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构建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效课堂,以信息化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分析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模式的思考,以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形成立体互动的三维教学模式,实现双赢共进的目标。
关键词: 网络信息化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 应用模式
近年来在教育战线上涌现出很多的教学模式,如全优模式、生态模式等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既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辅助教学既克服了时空和人际关系带来的不便,又与传统授课方式结合形成了课上、课下立体互动的教学模式,我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我校实际总结更好发挥这种立体教学模式的思考。
1.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功能开发精而专
網络教学系统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共享的同时,更要结合学校各课程的特点,开发专而精的教学系统。系统不仅要提供大量的信息、完善的功能,更要注重实用性、时效性。应该针对我校各专业的特色科学地组织、优化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我校各专业一年级新生的基础课程,对后续各专业的学习影响很大(学校规定在校期间必须拿到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因为所有班级都开这门课,所以每班级每周开4节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肯定完成不了教学内容。我们针对师生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完善、形成功能开发要专的理念。为使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师生、实现方便教师教学、减轻教师工作量,一方面我们让教学经验丰富的丁林老师把关,将信息分为基础、拔高和拓展等层次。另一方面我们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使用体会,了解系统不完善之处做及时的调整。
2.学校各个专业教师网络运用实践技能的提高有助于系统有效应用
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引入将我校的专业教师从繁重的作业评改、重复答疑和板书教学中解脱出来,教师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换为辅导者,不再是主角。这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基础素养和教学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基本素质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隐式教学魅力的重要保障。教师是网络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不但要熟悉网络软件的相关技术,还要积极参与师生交互、信息反馈和人员的协调活动。教师运用系统技能的提高一方面能带动学生积极使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培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不断地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促进教师间、师生间协调发展。
3.信息化的教学也是网络教学的信息化
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往往只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化,而对其他教学环节考虑甚少,如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实时评价及课后的辅导答疑等。即注重用信息技术去辅助“教”,忽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对信息技术交互性、实时性、回馈性和辅助性等最基本特征没有充分运用,过多地考虑如何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实体现教学内容,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如何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外学习环节是学生个体主动学习的重要过程,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只有将课前预学习、课堂教学、实时评价、预后巩固与拓宽等方面有机地结合才能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否则就不完整、产生功能性缺失。
4.学生综合素养影响系统的使用效率
在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但学生计算机能力影响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作用的发挥,而且学生的综合素养包含学习的自主性、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对系统的有效运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仍旧是学好课程的基础。传统的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三步走的方式仍然适用。网络教学改变的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内涵。因此网络教学系统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氛围,更对学生的基本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不断丰富网络系统内容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有动机和自律性完成学习,缺少这两种素质很难使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达到最优状态。
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参与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只有在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丰富的客观环境下才能促进师生共同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双赢共进的教学发展目标。
关键词: 网络信息化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 应用模式
近年来在教育战线上涌现出很多的教学模式,如全优模式、生态模式等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既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辅助教学既克服了时空和人际关系带来的不便,又与传统授课方式结合形成了课上、课下立体互动的教学模式,我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我校实际总结更好发挥这种立体教学模式的思考。
1.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功能开发精而专
網络教学系统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共享的同时,更要结合学校各课程的特点,开发专而精的教学系统。系统不仅要提供大量的信息、完善的功能,更要注重实用性、时效性。应该针对我校各专业的特色科学地组织、优化教学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我校各专业一年级新生的基础课程,对后续各专业的学习影响很大(学校规定在校期间必须拿到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因为所有班级都开这门课,所以每班级每周开4节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既要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肯定完成不了教学内容。我们针对师生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完善、形成功能开发要专的理念。为使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师生、实现方便教师教学、减轻教师工作量,一方面我们让教学经验丰富的丁林老师把关,将信息分为基础、拔高和拓展等层次。另一方面我们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使用体会,了解系统不完善之处做及时的调整。
2.学校各个专业教师网络运用实践技能的提高有助于系统有效应用
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引入将我校的专业教师从繁重的作业评改、重复答疑和板书教学中解脱出来,教师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换为辅导者,不再是主角。这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基础素养和教学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基本素质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隐式教学魅力的重要保障。教师是网络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不但要熟悉网络软件的相关技术,还要积极参与师生交互、信息反馈和人员的协调活动。教师运用系统技能的提高一方面能带动学生积极使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培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不断地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促进教师间、师生间协调发展。
3.信息化的教学也是网络教学的信息化
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往往只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化,而对其他教学环节考虑甚少,如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实时评价及课后的辅导答疑等。即注重用信息技术去辅助“教”,忽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对信息技术交互性、实时性、回馈性和辅助性等最基本特征没有充分运用,过多地考虑如何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实体现教学内容,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如何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外学习环节是学生个体主动学习的重要过程,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只有将课前预学习、课堂教学、实时评价、预后巩固与拓宽等方面有机地结合才能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否则就不完整、产生功能性缺失。
4.学生综合素养影响系统的使用效率
在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但学生计算机能力影响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作用的发挥,而且学生的综合素养包含学习的自主性、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对系统的有效运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仍旧是学好课程的基础。传统的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三步走的方式仍然适用。网络教学改变的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内涵。因此网络教学系统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氛围,更对学生的基本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不断丰富网络系统内容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有动机和自律性完成学习,缺少这两种素质很难使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达到最优状态。
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参与下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只有在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丰富的客观环境下才能促进师生共同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双赢共进的教学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