各学派培养目标不同,百家争鸣、思想不一,因此也就较难满足统治阶级对人才的要求。当时,儒学较符合汉武帝的政治理念,为了保证统治思想的高度统一,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太学以养士”。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地方上设郡国学,并允许私学存在。至此,太学正式建立,私立高等教育学校也以不同程度存在于地方。该体系的形不但成展现了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正式出现,也标志着以儒学教育为基本方针、内容,以培养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古代高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唐朝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贞观年间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书学、律学等“六学”。[2]
(三)明清高等教育的衰落
明至清中叶,中央官学仅国子监一种形式。国子监设于京师,学生统称为监生,生源复杂,致使贪污腐败现象盛行,加之科举制日渐教条僵化,教学活动单调乏味,其培养出的学生更是千奇百怪。书院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明清统治者多次禁毁书院,最终也使其成为科举的附庸。
二、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与发展
“近代中国教育基本上是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进行的”。[3]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始于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 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1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这标志了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诞生。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正式确立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
(二)近代高等教育的巩固与完善
192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被终结。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获得了一个有利的环境。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教育改革,颁布了新学制,出台了一系列系统的改革措施,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体系及大学制度多是模仿法德确立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思想的传播使中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培养“内圣外王”的“贤士”、“君子”、“循吏”为目标的主流传统。[4]随着留美学成归国硕博士的增多,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时,开始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
(三)建国后现代高等教育的确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即对社会各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造,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对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模仿苏联模式改造旧高等教育以期适应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求。新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初步完成了高等教育改革,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高等教育体制在我国形成并确立。
1957年以后,受中苏关系恶化、国际国内形势转变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动荡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大,严重破坏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和制度。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1978年4月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否定和抛弃了“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目的,将现代化的实现确立为教育的主要目标。[5]
三、中美高等教育发展对比分析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经学是构成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核心。自两汉时期正式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开始,直至清朝末期。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寓于儒学理念之中,不管课程形式如何变化,其教学内容脱离不了儒家典籍,教育目的无外乎“学而优则仕”,培养具有“仁、义、礼、智、信”的“鸿儒”也一直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曲折坎坷,各个阶段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借鉴性,但是从整体看来,每一次学习和嫁接国外先进模式的同时,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破坏性。民国伊始,在模仿欧美高等教育体系之时,摈弃了传统儒学模式,将专业教育与实业教育推向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对原有的教育系统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也紧随发展潮流,“复归”美国模式。 在短短百年的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三次彻底的革新,不可否认在一定期内变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综合看来,数次天翻地覆式的转变也带来了诸多弊端。由于我们缺乏对高等教育的元认知能力,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内蕴性,自省性不足。如我国高等教育缺乏自主性,大学的自治性弱化,大学发展的动力性不足,创新性较弱。
(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对比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作为英法殖民国家,不仅“植入”了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将其高等教育体系扎根于国土。1636年,美国建立了本土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其为英国剑桥学院的副本,完全袭承了中世纪欧洲大学的体系特征,在此后20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模式不断与美国本土的社会环境适应融合。19世纪50年代,德国大学“洪堡模式”闻名于世,表现出极强的先进性,一时间,德国大学成为美国学生向往之所,众多青年学生前往德国留学。在学成归国后,也将德国模式带入。自此,美国学院开始向研究性大学过渡,研究职能也被加入大学职能之中。进入20世纪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为适应社会需求,社会服务职能被加入到大学职能之中。在此番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美国高等教育一举跃居世界之首。
分析可见,大学从欧洲世界向美国的移植与传播,并不是完全照搬其形态和功能范式。“与植物或动物一样,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美国的大学从欧洲那儿继承了遗传性状,产出了英、德混血种。但是,美国的环境把它改变成了新种……”。[6]美国在最初继承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模式与思想,以教学为核心,探究高深学问,坚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并将此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这也自然使美国大学活力四射,呈现出包容性、多样性和先进性。因此,在每一个关键时期或转型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都能积极主动地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6]韩梦洁,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机制研究[C].大连理工大学
[2][4]刘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述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3]邬志辉,近代中国教育演进的线索与命题[J].教育史研究,2002,01
[5]刘尧,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回顾与反思 [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借鉴 嫁接 内蕴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12-02
高等教育往往被界定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不等同于“大学”(University),有时称高等教育为“中学后教育”(Post Secondary Education),意味着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级各类教育形式。[1]综合来看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其发展推进,形式在不断更新,功能也更契合社会要求。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观点是,近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12-13世纪的中世纪大学。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一)夏商周至春秋战国,高等教育初现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萌发于夏商周时期,与当时奴隶和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相匹配,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和等级性,高等教育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不休,奴隶制濒临土崩瓦解,原有官学体制几乎崩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也自然对教育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新兴地主阶级和自由民对知识迫切渴望,各地私学因时而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孔子所创办的儒家学派则是当时门徒最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力深远的一所私学。
(二)两汉至唐宋,高等教育确立、发展
两汉时期私学已非常繁荣,但各学派培养目标不同,百家争鸣、思想不一,因此也就较难满足统治阶级对人才的要求。当时,儒学较符合汉武帝的政治理念,为了保证统治思想的高度统一,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太学以养士”。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地方上设郡国学,并允许私学存在。至此,太学正式建立,私立高等教育学校也以不同程度存在于地方。该体系的形不但成展现了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正式出现,也标志着以儒学教育为基本方针、内容,以培养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古代高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唐朝的高等教育发展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贞观年间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书学、律学等“六学”。[2]
(三)明清高等教育的衰落
明至清中叶,中央官学仅国子监一种形式。国子监设于京师,学生统称为监生,生源复杂,致使贪污腐败现象盛行,加之科举制日渐教条僵化,教学活动单调乏味,其培养出的学生更是千奇百怪。书院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明清统治者多次禁毁书院,最终也使其成为科举的附庸。
二、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与发展
“近代中国教育基本上是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进行的”。[3]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始于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 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1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这标志了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诞生。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正式确立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
(二)近代高等教育的巩固与完善
192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被终结。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获得了一个有利的环境。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教育改革,颁布了新学制,出台了一系列系统的改革措施,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体系及大学制度多是模仿法德确立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思想的传播使中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培养“内圣外王”的“贤士”、“君子”、“循吏”为目标的主流传统。[4]随着留美学成归国硕博士的增多,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时,开始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
(三)建国后现代高等教育的确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随即对社会各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造,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对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模仿苏联模式改造旧高等教育以期适应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求。新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初步完成了高等教育改革,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高等教育体制在我国形成并确立。
1957年以后,受中苏关系恶化、国际国内形势转变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动荡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大,严重破坏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和制度。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1978年4月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否定和抛弃了“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目的,将现代化的实现确立为教育的主要目标。[5]
三、中美高等教育发展对比分析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经学是构成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核心。自两汉时期正式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开始,直至清朝末期。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寓于儒学理念之中,不管课程形式如何变化,其教学内容脱离不了儒家典籍,教育目的无外乎“学而优则仕”,培养具有“仁、义、礼、智、信”的“鸿儒”也一直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曲折坎坷,各个阶段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借鉴性,但是从整体看来,每一次学习和嫁接国外先进模式的同时,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破坏性。民国伊始,在模仿欧美高等教育体系之时,摈弃了传统儒学模式,将专业教育与实业教育推向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对原有的教育系统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也紧随发展潮流,“复归”美国模式。 在短短百年的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三次彻底的革新,不可否认在一定期内变革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综合看来,数次天翻地覆式的转变也带来了诸多弊端。由于我们缺乏对高等教育的元认知能力,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内蕴性,自省性不足。如我国高等教育缺乏自主性,大学的自治性弱化,大学发展的动力性不足,创新性较弱。
(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分析
对比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作为英法殖民国家,不仅“植入”了欧洲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将其高等教育体系扎根于国土。1636年,美国建立了本土第一所高等学校——哈佛学院,其为英国剑桥学院的副本,完全袭承了中世纪欧洲大学的体系特征,在此后20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模式不断与美国本土的社会环境适应融合。19世纪50年代,德国大学“洪堡模式”闻名于世,表现出极强的先进性,一时间,德国大学成为美国学生向往之所,众多青年学生前往德国留学。在学成归国后,也将德国模式带入。自此,美国学院开始向研究性大学过渡,研究职能也被加入大学职能之中。进入20世纪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为适应社会需求,社会服务职能被加入到大学职能之中。在此番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美国高等教育一举跃居世界之首。
分析可见,大学从欧洲世界向美国的移植与传播,并不是完全照搬其形态和功能范式。“与植物或动物一样,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美国的大学从欧洲那儿继承了遗传性状,产出了英、德混血种。但是,美国的环境把它改变成了新种……”。[6]美国在最初继承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模式与思想,以教学为核心,探究高深学问,坚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并将此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这也自然使美国大学活力四射,呈现出包容性、多样性和先进性。因此,在每一个关键时期或转型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都能积极主动地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6]韩梦洁,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机制研究[C].大连理工大学
[2][4]刘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述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3]邬志辉,近代中国教育演进的线索与命题[J].教育史研究,2002,01
[5]刘尧,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回顾与反思 [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