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历史背景入手,简单介绍了中西合璧建筑的来源、类型和特点,对比分析了东南亚区域和泉州沿海的气候特点的差异:东南亚全年温高雨多,和泉州沿海的春夏季气候接近,但闽南沿海季节相对分明,春季多雨潮湿、夏季温高多台风、秋冬干燥少雨风大,认为东南亚建筑侧重防高温和防雨水,而闽南民居除了防高温和防雨水外,还需考虑防东北大风。从建筑主材、外廊式通道和滴水兽构件分析了中西合璧式建筑对本地气候的适应性体现。
【关键词】番仔楼;骑楼;气候适应性;滴水兽
引言
中国传统建筑一般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而西方的传统建筑则多以砖石结构为主。建筑风格体现了人们适应本地自然气候而创造出来的集体智慧。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大量阿拉伯人涌入并侨居泉州,建造了以青白石结构为主的清净寺;明清以后,由于严厉的“海禁”和“迁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大量华人下南洋讨生活,由于闽南和南洋的气候特点有一定的相似,富有家国情怀的闽南华侨带来了南洋特色的建筑,并适应本地气候特点,加入闽南传统建筑风格,造就了闽南特有的中西合璧建筑和装饰风格[1]。
文献显示,关于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研究,厦门开展的较多,如庄佳伦[2]从校园选址布局、建筑空间特征、材料及构造三个方面分析厦门嘉庚建筑中采用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总结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设计经验;谢惠雅[3]从建造历史和保存现状、外观造型设计、平面布局和装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厦门乡村洋楼建筑中西文化交融特点;泉州则主要从建筑装饰来开展,如张慧泽[1]从外廊建筑及装饰对泉州近代华侨民居建筑装饰的中西合璧进行研究;关于骑楼的研究文献较多,如庄海红[4]从广东骑楼文化、南洋外廊式建筑文化以及地理环境与气候对厦门近代骑楼文化的影响,探索研究了厦门骑楼的历史渊源;王珊等[5]从骑楼与政治、经济、气候和人文的有机契合等角度,探讨了骑楼空间在泉州的大量继承与蓬勃发展的原因;陈立新[6]从广州独特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开放通商口岸的等因素分析了广州骑楼的起源、发展及骑楼文化的形成。在他们的论述中无一例外都分析了当地的气候条件,薛佳薇[7]等甚至对泉州中山南路和新门街两个街道的相关气候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分析其随时间变化,总结了居民适应气候使用骑楼的经验措施。由此可见,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气候是自然规律,建筑则体现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和智慧。
本文从气候角度入手,对比分析闽南和东南亚气候特点,从气温、降水、日照、风、灾害等气象科学角度来解读外来西式建筑如何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结合闽南建筑风格而进行改良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化的,为中西合璧建筑形态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中西合璧建筑概念
1.1 历史背景简介
明清时期,沿海实行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闽南地少人多,为了谋生计,躲避战乱,维持生活,改变命运,由于东南亚与粤闽地缘毗邻,路途较近,费用较省,往返方便,当时英国、荷兰曾招募大量华工,因此闽粤地区有许多老百姓到东南亚去谋生,形成一种逃难下南洋的潮流,其中闽南人是下南洋的主力军,泉州也因此成为华侨之乡。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月9日报道,闽籍华人华侨1580万,侨胞侨乡人口占比达41%,海外华人华侨祖籍地按城市分,排在第一位为泉州,数量高达750万,占到福建华人的一半以上,占比高达88%[8]。下南洋的闽南人靠着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在东南亚打拼创业,他们不仅把传统的闽南文化传播到东南亚,还时刻心系家中的妻儿父母,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积累了财富之后,便从南洋运输建筑材料,在家乡建造具有南洋风格的楼房。由于在海外长期生活,返乡后就以国外建筑形式为蓝图,自行设计建造了中西合璧式的楼房,因此给闽南带来大量的中西结合的洋楼建筑。
1.2 中西合璧式建筑形态
在闽南,由东南亚华侨带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主要集中出现在清末到民国,建筑形态主要表现为番仔楼和骑楼形式。
1.2.1番仔楼
番仔楼,又叫“番客楼”,是一种中西合璧的闽南(特别是泉州)民居建筑,是下南洋的归国华侨建造的洋楼。番仔楼从平面布局到外观装璜都突破泉州人传统居住习俗,它们既有传统闽南古厝木结构的营造技艺,又采用南洋钢筋混凝土为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因设计师而异,中西混搭,个性十足。虽然番仔楼千姿百态,但都具有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让人惊叹的技艺,既彰显传统文化,又具有异域风情,工艺价值极高,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
1.2.2騎楼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留出公共人行空间,沿街面一侧,由许多水泥柱支撑,形成开放式通道走廊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十九世纪初,新加坡总督莱佛士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英尺、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为改善居民拥挤的住宿情况,颁布了《骑楼规则》,开始建造骑楼。
2泉州沿海气候与南洋气候特征分析
由于下南洋的泉州人在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区域比较多,因此,本文仅对这些区域和泉州沿海的气候特征和部分气象要素做简要分析。
2.1 气候特征对比
从地理位置而言,纬度自北而南分别为:泉州、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尼。表1可知:四个区域均有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除泉州地处亚热带外,其余均为热带,其中新加坡和印尼为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亚区域的年雨量和气温均明显多于或高于泉州沿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时段则表现为自北而南接力,即泉州的雨季(3~6月)结束后,菲律宾进入雨季(6~10月),新加坡和印尼则在菲律宾雨季结束后才进入雨季,印尼的雨季持续到次年4月,因此年雨量也最多;而菲律宾的台风季长达7个月。由此可知,东南亚区域总体属于高温多雨多台的气候特点。 2.2 逐月气象要素比较
由于未能获取东南亚城市的月气象数据,在此,仅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晋江两个城市作为分析对象进行比较。表2可知,从气温而言,晋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月高温和月低温最大相差22℃,而雅加达则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常年高温在30~33℃、低温在24~26℃,温差较小;6~8月两地气温最为接近。从月雨量来看,两座城市的雨量变化较大,雅加达多雨时节在1~5月,少雨季在7~9月,而晋江的多雨季在3~8月、少雨季在10月~次年1月。
上述分析可见,东南亚全年温高雨多,和泉州沿海的春夏季气候接近,但闽南沿海季节相对分明,春季多雨潮湿、夏季温高多台风、秋冬干燥少雨风大,因此,民居建筑东南亚侧重防高温和防雨水,而闽南民居除了防高温和防雨水外,还需考虑防东北大风。
3中西合璧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进入闽南的番仔楼和骑楼建筑,虽然功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建筑主材、形式和对本地气候的适应性表现也有所不同。
3.1 防潮防风防腐蚀的建筑主材
在泉州沿海,无论是番仔楼还是骑楼,其建筑主材主要是源自本地的红砖和花岗岩。红砖具有导热性差、蓄热性良好、隔热效果好等特点,一般用于外墙和地板砖,拥有冬暖夏凉、吸湿节能的功能。花岗岩白石具有硬度高、耐腐蚀、散热快等特点,一般用于墙基、墙身、梁柱、门窗、护栏等,拥有良好的防潮、防风、防腐蚀和防火防盗等实用功能。由于沿海湿度较大,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民居通常选用石柱、柱础、石墙、石阶、石铺装等防潮材料与地面接触,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本地气候的适应性。因此,花岗岩在番仔楼中使用的比例,往往与海岸线的距离成反比,即建于滨海的番仔楼采用较多的白石作为建材,甚至全部使用石头来建造房屋,以防御临海的大风和潮气腐蚀。
3.2 挡风遮雨的外廊式通道
番仔楼比红砖古厝节约占地资源,使得建筑向空间发展,一般有2~4层,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等特点。作为住宅的番仔楼,一般为坐北朝南走向,大门面对偏南方向,有利于采光。水泥柱是番仔楼的标配(柱子也有使用红砖或石材),一般立在朝南大门的前方,不仅支撑连接了上下楼层,还和“大门”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开放式空间(走廊通道或阳台),这种开放式空间的廊柱有的甚至环绕整栋番仔楼(如南安眉山的李功藏故居),外廊通道形式既能遮挡风雨,又能采纳阳光,还能通风换气,有效的提高了番仔楼居住的舒适性。番仔楼中作为构筑走廊通道的柱子,也被华侨们设计成不同造型,以罗马柱居多,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作为商住两用的骑楼建筑,由于主要功能为商业店铺,其外廊走向一般沿着现有街道方向,基本不考虑“坐北朝南”的采光通风的居住舒适性,并且对外廊的宽度有一定的要求,以五英尺作为标准尺寸,如泉州历史名街“中山路”两边就是著名的百年骑楼建筑,其外廊主体方向为南北方向,而和外廊相连的商铺建筑则为“坐东(西)朝西(东)”,虽然居住舒适度远不如番仔楼,但却非常实用:楼上居住楼下做商铺,生活和做生意两不误。
上述分析可见,无论是番仔楼外廊通道,还是骑楼的五尺廊道,这种由水泥柱支撑构连的源自南洋地域的建筑方式,是当地民居应对东南亚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终年高温、旱雨分明的热带季风气候的智慧创造,移植到闽南,加入了闽南特有的建筑材料和雕刻工艺,并根据本地气候特征,针对滨海风沙大腐蚀大等特点,采取加大花岗岩使用比例,同时采用根据现有道路,骑楼廊道顺路而建,关注建筑的商业实用性和方便性,这些本地化的处理正体现了对闽南的气候适应性。
3.3 用于排水的滴水兽
番仔楼和骑楼都是西式楼房,属于“舶来品”,骑楼和多数番仔楼没有如闽南传统古厝的“双坡曲”、“燕尾脊”和“皇宫起”式的屋顶,一般顶层为露天的平台,便于采光和晾晒。但是对于雨天则显得不如古厝。闽南多台风,春夏多雨,既有阴雨连绵(春雨),也有疾风骤雨(雷雨),还有狂风暴雨(台风雨),面对多种表现形式的雨水,这些舶来建筑是如何排水呢?除了排水通道外,闽南地区还有其特有的排水构件:滴水兽。据了解,目前发现的滴水兽主要集中于泉州地区,以狮子、金鱼、麒麟、老虎等造型居多(在泉州鲤城区则多以鲤鱼造型),在番仔楼和骑楼建筑中,它们趴在各楼层的屋檐边,生动活泼,神态各异,张着大口一致朝外,形成别有特色的排水口。清末,随着“番仔楼”入户闽南,本土的滴水兽随之诞生,至今只有百余年历史。别看它个子小,功能却不小:当大雨来袭时,雨水汇集至屋檐边,通过朝外朝下的滴水兽口快速排出,不产生积水,从而保护建筑不被水浸。由于滴水兽构件注入了泉州文化元素,其造型多样,小巧可爱,目前在泉州中山路两旁的骑楼建筑上可观赏到各种风格的滴水兽,也成为一道建筑风景。
4 小结
上述分析可知:
(1)由于历史原因,番仔楼和骑楼建筑是清末民国随着东南亚华侨回国建设家乡带来的以东南亚建筑风格作为蓝本,利用本土和南洋的建筑材料,自行設计建造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形态。
(2)东南亚全年温高雨多,和泉州沿海的春夏季气候接近,但闽南沿海季节相对分明,春季多雨潮湿、夏季温高多台风、秋冬干燥少雨风大,因此,东南亚建筑侧重防高温和防雨水,而闽南建筑除了防高温和防雨水外,还需考虑防东北大风。
(3)中西合璧式建筑对本地气候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防潮防风防腐蚀的建筑主材、挡风遮雨的外廊式通道和可排水的滴水兽构件。
参考文献:
[1]张慧泽. 泉州近代华侨民居建筑装饰的中西合璧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8):50-52.
[2]庄佳伦. 浅析厦门嘉庚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J].中外建筑,2020:70-74.
[3]谢惠雅.中西文化交融的精彩华章—厦门乡村洋楼建筑特点[J].南方文物,2013(1):172-178.
[4]庄海红. 厦门近代骑楼发展原因初探[J]. 华中建筑,2006,24(7):144-145.
[5]王珊,杨思声. 骑楼空间在泉州的继承与发展原因探析[J]. 福建建筑,2009,137(11):18-20.
[6]陈立新.广州骑楼的起源、发展及骑楼文化的形成[J]. 工业建筑,2010,40(12):35-38.
[7]薛佳薇,冉茂宇,吴扬 . 泉州不同朝向骑楼柱廊夏季热环境测试与比较分析 [J]. 建筑科学,2011,27(8):17-23.
【关键词】番仔楼;骑楼;气候适应性;滴水兽
引言
中国传统建筑一般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而西方的传统建筑则多以砖石结构为主。建筑风格体现了人们适应本地自然气候而创造出来的集体智慧。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大量阿拉伯人涌入并侨居泉州,建造了以青白石结构为主的清净寺;明清以后,由于严厉的“海禁”和“迁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大量华人下南洋讨生活,由于闽南和南洋的气候特点有一定的相似,富有家国情怀的闽南华侨带来了南洋特色的建筑,并适应本地气候特点,加入闽南传统建筑风格,造就了闽南特有的中西合璧建筑和装饰风格[1]。
文献显示,关于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研究,厦门开展的较多,如庄佳伦[2]从校园选址布局、建筑空间特征、材料及构造三个方面分析厦门嘉庚建筑中采用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总结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设计经验;谢惠雅[3]从建造历史和保存现状、外观造型设计、平面布局和装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厦门乡村洋楼建筑中西文化交融特点;泉州则主要从建筑装饰来开展,如张慧泽[1]从外廊建筑及装饰对泉州近代华侨民居建筑装饰的中西合璧进行研究;关于骑楼的研究文献较多,如庄海红[4]从广东骑楼文化、南洋外廊式建筑文化以及地理环境与气候对厦门近代骑楼文化的影响,探索研究了厦门骑楼的历史渊源;王珊等[5]从骑楼与政治、经济、气候和人文的有机契合等角度,探讨了骑楼空间在泉州的大量继承与蓬勃发展的原因;陈立新[6]从广州独特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开放通商口岸的等因素分析了广州骑楼的起源、发展及骑楼文化的形成。在他们的论述中无一例外都分析了当地的气候条件,薛佳薇[7]等甚至对泉州中山南路和新门街两个街道的相关气候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分析其随时间变化,总结了居民适应气候使用骑楼的经验措施。由此可见,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气候是自然规律,建筑则体现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和智慧。
本文从气候角度入手,对比分析闽南和东南亚气候特点,从气温、降水、日照、风、灾害等气象科学角度来解读外来西式建筑如何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结合闽南建筑风格而进行改良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化的,为中西合璧建筑形态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中西合璧建筑概念
1.1 历史背景简介
明清时期,沿海实行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闽南地少人多,为了谋生计,躲避战乱,维持生活,改变命运,由于东南亚与粤闽地缘毗邻,路途较近,费用较省,往返方便,当时英国、荷兰曾招募大量华工,因此闽粤地区有许多老百姓到东南亚去谋生,形成一种逃难下南洋的潮流,其中闽南人是下南洋的主力军,泉州也因此成为华侨之乡。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月9日报道,闽籍华人华侨1580万,侨胞侨乡人口占比达41%,海外华人华侨祖籍地按城市分,排在第一位为泉州,数量高达750万,占到福建华人的一半以上,占比高达88%[8]。下南洋的闽南人靠着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在东南亚打拼创业,他们不仅把传统的闽南文化传播到东南亚,还时刻心系家中的妻儿父母,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积累了财富之后,便从南洋运输建筑材料,在家乡建造具有南洋风格的楼房。由于在海外长期生活,返乡后就以国外建筑形式为蓝图,自行设计建造了中西合璧式的楼房,因此给闽南带来大量的中西结合的洋楼建筑。
1.2 中西合璧式建筑形态
在闽南,由东南亚华侨带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主要集中出现在清末到民国,建筑形态主要表现为番仔楼和骑楼形式。
1.2.1番仔楼
番仔楼,又叫“番客楼”,是一种中西合璧的闽南(特别是泉州)民居建筑,是下南洋的归国华侨建造的洋楼。番仔楼从平面布局到外观装璜都突破泉州人传统居住习俗,它们既有传统闽南古厝木结构的营造技艺,又采用南洋钢筋混凝土为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因设计师而异,中西混搭,个性十足。虽然番仔楼千姿百态,但都具有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让人惊叹的技艺,既彰显传统文化,又具有异域风情,工艺价值极高,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
1.2.2騎楼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留出公共人行空间,沿街面一侧,由许多水泥柱支撑,形成开放式通道走廊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十九世纪初,新加坡总督莱佛士规定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英尺、有顶盖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1878年,香港殖民地政府为改善居民拥挤的住宿情况,颁布了《骑楼规则》,开始建造骑楼。
2泉州沿海气候与南洋气候特征分析
由于下南洋的泉州人在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区域比较多,因此,本文仅对这些区域和泉州沿海的气候特征和部分气象要素做简要分析。
2.1 气候特征对比
从地理位置而言,纬度自北而南分别为:泉州、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尼。表1可知:四个区域均有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除泉州地处亚热带外,其余均为热带,其中新加坡和印尼为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亚区域的年雨量和气温均明显多于或高于泉州沿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时段则表现为自北而南接力,即泉州的雨季(3~6月)结束后,菲律宾进入雨季(6~10月),新加坡和印尼则在菲律宾雨季结束后才进入雨季,印尼的雨季持续到次年4月,因此年雨量也最多;而菲律宾的台风季长达7个月。由此可知,东南亚区域总体属于高温多雨多台的气候特点。 2.2 逐月气象要素比较
由于未能获取东南亚城市的月气象数据,在此,仅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晋江两个城市作为分析对象进行比较。表2可知,从气温而言,晋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月高温和月低温最大相差22℃,而雅加达则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常年高温在30~33℃、低温在24~26℃,温差较小;6~8月两地气温最为接近。从月雨量来看,两座城市的雨量变化较大,雅加达多雨时节在1~5月,少雨季在7~9月,而晋江的多雨季在3~8月、少雨季在10月~次年1月。
上述分析可见,东南亚全年温高雨多,和泉州沿海的春夏季气候接近,但闽南沿海季节相对分明,春季多雨潮湿、夏季温高多台风、秋冬干燥少雨风大,因此,民居建筑东南亚侧重防高温和防雨水,而闽南民居除了防高温和防雨水外,还需考虑防东北大风。
3中西合璧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进入闽南的番仔楼和骑楼建筑,虽然功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建筑主材、形式和对本地气候的适应性表现也有所不同。
3.1 防潮防风防腐蚀的建筑主材
在泉州沿海,无论是番仔楼还是骑楼,其建筑主材主要是源自本地的红砖和花岗岩。红砖具有导热性差、蓄热性良好、隔热效果好等特点,一般用于外墙和地板砖,拥有冬暖夏凉、吸湿节能的功能。花岗岩白石具有硬度高、耐腐蚀、散热快等特点,一般用于墙基、墙身、梁柱、门窗、护栏等,拥有良好的防潮、防风、防腐蚀和防火防盗等实用功能。由于沿海湿度较大,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民居通常选用石柱、柱础、石墙、石阶、石铺装等防潮材料与地面接触,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本地气候的适应性。因此,花岗岩在番仔楼中使用的比例,往往与海岸线的距离成反比,即建于滨海的番仔楼采用较多的白石作为建材,甚至全部使用石头来建造房屋,以防御临海的大风和潮气腐蚀。
3.2 挡风遮雨的外廊式通道
番仔楼比红砖古厝节约占地资源,使得建筑向空间发展,一般有2~4层,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等特点。作为住宅的番仔楼,一般为坐北朝南走向,大门面对偏南方向,有利于采光。水泥柱是番仔楼的标配(柱子也有使用红砖或石材),一般立在朝南大门的前方,不仅支撑连接了上下楼层,还和“大门”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开放式空间(走廊通道或阳台),这种开放式空间的廊柱有的甚至环绕整栋番仔楼(如南安眉山的李功藏故居),外廊通道形式既能遮挡风雨,又能采纳阳光,还能通风换气,有效的提高了番仔楼居住的舒适性。番仔楼中作为构筑走廊通道的柱子,也被华侨们设计成不同造型,以罗马柱居多,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作为商住两用的骑楼建筑,由于主要功能为商业店铺,其外廊走向一般沿着现有街道方向,基本不考虑“坐北朝南”的采光通风的居住舒适性,并且对外廊的宽度有一定的要求,以五英尺作为标准尺寸,如泉州历史名街“中山路”两边就是著名的百年骑楼建筑,其外廊主体方向为南北方向,而和外廊相连的商铺建筑则为“坐东(西)朝西(东)”,虽然居住舒适度远不如番仔楼,但却非常实用:楼上居住楼下做商铺,生活和做生意两不误。
上述分析可见,无论是番仔楼外廊通道,还是骑楼的五尺廊道,这种由水泥柱支撑构连的源自南洋地域的建筑方式,是当地民居应对东南亚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终年高温、旱雨分明的热带季风气候的智慧创造,移植到闽南,加入了闽南特有的建筑材料和雕刻工艺,并根据本地气候特征,针对滨海风沙大腐蚀大等特点,采取加大花岗岩使用比例,同时采用根据现有道路,骑楼廊道顺路而建,关注建筑的商业实用性和方便性,这些本地化的处理正体现了对闽南的气候适应性。
3.3 用于排水的滴水兽
番仔楼和骑楼都是西式楼房,属于“舶来品”,骑楼和多数番仔楼没有如闽南传统古厝的“双坡曲”、“燕尾脊”和“皇宫起”式的屋顶,一般顶层为露天的平台,便于采光和晾晒。但是对于雨天则显得不如古厝。闽南多台风,春夏多雨,既有阴雨连绵(春雨),也有疾风骤雨(雷雨),还有狂风暴雨(台风雨),面对多种表现形式的雨水,这些舶来建筑是如何排水呢?除了排水通道外,闽南地区还有其特有的排水构件:滴水兽。据了解,目前发现的滴水兽主要集中于泉州地区,以狮子、金鱼、麒麟、老虎等造型居多(在泉州鲤城区则多以鲤鱼造型),在番仔楼和骑楼建筑中,它们趴在各楼层的屋檐边,生动活泼,神态各异,张着大口一致朝外,形成别有特色的排水口。清末,随着“番仔楼”入户闽南,本土的滴水兽随之诞生,至今只有百余年历史。别看它个子小,功能却不小:当大雨来袭时,雨水汇集至屋檐边,通过朝外朝下的滴水兽口快速排出,不产生积水,从而保护建筑不被水浸。由于滴水兽构件注入了泉州文化元素,其造型多样,小巧可爱,目前在泉州中山路两旁的骑楼建筑上可观赏到各种风格的滴水兽,也成为一道建筑风景。
4 小结
上述分析可知:
(1)由于历史原因,番仔楼和骑楼建筑是清末民国随着东南亚华侨回国建设家乡带来的以东南亚建筑风格作为蓝本,利用本土和南洋的建筑材料,自行設计建造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形态。
(2)东南亚全年温高雨多,和泉州沿海的春夏季气候接近,但闽南沿海季节相对分明,春季多雨潮湿、夏季温高多台风、秋冬干燥少雨风大,因此,东南亚建筑侧重防高温和防雨水,而闽南建筑除了防高温和防雨水外,还需考虑防东北大风。
(3)中西合璧式建筑对本地气候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防潮防风防腐蚀的建筑主材、挡风遮雨的外廊式通道和可排水的滴水兽构件。
参考文献:
[1]张慧泽. 泉州近代华侨民居建筑装饰的中西合璧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8):50-52.
[2]庄佳伦. 浅析厦门嘉庚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J].中外建筑,2020:70-74.
[3]谢惠雅.中西文化交融的精彩华章—厦门乡村洋楼建筑特点[J].南方文物,2013(1):172-178.
[4]庄海红. 厦门近代骑楼发展原因初探[J]. 华中建筑,2006,24(7):144-145.
[5]王珊,杨思声. 骑楼空间在泉州的继承与发展原因探析[J]. 福建建筑,2009,137(11):18-20.
[6]陈立新.广州骑楼的起源、发展及骑楼文化的形成[J]. 工业建筑,2010,40(12):35-38.
[7]薛佳薇,冉茂宇,吴扬 . 泉州不同朝向骑楼柱廊夏季热环境测试与比较分析 [J]. 建筑科学,2011,27(8):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