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我院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有学习负担重、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场地器材限制和主观懒惰性等因素。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大《全民体育计划纲要》的宣传,大力开展体育活动,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等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体育运动 现状
1. 前言
全民体育计划是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跨世纪系统工程,是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育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对我院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进行理论指导,以便更好地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为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电子信息系、外语系、机电工程系、教育系的男、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360人。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书籍。
2.2.2问卷调查法:对学院5个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43份,有效问卷343份,有效率为95%。
2.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审美和社会功能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健康的、正确的。“体验乐趣愉悦身心”的人数占77.8%,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功能有较正确的理解,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调节生活、学习、就业和社会上的各方面压力,同时享受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使身心得到放松。另一方面,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有了新的发展“相互沟通促进交流”的人数占39.9%,“寻找新奇追求刺激”的人数占10.8%,说明大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但能满足个人需求,促进个性发展,还能增强社交能力,进一步深化了体育的功能。
3.2.5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调查
从表7调查结果显示,68.5%的学生是因为“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院的专科性质和2+1的办学模式有直接的关系,2+1办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实行顶岗实习的模式,学生两年内除了完成必修的课程外,还要考取各种相关等级证书和参加本科自考考试以及选修各类辅修班,因此无暇顾及体育锻炼;除此之外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中“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加上学校的引导不够和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欠缺,导致57.4%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和34.1%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参加锻炼”的现象产生;另外,学生自身的懒惰性和场地器材限制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4. 结论
4.1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比以往有所提高,已从单一追求体育的生理价值向注重心理、精神、社会价值转变。
4.2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上趋于实用、娱乐性,同时在性别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应打破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趋势,开展实践性、娱乐性、实用性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体育活动,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进一步深化体育的功能。
4.3学生思想认识与实际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多数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能增进健康”,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关键是注重引导,加强对其体育基础知识教育,使其提高认识,主动参与。
4.4由于主观认识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时间和次数达不到要求。课余锻炼时间、次数不足,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约有4.7%的学生从不参与体育体育活动。
4.5制约和影响当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觉得没有必要参加锻炼、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以及场地器材限制和主观惰性等原因。
5. 对策及建议
5.1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积极宣传《全民体育计划纲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形成参与体育、科学健身的观念。
5.2大力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推动学生社团、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社团体育组织的发展,根据现有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大学生闲暇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多样、娱乐性强、大众化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使体育活动多层次持久开展。
5.3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全民体育计划为纲,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以强身育人为中心,把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程体系,引入攀岩、野外生存生活技能项目等新型的休闲体育类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强烈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具有强体育体,健全人格,自我完善的主动志向,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他们今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打下扎实的体育锻炼基础。
5.4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除了软件(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经费的投入(硬件)等因素,应尽快改进体育设施、器材的使用,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运动环境,合理配置和利用学院的体育场馆资源,以满足广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梁赋.群众自我体育意识的现状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18-19.
[2]马永明.对高校体育如何适应全民体育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1):61-62.
[3]许常芳.全民体育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体育学刊,2004,11,(3):71-73.
[4]李红琴.浅谈全民体育计划与学校体育.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24,(3):77-79.
[5]叶盛中.全民体育与高校体育.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20,(4):94-9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体育运动 现状
1. 前言
全民体育计划是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跨世纪系统工程,是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育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对我院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进行理论指导,以便更好地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为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电子信息系、外语系、机电工程系、教育系的男、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360人。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书籍。
2.2.2问卷调查法:对学院5个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343份,有效问卷343份,有效率为95%。
2.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审美和社会功能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健康的、正确的。“体验乐趣愉悦身心”的人数占77.8%,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功能有较正确的理解,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调节生活、学习、就业和社会上的各方面压力,同时享受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使身心得到放松。另一方面,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有了新的发展“相互沟通促进交流”的人数占39.9%,“寻找新奇追求刺激”的人数占10.8%,说明大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但能满足个人需求,促进个性发展,还能增强社交能力,进一步深化了体育的功能。
3.2.5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调查
从表7调查结果显示,68.5%的学生是因为“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我院的专科性质和2+1的办学模式有直接的关系,2+1办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实行顶岗实习的模式,学生两年内除了完成必修的课程外,还要考取各种相关等级证书和参加本科自考考试以及选修各类辅修班,因此无暇顾及体育锻炼;除此之外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中“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加上学校的引导不够和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欠缺,导致57.4%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和34.1%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参加锻炼”的现象产生;另外,学生自身的懒惰性和场地器材限制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4. 结论
4.1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比以往有所提高,已从单一追求体育的生理价值向注重心理、精神、社会价值转变。
4.2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上趋于实用、娱乐性,同时在性别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应打破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趋势,开展实践性、娱乐性、实用性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体育活动,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进一步深化体育的功能。
4.3学生思想认识与实际行为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多数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能增进健康”,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关键是注重引导,加强对其体育基础知识教育,使其提高认识,主动参与。
4.4由于主观认识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的时间和次数达不到要求。课余锻炼时间、次数不足,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约有4.7%的学生从不参与体育体育活动。
4.5制约和影响当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觉得没有必要参加锻炼、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以及场地器材限制和主观惰性等原因。
5. 对策及建议
5.1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积极宣传《全民体育计划纲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形成参与体育、科学健身的观念。
5.2大力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推动学生社团、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社团体育组织的发展,根据现有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大学生闲暇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多样、娱乐性强、大众化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使体育活动多层次持久开展。
5.3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全民体育计划为纲,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以强身育人为中心,把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程体系,引入攀岩、野外生存生活技能项目等新型的休闲体育类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强烈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具有强体育体,健全人格,自我完善的主动志向,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他们今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打下扎实的体育锻炼基础。
5.4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除了软件(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经费的投入(硬件)等因素,应尽快改进体育设施、器材的使用,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运动环境,合理配置和利用学院的体育场馆资源,以满足广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梁赋.群众自我体育意识的现状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18-19.
[2]马永明.对高校体育如何适应全民体育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1):61-62.
[3]许常芳.全民体育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体育学刊,2004,11,(3):71-73.
[4]李红琴.浅谈全民体育计划与学校体育.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24,(3):77-79.
[5]叶盛中.全民体育与高校体育.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20,(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