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缆的有效管理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水平。在10kv 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时迫于解决问题,会带电工作,这样无疑是对工作人员的不负责。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专注对效果的研究,重视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我们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危险系数。
关键词:状态融合;电缆绝缘;分布式同步检测
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是对电网的运行和维护进行管理。从目前电缆检测的实际情况来看,当下所运维和管理的变电站总数已达113座,现针对变电运维在存在的问题需要将周边区35kV 及以上变电站及路途较远的变电站利用目前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代替传统人工巡检工作,以此减轻一线运维班组的日常巡检压力,同时也避免出现传统人工巡检不及时、覆盖面窄、结果准确性差等缺陷问题。本文从昆明变电站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的全程监控,以此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1绝缘电阻测量
对电缆进行测试,主要是检测电缆是否老化,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对电缆的受潮,损坏等进行检查。对1000V 以下的电缆测量时用10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对1000V 及以上的电缆用25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对6kV 及以上电缆用50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像塑料绝缘电缆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坏,导致电阻增加,应用万用表正、反接线分别测屏蔽层对铠装、铠装层对地的直流电阻,以检查它们是否受潮。当对电缆检测是否受潮时,若受潮需要尽快进行维修,保证电缆的安全。在处理受潮的方式中,除擦拭干净外,还应加屏蔽环,将屏蔽环接到绝缘电阻测试仪的“屏蔽”端子上。
2电缆绝缘分布式同步检测技术
2.1 直流叠加法
直流叠加法,基本原理是在电缆的三相添加运行母线电压,然后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接地处加一个低压直流电压源,电缆同时施加有工频交流和直流电压,通过滤波器,滤除测试回路中的交流分量,只检测由直流电压源流过电缆绝缘层所产生的微弱直流电流,从而得到电缆的绝缘电阻来监测电缆的绝缘状况. 直流叠加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 其一,由于杂散电流较大,漏电阻变低而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其二,若互感器中长期流过直流电源会发生磁饱和现象而产生零序电压,可能使变电所内继电器误动作;最后,直流叠加法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
2.2 直流分量法
水树枝是形成电缆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直流分量法利用的则是水树枝的“整流效应”,即在外加交流正负半周电压的反复作用下,电缆绝缘层中会聚集负电荷,然后逐渐从导体层向屏蔽层漂移,产生一个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的大小能够反映水树枝的情况,从而来诊断电缆的绝缘情况。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只需要利用外皮接地线,不需接触带电部分,不需外加电源,安全而经济,但由于直流分量较小跟直流叠加法一样,容易受到杂散电流的影响,当电缆接头泄露电阻降低一样会扩大误差。
3电缆绝缘分布式同步检测技术
在进行10kv 配电带电工作时,需要及时的对现场进行勘察,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通过周围的环境以及社会条件来确定工作是否安全,检测作业现场中的危险点,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护计划的规定。在工作前,对现场进行科学的勘察,不仅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也可以保证周围居民的安全。如果在作业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勘察,对所出现的危险点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作业效果以及相关的人员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实际的检修设备与工具很可能会由于受潮、腐蚀,失去其绝缘性,出现漏电的问题,长此以往,自然会为施工人员带来不良的威胁,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说,人体电流防护工作的开展与进行至关重要,必须要将电流泄露的相关警示设备安装在绝缘设备尾部,一旦出现大量电流的泄露,就会发生警告信息,施工人员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通常情况下需要带电进行施工的区域空气中水分的含量较为充足,湿度较大,绝缘子的绝缘度非常容易受到较大的影响,这样下去,人体就可能会遭受一定的损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安全且规范的佩戴绝缘帽,穿防护服,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4结语
局部放电缺陷通常情况下较为隐蔽,难以被及时发现,但是这也就提高了电缆故障的概率,进而对电网供电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准确识别局部缺陷,必须合理应用局部检测方法并对故障加以处理,进而有效保障电缆的敷设质量,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志雄,沈良平.XLPE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综述[J].湖北电力,2015,28(08):28-29.
[2] 张一鸣,钱勇,李嫣然,等.分布式 XLPE 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J].电气自动化,2015(6):78-80.
[3] 周逢权,黄伟.直流配电网系统关键技术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22):62-67.
[4] 杜翼,江道灼,尹瑞,鄭欢,王玉芬.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01).
[5] 王丹,柳依然,梁翔,毛承雄,陆继明.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9).
关键词:状态融合;电缆绝缘;分布式同步检测
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是对电网的运行和维护进行管理。从目前电缆检测的实际情况来看,当下所运维和管理的变电站总数已达113座,现针对变电运维在存在的问题需要将周边区35kV 及以上变电站及路途较远的变电站利用目前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代替传统人工巡检工作,以此减轻一线运维班组的日常巡检压力,同时也避免出现传统人工巡检不及时、覆盖面窄、结果准确性差等缺陷问题。本文从昆明变电站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的全程监控,以此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1绝缘电阻测量
对电缆进行测试,主要是检测电缆是否老化,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对电缆的受潮,损坏等进行检查。对1000V 以下的电缆测量时用10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对1000V 及以上的电缆用25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对6kV 及以上电缆用50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像塑料绝缘电缆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坏,导致电阻增加,应用万用表正、反接线分别测屏蔽层对铠装、铠装层对地的直流电阻,以检查它们是否受潮。当对电缆检测是否受潮时,若受潮需要尽快进行维修,保证电缆的安全。在处理受潮的方式中,除擦拭干净外,还应加屏蔽环,将屏蔽环接到绝缘电阻测试仪的“屏蔽”端子上。
2电缆绝缘分布式同步检测技术
2.1 直流叠加法
直流叠加法,基本原理是在电缆的三相添加运行母线电压,然后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接地处加一个低压直流电压源,电缆同时施加有工频交流和直流电压,通过滤波器,滤除测试回路中的交流分量,只检测由直流电压源流过电缆绝缘层所产生的微弱直流电流,从而得到电缆的绝缘电阻来监测电缆的绝缘状况. 直流叠加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 其一,由于杂散电流较大,漏电阻变低而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其二,若互感器中长期流过直流电源会发生磁饱和现象而产生零序电压,可能使变电所内继电器误动作;最后,直流叠加法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
2.2 直流分量法
水树枝是形成电缆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直流分量法利用的则是水树枝的“整流效应”,即在外加交流正负半周电压的反复作用下,电缆绝缘层中会聚集负电荷,然后逐渐从导体层向屏蔽层漂移,产生一个直流分量,该直流分量的大小能够反映水树枝的情况,从而来诊断电缆的绝缘情况。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只需要利用外皮接地线,不需接触带电部分,不需外加电源,安全而经济,但由于直流分量较小跟直流叠加法一样,容易受到杂散电流的影响,当电缆接头泄露电阻降低一样会扩大误差。
3电缆绝缘分布式同步检测技术
在进行10kv 配电带电工作时,需要及时的对现场进行勘察,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通过周围的环境以及社会条件来确定工作是否安全,检测作业现场中的危险点,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护计划的规定。在工作前,对现场进行科学的勘察,不仅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也可以保证周围居民的安全。如果在作业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勘察,对所出现的危险点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作业效果以及相关的人员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实际的检修设备与工具很可能会由于受潮、腐蚀,失去其绝缘性,出现漏电的问题,长此以往,自然会为施工人员带来不良的威胁,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说,人体电流防护工作的开展与进行至关重要,必须要将电流泄露的相关警示设备安装在绝缘设备尾部,一旦出现大量电流的泄露,就会发生警告信息,施工人员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通常情况下需要带电进行施工的区域空气中水分的含量较为充足,湿度较大,绝缘子的绝缘度非常容易受到较大的影响,这样下去,人体就可能会遭受一定的损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安全且规范的佩戴绝缘帽,穿防护服,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4结语
局部放电缺陷通常情况下较为隐蔽,难以被及时发现,但是这也就提高了电缆故障的概率,进而对电网供电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准确识别局部缺陷,必须合理应用局部检测方法并对故障加以处理,进而有效保障电缆的敷设质量,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志雄,沈良平.XLPE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综述[J].湖北电力,2015,28(08):28-29.
[2] 张一鸣,钱勇,李嫣然,等.分布式 XLPE 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J].电气自动化,2015(6):78-80.
[3] 周逢权,黄伟.直流配电网系统关键技术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22):62-67.
[4] 杜翼,江道灼,尹瑞,鄭欢,王玉芬.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01).
[5] 王丹,柳依然,梁翔,毛承雄,陆继明.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