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省昭通市是边远贫困山区,农民年人均收入仅2 000元左右,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利用地方独特资源发展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苦丁茶作为昭通特色产品之一,具有投资少,生产管理技术简单,产品产值高、效益好,在改变贫困山区面貌,增加农民收入上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关健词:地方特色经济;农民收入;苦丁茶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023-02
一、基本情况
云南省昭通市位于东经102°52′~105°19′,北纬26°34′~28°40′ 之间,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区位特殊,地处要冲,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重地。境内最高海拔为巧家县药山4 040米,最低海拔为水富县滚坎坝仅267米,相对高差3 773米,立体气候突出,生物多样性明显。由于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的差异,具有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点。在该地生产的苦丁茶是西南地区较有特色的产品。苦丁茶原产于亚热带原始森林内,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茶科所的检测,送检的大关县苦丁茶富含维生素B、C、植物固醇、苦丁甙元、α一香树脂醇、葡萄糖酸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解毒、防癌健身的作用。常饮苦丁茶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除青春痘、靓丽容颜、降血压、减缓动脉硬化、减肥、防癌、调节体内代谢的功能等作用。通过近年来开发,产值高,效益好,深受茶农的欢迎,每公斤苦丁茶一般在200元左右,好的可卖到2 000元不等。在改变贫困山区面貌,增加茶农收入上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截至2008年昭通市苦丁茶栽培面积约 2万亩,野生苦丁茶面积约0.8千亩,年产干茶 800吨左右,总产值约2 400万元。昭通市境内的盐津县、大关县、绥江县、永善县均生长有野生的苦丁茶,能饮用的苦丁茶品种主要是木犀科女真属粗状女真[Ligustrum robustum (Roxb) B1.],另有少数丽叶女真[L.henryi Hemsl.]。历史上盐津县、大关县、绥江县、永善县等地农民将苦丁茶的茎、叶捣碎,用沸水煮后,捞出晒干,放着备用。食用时用开水浸泡后,直接饮用,味苦回甜,清热解凉,解渴,防中暑,有较好的药效。苦丁茶是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传统饮料,因而也有较长的历史。
1990年后苦丁茶(品种为粗状女真)进入商品开发,开始陆续进行人工栽培种植,通过机械化加工形成批量生产,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00年后苦丁茶得到了较大发展,云南省相关部门通过不同渠道投入资金用于苦丁茶的生产发展,其中由省投资200多万元在盐津县内建成2 000亩标准苦丁茶示范样板园,在全市发展苦丁茶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随着大量苦丁茶的人工栽培生产,产量大幅度增加,原生产昭通小叶茶的厂家也开始加工苦丁茶,现昭通市生产加工苦丁茶的企业有:盐津俊逸茶叶有限公司;绥江中村茶厂;大关茶叶公司;彝良三峰茶叶有限公司和泰辉茶叶公司;镇雄供销社等,年加工能力在200吨左右。加工的产品有:寒烟翠苦丁茶、靓颜苦丁茶、云牌苦丁茶、翠华苦丁茶、西香苦丁茶、赤水源牌苦丁茶、盐溪片苦丁茶等。其余为个体小作坊企业生产加工苦丁茶,加工规模小,档次低,无品牌。在开发的产品中,盐津县俊逸茶叶有限公司开发的《靓颜苦丁茶》2001年6月获中国(成都)第二届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云津牌苦丁茶》荣获2001年第六届云南省消费者最喜爱商品称号,《寒烟翠苦丁茶》在2002年6月获得中国云南第二届茶叶交易会名优产品金奖,并获韩国举办的国际名茶“特别奖”。绥江县中村茶厂生产的“西香苦丁”系列产品已于2004年7 月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由于以上品牌的带动,和政府的重视支持,提高了农民种植苦丁茶的积极性,全市出现了大力发展苦丁茶的热潮,苦丁茶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二、 苦丁茶无性繁殖技术及加工流程
1.育苗。采摘一年生无病虫健壮苦丁茶穗条,采用两芽一叶扦插法,以直径大于3毫米的枝条为好,插穗剪成长12厘米插条,上剪平口,下剪斜口,剪好的插穗,扎成小捆,上切口用石蜡封口,下切口用50ppm的生根粉处理一小时。选择土层深厚、背荫、灌水方便的地方,按行距6寸、株距1寸进行扦插,并搭遮阴棚,待扦插苗新根长出10厘米后再移栽。
2.大田栽培。选择交通方便,土地相对平缓,周围无污染的地块,按50厘米深、80厘米宽挖好定植沟,每亩施入2 000~3 000公斤腐熟细碎的农家肥与土拌匀回填,种植规格采用宽窄行栽种,大行4尺、小行2尺、株距1.5尺。每亩约1 500~1 800株左右。
3.整形为馒头形。第一年以养为主,第二年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三年后培养成馒头形可逐步投产。
4.按茶叶无公害生产管理枝术进行管理。实行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苦丁茶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5.苦丁茶生产流程与小叶茶生产相似,因此只要对现有茶叶加工设备稍加改造就可进行。
主要工艺流程:杀青—漂洗—揉捻—烘干。
三、存在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由于各主产县没有对茶叶生产进行认真规划,造成部分乡村和群众在生产中乱栽乱种。前几年由于数量少,销售价较高,鲜叶每公斤卖价在60元~100元内,成品茶卖到每公斤400多元,最高的甚至卖到每公斤2 000多元,由此造成各地有无条件都大力发展苦丁茶,随着市场的成熟,鲜叶卖价也逐渐降低,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的茶厂效益下降,茶农收入也随之降低,于是茶农把在高产良田和优质地内种植的苦丁茶树砍挖掉。
2.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开发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小。目前昭通市虽有数百家茶叶加工和经营企业,但都加工单一,规模小,复合产品开发还是空白,在开发饮料保健食品等方面,均未起步,
3.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昭通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所有茶园基本都没有灌溉条件,道路交通很差,加工企业设备老化,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多年来,各主产区对茶叶生产缺乏认真研究,既没有科学规划,也没有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造成茶叶生产任其发展,行情好时栽,行情差时挖。
四、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规划为先导,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措施,建成和发展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效、优质无公害茶园。以企业为龙头,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争创名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把苦丁茶生产培植成为科技含量较高,效益好,茶农增收的优势产业。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茶叶生产投入。据统计,昭通市在海拔500米~1 000米的大部分地区有15万多亩土地可适宜发展苦丁茶,由于热量条件好,雨量充足,一年四季均可采摘苦丁茶,产量相对较高,是苦丁茶生产较为理想的地区。因此技术部门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确保苦丁茶基地建设在最佳适宜区,并围绕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生产需要,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发展的要求,建设高标准现代茶园,逐步改造现有茶园,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成片、突出规模”,坚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为方向。在茶园连片集中的地区积极推进苦丁茶基地建设工作。
2.切实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企业加工和营销是做大做强苦丁茶产业的关键龙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可通过招商引企和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坚持“扶优、扶强、扶特、扶大 ”的原则。对优势企业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把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例如盐津茶业公司等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其他县实力较强的茶业公司、企业等茶叶经营实体有选择地进行整合,再通过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开发新产品,创立优质知名品牌,扩大生产规模,达到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还要按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搞好茶叶系列产品加工和市场规划。确保苦丁茶生产、加工、销售,农、工、贸一体化发展。
3.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持续稳定的发展机制。加强领导,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对苦丁茶生产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改变传统观念,把调整产业结构纳入议事日程及工作责任目标,加强对苦丁茶产业的领导,充分认识到苦丁茶产业对山区农民致富带头作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把苦丁茶产业建设纳入领导的目标管理,做到以事论官、选贤任能、重奖重惩,确保压力到位、动力给足,制定出促进苦丁茶产业发展长期稳定的优惠扶持政策,不因人员和机构编制的改变而改变,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定期研究茶叶产业开发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产业开发有一套班子,一帮人员,一笔资金,一套政策,一个龙头企业。鼓励在生产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按茶叶产业规划,把苦丁茶产业发展的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努力增加苦丁茶产业投入,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同时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拓宽市场空间这个重点,把发展苦丁茶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和更加优先的地位,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扎实的措施,促进苦丁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使之成为西南地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之一,真正成为昭通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关健词:地方特色经济;农民收入;苦丁茶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023-02
一、基本情况
云南省昭通市位于东经102°52′~105°19′,北纬26°34′~28°40′ 之间,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区位特殊,地处要冲,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重地。境内最高海拔为巧家县药山4 040米,最低海拔为水富县滚坎坝仅267米,相对高差3 773米,立体气候突出,生物多样性明显。由于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的差异,具有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点。在该地生产的苦丁茶是西南地区较有特色的产品。苦丁茶原产于亚热带原始森林内,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茶科所的检测,送检的大关县苦丁茶富含维生素B、C、植物固醇、苦丁甙元、α一香树脂醇、葡萄糖酸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解毒、防癌健身的作用。常饮苦丁茶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除青春痘、靓丽容颜、降血压、减缓动脉硬化、减肥、防癌、调节体内代谢的功能等作用。通过近年来开发,产值高,效益好,深受茶农的欢迎,每公斤苦丁茶一般在200元左右,好的可卖到2 000元不等。在改变贫困山区面貌,增加茶农收入上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截至2008年昭通市苦丁茶栽培面积约 2万亩,野生苦丁茶面积约0.8千亩,年产干茶 800吨左右,总产值约2 400万元。昭通市境内的盐津县、大关县、绥江县、永善县均生长有野生的苦丁茶,能饮用的苦丁茶品种主要是木犀科女真属粗状女真[Ligustrum robustum (Roxb) B1.],另有少数丽叶女真[L.henryi Hemsl.]。历史上盐津县、大关县、绥江县、永善县等地农民将苦丁茶的茎、叶捣碎,用沸水煮后,捞出晒干,放着备用。食用时用开水浸泡后,直接饮用,味苦回甜,清热解凉,解渴,防中暑,有较好的药效。苦丁茶是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传统饮料,因而也有较长的历史。
1990年后苦丁茶(品种为粗状女真)进入商品开发,开始陆续进行人工栽培种植,通过机械化加工形成批量生产,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00年后苦丁茶得到了较大发展,云南省相关部门通过不同渠道投入资金用于苦丁茶的生产发展,其中由省投资200多万元在盐津县内建成2 000亩标准苦丁茶示范样板园,在全市发展苦丁茶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随着大量苦丁茶的人工栽培生产,产量大幅度增加,原生产昭通小叶茶的厂家也开始加工苦丁茶,现昭通市生产加工苦丁茶的企业有:盐津俊逸茶叶有限公司;绥江中村茶厂;大关茶叶公司;彝良三峰茶叶有限公司和泰辉茶叶公司;镇雄供销社等,年加工能力在200吨左右。加工的产品有:寒烟翠苦丁茶、靓颜苦丁茶、云牌苦丁茶、翠华苦丁茶、西香苦丁茶、赤水源牌苦丁茶、盐溪片苦丁茶等。其余为个体小作坊企业生产加工苦丁茶,加工规模小,档次低,无品牌。在开发的产品中,盐津县俊逸茶叶有限公司开发的《靓颜苦丁茶》2001年6月获中国(成都)第二届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云津牌苦丁茶》荣获2001年第六届云南省消费者最喜爱商品称号,《寒烟翠苦丁茶》在2002年6月获得中国云南第二届茶叶交易会名优产品金奖,并获韩国举办的国际名茶“特别奖”。绥江县中村茶厂生产的“西香苦丁”系列产品已于2004年7 月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由于以上品牌的带动,和政府的重视支持,提高了农民种植苦丁茶的积极性,全市出现了大力发展苦丁茶的热潮,苦丁茶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二、 苦丁茶无性繁殖技术及加工流程
1.育苗。采摘一年生无病虫健壮苦丁茶穗条,采用两芽一叶扦插法,以直径大于3毫米的枝条为好,插穗剪成长12厘米插条,上剪平口,下剪斜口,剪好的插穗,扎成小捆,上切口用石蜡封口,下切口用50ppm的生根粉处理一小时。选择土层深厚、背荫、灌水方便的地方,按行距6寸、株距1寸进行扦插,并搭遮阴棚,待扦插苗新根长出10厘米后再移栽。
2.大田栽培。选择交通方便,土地相对平缓,周围无污染的地块,按50厘米深、80厘米宽挖好定植沟,每亩施入2 000~3 000公斤腐熟细碎的农家肥与土拌匀回填,种植规格采用宽窄行栽种,大行4尺、小行2尺、株距1.5尺。每亩约1 500~1 800株左右。
3.整形为馒头形。第一年以养为主,第二年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三年后培养成馒头形可逐步投产。
4.按茶叶无公害生产管理枝术进行管理。实行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苦丁茶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5.苦丁茶生产流程与小叶茶生产相似,因此只要对现有茶叶加工设备稍加改造就可进行。
主要工艺流程:杀青—漂洗—揉捻—烘干。
三、存在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由于各主产县没有对茶叶生产进行认真规划,造成部分乡村和群众在生产中乱栽乱种。前几年由于数量少,销售价较高,鲜叶每公斤卖价在60元~100元内,成品茶卖到每公斤400多元,最高的甚至卖到每公斤2 000多元,由此造成各地有无条件都大力发展苦丁茶,随着市场的成熟,鲜叶卖价也逐渐降低,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的茶厂效益下降,茶农收入也随之降低,于是茶农把在高产良田和优质地内种植的苦丁茶树砍挖掉。
2.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开发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小。目前昭通市虽有数百家茶叶加工和经营企业,但都加工单一,规模小,复合产品开发还是空白,在开发饮料保健食品等方面,均未起步,
3.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昭通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所有茶园基本都没有灌溉条件,道路交通很差,加工企业设备老化,生产成本高,效益低。
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多年来,各主产区对茶叶生产缺乏认真研究,既没有科学规划,也没有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造成茶叶生产任其发展,行情好时栽,行情差时挖。
四、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规划为先导,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措施,建成和发展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效、优质无公害茶园。以企业为龙头,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争创名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把苦丁茶生产培植成为科技含量较高,效益好,茶农增收的优势产业。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茶叶生产投入。据统计,昭通市在海拔500米~1 000米的大部分地区有15万多亩土地可适宜发展苦丁茶,由于热量条件好,雨量充足,一年四季均可采摘苦丁茶,产量相对较高,是苦丁茶生产较为理想的地区。因此技术部门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确保苦丁茶基地建设在最佳适宜区,并围绕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生产需要,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发展的要求,建设高标准现代茶园,逐步改造现有茶园,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成片、突出规模”,坚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为方向。在茶园连片集中的地区积极推进苦丁茶基地建设工作。
2.切实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企业加工和营销是做大做强苦丁茶产业的关键龙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可通过招商引企和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坚持“扶优、扶强、扶特、扶大 ”的原则。对优势企业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把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例如盐津茶业公司等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其他县实力较强的茶业公司、企业等茶叶经营实体有选择地进行整合,再通过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开发新产品,创立优质知名品牌,扩大生产规模,达到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还要按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搞好茶叶系列产品加工和市场规划。确保苦丁茶生产、加工、销售,农、工、贸一体化发展。
3.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持续稳定的发展机制。加强领导,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对苦丁茶生产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改变传统观念,把调整产业结构纳入议事日程及工作责任目标,加强对苦丁茶产业的领导,充分认识到苦丁茶产业对山区农民致富带头作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把苦丁茶产业建设纳入领导的目标管理,做到以事论官、选贤任能、重奖重惩,确保压力到位、动力给足,制定出促进苦丁茶产业发展长期稳定的优惠扶持政策,不因人员和机构编制的改变而改变,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定期研究茶叶产业开发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产业开发有一套班子,一帮人员,一笔资金,一套政策,一个龙头企业。鼓励在生产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按茶叶产业规划,把苦丁茶产业发展的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努力增加苦丁茶产业投入,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同时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拓宽市场空间这个重点,把发展苦丁茶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和更加优先的地位,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扎实的措施,促进苦丁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使之成为西南地区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之一,真正成为昭通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