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生物打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支架促进软骨下骨缺损的修复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软骨下骨在关节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损伤就难以修复,而传统的骨水泥和自体骨移植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探讨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软骨祖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将其包封于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支架中修复软骨下骨缺损的有效性.方法:利用纤连蛋白分选获得兔软骨祖细胞,利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得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比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成骨、成软骨、成脂分化能力.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分别制作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祖细胞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支架,成骨诱导培养后,活死染色分析支架中的细胞存活率,qRT-PCR检测支架的成骨基因表达.在16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膝关节处制备直径5 mm、深度5 mm的软骨下骨骨缺损,分4组,A组不做处理,B组植入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支架,C组植入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水凝胶支架,D 组植入负载软骨祖细胞的水凝胶支架,术后6,12周进行骨缺损区Micro-CT扫描与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强于软骨祖细胞,成软骨分化能力弱于软骨祖细胞;②水凝胶支架中的两种细胞均表现出良好的生存能力,并且支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骨桥蛋白、Runx-2 mRNA表达均高于软骨祖细胞(P < 0.05);③动物体内修复实验Micro-CT扫描显示,C组骨组织形成最多,术后12周可见骨小梁结构形成,新生骨形态与周围的天然松质骨类似;A、B组新生骨组织最少;番红快绿结果显示,术后6周时,仅C、D组软骨下骨区域有少量新骨生成;术后12周时,A、B组开始有骨基质生成,C组显示出软骨下骨的大量修复且新骨生成量多于D组;④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3D生物打印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是适合于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
其他文献
随着海量用户与移动设备的涌入,密集化组网成为下一代无线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自组织、分布式特性的资源分配算法成为未来资源管理的内在需求。与此同时,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也对无线网络的资源分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移动支付业务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引发了用户对于信息安全的空前关注,对未来的网络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视频成为人们娱乐与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为提升网络的视频存取与分发效
背景:在临床神经修复手术中,自体神经移植供体组织有限,端到端手术重新连接不适合大间隙缺损的情况.因此神经组织工程为神经移植、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目的:总结归纳近年静电纺丝制备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的特点及其制造技术.方法:以“电纺支架;神经支架;神经组织工程”为中文检索词,以“electrospinning nerve scaffold;nerve scaffold;nerve tissue-engineering”为英文检索词,检索CNKI(2015-2021年)及PubMed(2015-2021年)
背景:随着3D打印技术和骨组织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3D打印支架被运用到骨组织工程研究中,而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3D打印支架具有利于血管生长及营养物质输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探讨镁黄长石释放的离子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并采用同轴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镁黄长石支架材料.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4、1/8、1/16)的镁黄长石提取液分别培养大鼠骨髓干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CCK-8、碱性磷酸酶染色和RT-qPCR法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硅橡胶是人体组织、器官外科修复重建的常用生物材料,但其自身存在生物相容性缺陷,无机纳米填料为植入硅橡胶的生物相容性改良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材料提供了新契机.目的:综述植入硅橡胶添加无机纳米填料改性在生物相容改良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Medline等英文生物医学数据库,输入“siloxane,silicone rubber,inorganic nano-filler,metal nano-filler,metal oxide nano-fi
背景:氟斑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形象,传统口腔充填材料具有缺陷.目的:评估Icon渗透树脂治疗氟斑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眼科医院收治的30例氟斑牙患者(共200颗患牙),均采用ICON渗透树脂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患者主观上对治疗的感受,包括对美观的满意度、治疗后牙齿敏感度、治疗过程的满意度等.统计病变的尺寸大小、氟斑牙牙面指数和充填所需酸蚀次数之间的关系,探讨病变对治疗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30例患者治疗后3,6,9个月的美学满意度高于治疗前与
背景:目前生物补片在眼后巩膜加固术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眼巩膜生物补片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其植入机体后的成功与否,因而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至关重要.目的:探讨京尼平改性牛心包眼巩膜生物补片的结构及性能.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新鲜组、脱细胞组和京尼平改性组牛心包的形貌结构,通过测定力学性能、含水率和热稳定性等表征其理化指标,通过遗传毒性实验检测京尼平改性组牛心包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①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脱细胞处理有效去除了材料中的细胞成分;脱细胞
背景:当前市售可吸收止血材料对于动脉性出血的止血性能尚未达到临床理想效果.目的:研究复合大孔聚多糖止血材料在小动脉出血创伤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通过离断兔股动脉建立小动脉出血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10)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复合大孔聚多糖止血材料,对照组(n=7)应用市售复合微孔聚多糖止血粉.术后记录两组止血成功率与出血量,动态检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检测,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伤口组织.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0%,43%,P 0.05);②术后180 d内的血常规及肝
背景:3D打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支架因其个性化的外型、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被广泛应用于临界骨缺损修复,然而由于支架内部缺乏早期的血管供应,植入后对骨组织再生会产生不利影响.目的:验证负载去铁胺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成骨与成血管作用.方法:采用低温3D打印技术分别构建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照支架)与负载去铁胺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实验支架),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与体外降解性能,同时检测负载去铁胺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去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由于体积小、成本低、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能源安全、结构监测、智慧城市等领域。在现有的各种技术中,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以其在超长光纤上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测量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BOTDA系统中,受限于非本地效应及受激布里渊效应,探测光功率难以进一步提升,极大地限制了系统的传感性能;当使用的脉冲宽度小于12纳秒时,声子的不完全激发会导致测量得到的布
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 Wave)通信作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受到研究人员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毫米波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毫米波通信技术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提高系统频谱效率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毫米波的波长很短,可以在较小的天线面板空间中部署更多的天线单元,因此毫米波通信也使得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