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历史学科无法吸引学生的现状入手,以历史教学方式灵活化为落脚点,探讨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问题。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灵活化 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转型的巨大变化对学生心理和精神产生重大影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特别是历史学科。面对遥远而厚重的过去,如何让没有历史感而个性更加突出的孩子喜欢历史学科,打造高效历史課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历史学科无法吸引学生的原因
历史学科讲述的内容对于这些新潮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是遥远,缺乏吸引力的,他们欠缺学习热情和积极探究精神。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学生看来,历史教材内容是抽象乏味的,理论性强,他们学习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历史知识在现实中有什么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于是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
2.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历史学科内容繁杂,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像喂孩子吃东西一样,生怕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一讲到底,交代知识要点,没有把知识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以定论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历史课已无法吸引学生。
3.历史学科没有地位。
在现行中考要求中,历史学科要求从最初的闭卷到开卷再到现阶段的打等级;高中教学阶段也是作为小科出现的,无论从家长还是从学生本身看,历史课从思想上是不被重视的。
二、将历史教学灵活化,打造高效课堂
所谓灵活化是指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思考问题,围绕主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灵活教学有利于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灵活性总结赋予历史教师教学选择权、主动权,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1.加强理论学习,打造学者型教师。
新形势下,教师要在钻研教授具体课程的同时,研究宏观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才会更有深度。如果没有教育理论的学习,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将受到限制,事实上,专业发展程度越高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学习的追求越强烈。所以,合格的历史教师要不断用新的历史理论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2.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科特点,历史学科都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是很难的,那么历史教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呢?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多种妙趣横生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马关条约》的内容很重要也很难记忆,(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怎样让学生有效掌握呢?可以把条约内容变成了口诀: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蕃,两人把约签,台澎被割占,赔款两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这样编成口诀,同学很容易记住内容,而记忆又是运用的基础,所以掌握了历史内容,学生就很乐意学历史,师生关系也不会太紧张。
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导演。特别是在历史学科的授课中,教师要力求用准确的表情、恰当的动作、变幻的语调,将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启发和熏陶;可以尝试让学生讲课,让他们在扮演教师角色中体会做教师的辛苦和艰难;还可以抽签答题、小组答辩等趣味横生的授课方式。
在历史单元测验中,教师可以尝试“借分”激励法,比如哪个学生考试接近及格,让他及格,他们看到自己及格很高兴,会激起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还可采用“多给分”激励法,比如对于班级里历史学科成绩较差的同学,在考试过程中可以手下留情,多给他两分,然后在班级里夸大他的闪光点,树立学习信心。也可以到大榜中找和他同一水平的别班同学,帮助他树立竞争目标。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任何事都是要和人打交道的,不了解人就不会把事情做好,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学生活动,比如在学生开班会和文艺晚会的时候,课任老师到各班走走看看,他们会觉得历史老师很重视他们,对他们很亲近。当学生感觉到历史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他们才不会伪装自己,才会展示最真实的想法和弱点,而老师才能更了解他们,才能把历史课上好。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好新课程的素质教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处理好教材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晓红.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初探教学反思.2009.6.
[2]刘飞.将教学反思进行下去.2009.9.
[3]史静寰.简论欧美国家私立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教育研究,1994(4).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灵活化 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转型的巨大变化对学生心理和精神产生重大影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特别是历史学科。面对遥远而厚重的过去,如何让没有历史感而个性更加突出的孩子喜欢历史学科,打造高效历史課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历史学科无法吸引学生的原因
历史学科讲述的内容对于这些新潮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是遥远,缺乏吸引力的,他们欠缺学习热情和积极探究精神。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学生看来,历史教材内容是抽象乏味的,理论性强,他们学习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历史知识在现实中有什么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于是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
2.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历史学科内容繁杂,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像喂孩子吃东西一样,生怕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一讲到底,交代知识要点,没有把知识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以定论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历史课已无法吸引学生。
3.历史学科没有地位。
在现行中考要求中,历史学科要求从最初的闭卷到开卷再到现阶段的打等级;高中教学阶段也是作为小科出现的,无论从家长还是从学生本身看,历史课从思想上是不被重视的。
二、将历史教学灵活化,打造高效课堂
所谓灵活化是指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思考问题,围绕主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灵活教学有利于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灵活性总结赋予历史教师教学选择权、主动权,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1.加强理论学习,打造学者型教师。
新形势下,教师要在钻研教授具体课程的同时,研究宏观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才会更有深度。如果没有教育理论的学习,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将受到限制,事实上,专业发展程度越高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学习的追求越强烈。所以,合格的历史教师要不断用新的历史理论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2.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科特点,历史学科都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是很难的,那么历史教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呢?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多种妙趣横生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马关条约》的内容很重要也很难记忆,(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怎样让学生有效掌握呢?可以把条约内容变成了口诀: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蕃,两人把约签,台澎被割占,赔款两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这样编成口诀,同学很容易记住内容,而记忆又是运用的基础,所以掌握了历史内容,学生就很乐意学历史,师生关系也不会太紧张。
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导演。特别是在历史学科的授课中,教师要力求用准确的表情、恰当的动作、变幻的语调,将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启发和熏陶;可以尝试让学生讲课,让他们在扮演教师角色中体会做教师的辛苦和艰难;还可以抽签答题、小组答辩等趣味横生的授课方式。
在历史单元测验中,教师可以尝试“借分”激励法,比如哪个学生考试接近及格,让他及格,他们看到自己及格很高兴,会激起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还可采用“多给分”激励法,比如对于班级里历史学科成绩较差的同学,在考试过程中可以手下留情,多给他两分,然后在班级里夸大他的闪光点,树立学习信心。也可以到大榜中找和他同一水平的别班同学,帮助他树立竞争目标。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任何事都是要和人打交道的,不了解人就不会把事情做好,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学生活动,比如在学生开班会和文艺晚会的时候,课任老师到各班走走看看,他们会觉得历史老师很重视他们,对他们很亲近。当学生感觉到历史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他们才不会伪装自己,才会展示最真实的想法和弱点,而老师才能更了解他们,才能把历史课上好。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好新课程的素质教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处理好教材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晓红.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初探教学反思.2009.6.
[2]刘飞.将教学反思进行下去.2009.9.
[3]史静寰.简论欧美国家私立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教育研究,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