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三“美”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学,特别是教材改编以来更能体现这一说法,从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颇深。在此笔者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教学实践为例,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试作探讨以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发现美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发现美”。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同时划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学生带着一种兴奋的急于发现美的冲动,开始了兴致很高的阅读。在学生初步的阅读感知后,我要求学生在刚才划出的“美”句里倾注自己的感情,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以诵读的方式溶入语文的音韵美。目的在于把教材的无声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情感变成学生流动的真情实感,把学生带进课文情境中,与文本与作者展开直接的情感交流。
  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对自己挑出的句子作出点评,说说“美”之所在。学生的发言踊跃而多彩,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让学生抓住有一定内涵的“美”句来品味语言,意在牢牢抓住学习语言这一根本。
  
  二、欣赏美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欣赏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引导学生讨论明确了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接着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完成以下任务:1.用美术老师教的绘画技法描绘一幅想象中的故都秋景,在设色、构图时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2.给自己的故都秋景图拟个富有诗意的题目,并作简要解释和描述。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出谋划策,有的积极讨论,有的执笔描绘,有的添上文字解说……教室里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大约十分钟的合作、探究后,学生的作品基本成型了。我在学生作画、题词时不断巡视,最后选出了五幅较有代表性的“故都秋景图”展示给大家。再让学生给大家讲构图思路、拟题原因,学生边指点、边描述,讲得条理清晰、头头是道、且颇有诗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的描绘了“小院赏秋意自闲”,低矮、破败的小院,凝神望天的赏秋者坐在枝叶稀疏的老槐树下,面前小桌上摆着斟茶的器具,墙角有几根尖细且长的草,还有几朵攀附在墙外的零落、枯萎的牵牛花,画面透露出了闲适、冷清的意味;有的勾勒了“桥头秋景”一图,构思仿照了卞之琳《断章》。远处小楼上的作者遥望着桥上两个闲人,只见他俩佝偻着背,缩着脖子,手里各自提着一柄收起来的雨伞,桥下是流水脉脉,还有个肩挑水果叫卖者,却少人问津,几片落叶随风飘飞,暗示了一年光阴所剩无多,表现了人到中年的深沉感伤……
  在介绍描述时大家都沉浸在欣赏自己劳动成果的愉悦中,不仅再现了课文情、景、语之美,还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生活体验,表现了各自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描绘和欣赏,大家心有所感,情有所动,始终处于情绪的感染中,且能以情动情,使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情感陶冶,享受到文学的美,心灵被美所滋润。
  
  三、创造美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老师就该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所以,在这一板块里我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一是课上让学生“导游神木”;二是课后仿写,用饱蘸深情的笔描绘自己身边的秋景。在第一个环节里,先让学生小组充分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口语表达、交际的机会。然后,让各个小组推荐不同风格的“导游”作为代表上台表达。学生在“导游神木”的活动中,不仅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表现了他们对家乡山水人文景观的热爱。有导游石碑林立、溪水潺潺的杏花摊,有导游山势雄奇、庙宇高耸的二郎山,有导游古朴凝重、历史辉煌的杨家将古城,有导游沙漠明珠、旅游胜地的红碱淖……同学们的导游各具特色,生动亲切,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感情色彩,给人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第二个环节在课后完成,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积淀情感,深入思考和感悟。并在这一环节里把济慈的名言告诉学生“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让学生明白在感受自然景物之美的同时,要构建起有思想厚度、有真情积淀的文章。
  最后我还想要说的是:本课教学尽管开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但我发现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对这些学生该采取什么对策,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真正让语文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还有很漫长、更艰辛的探索之路要走。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 、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新课标提倡学生增加阅读量多积累,但积累却不是单纯的记忆和背诵。作为教师应该从积累的内容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一 、多读书  学生要积累好词好句好段,首先就要多读书。教师在课内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如学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后,教师可通过指
阿姆斯特丹拥有上演马勒音乐的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这比其他任何城市都要多。这要归功于一个很重要的人物。1895年,24岁的威廉·门盖尔伯格成为了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
“1+1>2”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而是指课堂中的一个教育公式。这里所说的1+1,其中的一个“1”指教师,另一个“1”是指学生,“1+1>2”即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如何利用自己的“1”把学生的“1”变成大于“1”,或者是更大的数,使之产生“1+1>2”的效应呢?  一、教师的教法应
使用3,3′,5,5′-联苯四羧酸(H4BPTC)为主要有机配体,2,2′-联吡啶(bipy)为辅助有机配体,分别与Co、Ni两种金属离子构建了三维金属-有机骨架结构。该两种配合物均为溶剂热的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氢氟酸-醋酸水溶液体系中制备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调控制备过程的实验条件(氧化电压、氧化时间和电解液成分),来优化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
X油田A区块位于单斜的整体构造格局上,地层平缓,各小层均有低缓的鼻状隆起发育。本区长2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侧翼和分流间湾。详
介绍了纳滤膜的特征及分离机理。论述了纳滤膜对各种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微生物的处理效果与研究进展。列举了纳滤膜技术在国内外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展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动情的朗读往往能触动孩子的心灵,营造一个感性、灵性与悟性交融的语文课堂。如
制作一部歌剧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别说小公司,大唱片公司对歌剧的投资也相当慎重。EMI是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唱片公司,早在1901年还是蜡筒唱片的年代就为当时著名的男高
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个以影像为载体的视觉文本,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从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视角解析最新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中的国家形象构建,发现此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