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审美的核心就是对美的感知和理解。为了引导高中学生走进音乐审美的殿堂,文章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欣赏所必需的文化积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用心灵去感悟作品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音乐审美 高中音乐欣赏 兴趣文化积累 想象力
音乐欣赏课作为高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其审美的核心就是对美的感悟和理解。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走进音乐审美的殿堂,就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欣赏所必需的文化积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用心灵去感悟作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对于音乐欣赏也不例外。兴趣的培养是使学生建立音乐审美的首要条件,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之所在。在校园中学生耳戴mp3边走边唱的情形随处可见,让我们感受到学生对音乐有着强烈的热爱和审美需求,热切期望参与音乐活动。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沉浸在流行音乐和网络歌曲之中,很少有人会随身欣赏交响乐或是艺术歌曲。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就必须建立学生对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的热爱,真正走进人类音乐艺术精品的殿堂。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成为学生兴趣的动力来源,担负起培养学生兴趣的重任,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明确欣赏音乐的目的,了解音乐艺术的真正含义。而且,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唤醒学生对艺术的追求,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探寻音乐艺术的积极心态,从而去进行愉悦的心灵体验。比如欣赏《江河水》时,伴随着如泣如诉的音调,教师可以通过极富情感的语气、语调变化,讲述女主人公凄苦、悲凉的故事,营造一种音乐情感,让学生真正置身于情、景、乐交融的场面,真正领会作品带来的艺术感受,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二)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欣赏所必需的文化积累
要想获得音乐欣赏之美,就应该有丰富的文化积累。其中包括:(1)音乐基础知识的积累。在音乐欣赏中,拍子、调号、曲式、调式、等音乐基础知识,对于更好的欣赏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基础知识来感知音乐,认识音乐,从而由被动接受、机械欣赏变为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例如让学生了解到:大调式往往表现明朗热情的情感,小调式则往往表现柔和暗淡的色彩;密集紧凑的节奏往往表现紧张热烈的情绪,抒情优美的音乐往往和舒缓的节奏相连;上行的音调多表现昂扬向上的情绪,下行的音调则伴随着悲哀和忧伤...…通过对音乐的基础要素以及表现形式的进一步认识,来加强对音乐表现的规律和特点的把握,从而更利于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欣赏实践进行审美的情感体验。(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之前,对于音乐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了解,是深入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首要条件。如同欣赏文艺作品一样,不去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就只能看到文字的表面,而无法触及作品的灵魂。只有全面了解作者,才能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深入到作品中去感受善恶美丑。(3)综合知识的积累。在音乐欣赏中,学生综合知识积累的多少决定了审美水平的提高。音乐作品不分国界、不分时间,因此会联系到不同时期的历史、政治以及自然、地理等知识内容。而音乐的时代风格总是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音乐的民族风格又是由各个民族的人文风情所决定的。所以,音乐综合知识的积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理解作品,从而真正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三)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力,用心灵去感悟作品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特殊的表现方式,使得所表述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必须依靠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姿多彩的,每位学生都应敞开心扉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用心灵独自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他们的无尽遐想。正如有人说过,一百个人欣赏《哈姆雷特》,就会创作出一百个不同的英雄形象。可见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看法、感受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把学生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在音乐欣赏之中,我们不能用“标准答案”去制约学生,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舒展的课堂,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内心世界中那一百零一个“哈姆雷特”的形象。
音乐是一把神奇的金钥匙,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而音乐的审美功能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快,从而陶冶性情,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让我们搭建起艺术的阶梯,带领学生逐步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体验音乐,共同走进音乐审美的殿堂去领略音乐艺术的美妙境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吴效锋主编.《新课程怎样教》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音乐审美 高中音乐欣赏 兴趣文化积累 想象力
音乐欣赏课作为高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其审美的核心就是对美的感悟和理解。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走进音乐审美的殿堂,就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欣赏所必需的文化积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用心灵去感悟作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对于音乐欣赏也不例外。兴趣的培养是使学生建立音乐审美的首要条件,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之所在。在校园中学生耳戴mp3边走边唱的情形随处可见,让我们感受到学生对音乐有着强烈的热爱和审美需求,热切期望参与音乐活动。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沉浸在流行音乐和网络歌曲之中,很少有人会随身欣赏交响乐或是艺术歌曲。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就必须建立学生对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的热爱,真正走进人类音乐艺术精品的殿堂。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成为学生兴趣的动力来源,担负起培养学生兴趣的重任,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明确欣赏音乐的目的,了解音乐艺术的真正含义。而且,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唤醒学生对艺术的追求,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探寻音乐艺术的积极心态,从而去进行愉悦的心灵体验。比如欣赏《江河水》时,伴随着如泣如诉的音调,教师可以通过极富情感的语气、语调变化,讲述女主人公凄苦、悲凉的故事,营造一种音乐情感,让学生真正置身于情、景、乐交融的场面,真正领会作品带来的艺术感受,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二)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欣赏所必需的文化积累
要想获得音乐欣赏之美,就应该有丰富的文化积累。其中包括:(1)音乐基础知识的积累。在音乐欣赏中,拍子、调号、曲式、调式、等音乐基础知识,对于更好的欣赏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基础知识来感知音乐,认识音乐,从而由被动接受、机械欣赏变为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例如让学生了解到:大调式往往表现明朗热情的情感,小调式则往往表现柔和暗淡的色彩;密集紧凑的节奏往往表现紧张热烈的情绪,抒情优美的音乐往往和舒缓的节奏相连;上行的音调多表现昂扬向上的情绪,下行的音调则伴随着悲哀和忧伤...…通过对音乐的基础要素以及表现形式的进一步认识,来加强对音乐表现的规律和特点的把握,从而更利于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欣赏实践进行审美的情感体验。(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之前,对于音乐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了解,是深入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首要条件。如同欣赏文艺作品一样,不去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就只能看到文字的表面,而无法触及作品的灵魂。只有全面了解作者,才能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深入到作品中去感受善恶美丑。(3)综合知识的积累。在音乐欣赏中,学生综合知识积累的多少决定了审美水平的提高。音乐作品不分国界、不分时间,因此会联系到不同时期的历史、政治以及自然、地理等知识内容。而音乐的时代风格总是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音乐的民族风格又是由各个民族的人文风情所决定的。所以,音乐综合知识的积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理解作品,从而真正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三)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力,用心灵去感悟作品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特殊的表现方式,使得所表述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必须依靠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姿多彩的,每位学生都应敞开心扉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去,用心灵独自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他们的无尽遐想。正如有人说过,一百个人欣赏《哈姆雷特》,就会创作出一百个不同的英雄形象。可见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看法、感受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把学生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在音乐欣赏之中,我们不能用“标准答案”去制约学生,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舒展的课堂,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内心世界中那一百零一个“哈姆雷特”的形象。
音乐是一把神奇的金钥匙,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而音乐的审美功能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快,从而陶冶性情,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让我们搭建起艺术的阶梯,带领学生逐步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体验音乐,共同走进音乐审美的殿堂去领略音乐艺术的美妙境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吴效锋主编.《新课程怎样教》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