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麻将爱好者喜欢提及该项运动的一个好处是它可以保持活跃的思维,比如某某某,活到90岁还能胜任麻将事业,这就是他长寿的秘诀。另外,股神巴菲特及其亲密战友芒格年近九旬,仍然战斗在尽显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股票投资第一线,且仍有骄人战绩。这些都似乎说明老人的思维可以历久弥新。
但另一方面,民间也有“人老脑先老”的说法,退休后迅速衰老者比比皆是,身边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也并不罕见。
同一个大脑,不同的命运。
当年读到《人体使用手册》让我感叹,我们对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身体知之甚少。然而与人体的其他部位相比,人们对大脑的了解更为不足,也鲜见值得推荐的相关通俗读物。目之所及,仅记得《城市画报》曾推出的“孤岛图书馆”年度书目中有一本关于大脑的使用手册,但读后仍觉失之粗疏。
而无意中读到的《大脑圣经》不仅从理论上解释了诸如打麻将甚至打游戏有利于长寿等民间“传言”,也对大脑的长期健康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这对于走到命运十字路口的职场中青年而言,更为至关重要。
书中指出,人类30多岁开始,大脑通常确实会发生许多变化,这包括:神经传递素和大脑中的其他神经化学活动有所变动,线粒体的变异增加,神经元逐渐萎缩,髓鞘出现损伤,突触出现损伤且新的突触不再产生,出现有关衰老的神经退行性变化等。尤其是饮食无度、缺乏锻炼、独来独往的老人,加之看电视这种会加速认知储备流失的消极活动,使这种变化体现得尤为明显。
好在《大脑圣经》主要的篇幅都在讲述,通过科学的行为方式,不仅可以使人们避免这些衰退或破坏性行为,还能通过健康的行为方式,减缓甚至逆转这些危险。培养大脑储备的认知锻炼需要思维刺激带来的变化、挑战和新奇,最好的方法是实施一项综合的认知集训,就像是锻炼尽可能多肌肉的锻炼集训一样。与跑步健身一样,也必须跳出自己习惯的舒服区域,尝试新鲜事物,能够启动前额皮质和海马体,打开学习的新大门。
书中举了著名的修女研究项目来证实这个结论。美国明尼苏达曼卡托市圣母院的修女们以长寿和远离痴呆症闻名。她们主要用时事辩论、猜谜语、打牌等智力和社交活动来挑战自己的大脑,让它一直保持聪明。但问题在于,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全身心地努力投入,而一般的认知活动相对简单,只需要付出一点努力和投入就行,这很难通过人们的自觉行为完成,更何况是步入中老年后。
反观自己,曾经也在30多岁陷入中年危机,但股神巴菲特的最佳拍档查理·芒格拯救了我—事实上,他和巴菲特老而弥坚、臻于化境的经历,本身就是通过改变认知获得长寿的典范。在介绍他思想的《穷查理宝典》一书中,芒格从西塞罗的《论老年》谈起,对中年之后的好处大加赞誉。芒格在投资上最著名的“格栅理论”本身正是建立在对多学科深入阅读思考的基础上,他总是按照计划坚持集中一段时间读一个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逐渐融会贯通。无独有偶,德鲁克的读书方法与芒格这种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方式极为相似,都是在多个领域的阅读及学习上逐步得到突破。《大脑圣经》的作者约翰·雅顿进一步现身说法,以自己家族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比如他精通五门外语的外祖父直到人生最后几周还在翻字典学习单词。他的父亲也是终身学习的典范,60多年的时间里,每年选修一门大学课程。
对此,书中也给出了详尽的生理学解释。最关键的证据来自于人类大脑的指挥官—额叶。额叶是所有物种大脑進化最发达的部分,占据了20%的人脑。额叶中最发达的部分是“前额皮质”,负责指挥大脑中的其他资源和注意力。额叶皮质中的背外侧前额皮质和框额皮质尤其对有效管理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背外侧前额皮质与复杂思维、注意力以及所谓工作记忆密切相关。不幸的是,女性的背外侧前额皮质要到25岁才能发育成熟,而男性则要到30岁才会发育成熟。更加不幸的是,这个最后成熟的部位也是晚年最早衰退的部 分。
而框额皮质不但是处理情绪、内心和感觉信息的重要汇集中心,它还能通过与扁核桃的大量连接,解释人所经历事情的情感意义。在冲突中,当形势需要逆转之时,它还能控制人的冲动,有助于你控制自己的脾气,从而达到某种合理妥协。教育能够丰富突触连接,通过认知锻炼培育认知储备,会建立密集、复杂的突触连接系统,在人们努力拓展思维的同时,也不断成长、强化。
说白了,无论是高智商还是高情商都有赖于大脑的前额皮质发达程度。所以不免让人猜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科考年龄没有限制,其实是拉长了读书人的大脑训练时间,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同时,也激励了更多的人来通过训练大脑保持较高的认知能力。
大脑用进废退,越是缺乏使用,就会越快地衰退。因此较高的教育水平与大脑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书中引用的相关研究表明,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能够活到80岁的,比普通人群高一倍多。同时,教育程度较高或智力发达的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要低35%至40%。
所以,学习是让人保持大脑活力进而长寿的首要因素。麻将等传统益智游戏可能只是其中人们最容易接受并有足够动力长期坚持而已。
那么,是不是长期坚持从事复杂脑力活动就可以保持大脑健康呢?当然没那么简 单。
《大脑圣经》总结道,有益于大脑健康的五种元素分别是教育、饮食、锻炼、社交和睡眠,纵然教育学习至关重要,但其他日常生活方面的科学也很重要。
书中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也给出了相应的科学研究结论。比如,如果吃太多牛肉、猪肉、鸡肉等动物脂肪,会导致体内花生四烯酸过多,而这是很多炎症物质的前兆,人在晚年摄入过多的这种物质会提高40%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好在鲑鱼、马鲛鱼、沙丁鱼、凤尾鱼和青鱼等富含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破坏花生四烯酸,有助于防止认知衰退,预防潜在的阿尔茨海默 病。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不仅能阻止自然衰老过程,还能让与大脑有关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区域更加年轻。在书中,运动更被认为是没有副作用的抗抑郁与焦虑症的药物。记得新任万科董事长郁亮也曾感言长跑治好了他的抑郁症,书中专门用了5页的篇幅从大脑的角度来说明这一问题,分别分析了锻炼对多巴胺、去甲肾上腺激素、血清素、内咖肽、内源性大麻素、内钠素、脑钠素等诸多大脑化学物质活跃所起的作用。只有半衰期足够长的蛋白质才能在不断的锻炼中积累下来,这解释了为什么要锻炼数周甚至几个月之后,才能体现出有氧运动的健康效果。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通过锻炼减轻炎症。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曾经将“推迟满足感”作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也广为人知。但正如正在各个城市迅速征服中产阶级的马拉松长跑运动一样,这种通过深度使用大脑和身体带来的新的年轻态的生活方式才刚刚兴起。
但另一方面,民间也有“人老脑先老”的说法,退休后迅速衰老者比比皆是,身边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也并不罕见。
同一个大脑,不同的命运。
当年读到《人体使用手册》让我感叹,我们对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身体知之甚少。然而与人体的其他部位相比,人们对大脑的了解更为不足,也鲜见值得推荐的相关通俗读物。目之所及,仅记得《城市画报》曾推出的“孤岛图书馆”年度书目中有一本关于大脑的使用手册,但读后仍觉失之粗疏。
而无意中读到的《大脑圣经》不仅从理论上解释了诸如打麻将甚至打游戏有利于长寿等民间“传言”,也对大脑的长期健康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这对于走到命运十字路口的职场中青年而言,更为至关重要。
书中指出,人类30多岁开始,大脑通常确实会发生许多变化,这包括:神经传递素和大脑中的其他神经化学活动有所变动,线粒体的变异增加,神经元逐渐萎缩,髓鞘出现损伤,突触出现损伤且新的突触不再产生,出现有关衰老的神经退行性变化等。尤其是饮食无度、缺乏锻炼、独来独往的老人,加之看电视这种会加速认知储备流失的消极活动,使这种变化体现得尤为明显。
好在《大脑圣经》主要的篇幅都在讲述,通过科学的行为方式,不仅可以使人们避免这些衰退或破坏性行为,还能通过健康的行为方式,减缓甚至逆转这些危险。培养大脑储备的认知锻炼需要思维刺激带来的变化、挑战和新奇,最好的方法是实施一项综合的认知集训,就像是锻炼尽可能多肌肉的锻炼集训一样。与跑步健身一样,也必须跳出自己习惯的舒服区域,尝试新鲜事物,能够启动前额皮质和海马体,打开学习的新大门。
书中举了著名的修女研究项目来证实这个结论。美国明尼苏达曼卡托市圣母院的修女们以长寿和远离痴呆症闻名。她们主要用时事辩论、猜谜语、打牌等智力和社交活动来挑战自己的大脑,让它一直保持聪明。但问题在于,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全身心地努力投入,而一般的认知活动相对简单,只需要付出一点努力和投入就行,这很难通过人们的自觉行为完成,更何况是步入中老年后。
反观自己,曾经也在30多岁陷入中年危机,但股神巴菲特的最佳拍档查理·芒格拯救了我—事实上,他和巴菲特老而弥坚、臻于化境的经历,本身就是通过改变认知获得长寿的典范。在介绍他思想的《穷查理宝典》一书中,芒格从西塞罗的《论老年》谈起,对中年之后的好处大加赞誉。芒格在投资上最著名的“格栅理论”本身正是建立在对多学科深入阅读思考的基础上,他总是按照计划坚持集中一段时间读一个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逐渐融会贯通。无独有偶,德鲁克的读书方法与芒格这种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方式极为相似,都是在多个领域的阅读及学习上逐步得到突破。《大脑圣经》的作者约翰·雅顿进一步现身说法,以自己家族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比如他精通五门外语的外祖父直到人生最后几周还在翻字典学习单词。他的父亲也是终身学习的典范,60多年的时间里,每年选修一门大学课程。
对此,书中也给出了详尽的生理学解释。最关键的证据来自于人类大脑的指挥官—额叶。额叶是所有物种大脑進化最发达的部分,占据了20%的人脑。额叶中最发达的部分是“前额皮质”,负责指挥大脑中的其他资源和注意力。额叶皮质中的背外侧前额皮质和框额皮质尤其对有效管理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背外侧前额皮质与复杂思维、注意力以及所谓工作记忆密切相关。不幸的是,女性的背外侧前额皮质要到25岁才能发育成熟,而男性则要到30岁才会发育成熟。更加不幸的是,这个最后成熟的部位也是晚年最早衰退的部 分。
而框额皮质不但是处理情绪、内心和感觉信息的重要汇集中心,它还能通过与扁核桃的大量连接,解释人所经历事情的情感意义。在冲突中,当形势需要逆转之时,它还能控制人的冲动,有助于你控制自己的脾气,从而达到某种合理妥协。教育能够丰富突触连接,通过认知锻炼培育认知储备,会建立密集、复杂的突触连接系统,在人们努力拓展思维的同时,也不断成长、强化。
说白了,无论是高智商还是高情商都有赖于大脑的前额皮质发达程度。所以不免让人猜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科考年龄没有限制,其实是拉长了读书人的大脑训练时间,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同时,也激励了更多的人来通过训练大脑保持较高的认知能力。
大脑用进废退,越是缺乏使用,就会越快地衰退。因此较高的教育水平与大脑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书中引用的相关研究表明,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能够活到80岁的,比普通人群高一倍多。同时,教育程度较高或智力发达的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要低35%至40%。
所以,学习是让人保持大脑活力进而长寿的首要因素。麻将等传统益智游戏可能只是其中人们最容易接受并有足够动力长期坚持而已。
那么,是不是长期坚持从事复杂脑力活动就可以保持大脑健康呢?当然没那么简 单。
《大脑圣经》总结道,有益于大脑健康的五种元素分别是教育、饮食、锻炼、社交和睡眠,纵然教育学习至关重要,但其他日常生活方面的科学也很重要。
书中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也给出了相应的科学研究结论。比如,如果吃太多牛肉、猪肉、鸡肉等动物脂肪,会导致体内花生四烯酸过多,而这是很多炎症物质的前兆,人在晚年摄入过多的这种物质会提高40%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好在鲑鱼、马鲛鱼、沙丁鱼、凤尾鱼和青鱼等富含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破坏花生四烯酸,有助于防止认知衰退,预防潜在的阿尔茨海默 病。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不仅能阻止自然衰老过程,还能让与大脑有关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区域更加年轻。在书中,运动更被认为是没有副作用的抗抑郁与焦虑症的药物。记得新任万科董事长郁亮也曾感言长跑治好了他的抑郁症,书中专门用了5页的篇幅从大脑的角度来说明这一问题,分别分析了锻炼对多巴胺、去甲肾上腺激素、血清素、内咖肽、内源性大麻素、内钠素、脑钠素等诸多大脑化学物质活跃所起的作用。只有半衰期足够长的蛋白质才能在不断的锻炼中积累下来,这解释了为什么要锻炼数周甚至几个月之后,才能体现出有氧运动的健康效果。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通过锻炼减轻炎症。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曾经将“推迟满足感”作为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也广为人知。但正如正在各个城市迅速征服中产阶级的马拉松长跑运动一样,这种通过深度使用大脑和身体带来的新的年轻态的生活方式才刚刚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