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写实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i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艺术·大家:与师辈们对写实主义技术层面的拥护不同的是,新一代的新写实艺术家对于“写实”的概念,有了不同的理解,写实最终会走向观念,还是真正走出全新的写实美学观?二位怎么看?
  王晓勃:我个人感觉偏写实的绘画不应称其为一个理念上的绘画形式,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技术,就是把它当成一个工具,我个人也是一直把写实这种方式当成一个工具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拥有了这个工具便可以靠它说你想说的事,仅此而已。所以至于说以后会按照一个更传统的写实还是更观念的写实,我想跟个人表达的情绪或者是想说一个什么事儿有关系,未来更是各式各样的,不太像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或者是更早的年代,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意味着绘画模式化,然后根据这个思路毕业了以后很多年都会持续在这一种表达方式里。未来的时代更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至于我甚至以后也可能放弃过于具象的形式,加入一些抽象的元素,只是觉得就我现在而言拥有了这个工具自然的去表达我想说的话。
  吴洪亮:新一代的艺术家现在最好的状态,就是:我有选择的权利,我可以选择写实,也可以选择不写实,这在我们前一辈人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当实整个中国艺术的形态是相对单一的,后来才慢慢有选择的可能性。王晓勃作为艺术家,他认为用这种方式最准确的或者说现在可以比较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与认识,他就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我觉得写实或者是非写实的概念,这是从分类学的角度来方便我们说事情的,它只是我们表达的一个通路。因为我是做美术馆,从我看艺术家的角度,今天最好的状态就是你怎么做都对,核心是某一个艺术家的某一件作品本身的价值,不在乎你用装置,你用影像,都是可以的。在今天已经不是问题了。
  王晓勃:其实我建议当今的绘画不要太阵营化,不要说你画写实的是一个阵营,其实本身在西方体系,在欧洲是没有把它阵营化的。它是一个自然的脉络,就好比做儿子,你孝顺或者不孝顺你都是你爸爸的儿子,这是事实,遗传基因是永远存在的。现在是评论界或者是媒体圈容易把它阵营化。
  吴洪亮:写实,也许有人质疑这个方式在今天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我个人的感觉这种方式还可以存在,甚至有非常大的空间。就像面对画画这件事,我们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2000年前后,包括我个人的感觉绘画这件事走的下去吗?画画还能画下去吗?就像上个世纪50年代疑问中国画走的下去吗?一样的!今天,你发现21世纪过了十年以后,画画这个事还很可以画下去。
  重要的是艺术本身的魅力。有的时候我们看一张画很小,虽然没那么大的冲击力,但是它会持久,这就是绘画本身它和人性细微的触碰之间所产生的力量。到现在为止还是不曾消失的。你给任何一个小孩子一支笔他一定会画出些什么的。这就是人和画的关系,你无论教不教他,他面对一朵花的时候,他就想把花留在纸上,这就是画画的魅力。我们不要把它当过去时去看,这个事应该在今天的世界里还有新的内容。画的好坏,在于你的想法是否够深刻或有趣,你是否通过这张画把你的想法传递给看画的人,这个是重要的。
  王晓勃:说白了就跟在这个社会上有做快餐的,有做私房菜的,有做宫廷菜的,什么都有。我想我们小时候都是公社化,大食堂,大家都统一规范。现在有了市场之后你画什么的都有,或者是你做什么菜的都有,只要你喜欢就做什么,非常的简单。
  东方艺术·大家:写实绘画对于艺术家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和坚守的动力是什么?
  王晓勃:其实我认为写实绘画最简单有效的是跟观众、跟看我画的人有一个更简捷直白的沟通,这样会来的更简单。可能你通过两三个月画出来这张画,人家会在你的画面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这是因为你长时间的对这个画面投入的情感,可能也会给别人看到你这个画留下想去读你这种行为的冲动,这个我觉得是写实画的一种魅力,而且也是我觉得现在想坚持的一个心态,只要有人想读就够了,读成什么样都可以。
  吴洪亮:因为写实是最便利的,能让观众进入的一种方式。我不得不说你去看抽象或者是去看一个装置你所需要的知识背景要多一些,写实在这方面有它的长处。这些年大家觉得写实好像是过时了,原因在艺术本体的这个圈层里面,大家有一些研究的新态度,你拿这把尺子去衡量写实的时候,它可能就你所要叙述的所谓的创新的部分好像就要少一点,好像永远是在一个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系统里面去思考问题了,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对写实质疑的一个部分。
  技术当进入到一个层面的时候它本身就是艺术,包括2010年我们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和中央美院美术馆做齐白石的展览的时候,大家讨论“匠气”本身是不是也可以触摸到艺术的本质,一个工匠的行为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手中的活儿,难道你说那不是一件艺术品吗?
  一样的,写实的艺术里头也含着这个问题。有些年我们觉得都干完了,就像到新古典主义的时候,到安格尔的时候大家就觉得这个事快干完了,人类永远会有这种感觉,但是出来个印象派,印象派也有它的创造真实的理念。只是看世界的方式突然的发生变化了,后来又有野兽派。绘画被迅速激活了。面对马蒂斯画的人体、花朵,那你难道说马蒂斯的东西不真实吗?在于一个艺术家是不是很真诚的对待了自己和那个对象,然后把它画下来了。
  今天,写实绘画和行画的距离恐怕是最近的,咱们不躲这个问题,你如何踏着这个边缘走向那个远方,如果你能走到某一位置、某一高度,一样是了不起的,核心问题就是坚持。说到俗,我觉得最俗的莫过于说相声的人,但其中有大学问。我们经常听侯宝林的相声,你永远会笑,为什么?他找到了你人性中最发笑的一点,你说它俗吗?好像不能这样简单的定义。俗中有深意就是大雅。
  东方艺术·大家:坚守写实主义在今天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王晓勃:就我个人的观点,因为现今的艺术更产业化市场化,写实艺术家就是所谓画写实的这些人他们最大的难点就是写实绘画的制作过程比较慢长,这个周期会很长,而无论是从画廊还是从商业评论的角度上来看待,你在表述一个观点的周期他们需要的会更快,但是你会很慢的阐述一件事,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
  我自己在画的过程中可能又会发现了更新的事,我可能就会抛弃以前的东西,来阐述更新的,整个这个周期就会更漫长。人家看到你的绘画过程和你的绘画经历要了解的就会更要有耐心,而他们不见得有这个耐心。在产业结构里,每一个细胞都要呼吸生存,这也就是写实艺术家一个困惑吧!毕竟大部分人要解决饥饿,吃麦当劳就够了等不及你的宫廷大菜,没这闲功夫去琢磨菜是怎么做的,更何况没人有耐心相信你这就是宫廷大菜。   吴洪亮:现在整个的运转速度太快了。我记得好像我帮好多的朋友都算过,像晓勃这样的写实画家,在一生的创作的旺盛期能画多少画?一个写实的画家一年完整的作品,超不过10张,就像晓勃他们的画法。从学习到你能画到很准确,可以相对充分的表达你的想法的年龄,我估计要到25岁以后吧,60岁眼睛就花了,身体恐怕开始走下坡。能画写实的时间很短也很珍贵。每一张画开始时,像晓勃说的,我要画什么,我要表达什么,这个前提就是我要严谨,我必须要非常的严肃。在今天每张画用的时间就显得格外慢长甚至就像人的生命周期,这也是写实画家要面对的。尤其在现在的商品社会,这是最严苛的一个现实。
  东方艺术·大家:写实绘画会不会面临难以突破的问题?
  王晓勃:这个时代其实绘画这种形式太古老了,画什么都挺难突破的。而写实这个东西它有一些技术要求,你拥有了这个技巧以后,其实你表述的观念和思路完全就是你的个人色彩,你在认知你自己的过程中你自然就能画出你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这和你的基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很有关系。如果我们把技法层面抛开,从个人的意识上去表达,只要是你认知你自己,你想表达的东西属于你自己,每个人同样画一个题材的那都不一样的。
  吴洪亮:突破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质疑,这是我觉得特别要提醒的。因为所谓创新和颠覆这种概念,就是我们近百年需要检讨和回望的事。绘画跟文学等,只有破旧才能立新吗?这个世界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所谓的突破一定要把旧的甩出去,开一条新路吗?如果只有破旧才可以立新,只有抛弃才可以前进的话这个世界太容易操作了。
  艺术作为一种传达的方式,其速度有快的也有慢的。我们喝一杯茶可以慢慢的品茶的味道,也可以享受一饮而尽的状态,写实兼而有之,但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慢慢品茶的这个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其效应就放大了。这个时候发现写实就有新的优势了也有了魅力。
  王晓勃:画画这个东西很原始,但是你在画布上挥洒着你的人生,你得心态更静,你得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么一个行为的方式去消耗你的生命时光,你要有一个很强大的内心才能够坚持干这么一件事。
  东方艺术大家:你的写实之路经历了怎样的锤炼?
  王晓勃:哈哈,谈不上什么锤炼,倒是锤打吧,我的经历跟美院的老同学们不太一样,我初中毕业就上了工艺美校,它是分的装璜、工业设计之类,我上的是平面设计系。其实就等于那个年代已经接触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方式了,好多平面的东西已经不完全是设计了,其实设计很多的理念跟西方的当代艺术是有相通性的。等于那个时候接触着在那个年代相对来说就算是更前卫、更前沿一些的东西。
  高中毕业以后我决定要考美院,考了一工作室。我们那届只招了我一个非附中的,其他人全是美院附中的才子,有申亮、光乐、宋琨、贾鹏等吧。
  他们都是美院附中的精英,都很会画画,观察的方法都是很符合美院的教学体系。我就有很多的为什么要去适应体会,慢慢地我熟悉了这一套方式了,才开始能够掌握这个工具。到今天其实我一直也希望是在表述我的观念性写实的方式,并没有像那个年代,把写实当成一种审美情趣。我可能也画一些更观念性的题材,但是写实到今天为止我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喜爱的工具范畴来用。
  东方艺术·大家:古典绘画的美学趣味对于你今天的绘画思考是否仍旧产生影响?
  王晓勃:其实我对古典绘画还是有一些崇敬的心态,包括是看大师的作品依然能够尽量的体会在那个年代,大师们当时的思维方式,我希望在我的画面里有一个传承感。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里了,这些东西看多了,自然而然的,你的审美的情趣就会有偏向,但是我也尽量的在剥离,就是说这些东西既对我有影响、有传承,同时也想找到属于我的东西,这要掌握在一个度上。
  我的画在浑厚的基础上要更平面化,平面的东西有的时候视觉上看着更有一个整体视觉效果,我想在保留的基础上,有一些东西我尽量的给它压平,我新的这个系列里面就带着一些这种方面的思路。新的系列里面,我索性没有背景的空间,我把空间感这些都舍掉了。尽量的简化,其实也是在原有的绘画里面做减法。但减到我认为的一个度上,恰到好处就可以了。
  东方艺术·大家:最新系列作品的构思是如何产生的?
  王晓勃:我个人是个很敏感的人,一直以来的思路还是在找人性的中心,可能以前的作品形式上更传统一点,现在的东西符号感更强一些,但精神是统一的。我认为的就是我一直想去把握人和人的关系世界里,每类人都会有敏感的地方,而且能够感动到我的地方。
  比如说《两个人的世界一》,那对夫妻过来给我做模特的时候,似乎关系不太好,我就让他们随便的坐着,他们的肢体语言就表示他们已经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了。结果我画完这张画以后两个人还真就离婚了。每一对人物的故事无论同性异性,他们都让我有触及心灵的感受,自然观者也就会有共鸣。每个人之所以称之为一对,他们一定会有共同的信仰,能够有维持他们俩关系的理由。我不相信这辈子一个人就永远是一个人从头到尾生活,一定要有他的一个共同体。
  我希望通过我的叙述方式传达给别人,让别人能够看到这个东西有所感触,而且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感悟,这个东西挺有意思,我觉得这个工作是有意义的。
  吴洪亮:我觉得一个艺术家最重要是用自己的心来看世界并搜索到最让自己触动的那个点。晓勃刚才说过的夫妇的那幅画,我见过,当时的感觉就是很拧巴,两个人很疏离的坐在一起。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家面对这个世界时的一个切片。你切的或许一样精彩,但常是无意识的、偶然的,但艺术家因为他的敏感与感悟常常会切到最意味深长的那一片。
  再有,写实是一个资源,也是一种能力。但有有这样资源与能力的人,经常会陷入到简单技术的瓶颈中,这与刚才讲的把技术提升到艺术的高度是有区别的,无意味的技术是写实绘画的最大威胁。像晓勃说的,有可能是一年画一张画,有的时候你画到最后把技术的壳留下,把心弄丢了。
  东方艺术大家:从没有太多的观念表达,到观念植入创作的过程之中,你作为创作者有什么感受?
  王晓勃:我一直是用关注的东西在表达,只不过之前关注的东西个人痕迹没那么重而已,之前的东西没有形成一个系列和系统。画写实绘画不容易形成一个符号,怎么能够让自己的东西更鲜明,更有自己的个人色彩。我乐于琢磨人性的心态,去触摸生活中简单的东西,将这些感受画到今天这个系列里面去了,你看着观念植入的东西更多一些,但是跟以前一样,只不过是我找到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去表述的一个概念,仅此而已。
其他文献
艺术家韩三之在有关普兰洞计划的文字中这样记述:当我带着寻根的愿望来到被称为“世界中心”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的时候,就被县城对面的山崖小洞吸引过去!如果将这些小洞变成更大的人类文明启蒙的语言符号的话,将自己绘画中经常出现的有形的“墨点”像这些山洞一样一排排地印在这山崖上将是一个什么状态?我兴奋极了!韩三之将呈载了时光和风沙啄食的天然地貌与文化诉求关联起来,他计划根据普兰县城特有的历史遗迹和地质结构,
期刊
用“盆景”来收纳现实景观的表现手法,正越来越多地被艺术家运用到当代艺术的创作之中,这一方面或许是因为我们面对的现实太过庞杂和沉重,以致于需要一面缩微的“凹镜”方能承载或消解,而另一方面,“盆景”还有效的界定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将艺术家眼中的现实从纷乱的社会现实中抽离出来,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场景并加以戏剧化的营造,正如袁欣在他的作品《灰色天空》中所表现的那样,残酷的海战由于被收纳在鱼缸之中而变得
期刊
法国汉学家于连(Fran?ois?Jullien)将他论述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文章结集出版,题目叫《赞美平淡》。在概括中国艺术的特征时,于连心目中的参照物是拜占庭时间的镶嵌画。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镶嵌画依然给人以金碧辉煌的感觉。但是,中国艺术并不缺乏这种风格。宗白华将中国艺术的风格概括为两个极端:一个是错彩镂金,一个是芙蓉出水。如果说芙蓉出水接近天然平淡的话,那么错彩镂金就接近金碧辉煌了。中国文化向来
期刊
艺术对于很多画者而言可能就是某种的技巧和某种的表达,但是艺术对于晨晓而言则是自我的坚持和信念的实现。出身浙江名门的晨晓,很早就浸淫于艺术的氛围。即便他没有过接受国内学院美术教育的经历,但是家庭的影响和前辈的品味仍然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早年的晨晓是杭州少年宫的小画家,青年时代的他则与张培力、吴山专一起,是“85新空间”群体中的一员。晨晓说“当时的我非常茫然,是莫名其妙地卷入其中的”,历史或许存在着
期刊
和我同龄的刘锋,性情却更近于一个天真与烂漫的孩子。在他略显笨拙的画里,有着一种缓慢生长的温暖情绪,这似乎不被外界任何的动荡所打破。他迷恋于选择一个能延伸至很远的空间,这个空间可能在梦里、在回忆中、在未来,或在任何一个有温暖与可能幸福的地方,他切割其中的一角,再现了一场生动与荒诞的对美的执念。这种执念不是以有强烈的冲击性得以表达,它更近于对已经既定的美好记忆重组,在看似漫不经心、混乱,与日常相关的视
期刊
日常物  如果说焦虑是艺术家用以解决自身困境和倦怠的有效动力的话,那么作品的自律与节制,则是一个艺术家在释放焦虑的同时务必恪守的创作职责。当然,这两者并非一定同时存在。在我们观看奥诺黛拉—有机的作品—《日环食》时,作品中看不到脸的女人遭遇由各国文化符号(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山丘)构成的马、公鸡以及熊的袭击情形使我们体察到艺术家创作时显示出的性别与文化焦虑,而在杉本博司拍摄的《影院》系列里,这种作品
期刊
看王彦萍的素描很难想象她的创作会画成什么样子。她的素描是为创作准备的稿子,但不是创作的草图,虽然有一些关系,而是探索创作的思路。素描画得很随意,没有规则的束缚,没有笔墨的讲究,更接近画家的本质。看了她的素描,更能了解她的创作意图。她的创作像是着了色的素描,但是因为采用了水墨的媒材,人们就总是会以水墨的规矩来看待她的创作,喜欢她的作品的人会认为她打破了笔墨的规矩,画出了独创性的作品,画出了真实的自我
期刊
今天北京著名艺术区之一的黑桥艺术村,起源于2005年底,当时钟飙、杨冕、朱彤、洪东禄分别从重庆、成都、南京、台北来到北京发展,租下位于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黑桥村空置了一年的仓库,进行改造后变身工作室,卸货的空地成了花园。房东大受启发,复又租地依此样板再盖工作室,只是密度越来越大,再也不可能有开阔的花园。从2006年艺术市场升温,到2009、2010年别的艺术区遭遇拆迁,这里渐渐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由
期刊
在《东方艺术·大家》开专栏已经一年多了,事实上是跟着时间走,因为每到一期出版时都要写一篇文字,让自己在这个时间的节点上有些思考。这次约稿从国内约到我来英国参加艺术管理项目,正好可以将地理与文化差异的感觉写一写。  首先,英国文化委员会组织这样的艺术项目,是加强其文化与中国的交流,它们不仅在与中国有这样的项目,与其他国家也有。这正如中国开展孔子学院活动一样,有着如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
期刊
第13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2012年8月29日在水城威尼斯举行,像历届一样,中国馆的地点仍在军械库的处女花园,而主题为“原初”,这次展出了五件由建筑家和艺术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观念性装置作品,这不只是中国建筑界,即使是艺术界,也是前所未有的首次展出此类呈现为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  赴威尼斯之前  由我提出的策展方案“原初”(Originaire)被确立为本届中国馆展览的主题,是在经过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