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下旬,为了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参加一次学术研讨会,我飞赴美国西部做了一次短暂的西部行,落脚在西方学院(Occidental College)。
4月下旬的波士顿,还很寒冷。但到了加州,这里已经是夏天的景致了。西方学院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非常漂亮。这所大学成立于1887年,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之一,由于是私立学校,自然学费就非常昂贵,但由于其高水平的师资与良好的学术声誉,学生的生源非常好,素质都很高。
当然,近年来,西方学院更为世人所知,还是因为她是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母校。奥巴马在中学毕业之后,曾入读该校,从1979年到1981年,他在这里念了两年本科,然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奥巴马在回忆自己母校的时候,也对她赞赏有加。有关奥巴马的一则趣闻是,他对教自己政治学的教授念念不忘,或者说是耿耿于怀! 2009年,他邀请该教授到白宫做客,在向大家笑着介绍老师时说:老师上课教的全都是我会的,可他却只给我的作业得了一个B!据介绍,奥巴马是在西方学院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演讲,他代表学生成功说服校董事会成员放弃了一则在南非的投资项目,为其后来从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校在讲到奥巴马时说,对一个人来说,“有时候,从哪里开始,要比从哪里结束更重要”。或许,这话不无道理。
4月29日一大早,我前往UCLA。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座美国知名的公立大学。UCLA规模相当庞大,是美国加州大学系统十所分校中第二古老的分校,与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并称为加州大学的旗舰式大学。就入学率而言,UCLA是全加州最受欢迎的大学,目前有在校生40,000人左右,其中28,000的本科生。该校师资力星雄厚,曾经出过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有教师中,有美国科学院院士51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20人。在最近的全球排名中,《泰晤士报副刊》“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按整体实力计将UCLA排在全球第13位,以声誉计,则更靠前,排在第8位。而在《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每年一度的大学排名中,2013年,UCLA位居公立大学第2,在全美大学的排名中位居第24。2010年时,《普林斯顿评论》曾把UCLA列为由学生与家长共同推举的“梦想中的大学”。
这次我是应UCLA英语系张敬珏教授的邀请,到这里参加一场诗歌朗诵会并担任会议的评议人。
张敬珏教授是亚裔美国研究(AsianAmerican Studies)的先驱者之一。她生于香港,早年移居美国,1984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继而在UCLA任教,迄今已经近30年的历史。张教授在今年的3月初,邀请美国一位著名诗人于4月底到UCLA朗诵自己的诗作。在我到哈佛不久,张教授就发来邀请,问我能否参加这场小型学术会议并担任会议评论。我所以爽快接受邀请,还因为这位诗人与我有过一面之缘,而且我对他的诗歌还算比较熟悉。他就是诗人林永得。林先生生长于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1969年毕业于美国常青藤盟校布朗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所学专业虽然为工程,但对文学极有兴趣,编辑过学校的文学期刊。但他真正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还是在1973年从纽约硕士毕业开始从事社会工作时结识了著名的华裔作家赵健秀,因为受到了后者的鼓励和鼓舞,从此在诗歌道路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一1988年,其诗作获得美国图书奖。我与林先生相识于2010年6月。当时,我们同在台湾参加一次亚裔美国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那次研讨会上,林先生提交了一些诗作,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有位学者在大会发言评论他的诗作时,因为其所真实反映的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的行径而悲伤落泪。这在大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参与其中的有来自美国、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以及台湾的学者。
当时,林先生的诗歌还处于创作之中。如今,他的诗集《南京大屠杀诗作》(TheNanjing Massacre:Poems)已经于2012年出版了。该书一经问世,即引起较大反响。作者因此应邀在包括加州伯克利分校、加州洛杉矶分校等名校在内的很多高校进行巡回朗诵自己的诗作。
4月29日中午12点,这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如期举行。林永得先生朗诵了10余首《南京大屠杀诗作》中的作品,并对其中的一些诗作的背景做了简单介绍。随后,我对林先生的诗歌从总体上进行了评述。我把林先生反映南京大屠杀的诗作放在英语文学世界中的大背景上来评论。我以为,中西方在对待1937-1945年间的中日之间的战争是有所不同的。两方基本统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而中国称之为“抗日战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的“抗日战争”属于二战的主战场,二战的结束也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投降为标志,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日期,却并非从1937年7月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算起,而是从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法英随后向德宣战开始计算的。因此,二战这场全球战争,在西方被认为只持续了6年。而在我们的教科书中,8年抗战是历史记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英语文学世界中,与西方大量反映二战的作品相比,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特别是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可谓屈指可数。所有的几部也基本上是近年来的作品,作者也主要是华裔作家。最突出的有两部,一部是1997年出版的张纯如的作品《南京大屠杀》,一部是2011年的Ha Jin(哈·金)的《南京安魂曲》(Naming Requiem)。前者是一部历史叙事,被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科比(William C.Kirby)在序言中称之为作者首次将二战中欧洲的大屠杀与亚洲的大屠杀联系起来看待,而后者虽然是一部小说,但也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写成。两部作品在美国出版后,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林永得先生的《南京大屠杀诗作》同样以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在南京实施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为背景和主题,但其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充分利用了诗歌这种体裁,选取了战争中各种人物,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既努力还原大屠杀时的残酷场景,也竭力去再现各色人等在面对烧杀奸淫抢掠时的所思所想及其本能反应。在我看来,用诗作的形式来如此细致入微地描写南京大屠杀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作者需要把自己放在彼时的场景之中,面对烧杀抢掠去替受害者做出反应并替他们言说,这着实不易。3年前在台湾举行的国际会议上,有国外学者指出,对于这类战争文学,应该更加理性,应该提倡宽恕与宽容。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对此的回应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唯有受害者才有权利与资格讲宽恕。当中国人还不得不面对有人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或者淡化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所造成的伤害时,我的回答是:现在还不是中国人彰显他们善良、宽恕与宽容的时候。
我特别提到,林先生的诗作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为中国人言说,同时,也去挖掘历史的真相。其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性,其文学性同样值得称赞。但由于其题材的特殊性,使我很难去讨论他的诗作之美,但我高度评价其诗作的文学性。我也相信,作为诗人的他,同样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掌声与尊重。
会议结束后,作者与林永得先生、张敬珏教授等(自左至右)合影留念。
(本文编辑 谢宁)
4月下旬的波士顿,还很寒冷。但到了加州,这里已经是夏天的景致了。西方学院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非常漂亮。这所大学成立于1887年,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之一,由于是私立学校,自然学费就非常昂贵,但由于其高水平的师资与良好的学术声誉,学生的生源非常好,素质都很高。
当然,近年来,西方学院更为世人所知,还是因为她是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母校。奥巴马在中学毕业之后,曾入读该校,从1979年到1981年,他在这里念了两年本科,然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奥巴马在回忆自己母校的时候,也对她赞赏有加。有关奥巴马的一则趣闻是,他对教自己政治学的教授念念不忘,或者说是耿耿于怀! 2009年,他邀请该教授到白宫做客,在向大家笑着介绍老师时说:老师上课教的全都是我会的,可他却只给我的作业得了一个B!据介绍,奥巴马是在西方学院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演讲,他代表学生成功说服校董事会成员放弃了一则在南非的投资项目,为其后来从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校在讲到奥巴马时说,对一个人来说,“有时候,从哪里开始,要比从哪里结束更重要”。或许,这话不无道理。
4月29日一大早,我前往UCLA。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座美国知名的公立大学。UCLA规模相当庞大,是美国加州大学系统十所分校中第二古老的分校,与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并称为加州大学的旗舰式大学。就入学率而言,UCLA是全加州最受欢迎的大学,目前有在校生40,000人左右,其中28,000的本科生。该校师资力星雄厚,曾经出过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有教师中,有美国科学院院士51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20人。在最近的全球排名中,《泰晤士报副刊》“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按整体实力计将UCLA排在全球第13位,以声誉计,则更靠前,排在第8位。而在《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刊》每年一度的大学排名中,2013年,UCLA位居公立大学第2,在全美大学的排名中位居第24。2010年时,《普林斯顿评论》曾把UCLA列为由学生与家长共同推举的“梦想中的大学”。
这次我是应UCLA英语系张敬珏教授的邀请,到这里参加一场诗歌朗诵会并担任会议的评议人。
张敬珏教授是亚裔美国研究(AsianAmerican Studies)的先驱者之一。她生于香港,早年移居美国,1984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继而在UCLA任教,迄今已经近30年的历史。张教授在今年的3月初,邀请美国一位著名诗人于4月底到UCLA朗诵自己的诗作。在我到哈佛不久,张教授就发来邀请,问我能否参加这场小型学术会议并担任会议评论。我所以爽快接受邀请,还因为这位诗人与我有过一面之缘,而且我对他的诗歌还算比较熟悉。他就是诗人林永得。林先生生长于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1969年毕业于美国常青藤盟校布朗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所学专业虽然为工程,但对文学极有兴趣,编辑过学校的文学期刊。但他真正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还是在1973年从纽约硕士毕业开始从事社会工作时结识了著名的华裔作家赵健秀,因为受到了后者的鼓励和鼓舞,从此在诗歌道路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一1988年,其诗作获得美国图书奖。我与林先生相识于2010年6月。当时,我们同在台湾参加一次亚裔美国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那次研讨会上,林先生提交了一些诗作,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有位学者在大会发言评论他的诗作时,因为其所真实反映的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的行径而悲伤落泪。这在大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参与其中的有来自美国、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以及台湾的学者。
当时,林先生的诗歌还处于创作之中。如今,他的诗集《南京大屠杀诗作》(TheNanjing Massacre:Poems)已经于2012年出版了。该书一经问世,即引起较大反响。作者因此应邀在包括加州伯克利分校、加州洛杉矶分校等名校在内的很多高校进行巡回朗诵自己的诗作。
4月29日中午12点,这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如期举行。林永得先生朗诵了10余首《南京大屠杀诗作》中的作品,并对其中的一些诗作的背景做了简单介绍。随后,我对林先生的诗歌从总体上进行了评述。我把林先生反映南京大屠杀的诗作放在英语文学世界中的大背景上来评论。我以为,中西方在对待1937-1945年间的中日之间的战争是有所不同的。两方基本统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而中国称之为“抗日战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的“抗日战争”属于二战的主战场,二战的结束也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投降为标志,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日期,却并非从1937年7月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算起,而是从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法英随后向德宣战开始计算的。因此,二战这场全球战争,在西方被认为只持续了6年。而在我们的教科书中,8年抗战是历史记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英语文学世界中,与西方大量反映二战的作品相比,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特别是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可谓屈指可数。所有的几部也基本上是近年来的作品,作者也主要是华裔作家。最突出的有两部,一部是1997年出版的张纯如的作品《南京大屠杀》,一部是2011年的Ha Jin(哈·金)的《南京安魂曲》(Naming Requiem)。前者是一部历史叙事,被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科比(William C.Kirby)在序言中称之为作者首次将二战中欧洲的大屠杀与亚洲的大屠杀联系起来看待,而后者虽然是一部小说,但也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写成。两部作品在美国出版后,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林永得先生的《南京大屠杀诗作》同样以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在南京实施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为背景和主题,但其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充分利用了诗歌这种体裁,选取了战争中各种人物,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既努力还原大屠杀时的残酷场景,也竭力去再现各色人等在面对烧杀奸淫抢掠时的所思所想及其本能反应。在我看来,用诗作的形式来如此细致入微地描写南京大屠杀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作者需要把自己放在彼时的场景之中,面对烧杀抢掠去替受害者做出反应并替他们言说,这着实不易。3年前在台湾举行的国际会议上,有国外学者指出,对于这类战争文学,应该更加理性,应该提倡宽恕与宽容。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对此的回应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唯有受害者才有权利与资格讲宽恕。当中国人还不得不面对有人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或者淡化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所造成的伤害时,我的回答是:现在还不是中国人彰显他们善良、宽恕与宽容的时候。
我特别提到,林先生的诗作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为中国人言说,同时,也去挖掘历史的真相。其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性,其文学性同样值得称赞。但由于其题材的特殊性,使我很难去讨论他的诗作之美,但我高度评价其诗作的文学性。我也相信,作为诗人的他,同样应该得到人们更多的掌声与尊重。
会议结束后,作者与林永得先生、张敬珏教授等(自左至右)合影留念。
(本文编辑 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