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中学地理教育进入“素养本位”时代。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是“大概念”、具有相对性、是“向概念”、具有后天性,推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教学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綜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 核心素养 表现水平 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組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Lambert D. Reviewing the case for geography, and the ‘knowledge turn’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J]. Curriculum Journal, 2011, 22(2): 243-264.
[2]陈仲雍.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述评[J].地理学报,1983,(2):197-203.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 45(4):10-24.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教学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綜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 核心素养 表现水平 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組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Lambert D. Reviewing the case for geography, and the ‘knowledge turn’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J]. Curriculum Journal, 2011, 22(2): 243-264.
[2]陈仲雍.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述评[J].地理学报,1983,(2):197-203.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 45(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