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GstanleyHall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日本心理学家波多也勤子指出:“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是非常任性,意志薄弱,遇有不如意便发脾气,缺少社会性,与人难以相处。”军人家庭的未成年独生子女在心理缺陷上又有其特殊性。一位资深心理咨询老师曾指出,据她多年的个案调查和分析发现,不仅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来自军人和干部家庭的孩子同样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独特的家庭社会环境和抚育、教育方式是造成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心理缺陷的重要原因。这里我们简要总结一下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存在的几种心理缺陷及其形成原因。
一、性别角色特征不明显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综合。我们通常认为男性作为丈夫和父亲要为家庭提供支持、保护它免受伤害,而女性在家庭中应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男孩应该具有独立、果断、勇敢的特点,女孩要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等。
性别角色认同出现障碍的原因除了生理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家庭和社会因素。孩子有关性别特征行为的习惯,主要来自于他生活环境中对不同性别者的模仿或认同。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多是父亲一方)长期在外工作,很少有机会与子女共同生活,容易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性别角色认同对象。孩子自幼与异性父母亲过分接触,而不能从同性父母亲那里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信息,就会影响性别心理与性别角色的发展乃至于整个性格的社会化过程。这种影响对于军人父亲长期在外工作的男孩尤为明显。另外,在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教师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影响也很大。3~4岁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重要阶段。孩子出生后,送托儿所、幼儿园,接触的老师多是女性。长时间只接触女老师多少会影响男孩子的性别认同,易出现男孩子的女性化特征。
二、反抗期提前,心理成熟较早
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两次比较大的反抗期。3~4岁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进入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主要争取自我主张、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深入到内在,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独立。
有些军人家庭的独生子女自小缺乏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关心和照顾,反抗期普遍比其他的孩子提前,特别是第二反抗期,心理成熟较早。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由于其家庭环境的原因,必须从小独自处理很多事情,实践的累积使他们的心理过早地成熟。那些缺乏关爱的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心理成熟较早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心理成熟期较早,必然缩短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孩子过早地结束了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时代,过早地承担了社会和家庭所给予的各种压力,会使其在同龄人中显得不合群,严重的可能无法与同龄人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且极容易出现早恋现象。
三、家庭优越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军人家庭并不一定拥有十分殷实的经济基础,但是却拥有十分受尊崇的社会地位。军人向来被称为是“最可爱的人”,是正义与勇敢的化身。出生成长在军人家庭中的孩子自小就以有个解放军的爸爸或者妈妈而感到自豪,因此在同伴中的地位也比其他孩子高。这样的优越感使得他们事事处处要作为其他孩子的表率,巩固自己在同伴中的领导地位,因此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加之父母和老师经常激励他们,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向自己的父母学习,给同伴树立好榜样,不要给父母丢脸等等。来自军人家庭的未成年独生子女就相对较其他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承担更多的心理痛苦。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自我要求过高,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行为过于求全责备,竞争意识较强,爱攀比,好嫉妒,严重的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四、亲子关系不密切造成的依恋匮乏和分离麻木
依恋是婴儿与其依恋对象双方在感情的相互感染和共鸣中形成的感情联结。亲子间依恋关系的建立是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恋的建立来自亲子双方感情上的相互呼应和相互敏感,当他们共处时,共同分享欢乐或痛苦,双方感情经常处于同一状态中。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匮乏容易造成人格发育不健全,缺乏安全感,以致不信任他人,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缺陷。
有些军人家庭独生子女一出生就很少与军人父亲或者母亲见面,甚至有的一出生就送给祖父母抚养,到了学龄才被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甚至有的到了学龄也继续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父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少,分离的时间和次数多,亲子沟通的时间和机会少。在孩子应该与父母形成依恋关系的时候却经常经历分离,次数多了就使孩子形成了分离时的麻木。与父母相比在缺失了亲子间情感纽带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对祖父母或者其他抚养其长大的亲属形成依恋关系。这也是很多军人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不亲,反而跟别人亲的原因。
五、居住的流动性造成人际适应不良、孤僻等性格特征
由于军人父母工作地点不稳定,有的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经常会跟随父母搬家、转学。每次变换新的环境对孩子来说都需要重新适应周围的资源,特别是要重新建立新的伙伴圈。伙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和老师之外的第三类人际交往对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适应能力相对成人来说比较弱,每次在变换新环境的同时都会失去原有的伙伴,面对一个一无所知的新环境会比较茫然。由于搬家、转学等原因来到某个地方之后,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首先要进入当地孩子的伙伴圈,第一步便是需要伙伴圈内孩子们的接纳。如果这个圈子的“孩子王”不接纳或者故意刁难这个孩子,那么这个圈子的其他孩子就会效仿甚至集体排挤这个孩子,如果再加之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的话就很容易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再也融入不到这个集体当中去。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慢慢开始封闭自己,造成性格上更加内向,形成人际适应不良、孤僻等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05,8.
2、刘文,朱艳新.健健康康快长大-婴幼儿心理门诊.蓝天出版社.2005,1.
3、林泳海,董光恒.快快乐乐过童年-儿童心理门诊.蓝天出版社.2005,1.
4、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作者信息:地址: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667号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文法教研室
電话:13324112204
独特的家庭社会环境和抚育、教育方式是造成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心理缺陷的重要原因。这里我们简要总结一下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存在的几种心理缺陷及其形成原因。
一、性别角色特征不明显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综合。我们通常认为男性作为丈夫和父亲要为家庭提供支持、保护它免受伤害,而女性在家庭中应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男孩应该具有独立、果断、勇敢的特点,女孩要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等。
性别角色认同出现障碍的原因除了生理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家庭和社会因素。孩子有关性别特征行为的习惯,主要来自于他生活环境中对不同性别者的模仿或认同。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多是父亲一方)长期在外工作,很少有机会与子女共同生活,容易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性别角色认同对象。孩子自幼与异性父母亲过分接触,而不能从同性父母亲那里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信息,就会影响性别心理与性别角色的发展乃至于整个性格的社会化过程。这种影响对于军人父亲长期在外工作的男孩尤为明显。另外,在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教师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影响也很大。3~4岁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重要阶段。孩子出生后,送托儿所、幼儿园,接触的老师多是女性。长时间只接触女老师多少会影响男孩子的性别认同,易出现男孩子的女性化特征。
二、反抗期提前,心理成熟较早
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经历两次比较大的反抗期。3~4岁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进入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主要争取自我主张、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深入到内在,从行为表现到人格独立。
有些军人家庭的独生子女自小缺乏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关心和照顾,反抗期普遍比其他的孩子提前,特别是第二反抗期,心理成熟较早。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由于其家庭环境的原因,必须从小独自处理很多事情,实践的累积使他们的心理过早地成熟。那些缺乏关爱的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心理成熟较早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心理成熟期较早,必然缩短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如果孩子过早地结束了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时代,过早地承担了社会和家庭所给予的各种压力,会使其在同龄人中显得不合群,严重的可能无法与同龄人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且极容易出现早恋现象。
三、家庭优越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军人家庭并不一定拥有十分殷实的经济基础,但是却拥有十分受尊崇的社会地位。军人向来被称为是“最可爱的人”,是正义与勇敢的化身。出生成长在军人家庭中的孩子自小就以有个解放军的爸爸或者妈妈而感到自豪,因此在同伴中的地位也比其他孩子高。这样的优越感使得他们事事处处要作为其他孩子的表率,巩固自己在同伴中的领导地位,因此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加之父母和老师经常激励他们,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向自己的父母学习,给同伴树立好榜样,不要给父母丢脸等等。来自军人家庭的未成年独生子女就相对较其他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承担更多的心理痛苦。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自我要求过高,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行为过于求全责备,竞争意识较强,爱攀比,好嫉妒,严重的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四、亲子关系不密切造成的依恋匮乏和分离麻木
依恋是婴儿与其依恋对象双方在感情的相互感染和共鸣中形成的感情联结。亲子间依恋关系的建立是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恋的建立来自亲子双方感情上的相互呼应和相互敏感,当他们共处时,共同分享欢乐或痛苦,双方感情经常处于同一状态中。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匮乏容易造成人格发育不健全,缺乏安全感,以致不信任他人,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缺陷。
有些军人家庭独生子女一出生就很少与军人父亲或者母亲见面,甚至有的一出生就送给祖父母抚养,到了学龄才被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甚至有的到了学龄也继续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父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少,分离的时间和次数多,亲子沟通的时间和机会少。在孩子应该与父母形成依恋关系的时候却经常经历分离,次数多了就使孩子形成了分离时的麻木。与父母相比在缺失了亲子间情感纽带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对祖父母或者其他抚养其长大的亲属形成依恋关系。这也是很多军人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不亲,反而跟别人亲的原因。
五、居住的流动性造成人际适应不良、孤僻等性格特征
由于军人父母工作地点不稳定,有的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经常会跟随父母搬家、转学。每次变换新的环境对孩子来说都需要重新适应周围的资源,特别是要重新建立新的伙伴圈。伙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和老师之外的第三类人际交往对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适应能力相对成人来说比较弱,每次在变换新环境的同时都会失去原有的伙伴,面对一个一无所知的新环境会比较茫然。由于搬家、转学等原因来到某个地方之后,军人家庭未成年独生子女首先要进入当地孩子的伙伴圈,第一步便是需要伙伴圈内孩子们的接纳。如果这个圈子的“孩子王”不接纳或者故意刁难这个孩子,那么这个圈子的其他孩子就会效仿甚至集体排挤这个孩子,如果再加之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的话就很容易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再也融入不到这个集体当中去。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慢慢开始封闭自己,造成性格上更加内向,形成人际适应不良、孤僻等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05,8.
2、刘文,朱艳新.健健康康快长大-婴幼儿心理门诊.蓝天出版社.2005,1.
3、林泳海,董光恒.快快乐乐过童年-儿童心理门诊.蓝天出版社.2005,1.
4、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作者信息:地址: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667号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文法教研室
電话:133241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