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世界各地掀起“深度学习”的浪潮,“项目化学习”也成为国内教育实践的热门话题。宁波市象山县实验小学基于低段数学教学,依据新课标要求,立足于学科核心概念,以任务驱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一系列“微项目”探究活动,注重学生学习的思维呈现,进而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微项目;数学教学
相对于项目化学习而言,微项目起点比较低、内容少,完成的时间周期比较短。数学微项目的来源主要是学生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单元整合、课外拓展等,配以相关主题的数学实践、数学实验、数学游戏或者数学阅读、数学画来开展。
一、设计微项目
教师根据国家教材知识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校园实情、社会热点来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项目,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形成驱动性问题集。同时在项目设计前,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确定学习起点,促进学生发展的需求。我们的微项目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去入手设计。
(一)内容的选择
1. 源自教学重难点
我们的微项目设计立足于国家教材,立足于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材是我们项目设计之本源。简单地说,为什么要开展微项目学习,无非就是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所以我们的微项目大部分都源自教学上的重难点。
以一年级上册中的一次练习为例,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站路,没有生活经验的学生显得无可奈何,有些学生在教师讲解后还是一知半解。怎么办?那就来一次乘车体验,于是我们的第一次微项目——公交车中的数学问题就这样开始了。
2. 源自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教材的编排、课时安排等限制,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以相同(或相近)知识点为整体进行重新组合、编排,更注重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及整体性。这里的“单元”并非指我们传统教材中的某个单元,而是指教材中相同或相近知识点组合成的知识块。
比如在一年级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后,我们为了把前面10以内的数串联起来,设计了这样一个微项目:我为数字做代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这些数中,你最喜欢谁呢?你觉得谁最独特呢?你觉得哪个数最重要呢?请你给它做代言人,你可以像写故事、小日记一样写一写,或者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一画。这一个微项目成果在我们学校公众号进行了展示。
3. 源自课外拓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很多时候课内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部分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我们又通过微项目的形式进行了课外拓展。
如我们常见的几道拓展提升题:哪杯水最甜?可能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也能回答出正确结果,但是我们还是让学生回家去做一做小实验。从实验来看,他们不仅完成了“水同样多,糖不同”的实验,还进行了“糖同样多,水不同的实验”。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了自己动手体验,得出了结论,还延伸出许多思考。
关于课外拓展知识,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和《数学报》等一些材料,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动手实验等形式的微项目来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已经开展了这些微项目(如表1所示)。
(二)目标的确定
首先,微项目学习的目标不能偏离单元目标,即和教材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些内容无法展开,那么微项目的目标除了掌握核心知识概念,还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深入,或者有所拓展,甚至有自己的发现并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想法,即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为例,这里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学生基本是认识的,教材的目标也是定位在初步了解,具体三年级以后还会深入探究。教材安排的第二课时“拼一拼”看似简单,却是给今后学习图形的知识做铺垫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尤其以后常见的“转化”思想,这里就是源头。同时,“拼一拼”是一节操作性、探究性很强的课。因此我认为在“拼一拼”这个内容中进行项目设计,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充分地参与,充分地感悟。我們把项目目标定位为:
通过设计风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基本图形的特征;通过剪拼,体会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会用基本图形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三)问题的设计
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是项目化学习的最大特点,所以一个好的问题肯定具有现实性,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其次,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并非照抄照搬就可以完成;最后,学习任务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究。
继续以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的例2为例,我们通过拓展延伸教材中的内容,设计了表2的微项目任务。
二、实施微项目
学生开展微项目学习是本次研究的重点:首先教师在设计好微项目后,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以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然后激发学生已有认知,并搭建桥梁联结新旧知识;再在大脑激活后,采用学生研究、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来认识新知识;随后再对新知识进行巩固、转换和内化等深度加工,使学生从陈述性知识过渡到程序性知识,从低阶认知上升到高阶认知。
下面以微项目“购物”为例简单地阐述项目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一个知识难点就是人民币的换算。现在的学生缺少购物经验,且由于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学生很少接触人民币。原本在寒假里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准备20元人民币,去购买学习用品,不能超出预算,说说你买了什么,还剩下多少人民币?购物过程让家长视频记录。但是受疫情影响,学生无法出门尝试体验,因此我们又重新设计,开展了“模拟购物”微项目让学生进行体验。
首先我们来看伊同学知道项目后和妈妈的对话。 妈妈:新的项目来了哦,是在家开启模拟购物模式,我们来轮流当老板进行模拟购物。你觉得要准备些什么?
伊:购物需要钱,我要先准备钱。
妈妈: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称作人民币。那第一步我们先来认识人民币。接着呢?
伊:准备商品,并标上价格。
妈妈:你还记得超市里是怎么标价格的吗?
伊:好像是几元几角几分。
妈妈:还有呢?
伊:如果我来买东西,我要准备好人民币;如果我是老板,我还要会找钱。
妈妈:是的,无论是顾客还是老板,你都要会算钱。
伊:看来我得先好好认识人民币。
从学生和妈妈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的任务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有一定的计划: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会看标价。这些都是《认识人民币》单元的核心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主去构建知识,并且会在买和卖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也会对人民币之间的单位换算、计算更熟练。
(二)激活经验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学生或多或少是有经验的。这些经验有的来自生活经验,有的是以往学习中掌握的间接经验,通过内化而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经验通过唤醒或者改造,能够使片面的经验变得全面,错误的经验得以纠正。对于“购物”,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会看标价,也有简单的计算。但是对于“用人民币购物”,学生的经验就不充足了。在信息时代,连大人都很少使用现金。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能联结“购物”经验,进而逐步来建构“人民币”相关核心知识。
通过家长发送的图片和视频,我们看到学生会对商品进行标价,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简单的统计,为“购物”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这些准备都来自于学生的经验。
(三)探究合作
在课堂中,我们探究合作的伙伴是学生和教师;在课外微项目实施中,我们的同伴可以更多元化,不仅仅是学生和教师,还可以是家长、朋友等身边的人。
在这次“模拟购物”中,学生成了“小老板”,爸爸妈妈及身边的亲人成了“消费者”。就在这买和卖的过程中,“人民币计算”这个传统的教学难点就被逐步突破了。
有位家长发来信息:“老师,孩子在‘模拟购物’项目当老板当上瘾了,我们每天‘被强制消费’,参与度很高。”这样的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还活跃了亲子关系。
(四)深度加工
把握本质的过程,是去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分辨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区别的过程,也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教师将事物本质的文字描述告诉学生,而是学生主动把握的过程:或是“质疑”“探究”,或是“归纳”“演绎”,或是“情境体验”,等等。因此,在这些学生“看得见”的情境中,学生的“获得感”会更真实:不仅主动学习知识,而且在应用中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在“模拟购物”后期,学生还主动提出了拓展研究的方向:
了解我国古代的货币;
查阅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套到第四套人民币;
以第五套人民币为例,了解纸币后面的景点;
其他国家的钱币是怎样的?我们的人民币和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不同角度的拓展研究。这正如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所强调的一段话:学生的学习生活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并从中发展认识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五)汇报展示
微项目的展示,一般有这两种:上传项目成果到微信群;教师择优发布在数学学习公众号进行推广。教师分享的目的是:第一,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看到“我”的思考轨迹;第二,学习其他同学的作品,看到“他”的思考轨迹;第三,反思哪些是“我”没有的,或者“我”做得不够好的,对自己的作品、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繼续思考、改进。
在“模拟购物”项目的作品中,我们收到了学生的视频、手抄报、微课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当一些作品上传到群里时,立马引起了其他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有些尚未有想法的学生,看了后受到启发,原来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进行展示。这样的汇报展示达到了分享和成长的目的。
在这些学生“看得见”的情境中,学生的“获得感”会更真实:不仅主动学习知识,而且在应用中使知识更深入。
三、评价微项目
在教学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微项目的评价,不仅要对项目本身进行评价,如操作性是否很强,效果如何,是否符合学生水平,是否促进深度学习;而且也要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即在微项目实施过程中,记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可以由学生自己记录,可以由同伴互助记录,可以由参与或者指导的教师进行记录,还可以是家长进行记录,并进行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
从家长的评价中,我们看到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思考过程。我们相信,每一个微项目都认真在实施的学生,他的收获肯定是比那些应付完成的学生多。也许我们的项目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去提升、去应用,但总有几个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无止境的。
正如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所强调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并从中发展认识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看见学生:真实情境下学生学习思维的呈现研究》(立项编号:2020SC075)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微项目;数学教学
相对于项目化学习而言,微项目起点比较低、内容少,完成的时间周期比较短。数学微项目的来源主要是学生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单元整合、课外拓展等,配以相关主题的数学实践、数学实验、数学游戏或者数学阅读、数学画来开展。
一、设计微项目
教师根据国家教材知识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校园实情、社会热点来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项目,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形成驱动性问题集。同时在项目设计前,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确定学习起点,促进学生发展的需求。我们的微项目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去入手设计。
(一)内容的选择
1. 源自教学重难点
我们的微项目设计立足于国家教材,立足于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材是我们项目设计之本源。简单地说,为什么要开展微项目学习,无非就是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所以我们的微项目大部分都源自教学上的重难点。
以一年级上册中的一次练习为例,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站路,没有生活经验的学生显得无可奈何,有些学生在教师讲解后还是一知半解。怎么办?那就来一次乘车体验,于是我们的第一次微项目——公交车中的数学问题就这样开始了。
2. 源自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教材的编排、课时安排等限制,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以相同(或相近)知识点为整体进行重新组合、编排,更注重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及整体性。这里的“单元”并非指我们传统教材中的某个单元,而是指教材中相同或相近知识点组合成的知识块。
比如在一年级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后,我们为了把前面10以内的数串联起来,设计了这样一个微项目:我为数字做代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这些数中,你最喜欢谁呢?你觉得谁最独特呢?你觉得哪个数最重要呢?请你给它做代言人,你可以像写故事、小日记一样写一写,或者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一画。这一个微项目成果在我们学校公众号进行了展示。
3. 源自课外拓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很多时候课内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部分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我们又通过微项目的形式进行了课外拓展。
如我们常见的几道拓展提升题:哪杯水最甜?可能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也能回答出正确结果,但是我们还是让学生回家去做一做小实验。从实验来看,他们不仅完成了“水同样多,糖不同”的实验,还进行了“糖同样多,水不同的实验”。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了自己动手体验,得出了结论,还延伸出许多思考。
关于课外拓展知识,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和《数学报》等一些材料,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动手实验等形式的微项目来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已经开展了这些微项目(如表1所示)。
(二)目标的确定
首先,微项目学习的目标不能偏离单元目标,即和教材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些内容无法展开,那么微项目的目标除了掌握核心知识概念,还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深入,或者有所拓展,甚至有自己的发现并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想法,即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为例,这里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学生基本是认识的,教材的目标也是定位在初步了解,具体三年级以后还会深入探究。教材安排的第二课时“拼一拼”看似简单,却是给今后学习图形的知识做铺垫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尤其以后常见的“转化”思想,这里就是源头。同时,“拼一拼”是一节操作性、探究性很强的课。因此我认为在“拼一拼”这个内容中进行项目设计,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充分地参与,充分地感悟。我們把项目目标定位为:
通过设计风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基本图形的特征;通过剪拼,体会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会用基本图形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三)问题的设计
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是项目化学习的最大特点,所以一个好的问题肯定具有现实性,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其次,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并非照抄照搬就可以完成;最后,学习任务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究。
继续以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的例2为例,我们通过拓展延伸教材中的内容,设计了表2的微项目任务。
二、实施微项目
学生开展微项目学习是本次研究的重点:首先教师在设计好微项目后,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以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然后激发学生已有认知,并搭建桥梁联结新旧知识;再在大脑激活后,采用学生研究、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来认识新知识;随后再对新知识进行巩固、转换和内化等深度加工,使学生从陈述性知识过渡到程序性知识,从低阶认知上升到高阶认知。
下面以微项目“购物”为例简单地阐述项目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中一个知识难点就是人民币的换算。现在的学生缺少购物经验,且由于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学生很少接触人民币。原本在寒假里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准备20元人民币,去购买学习用品,不能超出预算,说说你买了什么,还剩下多少人民币?购物过程让家长视频记录。但是受疫情影响,学生无法出门尝试体验,因此我们又重新设计,开展了“模拟购物”微项目让学生进行体验。
首先我们来看伊同学知道项目后和妈妈的对话。 妈妈:新的项目来了哦,是在家开启模拟购物模式,我们来轮流当老板进行模拟购物。你觉得要准备些什么?
伊:购物需要钱,我要先准备钱。
妈妈: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称作人民币。那第一步我们先来认识人民币。接着呢?
伊:准备商品,并标上价格。
妈妈:你还记得超市里是怎么标价格的吗?
伊:好像是几元几角几分。
妈妈:还有呢?
伊:如果我来买东西,我要准备好人民币;如果我是老板,我还要会找钱。
妈妈:是的,无论是顾客还是老板,你都要会算钱。
伊:看来我得先好好认识人民币。
从学生和妈妈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的任务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有一定的计划: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会看标价。这些都是《认识人民币》单元的核心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主去构建知识,并且会在买和卖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也会对人民币之间的单位换算、计算更熟练。
(二)激活经验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学生或多或少是有经验的。这些经验有的来自生活经验,有的是以往学习中掌握的间接经验,通过内化而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经验通过唤醒或者改造,能够使片面的经验变得全面,错误的经验得以纠正。对于“购物”,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会看标价,也有简单的计算。但是对于“用人民币购物”,学生的经验就不充足了。在信息时代,连大人都很少使用现金。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能联结“购物”经验,进而逐步来建构“人民币”相关核心知识。
通过家长发送的图片和视频,我们看到学生会对商品进行标价,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简单的统计,为“购物”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这些准备都来自于学生的经验。
(三)探究合作
在课堂中,我们探究合作的伙伴是学生和教师;在课外微项目实施中,我们的同伴可以更多元化,不仅仅是学生和教师,还可以是家长、朋友等身边的人。
在这次“模拟购物”中,学生成了“小老板”,爸爸妈妈及身边的亲人成了“消费者”。就在这买和卖的过程中,“人民币计算”这个传统的教学难点就被逐步突破了。
有位家长发来信息:“老师,孩子在‘模拟购物’项目当老板当上瘾了,我们每天‘被强制消费’,参与度很高。”这样的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还活跃了亲子关系。
(四)深度加工
把握本质的过程,是去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分辨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区别的过程,也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教师将事物本质的文字描述告诉学生,而是学生主动把握的过程:或是“质疑”“探究”,或是“归纳”“演绎”,或是“情境体验”,等等。因此,在这些学生“看得见”的情境中,学生的“获得感”会更真实:不仅主动学习知识,而且在应用中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在“模拟购物”后期,学生还主动提出了拓展研究的方向:
了解我国古代的货币;
查阅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套到第四套人民币;
以第五套人民币为例,了解纸币后面的景点;
其他国家的钱币是怎样的?我们的人民币和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不同角度的拓展研究。这正如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所强调的一段话:学生的学习生活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并从中发展认识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五)汇报展示
微项目的展示,一般有这两种:上传项目成果到微信群;教师择优发布在数学学习公众号进行推广。教师分享的目的是:第一,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看到“我”的思考轨迹;第二,学习其他同学的作品,看到“他”的思考轨迹;第三,反思哪些是“我”没有的,或者“我”做得不够好的,对自己的作品、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繼续思考、改进。
在“模拟购物”项目的作品中,我们收到了学生的视频、手抄报、微课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当一些作品上传到群里时,立马引起了其他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有些尚未有想法的学生,看了后受到启发,原来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进行展示。这样的汇报展示达到了分享和成长的目的。
在这些学生“看得见”的情境中,学生的“获得感”会更真实:不仅主动学习知识,而且在应用中使知识更深入。
三、评价微项目
在教学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微项目的评价,不仅要对项目本身进行评价,如操作性是否很强,效果如何,是否符合学生水平,是否促进深度学习;而且也要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即在微项目实施过程中,记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可以由学生自己记录,可以由同伴互助记录,可以由参与或者指导的教师进行记录,还可以是家长进行记录,并进行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
从家长的评价中,我们看到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思考过程。我们相信,每一个微项目都认真在实施的学生,他的收获肯定是比那些应付完成的学生多。也许我们的项目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去提升、去应用,但总有几个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无止境的。
正如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所强调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并从中发展认识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看见学生:真实情境下学生学习思维的呈现研究》(立项编号:2020SC07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