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学生应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要突出其实践性和实用性。本文对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计算机教学课程进行了提炼整合,并在教学中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05-0031-02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学生应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界定,各个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各有侧重,综合起来,它至少应包含以下四个层次:一是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二是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能力;三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即利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四是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即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查询和实现网上通讯能力。
一、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职校在校学生数成倍增加,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基础课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相应减少,这就使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特性,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职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初步使用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各不相同,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各职校就应当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完成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还要适应日后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构成一个系统。这些都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根本的转变。
二、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策略
1.加大硬件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前提条件
学校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加大计算机硬件投入的同时,还加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鼓励年青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积极参加全国各地区的教学研讨会等举措,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的水平,满足学院各个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要。
2.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把专业课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这样各个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可以有更高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理论课中,针对专业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讲解三部分内容,一是计算机发展与信息技术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及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了解信息技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该具备的防护意识;二是计算机系统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内数据的表示与存储方式,了解计算机各基本部件功能和技术指标,了解常用外设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功能等;三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Office办公软件基础、Internet网络的使用与设置基础等内容,其目的一方面是为学习程序设计打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掌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为学生过级考试创造方便条件。在两周的集中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在信息技术课基础上,主要讲解计算机系統安装、设置和使用,并能处理计算机系统常见的故障;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和基本使用方法;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掌握网络的连接与设置、Internet网络的使用与设置,以及网页设计、网站建设;解压缩软件以及病毒防范软件的使用等常用工具软件。在二周的集中实训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实际动手能力。
3.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我每周抽出两次课后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墙报、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的比赛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可以参加的指法练习、编辑排版、网页设计等操作竞赛,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小组的成立和竞赛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教学时间只占30%。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新生第一个学期刚开始学习五笔字型时,兴趣高涨,但真正练习打字速度时,却又感到枯燥、不耐烦。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采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软件供学生们练习,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用这样的方法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同学们打字的速度有明显提高,活跃了学习计算机的氛围。
4.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目前计算机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投影仪将教师操作过程及相关知识投射到大屏幕上,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传递信息的容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同时,学习过程仍然以听讲为主,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精心备课,组织好教学内容。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根据授课内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归纳总结法。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应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连续性,经常总结所学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案例,逐步剖析,讲解其中所含知识点,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互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穿插师生一起讨论、共同研究的形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启发式教学法。根据知识的相通性和连贯性,在教学中充分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学习新内容、拓展知识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
(5)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实际应用问题出发,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分析并完成任务,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采用基于Web的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法。网络化教学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等方式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而且也将教师从低层次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5、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目前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機基础这门必修课程外,各个不同的专业还都有相应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对计算机的学习不断加深,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树立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大多数同学的兴趣爱好,我们选择开设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选修课,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许多同学在学完选修课后,一直坚持深入学习,部分同学还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日后的工作岗位中。
6.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学的突出特色之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与实验教师的职责一定要明确,要采用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上机目的和上机任务,要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在上机过程中,学生是主角,他们各自按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一步步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指导教师要活跃上机课的气氛,创造相互协作的氛围,学生有问题能及时提出、能交流。任务结束后,教师必须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发动学生互评。每位学生必须记录自己这堂课的评价结果,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做到心中有底,这对于提高计算机技术教学效果大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以后的教与学。
三、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使得课堂所学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何在教授这些相对过时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在学校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不是不要老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还可能带来气氛的活跃,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由此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竞争力得发充分的发挥。一是都想在题材选择和技术的运用上力争做得更好,二是不限于课本的内容,产生对知识的不满足。这样既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页制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让学生上网浏览,了解当今网页制作的先进水平;将网页作品送上Internet,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讲,取长补短。这样在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究的基础上,使学生网页制作水平不断向上攀登,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才能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05-0031-02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学生应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界定,各个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各有侧重,综合起来,它至少应包含以下四个层次:一是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二是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能力;三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即利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四是计算机的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即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查询和实现网上通讯能力。
一、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职校在校学生数成倍增加,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基础课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与学生交流的时间相应减少,这就使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特性,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职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初步使用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各不相同,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各职校就应当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完成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还要适应日后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构成一个系统。这些都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根本的转变。
二、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策略
1.加大硬件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前提条件
学校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加大计算机硬件投入的同时,还加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鼓励年青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积极参加全国各地区的教学研讨会等举措,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的水平,满足学院各个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要。
2.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把专业课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这样各个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可以有更高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理论课中,针对专业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讲解三部分内容,一是计算机发展与信息技术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及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了解信息技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该具备的防护意识;二是计算机系统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内数据的表示与存储方式,了解计算机各基本部件功能和技术指标,了解常用外设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功能等;三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Office办公软件基础、Internet网络的使用与设置基础等内容,其目的一方面是为学习程序设计打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掌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为学生过级考试创造方便条件。在两周的集中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在信息技术课基础上,主要讲解计算机系統安装、设置和使用,并能处理计算机系统常见的故障;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和基本使用方法;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掌握网络的连接与设置、Internet网络的使用与设置,以及网页设计、网站建设;解压缩软件以及病毒防范软件的使用等常用工具软件。在二周的集中实训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实际动手能力。
3.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我每周抽出两次课后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墙报、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的比赛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可以参加的指法练习、编辑排版、网页设计等操作竞赛,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小组的成立和竞赛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教学时间只占30%。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新生第一个学期刚开始学习五笔字型时,兴趣高涨,但真正练习打字速度时,却又感到枯燥、不耐烦。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采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软件供学生们练习,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用这样的方法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同学们打字的速度有明显提高,活跃了学习计算机的氛围。
4.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目前计算机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投影仪将教师操作过程及相关知识投射到大屏幕上,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传递信息的容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更易于理解。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同时,学习过程仍然以听讲为主,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对所讲授的课程进行精心备课,组织好教学内容。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根据授课内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归纳总结法。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应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连续性,经常总结所学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案例,逐步剖析,讲解其中所含知识点,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互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穿插师生一起讨论、共同研究的形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启发式教学法。根据知识的相通性和连贯性,在教学中充分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学习新内容、拓展知识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
(5)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实际应用问题出发,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分析并完成任务,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采用基于Web的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法。网络化教学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等方式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而且也将教师从低层次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5、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目前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機基础这门必修课程外,各个不同的专业还都有相应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对计算机的学习不断加深,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树立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大多数同学的兴趣爱好,我们选择开设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选修课,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许多同学在学完选修课后,一直坚持深入学习,部分同学还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日后的工作岗位中。
6.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教学的突出特色之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与实验教师的职责一定要明确,要采用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上机目的和上机任务,要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在上机过程中,学生是主角,他们各自按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一步步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指导教师要活跃上机课的气氛,创造相互协作的氛围,学生有问题能及时提出、能交流。任务结束后,教师必须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发动学生互评。每位学生必须记录自己这堂课的评价结果,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做到心中有底,这对于提高计算机技术教学效果大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以后的教与学。
三、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使得课堂所学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何在教授这些相对过时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在学校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不是不要老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还可能带来气氛的活跃,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由此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竞争力得发充分的发挥。一是都想在题材选择和技术的运用上力争做得更好,二是不限于课本的内容,产生对知识的不满足。这样既能较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页制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让学生上网浏览,了解当今网页制作的先进水平;将网页作品送上Internet,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讲,取长补短。这样在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究的基础上,使学生网页制作水平不断向上攀登,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才能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计算机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