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变式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与特色。过程性变式特别适用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第二课时,以教材例题的“花圃改建”情境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变式问题,引导学生有意义、有意思地学习画图策略:变“简单的”为“复杂的”,激发画图需要;变“恰好的”为“缺失的”,强化画图体验;变“矩形图”为“点子图”,感悟数学思想。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变式教学;画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对策略的需求(避免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引导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再发现”和“再创造”),准确把握策略的基本特征,不断体悟策略的应用价值,进而从解决一些问题到解决更多问题(举一反三),学会数学地思维。
提到“举一反三”,很多人会想到“变式”。所谓“变式”,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变换命题的非本质特征,如改变描述形式、置换条件和结论、更改所处情境等)。可以说,变式教学(运用变式进行教学)一直以来就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与特色。
顾泠沅教授将变式分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概念性变式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获得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过程性变式的主要教学含义是在教学活动中,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适当的“脚手架”,通过从旧到新、由浅入深地创设并推进既有联系又有变化的问题情境(包括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等),使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克服思维定式,积累多种活动经验,不断巩固已有认知,整合、扩充认知结构,从而感悟、提炼“变中不变”的数学本质和数学思想。可见,过程性变式特别适用于“问题解决”的教学——为解题化归铺设台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第二课时教学,基于学生平时已经对画图理解题意比较熟悉,而且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画线段图”的学情,笔者以教材例题的“花圃改建”情境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变式问题,引导学生有意义、有意思地学习画图策略。
一、变“简单的”为“复杂的”,激发画图需要
师 学校有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圃,你能想到什么?
生 我能想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24(平方米)。
生 周长是(6+4)×2=20(米)。
师 学校附近的多多花园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我们来看看这个花圃的情况。
(课件出示问题:“多多花园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为8米。如果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 根据已知的信息,你还能一下子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吗?
(學生迟疑,摇头。)
师 花圃不是长方形吗?刚才,长方形的面积不是一下子就算出来了吗?现在,怎么不能立刻算出来了呢?
生 因为不知道宽的长度。
师 条件变复杂了,怎么办?
生 可以画图。
师 把文字变换成图形来呈现条件和问题,这是一种好想法。你能试着画一画吗?
(学生画图后,教师请一位学生展示。)
生 (展示图1)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原来的花圃。
师 嗯。长为8米,宽未知,面积也未知。那你怎样理解“长增加3米”?
生 (同步在图1上比画)一条长朝这个方向增加3米,另一条长也朝这个方向增加3米。
师 嗯。随着长增加3米,我们得到了一个更大的长方形。现在,你能看着图再说说增加的18平方米是哪一部分吗?
(学生指着图说明。)
师 现在,你有解题思路了吗?
生 18÷3=6(米),就是原来花圃的宽。
师 (稍停)这么确定?
生 (迫不及待,同步在图1上比画)18÷3得到的6米,就是这条边的长度,这不就是花圃的宽吗?所以,用8×6就可以算出原来花圃的面积。
师 大家都从图中看出这个关系了吗?
(学生点头示意。)
师 你觉得这样一幅示意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
生 我觉得画了图,看起来很简单、清楚。
生 原来看着稀里糊涂的条件,画了图,就明白了里面的关系。
师 好,让我们继续想象。长方形花圃,长为8米,如果长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24平方米。你能想到——
(学生发愣。)
师 (出示动图)看了图,你能想到什么吗?
生 我能知道这个小长方形的长是24÷4=6(米),也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师 继续。长增加6米,面积增加36平方米。你能想到什么?
生 原来长方形的宽是6米。
(教师出示图形,学生比对判断。)
师 看来大家已经把图画在脑子里了。继续。长增加10米,面积增加60平方米。
生 原来长方形的宽还是6米,用60÷10。
师 (出示图形)你们真厉害!
生 我在脑子里把图形想象了一下。
生 我发现长增加、宽不变的时候,只要把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长,得到的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师 不仅能灵活运用画图策略,还能总结变化规律,了不起!
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例题,让学生“先画图,再解答”,而是先呈现一道简单的题目,让学生不画图也能算出面积,再呈现相对复杂的教材例题,让学生不画图就算不出面积,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画图策略的需求。借助已有经验,学生主动尝试画出示意图;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画图时要完善地表达条件和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学生充分感受到画图有助于理解题意,发现解题思路。然后,教师保持教材例题中“宽不变”的条件,变化“长增加”的数据,帮助学生即时巩固,进一步体验画图策略的应用价值。 二、变“恰好的”为“缺失的”,强化画图体验
师 花圃的长增加,宽不变,花圃的面积发生了变化。如果你是花圃设计师,想一想:花圃还能怎么变?可以手势比画一下。
生 长不变,宽增加。
生 我想把长、宽都增加。
师 这么变,长方形的面积变大了。
生 我想把长减少,宽不变。
师 这么变,长方形的面积——
生 (齐)变小了。
师 你们打开了一扇想象的窗户。(课件出示问题:“一个长方形花圃,宽减少2米,面积就减少16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现在这个花圃呢?你能独立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
生 能!
师 那么,试着来求一求吧。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师 怎么停下来不写了?
生 长不知道,不能求。
生 宽不知道。
师 有争论了。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道题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生 (画出图形)长是16÷2=8(米),宽不知道。
师 看来需要补充条件。你打算怎样补充?
生 宽6米。
师 面积是——
生 48平方米。
师 直截了当!还有呢?
生 宽是长的一半。那么,宽就是4米,面积是32平方米。
师 补充了宽和长的关系,有创意!如果长与宽相等呢?
生 8×8=64(平方米)。
师 这是个正方形。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它边长的变化:正方形一组对边减少2米,面积就减少16平方米。
這里,教师基于“花圃改建”情境,引导学生激发想象,克服思维定式,从“长增加”的问题变化到“宽减少”的问题;并且,有意识地把条件“恰好”的问题变化为条件“缺失”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解题争议。这再次“逼着”学生主动运用画图策略,利用直观的图形表示抽象的文字,从而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意识到“虽未见长却有长,虽有见宽却无宽”,由此该算的算,该补的补。变而有度,变而可攀,有效强化了学生对画图策略的体验。
三、变“矩形图”为“点子图”,渗透数学思想
师 多多花园的花圃改建基本到位了,园长特地安排了庆祝活动,请来了小丑和乐队表演节目。表演时,他们这样设计队形:排成5行、每行5人的方队,小丑在最外圈,其余都是乐队人员。你能算出有多少位小丑吗?乐队人员呢?(稍停)能一下子回答出来吗?
生 有点想不清楚。
师 那怎么办?
生 可以画图。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师 (展示学生作品,如图2—图6)比较一下,哪一种示意图更简洁、清楚?
生 点子图。
师 (指图6)你们知道这位同学为什么要用20-4吗?
生 因为四个角上的人多算了一次。
生 老师,我发现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乐队表演人数是3×3=9(人),然后用总人数5×5=25,减去9,就得到小丑人数是16人。这样反过来做比较容易。
师 是的,根据点子图,我们可以更快地列出算式。从上节课的线段图到今天的这几种示意图,可见问题情境不同,我们选择的图形有时也不同。
这里,教师把“花圃改建”情境变为“庆祝活动”情境,把面积问题变为人数问题,引导学生把“矩形图”变为“方格图”“圆圈图”“点子图”,从而感悟画图策略,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进而养成灵活选择策略的意识。由此,策略成了思想的雏形,成了数学思想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于波.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变式教学;画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对策略的需求(避免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引导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再发现”和“再创造”),准确把握策略的基本特征,不断体悟策略的应用价值,进而从解决一些问题到解决更多问题(举一反三),学会数学地思维。
提到“举一反三”,很多人会想到“变式”。所谓“变式”,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变换命题的非本质特征,如改变描述形式、置换条件和结论、更改所处情境等)。可以说,变式教学(运用变式进行教学)一直以来就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与特色。
顾泠沅教授将变式分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概念性变式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获得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过程性变式的主要教学含义是在教学活动中,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适当的“脚手架”,通过从旧到新、由浅入深地创设并推进既有联系又有变化的问题情境(包括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等),使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克服思维定式,积累多种活动经验,不断巩固已有认知,整合、扩充认知结构,从而感悟、提炼“变中不变”的数学本质和数学思想。可见,过程性变式特别适用于“问题解决”的教学——为解题化归铺设台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第二课时教学,基于学生平时已经对画图理解题意比较熟悉,而且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画线段图”的学情,笔者以教材例题的“花圃改建”情境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变式问题,引导学生有意义、有意思地学习画图策略。
一、变“简单的”为“复杂的”,激发画图需要
师 学校有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圃,你能想到什么?
生 我能想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24(平方米)。
生 周长是(6+4)×2=20(米)。
师 学校附近的多多花园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我们来看看这个花圃的情况。
(课件出示问题:“多多花园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为8米。如果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 根据已知的信息,你还能一下子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吗?
(學生迟疑,摇头。)
师 花圃不是长方形吗?刚才,长方形的面积不是一下子就算出来了吗?现在,怎么不能立刻算出来了呢?
生 因为不知道宽的长度。
师 条件变复杂了,怎么办?
生 可以画图。
师 把文字变换成图形来呈现条件和问题,这是一种好想法。你能试着画一画吗?
(学生画图后,教师请一位学生展示。)
生 (展示图1)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原来的花圃。
师 嗯。长为8米,宽未知,面积也未知。那你怎样理解“长增加3米”?
生 (同步在图1上比画)一条长朝这个方向增加3米,另一条长也朝这个方向增加3米。
师 嗯。随着长增加3米,我们得到了一个更大的长方形。现在,你能看着图再说说增加的18平方米是哪一部分吗?
(学生指着图说明。)
师 现在,你有解题思路了吗?
生 18÷3=6(米),就是原来花圃的宽。
师 (稍停)这么确定?
生 (迫不及待,同步在图1上比画)18÷3得到的6米,就是这条边的长度,这不就是花圃的宽吗?所以,用8×6就可以算出原来花圃的面积。
师 大家都从图中看出这个关系了吗?
(学生点头示意。)
师 你觉得这样一幅示意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
生 我觉得画了图,看起来很简单、清楚。
生 原来看着稀里糊涂的条件,画了图,就明白了里面的关系。
师 好,让我们继续想象。长方形花圃,长为8米,如果长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24平方米。你能想到——
(学生发愣。)
师 (出示动图)看了图,你能想到什么吗?
生 我能知道这个小长方形的长是24÷4=6(米),也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师 继续。长增加6米,面积增加36平方米。你能想到什么?
生 原来长方形的宽是6米。
(教师出示图形,学生比对判断。)
师 看来大家已经把图画在脑子里了。继续。长增加10米,面积增加60平方米。
生 原来长方形的宽还是6米,用60÷10。
师 (出示图形)你们真厉害!
生 我在脑子里把图形想象了一下。
生 我发现长增加、宽不变的时候,只要把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长,得到的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师 不仅能灵活运用画图策略,还能总结变化规律,了不起!
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例题,让学生“先画图,再解答”,而是先呈现一道简单的题目,让学生不画图也能算出面积,再呈现相对复杂的教材例题,让学生不画图就算不出面积,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画图策略的需求。借助已有经验,学生主动尝试画出示意图;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画图时要完善地表达条件和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学生充分感受到画图有助于理解题意,发现解题思路。然后,教师保持教材例题中“宽不变”的条件,变化“长增加”的数据,帮助学生即时巩固,进一步体验画图策略的应用价值。 二、变“恰好的”为“缺失的”,强化画图体验
师 花圃的长增加,宽不变,花圃的面积发生了变化。如果你是花圃设计师,想一想:花圃还能怎么变?可以手势比画一下。
生 长不变,宽增加。
生 我想把长、宽都增加。
师 这么变,长方形的面积变大了。
生 我想把长减少,宽不变。
师 这么变,长方形的面积——
生 (齐)变小了。
师 你们打开了一扇想象的窗户。(课件出示问题:“一个长方形花圃,宽减少2米,面积就减少16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现在这个花圃呢?你能独立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
生 能!
师 那么,试着来求一求吧。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师 怎么停下来不写了?
生 长不知道,不能求。
生 宽不知道。
师 有争论了。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道题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生 (画出图形)长是16÷2=8(米),宽不知道。
师 看来需要补充条件。你打算怎样补充?
生 宽6米。
师 面积是——
生 48平方米。
师 直截了当!还有呢?
生 宽是长的一半。那么,宽就是4米,面积是32平方米。
师 补充了宽和长的关系,有创意!如果长与宽相等呢?
生 8×8=64(平方米)。
师 这是个正方形。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它边长的变化:正方形一组对边减少2米,面积就减少16平方米。
這里,教师基于“花圃改建”情境,引导学生激发想象,克服思维定式,从“长增加”的问题变化到“宽减少”的问题;并且,有意识地把条件“恰好”的问题变化为条件“缺失”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解题争议。这再次“逼着”学生主动运用画图策略,利用直观的图形表示抽象的文字,从而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意识到“虽未见长却有长,虽有见宽却无宽”,由此该算的算,该补的补。变而有度,变而可攀,有效强化了学生对画图策略的体验。
三、变“矩形图”为“点子图”,渗透数学思想
师 多多花园的花圃改建基本到位了,园长特地安排了庆祝活动,请来了小丑和乐队表演节目。表演时,他们这样设计队形:排成5行、每行5人的方队,小丑在最外圈,其余都是乐队人员。你能算出有多少位小丑吗?乐队人员呢?(稍停)能一下子回答出来吗?
生 有点想不清楚。
师 那怎么办?
生 可以画图。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师 (展示学生作品,如图2—图6)比较一下,哪一种示意图更简洁、清楚?
生 点子图。
师 (指图6)你们知道这位同学为什么要用20-4吗?
生 因为四个角上的人多算了一次。
生 老师,我发现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乐队表演人数是3×3=9(人),然后用总人数5×5=25,减去9,就得到小丑人数是16人。这样反过来做比较容易。
师 是的,根据点子图,我们可以更快地列出算式。从上节课的线段图到今天的这几种示意图,可见问题情境不同,我们选择的图形有时也不同。
这里,教师把“花圃改建”情境变为“庆祝活动”情境,把面积问题变为人数问题,引导学生把“矩形图”变为“方格图”“圆圈图”“点子图”,从而感悟画图策略,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进而养成灵活选择策略的意识。由此,策略成了思想的雏形,成了数学思想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于波.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