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怀念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1gwe52r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会会员证,朱红封面,印有银白色的两行简体字。内页的白纸早已泛黄,蓝色钢笔字迹也已泛黄,但清晰可辨。一寸泛黄的黑白照片,是母亲二十二岁时的青春模样——我非常喜欢母亲这张年轻时候的照片。
  母亲生前非常珍视这个工会会员证。在我四十多年的漫长记忆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搬家,但母亲始终保存在身边,从未遗失。
  会员证内页显示,母亲出生日期是1938 年4 月9 日,入会日期是1960 年7 月1日,发证单位是巩县棉麻纺织厂工会。母亲说棉麻纺织厂在1961 年停办了。
  1963 年,父亲和母亲结婚,父亲在洛阳教书,母亲婚后仍是农业户口。在我幼年的记忆里,母亲一直在娘家务农。
  我出生成长在外婆家。
  小时候,我和姐姐的棉衣、棉裤、棉鞋,都是母亲手工做的。记得家里有一本《人民画报》杂志,彩页里夹着许多母亲裁好的厚纸鞋样。红色的竹编筐子里,不同颜色的线,各种型号的针、顶针、锥子,一应俱全。每逢秋末,天冷之前,母亲认真地准备布料、棉花和鞋面。男孩是蓝黑色条绒鞋面,女孩是枣红色条绒鞋面。母亲白天忙完了地里的农活,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赶做棉鞋。母亲做的棉鞋,针脚整齐,美观;穿着舒适,暖和。每年冬季,我都有新棉鞋穿。母亲用千针万线,织就温暖,呵护我走过风雪严寒。
  1983 年,父亲教龄满25 年,母亲、二姐和我,户口迁往洛阳。当时大姐已到武汉上大学。
  宁静夏夜,月光如水。火车停了,停在了故乡的小站。母亲背着行李,牵着我的手,还有从外地返乡的几位同伴,走出站台,走下河堤。
  南面不远处的河边,一条木船上,一盏油灯闪烁着黄晕的光芒。我们一行人向着灯光走去。伊洛河淙淙流淌,月光在水面平铺了一条发亮明净的路。船夫摇动着双桨,汩汩水声相送,将母亲、我、几位同乡,送过南岸。
  一条小路,两侧杨树成行,在麦田中延伸。河风吹来了成熟的麦穗的清香。母亲牵着我的手,步伐轻快。耳畔是几位同乡的脚步声,爽朗的谈笑声,还有路旁杨树茂盛枝叶间,蝉儿的合奏,繁密如雨。
  走了一段路程。年少的我,腿脚疼痛,走不动了。母亲就背着我,往前走。我趴在母亲背上,头贴紧母亲乌黑的秀发,两手搂着母亲的脖颈,母亲艰难地走着。
  这是麦收时节,一个静美的夜晚,母亲带着我,乘坐火车从洛阳返乡的记忆。
  多少年过去了。母亲黑发变白发,衰老了。母親病重住院时,从轮椅,到病床;或从病床,到轮椅,大多由我抱起母亲。
  此时,母亲双手搂紧我,面容安然踏实,嘴角漾起笑容。我艰难地抱着母亲,正如年少时母亲艰难地背着我一样。
  母亲去世,近四年。
  深秋来了,扫墓的日子到了。天气晴好,风,并不寒冷。
  青草泛黄,长势茂盛,几乎无法辨认母亲坟茔的具体位置。
  我和家人仔细地清理了一丛丛黄绿相间的茂草。黄土堆,已经矮小了很多的黄土堆,裸露了出来。
  坟上保留了一株构树。树,并不大,枝】叶葱绿依然,坚韧地迎风摇曳。
  四围麦田凝碧,在临近中午的明澈光线的照射下,流泻银光。南面几百米高铁线上,传来列车疾驰而过的呼啸声。
  哦,是不是母亲在喊我?
其他文献
猪獾是鼬科,哺乳动物,长得非常像猪,喜欢吃蚯蚓、蜥蜴、蝼蛄等,也盗食玉米、红薯、花生等农作物,生性胆小,平时很少见到。我在乡村长大,也只是在小时候见过两次。前不久,母亲在电话里说烦透了。我问:“么事?”母亲说:“咱家的瓜园今年被猪獾给糟蹋惨了。”  母亲每年都会种西瓜和甜瓜。一到瓜成熟的时候,便打电话让孩子们回家拿。瓜果虽随处可买,但母亲总觉得自家种的瓜更香甜,不打农药,孩子们吃得更安心。当然,还
期刊
在我们家乡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大海边,每逢海水退潮时,人们发现在海边的沟渠、滩涂及石块的周边,爬满了一只只大大小小的蟛蜞。  这些小家伙,宛若一个个小精灵,在沙滩上时而走动,时而停歇,一旦见到赶海人的影子,便迅速地爬入洞中,躲藏起来。  生活在雷州半岛大海边的渔民,于上个世纪的70 至80 年代,家家戶户都有捉蟛蜞腌渍磨蟛蜞酱的习惯。那时,渔民们每当出海捉到蟛蜞,回来就及时用清水洗干净,用盐腌上个把星
期刊
一说到石灰,像我这样的“90 后”或“00后”,也许会知道明代于谦的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但几乎没人知道,石灰究竟是怎么烧出来的。听了爷爷奶奶的讲述,才知道我们诸葛庙村居然曾是本市一个重要的石灰产地。  对于农民而言,石灰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消杀虫菌和改良土质,二是用来当作建筑材料。爷爷说,农田土壤多数含酸性,而石灰属碱性,水稻插秧前
期刊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背着书包,走在放学回家的小路上,折断路边伸出来的一根小树枝,抽打着脚下漫长的杂草,树枝上原本有的几片叶子掉了,青绿的树皮也脱落了,光溜溜的。  小男孩端详着手里光秃秃、白亮亮的树枝,高兴起来,仿佛得到了一件心爱的玩具,指天画地,扮演绿林好汉,嘴里不由得吹响了口哨。他会唱的歌不多,口哨声也就不成曲,如同鸟鸣,时长时短,时高时低,蛰伏路边山林里的几只不知情的小鸟也跟着应和,清脆地鸣
期刊
父亲弟兄姊妹五个,奶奶在我出生前就已过世,爷爷也在我两三岁时不在了。为了在土坷垃里刨食,单帮的父母在繁重的农活之余几乎无暇照看我。因此,童年的我基本上大半时间被父母托付给了屋后的干娘。  我是在干娘家那个门墩上长大的。每次,我在地上爬,脆格生生地干哭几声耗尽气力后,软软地与地面来个亲吻。干娘需要照料家里猪啊鸡啊,还要忙活一大家人的饭食,也没有时间整天将我背着抱着,无奈就将我交给了堂屋的门墩。从小乖
期刊
说实在的,它并不香甜,相反,有一种苦涩的气息,但在这容易犯困的季节,它的到来,能给人提神,提醒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它是谁?芳名叫作女贞子,开满了我们的校园。  四月中旬的春雨中,那矮矮的女贞树的枝叶间,冒出来一些细长的淡绿色的花秆来,花秆的顶部,是一颗米粒形的花蕾,身形也是修长的,色彩则是白中略帶点绿意,远远地望去,像一把米粒撒落在绿叶间,一幅丰收在望的图景;过了三四天,这批花蕾开放了,四片花瓣
期刊
始终记得岳父当年“雪中送米”的故事。  1987 年,我与当时还没买“城镇户口”的妻子结婚后,一贫如洗。虽然是一名乡卫生院的医生,但工资少得可怜,每月仅有百把元,只能糊口而已。妻子婚前在娘家某乡镇企业当出纳,婚后就没去上班了。母亲为我们的生活万分着急,她考虑到我家在古镇首创的个体布店生意很好,就叫我二姐在县城刚开业的“文昌宫农贸市场”二楼租下了一间门面房,让妻子也开一个小布店,并说干就干,所以我们
期刊
今年的“520”很意外,吃瓜群众等来的不是哪个明星官宣恋爱,而是知名影星离婚的消息,一个本该情侣们秀恩爱的日子,被一个离婚新闻抢了头条。  近几年,恩爱夫妻分道扬镳的梗,吃瓜群众应接不暇。一对对恩爱夫妻扯下遮羞布,甚至撕破脸互撕,让吃瓜群众跌破眼镜,直呼这世间还存在真正的爱情吗?  “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个回复,道出了成年人爱情的真相,维持婚姻的不易;也道出爱情要想长久,必须相互扶
期刊
那时候,全家里以地瓜干为主食,地瓜干越嚼越碎,在嘴里膨胀着难以下咽。  为了改善生活,母亲背着地瓜干,带着我们到村东的一个大碾盘上碾压。我和妹妹喊着号子,前拉后拥,帮着母亲推碾。碾磙子碾压在凹凸不平的瓜干上,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瓜干逐漸被压碎,我们也都累得汗水溻湿了衣服,没有了起初的劲头,只有气喘吁吁的声音。  母亲和好面,抓一小团在两只上下翻动的手掌中来回团揉,团揉紧凑了,就把两只手掌伸开,把面
期刊
我特别喜欢蹲在这里,周围寂静无人,一片黑暗,我就更容易得到深处的快乐,倘若不间断地滴着雨,自然是更欢喜的。  我是一块青石板,大概民国时期被运到江南宏村,一同过来的青砖都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我自己留了下来,我仿佛井底之蛙伫立在这屋檐下,看到的狭窄的天空也只是方块大小,这一处的巷子幽深而又曲折,脚底的板砖大多经年失修,平日里也没有游客会闲逛这里,只有每日升起落下的太阳才能告诉我时间真的在流逝。  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