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晏县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哈勒景村示范点自启动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海北州建设全省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2011年度总体方案》的安排和部署,在广泛调研、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方案,以解决哈勒景村生产生活发展需求为根本,以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树立标杆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对所有的建设项目内容进行分解,实行工程竣工倒排查制和建设情况周报制,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至2011年11月10日,示范点各项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笔者就此问题对哈勒景乡哈勒景村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建设工作做了调研。
【关键词】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哈勒景村;建设
1. 哈勒景村示范点基本情况 哈勒景村是全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全州高效畜牧业示范基地、毛肉兼用半细毛羊重点育种区。全村总面积28.76万亩,可利用草场23万亩,平均海拔3200米。共有农牧户163户667人,其中:农户15户54人,牧户148户613人,劳动力392人。存栏各类牲畜35531头只,其中:马170匹,牛2725头,羊32636只。全村母畜比例达到60.26%,繁活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79.83%,41.57%和39.33%。2010年全村农牧业总收入达到791.57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7489.8元。
2. 哈勒景村示范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海北州建设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2011年度总体方案》要求,哈勒景村示范点建设项目共确定27项,计划总资金1237.19万元,其中:山东援建资金13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130万元,整合资金774.78万元,群众自筹202.41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256.85万元,为总投资的101.59%。其中山东援建资金13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130万元,整合资金794.54万元,群众自筹202.41万元。切实做到了专项资金的规范、合理使用和整合资金的全部到位,为示范点各项建设项目的完成和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计划投资191万元,其中山东援建资金3万元,整合资金188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0%。共完成5项建设内容,其中完成大土堆地区退化草地补播0.2万亩;鼠虫害防治完成23万亩;岳托滩毒杂草防治完成5万亩;建设草地生态监测点3个,并配备监测GPS、照相机、电子秤等监测设备;完成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新建引水口1座,衬砌干渠2.3公里,支渠6.8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29座,完成建设任务的100%。
(2)饲草饲料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84万元,其中山东援建资金42万元,省级专项资金51万元,整合资金6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23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0%。共完成5项建设内容,完成8000亩饲草料基地建设,购置多功能大型农机具1台、饲草料加工设备1套,建成青贮窖4处、饲草料储备库200平房米,完成建设任务的100%。
(3)良种繁育项目。计划投资69万元,其中山东省援建资金69万元,整合项目资金4.76万元,超额完成计划投资4.76万元。引进和置换藏系种公羊178只,完成计划任务的161%,引进藏羊生产母羊2000只,优质半细毛羊种公羊10只,半细毛羊生产母羊1000只,完成良种繁育计划任务的100%。
(4)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投资10万元,全部为省级专项资金,实际完成投资10万元。该项目在青海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已在哈勒景村完成10000只羔羊育肥任务,完成计划任务的100%。
(5)生产设施建设。计划投资610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62万元、山东援建资金16万元、整合各类资金501万元、群众自筹62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25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2.45%。修建牲畜暖棚40幢4800平方米,贮草棚20幢800平方米,药浴池和注射栏各5处,配种点2处,购置牛奶分离器等牧业机械100套;建设通村油路16公里、储备砂石料2000立方;马背民族旅游餐饮娱乐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已完成,已完成建设任务的100%。
(6)生活设施建设。计划投资50.19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21万元,整合资金11.78万元,群众自筹17.41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0.19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厕所投资163座,达到户均一处;砂石坑恢复治理2000平方米;土筏墙整治6000平方米,完成建设任务的100%。
(7)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投资2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3万元。组建综合服务站1处,并对服务站院落进行维修,并统一购置了办公设备;农牧民科技培训150人次,组建了示范点经济合作组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3. 示范点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特色产业方面:已建立羔羊发展基地1处、引进优质半细毛羊种公羊10只、半细毛羊生产母羊1500只,“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繁育基地”于近日获得省农牧厅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对外提供优良种畜。充分发挥“哈勒景生态园”和“蒙古人家”等旅游餐饮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牧户12户36人从事第三产业。
3.1 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人畜饮水安全,示范点通电率达100%,主要道路全部完成通油路或硬化,建设完成了牲畜暖棚40幢4800平方米、贮草棚20幢800平方米,利用率达100%。
3.2 良种繁育方面:通过良种繁育项目的实施,哈勒景村已组建半细毛羊核心群6群1500只,培育优质半细毛羊种公羊115只,优质生产母羊420只,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
3.3 草原生态治理:冬春草场全部实现划区轮牧,重度退化草地下降3%,天然草场产草量提高8.9%。同时,核减载畜量达1.34万只羊单位,种植饲草料8200亩,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
3.4 生产方式方面:通过示范点建设,目前哈勒景村母畜比例达60%以上,种公羊全部实现集中管理、统一饲养,牛羊舍饲半舍饲养殖数量达到1.4万头只,肥育出售羔羊10000只。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联系市场、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积极发展订单竞拍销售,羊毛等畜产品集中销售率达85%以上。目前,合作社按股份制经营的方式运行,农牧户参与率为100%。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乡共输出劳动力180人次。 3.5 服务体系方面:示范点专业合作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基本实现了规范化运行;综合服务站配备了兼职工作人员,已开始试运行,通过科技培训,户均拥有1名科技明白人。
3.6 生活设施及村容村貌:全村农牧户家电普及率100%,通过村容村貌整治,哈勒景村村貌整洁、美观,2011年人均收入预计可达9578元,同比增长27.89%。
4.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为使示范点建设顺利推进,县乡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对示范点建设做了详细的安排,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进村进点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多次组织召开相关单位协调联系会议,就示范点建议中生产生活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些基础建设工作,按部门、行业提出了建设要求,切实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资金整合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围绕“五个依托”、培育“四个中心”、抓住“三个突破口”、强化“两个支撑”、树立“一个标杆”的建设思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确保示范点建设顺利推进。
4.1 围绕“五个依托”,深入推进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
(1)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探索股份制经营模式。注重对哈勒景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管理,逐步确立“合作+股份”的经营模式,通过合理配置草地资源,构建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营销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充分调动和提升了专业合作组织的能动性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了合作社管理水平,目前合作组织参与股份制经营的农牧户达到100%,实现了生产发展向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2)以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带动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引进了海晏县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示范园,通过“学管理、学科技、学营销”和“定草、定畜、定劳务”的“三学、三定”,和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规模种植和舍饲养殖,加快了草场流转集约经营和地方特色畜产品品牌的培育开发,先后共输出劳务210人,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务工问题,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3)以集中舍饲养殖点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坚持以生态化发展为方向,加大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减少天然草场牲畜拥有量,实现草畜平衡。提高母畜比例,发展羔羊经济,实现羔羊产业化。积极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建立半细毛羊和藏羊核心群,逐步提高优质畜比例。目前,示范点优质畜比例达85%以上。
(4)以“马背民族现代营”建设为依托,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调整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借助哈勒景草原的独特优势和蒙古族风情,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旅游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了增收渠道的多元化。目前,“马背民族现代营”规划方案已设计完成,有望明年付诸实施。
(5)以新牧区建设为依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为彻底改变生产生活中人畜混杂、杂物乱堆的“脏、乱、差”现象,示范点建设中我们还开展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采取集中整治与分户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彻底解决了卫生垃圾死角和残垣断壁,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使示范点整体景观形象有了较大提升。
4.2 培育“四个中心”,扩大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的辐射带动面。
(1)以现有哈勒景村农事队为中心,发展集中养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哈勒景村农事队为中心,建设完成高标准畜用暖棚40幢、贮草棚20幢,并配套建设饲草料加工、贮备等设施,可年育肥饲养牲畜达1.5万只以上,对生态保护、核减牲畜奠定了基础。
(2)以上下八户地区为中心,推进半细毛羊繁育扩面。抓紧半细毛羊养殖不放松,在哈勒景村半细毛羊养殖点的基础上,新建集中养殖点1个,配套建设配种点、药浴池、畜用暖棚等设施,使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牲畜品种和质量逐步提高。目前,上下八户养殖区半细毛羊养殖户达3户,半细毛羊达600只。
(3)以哈勒景口为中心,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围绕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将哈勒景口打造成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后续产业培育区。今年共接待游客4000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8万元,解决富余劳动力15人。
(4)以兔尔干脑为中心,大力培育藏系羊养殖。针对哈勒景兔尔干脑地区海拔高、牧户居住偏远等实际,我们采取培育发展藏系羊本品种,打造本地藏系羊发展区的措施,已组建藏系羊核心群10群,藏系羊2000只。
4.3 抓住“三个突破口”,实现三个根本转变。
(1)以生产资料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实现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目前哈勒景村100%以上的农牧户已加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调动和提升合作社带动能力,我们从合作社组建、生产、经营、销售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入手,积极探索尝试生产资料股份制合作经营。由专业合作社牵头,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统一加工,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和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管理的新突破。
(2)以发展羔羊经济为突破口,实现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坚持把羔羊经济作为哈勒景群众增收的新渠道,以提升羔羊经济质量和效益作为关键环节,从母羊配种到产羔、断奶的全过程,引进省内较为先进的羔羊育成新技术,对1000只母羊进行全程新技术试验和推广并着力提高母畜比例,以“一高带三高”促进总增、商品、出栏的拉高,年出栏羔羊达到当年繁活羔羊的60%以上,集中规模出售羔羊10000只,销售收入380万元,实现了羔羊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3)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实现农牧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村貌村貌整治是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前提所在,作为新牧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加大了以整治“三乱”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拆除和改造了一些有碍于村容整洁的建筑及附属设施,逐步实现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亮化,实现了农牧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4.4 强化“两个支撑”,促进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向现代化发展。
(1)以科技为支撑,提升现代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加大项目整合力度,以草原节水灌溉示范、羔羊新技术育肥、良种繁育等富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为重点,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与青海大学建立合作协议,从饲草料配方加工、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入手,指导畜牧业生产向科技化发展。 (2)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将提升物质装备作为示范点建设的重中之重,整合涉及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品质提升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达1200万元,有效改善了物质基础,实现了装备配置的新提升。
4.5 树立“一个标杆”,为全州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提供样板。为切实将示范点打造成全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的标杆和样板,我们坚持用现代的管理方法管理畜牧业,用生态理念改造畜牧业,优化投融资体制,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绿色、生态、有机品牌产品,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农牧户参与为途径,推动了市场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为全县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5. 取得的经验
5.1 经验一: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必须借助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认可。自示范区示范点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始终把发动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贯穿于全过程,通过宣传、动员、引导、组织,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建设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促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生产的认识,增强广大农牧民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坚定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收的信心。
5.2 经验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哈勒景示范点的建设告诉我们,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重点是抓好以人畜饮水、乡村道路、设施暖棚、服务体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农牧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5.3 经验三:培育和扶持农牧业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要坚持扶持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只有积极推广“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经营方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才能促进农畜产品的销售、流通,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应对风险的能力。
5.4 经验四: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的核心。要继续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加快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加快饲草料基础建设,加快牛羊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加快良种繁育工程,努力实现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5.5 经验五: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根本。我们充分认识到草地资源的重要生态地位,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畜牧养殖业发展模式,坚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加强草地保护,防止植被退化,建立草地生态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在哈勒景村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一是部分地区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行路难等问题,仍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哈勒景村集中舍饲养殖区还存在缺乏围墙、1000米道路硬化等后续建设资金的问题。二是由于合作组织在效益增长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的还不健全,导致部分农牧民群众在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方面持观望态度,观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7. 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为抓手,推动畜牧业向市场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区、集中舍饲养殖区、半细毛羊养殖区和牦牛提纯复壮区,以哈勒景公路、西柳公路沿线突出发展饲草料种植和观光农业,带动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打造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旅游景点发展布局,形成“四区两线一点”的发展布局,实现哈勒景乡产业结构多元化,地区发展特色化和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发展总目标。
7.1 四区:一是以原化工厂到乡政府为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区。依托海晏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示范园和即将落户的奶牛养殖场等龙头企业,带动全乡畜牧业发展。采取“公司+合作社+牧户”的合作生产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推广养殖优质畜,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形成产、加、销为一体的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格局。二是以乡政府至哈勒景村农事队为集中舍饲养殖区。以哈勒景村和乌兰哈达村农事队为中心,大力发展集中舍饲养殖业。目前,哈勒景村农事队已建成高标准畜用暖棚40幢、贮草棚20幢,并配套建设饲草料加工、贮备等设施;乌兰哈达村已建成高标准畜用暖棚10幢。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加大集中规模养殖力度,发展舍饲养殖业。计划将原哈勒景寄校的基础设施改建为集中养殖生活区,生活区周边再建高标准畜用暖棚40幢,并配套各类设施,扩大集中舍饲养殖规模,力争一次性规模舍饲养殖牲畜达1.5万只以上。三是以永丰扎汉口至哈勒景口发展半细毛羊重点繁育区。“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是永丰村和哈勒景村特色养殖和发展高效畜牧业的优势品种,是群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永丰村半细毛羊养殖规模达到5000只以上,哈勒景村半细毛羊养殖达到2000只以上。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巩固提高绵改成果,充分发挥半细毛羊种羊场和繁育基地的作用,引导群众提高养殖半细毛羊的积极性,力争至2012年全乡半细毛羊养殖规模达到10000只以上。四是以乌兰哈达和永丰村脑山地区为牦牛提纯复壮区。以现有脑山地区丰富的牦牛资源为基础,继续从玉树、大通等地引进1/2良种野血耗牛,推进牦牛提纯复壮,不断提高牦牛个体性能。积极鼓励牧户养殖优质牦牛,引导群众增强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将传统粗放改为舍饲、半舍饲养殖,通过提高牦牛产肉率和产奶率,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7.2 两线:以哈勒景公路沿线和西柳公路沿线突出发展饲草料种植和观光农业。充分利用我乡丰富的饲草料基地,在满足舍饲养殖的基础上,将公路沿线的饲草料种植区与境内交通便利、自然风光美、旅游人群多的优势相结合,发展观光业种植,以打造哈勒景草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观光人群,提高哈勒景知名度。同时,引导公路沿线群众积极开办牧家乐、账房宾馆、家庭式旅馆等方式增加旅游业收入。
7.3 一点:旅游景点的开发。为进一步加强后续产业的培育,依托西柳公路69公里处自然景色和观光农业等方面优势,打造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马背民族现代营”旅游景点,实现哈勒景旅游景点零突破。形成旅游观光、歌舞表演、民俗体验、历史展示、休闲娱乐及家庭接待为一体的草原生态旅游业。同时,借助哈勒景草原的独特优势和蒙古族风情,大力发展旅游综合服务业,以旅游带动劳动力就业,促进增收渠道的多元化。
【关键词】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哈勒景村;建设
1. 哈勒景村示范点基本情况 哈勒景村是全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全州高效畜牧业示范基地、毛肉兼用半细毛羊重点育种区。全村总面积28.76万亩,可利用草场23万亩,平均海拔3200米。共有农牧户163户667人,其中:农户15户54人,牧户148户613人,劳动力392人。存栏各类牲畜35531头只,其中:马170匹,牛2725头,羊32636只。全村母畜比例达到60.26%,繁活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79.83%,41.57%和39.33%。2010年全村农牧业总收入达到791.57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7489.8元。
2. 哈勒景村示范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海北州建设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2011年度总体方案》要求,哈勒景村示范点建设项目共确定27项,计划总资金1237.19万元,其中:山东援建资金13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130万元,整合资金774.78万元,群众自筹202.41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256.85万元,为总投资的101.59%。其中山东援建资金13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130万元,整合资金794.54万元,群众自筹202.41万元。切实做到了专项资金的规范、合理使用和整合资金的全部到位,为示范点各项建设项目的完成和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计划投资191万元,其中山东援建资金3万元,整合资金188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0%。共完成5项建设内容,其中完成大土堆地区退化草地补播0.2万亩;鼠虫害防治完成23万亩;岳托滩毒杂草防治完成5万亩;建设草地生态监测点3个,并配备监测GPS、照相机、电子秤等监测设备;完成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新建引水口1座,衬砌干渠2.3公里,支渠6.8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29座,完成建设任务的100%。
(2)饲草饲料基地建设。计划投资284万元,其中山东援建资金42万元,省级专项资金51万元,整合资金6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23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0%。共完成5项建设内容,完成8000亩饲草料基地建设,购置多功能大型农机具1台、饲草料加工设备1套,建成青贮窖4处、饲草料储备库200平房米,完成建设任务的100%。
(3)良种繁育项目。计划投资69万元,其中山东省援建资金69万元,整合项目资金4.76万元,超额完成计划投资4.76万元。引进和置换藏系种公羊178只,完成计划任务的161%,引进藏羊生产母羊2000只,优质半细毛羊种公羊10只,半细毛羊生产母羊1000只,完成良种繁育计划任务的100%。
(4)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投资10万元,全部为省级专项资金,实际完成投资10万元。该项目在青海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已在哈勒景村完成10000只羔羊育肥任务,完成计划任务的100%。
(5)生产设施建设。计划投资610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62万元、山东援建资金16万元、整合各类资金501万元、群众自筹62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25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2.45%。修建牲畜暖棚40幢4800平方米,贮草棚20幢800平方米,药浴池和注射栏各5处,配种点2处,购置牛奶分离器等牧业机械100套;建设通村油路16公里、储备砂石料2000立方;马背民族旅游餐饮娱乐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已完成,已完成建设任务的100%。
(6)生活设施建设。计划投资50.19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21万元,整合资金11.78万元,群众自筹17.41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0.19万元。新建标准化卫生厕所投资163座,达到户均一处;砂石坑恢复治理2000平方米;土筏墙整治6000平方米,完成建设任务的100%。
(7)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投资2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3万元。组建综合服务站1处,并对服务站院落进行维修,并统一购置了办公设备;农牧民科技培训150人次,组建了示范点经济合作组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3. 示范点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特色产业方面:已建立羔羊发展基地1处、引进优质半细毛羊种公羊10只、半细毛羊生产母羊1500只,“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繁育基地”于近日获得省农牧厅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对外提供优良种畜。充分发挥“哈勒景生态园”和“蒙古人家”等旅游餐饮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牧户12户36人从事第三产业。
3.1 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人畜饮水安全,示范点通电率达100%,主要道路全部完成通油路或硬化,建设完成了牲畜暖棚40幢4800平方米、贮草棚20幢800平方米,利用率达100%。
3.2 良种繁育方面:通过良种繁育项目的实施,哈勒景村已组建半细毛羊核心群6群1500只,培育优质半细毛羊种公羊115只,优质生产母羊420只,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
3.3 草原生态治理:冬春草场全部实现划区轮牧,重度退化草地下降3%,天然草场产草量提高8.9%。同时,核减载畜量达1.34万只羊单位,种植饲草料8200亩,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
3.4 生产方式方面:通过示范点建设,目前哈勒景村母畜比例达60%以上,种公羊全部实现集中管理、统一饲养,牛羊舍饲半舍饲养殖数量达到1.4万头只,肥育出售羔羊10000只。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联系市场、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积极发展订单竞拍销售,羊毛等畜产品集中销售率达85%以上。目前,合作社按股份制经营的方式运行,农牧户参与率为100%。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乡共输出劳动力180人次。 3.5 服务体系方面:示范点专业合作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基本实现了规范化运行;综合服务站配备了兼职工作人员,已开始试运行,通过科技培训,户均拥有1名科技明白人。
3.6 生活设施及村容村貌:全村农牧户家电普及率100%,通过村容村貌整治,哈勒景村村貌整洁、美观,2011年人均收入预计可达9578元,同比增长27.89%。
4.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为使示范点建设顺利推进,县乡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对示范点建设做了详细的安排,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进村进点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多次组织召开相关单位协调联系会议,就示范点建议中生产生活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些基础建设工作,按部门、行业提出了建设要求,切实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资金整合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具体工作中我们按照围绕“五个依托”、培育“四个中心”、抓住“三个突破口”、强化“两个支撑”、树立“一个标杆”的建设思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确保示范点建设顺利推进。
4.1 围绕“五个依托”,深入推进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
(1)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探索股份制经营模式。注重对哈勒景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管理,逐步确立“合作+股份”的经营模式,通过合理配置草地资源,构建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营销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充分调动和提升了专业合作组织的能动性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了合作社管理水平,目前合作组织参与股份制经营的农牧户达到100%,实现了生产发展向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2)以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带动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引进了海晏县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示范园,通过“学管理、学科技、学营销”和“定草、定畜、定劳务”的“三学、三定”,和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规模种植和舍饲养殖,加快了草场流转集约经营和地方特色畜产品品牌的培育开发,先后共输出劳务210人,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务工问题,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3)以集中舍饲养殖点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坚持以生态化发展为方向,加大舍饲、半舍饲养殖规模,减少天然草场牲畜拥有量,实现草畜平衡。提高母畜比例,发展羔羊经济,实现羔羊产业化。积极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建立半细毛羊和藏羊核心群,逐步提高优质畜比例。目前,示范点优质畜比例达85%以上。
(4)以“马背民族现代营”建设为依托,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调整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借助哈勒景草原的独特优势和蒙古族风情,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旅游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了增收渠道的多元化。目前,“马背民族现代营”规划方案已设计完成,有望明年付诸实施。
(5)以新牧区建设为依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为彻底改变生产生活中人畜混杂、杂物乱堆的“脏、乱、差”现象,示范点建设中我们还开展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采取集中整治与分户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彻底解决了卫生垃圾死角和残垣断壁,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使示范点整体景观形象有了较大提升。
4.2 培育“四个中心”,扩大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的辐射带动面。
(1)以现有哈勒景村农事队为中心,发展集中养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哈勒景村农事队为中心,建设完成高标准畜用暖棚40幢、贮草棚20幢,并配套建设饲草料加工、贮备等设施,可年育肥饲养牲畜达1.5万只以上,对生态保护、核减牲畜奠定了基础。
(2)以上下八户地区为中心,推进半细毛羊繁育扩面。抓紧半细毛羊养殖不放松,在哈勒景村半细毛羊养殖点的基础上,新建集中养殖点1个,配套建设配种点、药浴池、畜用暖棚等设施,使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牲畜品种和质量逐步提高。目前,上下八户养殖区半细毛羊养殖户达3户,半细毛羊达600只。
(3)以哈勒景口为中心,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围绕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将哈勒景口打造成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后续产业培育区。今年共接待游客4000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8万元,解决富余劳动力15人。
(4)以兔尔干脑为中心,大力培育藏系羊养殖。针对哈勒景兔尔干脑地区海拔高、牧户居住偏远等实际,我们采取培育发展藏系羊本品种,打造本地藏系羊发展区的措施,已组建藏系羊核心群10群,藏系羊2000只。
4.3 抓住“三个突破口”,实现三个根本转变。
(1)以生产资料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实现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目前哈勒景村100%以上的农牧户已加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调动和提升合作社带动能力,我们从合作社组建、生产、经营、销售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入手,积极探索尝试生产资料股份制合作经营。由专业合作社牵头,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统一加工,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和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管理的新突破。
(2)以发展羔羊经济为突破口,实现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坚持把羔羊经济作为哈勒景群众增收的新渠道,以提升羔羊经济质量和效益作为关键环节,从母羊配种到产羔、断奶的全过程,引进省内较为先进的羔羊育成新技术,对1000只母羊进行全程新技术试验和推广并着力提高母畜比例,以“一高带三高”促进总增、商品、出栏的拉高,年出栏羔羊达到当年繁活羔羊的60%以上,集中规模出售羔羊10000只,销售收入380万元,实现了羔羊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3)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实现农牧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村貌村貌整治是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前提所在,作为新牧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加大了以整治“三乱”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拆除和改造了一些有碍于村容整洁的建筑及附属设施,逐步实现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亮化,实现了农牧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4.4 强化“两个支撑”,促进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向现代化发展。
(1)以科技为支撑,提升现代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加大项目整合力度,以草原节水灌溉示范、羔羊新技术育肥、良种繁育等富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为重点,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与青海大学建立合作协议,从饲草料配方加工、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入手,指导畜牧业生产向科技化发展。 (2)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将提升物质装备作为示范点建设的重中之重,整合涉及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品质提升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达1200万元,有效改善了物质基础,实现了装备配置的新提升。
4.5 树立“一个标杆”,为全州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提供样板。为切实将示范点打造成全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的标杆和样板,我们坚持用现代的管理方法管理畜牧业,用生态理念改造畜牧业,优化投融资体制,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绿色、生态、有机品牌产品,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农牧户参与为途径,推动了市场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为全县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5. 取得的经验
5.1 经验一: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必须借助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认可。自示范区示范点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始终把发动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贯穿于全过程,通过宣传、动员、引导、组织,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建设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促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生产的认识,增强广大农牧民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坚定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收的信心。
5.2 经验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哈勒景示范点的建设告诉我们,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重点是抓好以人畜饮水、乡村道路、设施暖棚、服务体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农牧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5.3 经验三:培育和扶持农牧业龙头企业是推动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要坚持扶持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只有积极推广“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经营方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才能促进农畜产品的销售、流通,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应对风险的能力。
5.4 经验四: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的核心。要继续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加快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加快饲草料基础建设,加快牛羊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加快良种繁育工程,努力实现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5.5 经验五: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根本。我们充分认识到草地资源的重要生态地位,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畜牧养殖业发展模式,坚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加强草地保护,防止植被退化,建立草地生态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在哈勒景村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一是部分地区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行路难等问题,仍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哈勒景村集中舍饲养殖区还存在缺乏围墙、1000米道路硬化等后续建设资金的问题。二是由于合作组织在效益增长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的还不健全,导致部分农牧民群众在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方面持观望态度,观念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7. 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为抓手,推动畜牧业向市场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区、集中舍饲养殖区、半细毛羊养殖区和牦牛提纯复壮区,以哈勒景公路、西柳公路沿线突出发展饲草料种植和观光农业,带动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打造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旅游景点发展布局,形成“四区两线一点”的发展布局,实现哈勒景乡产业结构多元化,地区发展特色化和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发展总目标。
7.1 四区:一是以原化工厂到乡政府为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区。依托海晏现代生态畜牧业产业示范园和即将落户的奶牛养殖场等龙头企业,带动全乡畜牧业发展。采取“公司+合作社+牧户”的合作生产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推广养殖优质畜,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形成产、加、销为一体的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格局。二是以乡政府至哈勒景村农事队为集中舍饲养殖区。以哈勒景村和乌兰哈达村农事队为中心,大力发展集中舍饲养殖业。目前,哈勒景村农事队已建成高标准畜用暖棚40幢、贮草棚20幢,并配套建设饲草料加工、贮备等设施;乌兰哈达村已建成高标准畜用暖棚10幢。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加大集中规模养殖力度,发展舍饲养殖业。计划将原哈勒景寄校的基础设施改建为集中养殖生活区,生活区周边再建高标准畜用暖棚40幢,并配套各类设施,扩大集中舍饲养殖规模,力争一次性规模舍饲养殖牲畜达1.5万只以上。三是以永丰扎汉口至哈勒景口发展半细毛羊重点繁育区。“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是永丰村和哈勒景村特色养殖和发展高效畜牧业的优势品种,是群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永丰村半细毛羊养殖规模达到5000只以上,哈勒景村半细毛羊养殖达到2000只以上。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巩固提高绵改成果,充分发挥半细毛羊种羊场和繁育基地的作用,引导群众提高养殖半细毛羊的积极性,力争至2012年全乡半细毛羊养殖规模达到10000只以上。四是以乌兰哈达和永丰村脑山地区为牦牛提纯复壮区。以现有脑山地区丰富的牦牛资源为基础,继续从玉树、大通等地引进1/2良种野血耗牛,推进牦牛提纯复壮,不断提高牦牛个体性能。积极鼓励牧户养殖优质牦牛,引导群众增强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将传统粗放改为舍饲、半舍饲养殖,通过提高牦牛产肉率和产奶率,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7.2 两线:以哈勒景公路沿线和西柳公路沿线突出发展饲草料种植和观光农业。充分利用我乡丰富的饲草料基地,在满足舍饲养殖的基础上,将公路沿线的饲草料种植区与境内交通便利、自然风光美、旅游人群多的优势相结合,发展观光业种植,以打造哈勒景草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观光人群,提高哈勒景知名度。同时,引导公路沿线群众积极开办牧家乐、账房宾馆、家庭式旅馆等方式增加旅游业收入。
7.3 一点:旅游景点的开发。为进一步加强后续产业的培育,依托西柳公路69公里处自然景色和观光农业等方面优势,打造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马背民族现代营”旅游景点,实现哈勒景旅游景点零突破。形成旅游观光、歌舞表演、民俗体验、历史展示、休闲娱乐及家庭接待为一体的草原生态旅游业。同时,借助哈勒景草原的独特优势和蒙古族风情,大力发展旅游综合服务业,以旅游带动劳动力就业,促进增收渠道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