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学习方法,都要使他的内心化为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为此,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距离。同时,学生还可以从生活中去搜集相关资料,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我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前一天让学生看看在生活中除了学过的整数外,还有哪些数?第二天,在上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我意外的发现了学生在一夜之间知道了不少知识。
生1:我从数学书的背面看到单价是4.03元。
生2:我从电视里看到新疆的土地面积是全国土地面积的1/6。
生3:妈妈告诉我说半个苹果就是一个苹果的1/2。
生4:我看了数学书以后知道了像1/2、1/3、1/4这样数叫分数。
……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并说明课前预习能让我们提前了解一些尚未学习的知识,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注重活动的尝试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个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的过程。让学生经常经历这种“做”的过程,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二课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况:
(1)让学生进行“1分钟写字比赛,看谁在1分钟内写的字数量最多?”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工效”。
(2)“根据你1分钟的写字数量,能算出5分钟能写出多少个字吗?”学生通过列式计算,初步认识什么叫“工作总量”。
通过尝试,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具有了同化作用,老师稍作点拨,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三、注重学生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归纳,以帮助学生系统的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思考、去讨论、去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也可以是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具体的感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我先出示例题:“一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9米,8小时织布多少米?”然后让学生去自学,讨论交流。
(1)自学:例题中求的是什么?标出应用题中的“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2)讨论:什么叫工效、时间、工作总量?找出这三者的关系。
(3)交流发现:①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②求工作总量必须知道工效和时间;
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效,可以求出时间。
同学们通过合作讨论,互相启发,互相探讨,找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了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
四、注重学生的操作活动
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能同化,但又同化不了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心理就有助于外围行为的倾向。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进而刺激其心理,促进他们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工作总量、工效、时间”三者间的关系后,进行知识的应用时,我设计了“轻松1分钟”这一环节:让1名同学为大家进行跳绳表演,并有其他同学根据一分钟跳绳数,自编一道求工作总量的应用题,并解答。
利用具体的操作活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具体化,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由被动者变成了主动者,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也有了成就感。
五、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解决问题进行反思.”等是课标的要求。积极组织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九”时,教师先展现教材中的主体画,让学生在观察图中的情境后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5-9、16-9、13-9……”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算出结果。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后,想出很多方法.如:用图片摆,先摆16个,再一个一个地减去9个,得16-9=7;把16分成10和6,10-9=1,1+6=7;把9分成6和3,16-6=10,10-3=7;想9+()=16,因为9+7=16,所以16-9=7。然后在全班交流汇报,这样具有思考价值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以上学习形式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整个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并非只是某一种学习方法在起作用,而往往是几种方法在共同相互作用,“一法为主,多法并重”的学习活动,才更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获得学习成功。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距离。同时,学生还可以从生活中去搜集相关资料,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我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前一天让学生看看在生活中除了学过的整数外,还有哪些数?第二天,在上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我意外的发现了学生在一夜之间知道了不少知识。
生1:我从数学书的背面看到单价是4.03元。
生2:我从电视里看到新疆的土地面积是全国土地面积的1/6。
生3:妈妈告诉我说半个苹果就是一个苹果的1/2。
生4:我看了数学书以后知道了像1/2、1/3、1/4这样数叫分数。
……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并说明课前预习能让我们提前了解一些尚未学习的知识,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注重活动的尝试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个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的过程。让学生经常经历这种“做”的过程,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二课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况:
(1)让学生进行“1分钟写字比赛,看谁在1分钟内写的字数量最多?”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工效”。
(2)“根据你1分钟的写字数量,能算出5分钟能写出多少个字吗?”学生通过列式计算,初步认识什么叫“工作总量”。
通过尝试,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具有了同化作用,老师稍作点拨,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三、注重学生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归纳,以帮助学生系统的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思考、去讨论、去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也可以是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具体的感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时,我先出示例题:“一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9米,8小时织布多少米?”然后让学生去自学,讨论交流。
(1)自学:例题中求的是什么?标出应用题中的“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2)讨论:什么叫工效、时间、工作总量?找出这三者的关系。
(3)交流发现:①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②求工作总量必须知道工效和时间;
③已知工作总量和工效,可以求出时间。
同学们通过合作讨论,互相启发,互相探讨,找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了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
四、注重学生的操作活动
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能同化,但又同化不了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心理就有助于外围行为的倾向。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进而刺激其心理,促进他们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工作总量、工效、时间”三者间的关系后,进行知识的应用时,我设计了“轻松1分钟”这一环节:让1名同学为大家进行跳绳表演,并有其他同学根据一分钟跳绳数,自编一道求工作总量的应用题,并解答。
利用具体的操作活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具体化,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由被动者变成了主动者,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也有了成就感。
五、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解决问题进行反思.”等是课标的要求。积极组织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九”时,教师先展现教材中的主体画,让学生在观察图中的情境后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5-9、16-9、13-9……”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算出结果。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后,想出很多方法.如:用图片摆,先摆16个,再一个一个地减去9个,得16-9=7;把16分成10和6,10-9=1,1+6=7;把9分成6和3,16-6=10,10-3=7;想9+()=16,因为9+7=16,所以16-9=7。然后在全班交流汇报,这样具有思考价值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以上学习形式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整个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并非只是某一种学习方法在起作用,而往往是几种方法在共同相互作用,“一法为主,多法并重”的学习活动,才更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获得学习成功。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