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途径》说课稿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aw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血液循环途径》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在学习了血管,血液,心脏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中用整页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形象地表现了血液在封闭式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学生能否读懂这幅图,标志着是否掌握了本节知识。教材中还设计了两个讨论和两道课堂练习,都从不同的层面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二) 教学重难点
  教 学 重 点 :1.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 学 难 点 :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 区分动脈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地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
   通过学习有关知识, 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确定依据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3.1确定依据
  1、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显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好表现,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
   2、生物新课程标准。
  3.2说教法
   1)导课: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突破重点与难点:
  1、 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 直观式——多媒体演示。
  3、 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说 学 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游戏巩固。
  四、教学过程
  (一)课 前 准 备 :
  学生:1)直尺、水彩笔、课本。
   2)阅读 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1)血液循环教学光盘。
   2)一杯凝固的血液。
   3)血液循环中各结构头饰 。
   4)代表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气球。
   5) 《血液循环》学案
  (二)导 入 新 课 :(大约5分钟)
   “疑,思之始,学之端。”先请同学们看扁鹊切脉图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习测量脉搏(亲身体验中华医学传统)→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设想依据:教师准备大量的图片,为学生探究设置情境,既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大约10分钟)
  教学光盘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课堂游戏《找朋友》→思维升华,突出重点。
  实施依据:新课标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之终身受益。
  (四)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大约13分钟)
   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光盘→完成活动“锦上添花”和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实施依据: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旧为新,有抽象的知识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再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并使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五)重点和难点的延伸:血液循环的意义。(大约5分钟)
   学生归纳总结→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实现重点和难点的延伸。
  课堂拓展延伸:冠脉循环,为心脏提供营养,发生障碍时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2分钟)
  课堂知识反馈(大约3分钟)
   1、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B )
   A 肺静脉 B 上腔静脉 C 主动脉 D 肺动脉
   2、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
  答: 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参与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
  设置依据:以习题反馈知识要点,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课外活动:(大约2分钟):
   1、小组探究活动:血压受什么因素影响?
   2、关爱家人活动:了解自己和家人的血型。(为下节课作准备)。
   设置依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多种途径尤其是网络资源来获取新知识,并使课本知识得以充分的延伸。
   五、板书设计
  标题: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
  (二)、 血液循环的意义:
  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来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出发点,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用科学,并运用探究式、启发式、直观式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为他们创设思维的空间,思想的时间,并适时穿插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有趣的课堂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如何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以实现共同进步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困惑,在此仅作抛砖引玉,还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多加指导,谢谢。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
在现代社会中要求人们进行广泛的交往。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充分发展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性行为,培养交往能力从幼儿期抓起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教会幼儿学会互相合作,互相信任,互相依存,游戏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最有效活动,这也是幼教工作者广泛运用的教育手段。在教育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根
针对如何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医药生产管理体制,组织一个拥有专业生产管理技术的医药化工生产团队,提高员工的专业管理生产能力.研究关于如何做好医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
【摘要】因为物联网的传感网络分布随机、无线网络无处不在,且不能再采取物理隔离等强制手段人为干预信息的交换。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问题将比传统互联网更为突出,物联网在规模化推广前,安全问题是必须解决的一环。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对策    一、引言  2009年以来,物联网相关概念大量在网际和人们的视野中出现。然而,早在1999年,物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尤其要重视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成为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是创新教育过程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具备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是
目的:检测人牙髓干细胞(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环状RNA(circRNA)的表达差异.方法:临床分离获取健康的牙髓组织,CD酶消化得到牙髓原代细胞,用鼠抗人STRO-1单克隆抗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商业银行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大案要案不断发生,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正式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量和监
【摘要】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以重视人文思想道德素质、能力、个性发展等多面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模式,为贯彻执行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地理课程的改革在基于这种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完善,并日趋完善地向纵深方向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职地理人文地理    一、地理课程的组织结构  地理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部分,自然地理主要针对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进行研究;人文地理学
【摘要】美术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艺术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离不开创造。如果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艺术构思,就无法创造出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