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探析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其中史料证实是一种研究和学习历史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历史学习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围绕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的培养,既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又能够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对培养学生史料证实素养创新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构建更为完善的历史史料实证培养体系,全面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文章首先对史料证实素养进行概述,然后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的策略。
  一、史料证实的概述
  史料证实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时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和品质,史料证实也是未来高中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证实主要指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的过程,进而充分利用所找到的历史材料再现历史。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史料检索收集能力、逻辑推理、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辨识能力以及科学合理的表达能力。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传授学生对史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融入历史课堂学习中,进行更加积极和有效的学习。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价值
  1.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还原再现
  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仅记忆住教材中的知识点就行了,还需要利用学习的历史知识以及史料实证对历史事实进行还原和再现,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对历史知识进行透彻的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的培养,学生就会养成积累史料实证素材的习惯,这样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最为客观的分析与认识,这样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也会十分的客观,并从历史事件中获得更多启发,将以史为鉴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应实施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历史学科的教学也是如此。但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进行知识的讲解与灌输,对于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并不是很重视,这就会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同时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學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会仅满足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以及教材中描写的内容,而是会主动进入网络、生活等多个场所,主动去寻找史料来证实学习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为教师提出了知识教学和素养培育的要求,还为教师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只有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协同发展,学生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通过对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去做史料实证的搜集、分析与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等都会得到不知不觉的培养,这样就可以达成对学生历史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接下来更好地学习做好准备。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证实素养的策略
  1.了解史料证实的类型,掌握不同类型史料实证搜集的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证实素养,是历史教师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而在具体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对史料证实的多种类型进行了解,帮助他们掌握不同类型史料证实素材的搜集方法,这样才可以为他们自身史料证实素养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史料证实的类型,包括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等,同时对各个类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史料证实的类型进行掌握。其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例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史料实证搜集任务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效的史料素材搜集方法。
  比如:在教学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时,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布置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影响的史料实证搜集任务,让学生在搜集中获得对不同类型史料实证素材搜集的有效方法。学生在对各类型史料实证素材搜集的过程中,会真切感受到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然后让学生围绕搜集的史料实证素材进行交流与讨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历史教材的知识,还接触到了与教材相关联的更多历史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更加完善,史料实证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最终高质量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
  2.判断史料的真假,提高学生对历史实证的意识
  在对高中生历史史料证实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历史证实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就同一历史事件而言,在不同史料记载中对其搜集时,会出现记录的见解不同的现象,这就表明史料会受到时代、个人、政治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想确保高中生所获得的历史信息是真实可信的,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史料真伪判断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搜集史料证实素材,并让学生对这些史料证实素材进行讨论,选择阐述最客观、公正的史料实证素材,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史料实证素材的帮助下,对学习的历史事件形成最为客观、正确的理解,也才能够真正将历史塑造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
  比如:在教学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时,在对其成败解读的过程中,从不同观点出发给出的观点也就不同。从成功角度分析,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从失败角度分析,它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在评价该历史事件的过程中,通过从多角度搜集与利用历史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史料实证去伪存真的机会,并在讨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归纳出与历史事实最贴近的结论。
  3.从史料实证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学生的历史认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史料证实素材进行培养,对学生史料实证中有效信息的提取十分重要,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可以在对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与总结之后,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学生未来个人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教学诸子百家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入到对相关史料实证信息的搜集之中,并在学生搜集之后,指导他们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具体而言,让学生围绕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等进行史料实证的搜集,让学生根据这些史料实证素材对孔子、孟子和荀子主要观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影响、百家争鸣局面的意义等进行有效信息提取,在学生完成信息提取与分析之后,会对该节课涉及的各家思想进行理解,并深层次地理解古代思想发展的意义。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对史料实证材料的搜集以及有效信息的提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再仅局限于教师讲的层面,而是会在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之下,真正对学习的历史知识形成有效的认知,这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透彻理解,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帮助学生整合史料实证结构,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高中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会接触到国内外的历史,而且这些历史的时间线很长,这就会增加学生历史学习的难度,难以厘清各重大事件。高中历史教师要了解学生历史学习时的真实学习情况和状态,可以采取史料实证结构整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效率和深度。简言之,就是通过史料实证的搜集与分析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大局思维模式的培养。
  比如:在讲解“以少胜多战役”知识點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这个知识点为关键词进行史料实证的搜集、分析与归纳,以时间点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这样就能够顺利构建该知识点的框架图。由高中生在史料实证中提取的战役时间、发生原因、重大事件、参加者、结局等有效信息的提取,促使学生对知识框架图构建得更加完整。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对该事件的理解更加透彻,记忆更加持久,而且学生在有效的史料实证素材训练之中,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更好提升。
  5.合理设计史料实证的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做好相关问题的设计,如此才可以带给学生更为正确的指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史料实证搜集难易程度这两方面出发,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无论是从中国历史角度分析,还是从世界历史角度分析,现代史史料实证的搜集相较于古代史史料的实证搜集,其简单性较强,所以在现代史史料搜集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搜集各种类型的资料。
  比如:在教学有关文革内容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从实物、图像、文献、口述等多个角度出发,搜集出更多的史料实证素材,而且这类素材的量非常大,学生搜集起来更加简单。
  6.教师为学生提供史料证实路线图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史料实证素养的融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超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范畴。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涉及到史料实证素材搜集任务之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史料证实路线图。同时在学生整个史料实证素材搜集、分析以及理解的各个环节,教师都需要参与其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在长期的训练之下,学生史料证实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7.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群体学习方式,将该学习方式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更容易调动学生参与史料实证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及时间安排,确保学生有经常参与小组学习的机会,以便于学生在互相协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史料实证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意义重大,历史教师要对史料实证素材的内涵以及培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从多角度逐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素养,真正为学生历史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扎实基础,构建更为优质的历史课堂。
其他文献
近几年,笔者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将“职业高中”和“计算机”这两个词语连接起来时,就有了某种新意。虽然职业高中学生在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在与学习“无关”的领域有着许多兴趣,其中最感兴趣的就是计算机。笔者做出这样的判断,并非调侃职业高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是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是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可以依托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
期刊
词汇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的学习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听力水平和书面表达起着直接的影响。英语词汇学习和掌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渐进过程。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重中之重,是基础和前提。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非常之少;而没有词汇,人们就无法表达任何事情。”听、说、读、写、看都是以词汇量为基础,词汇量的多少是制约学习英语很重要的因素。不储备一定的词汇量,就无
期刊
信息意识是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的先导和基础,它为学生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面对未来、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笔者从信息意识初探、信息意识为何重要以及如何增强信息意识等方面,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做出的一些思考与实践,尊重具身个体差异,阐述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互联网不仅能接受咨询,还能提供解决方案,若你不能主动思考并且去解决问题,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互联
期刊
新一轮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网络资源成为他们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应用于众多学科,也成为教师普遍利用的教学资源。但是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并不尽人意,因而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为何高中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效果难以保障?应该通过怎样的路径切实提升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研究,参阅相关文献,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初步提出合理化
期刊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一般指符合学生实际学习与发展需求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具体来说,是指能够满足学生正常生活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而具备的能力。单就高中历史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从中汲取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精神食粮,以丰富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与辩证思维。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学生深入历史,由浅入深地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感受其中的
期刊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有效的教育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对这两者的培养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优秀传统,即使是在当前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这样的教育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也要发展核心素养。很显然,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与学生的思想品德相对应,关键能力与学生的技能养成相对应。进
期刊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载砥砺歌行。1949年,西三小学成立。紧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这所与新中国同龄的南关老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依托优势,挖掘资源,自八十年代起,着力开展儿童水墨画和乒乓球校本课程研究,并结合教科研,立足于学生成长的需求,拓展教育教学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建设、文化建设,走上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七十年来,学校在狠抓教育质量的同时,坚持以“特色教育”为主
期刊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及必经阶段,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职护生作为临床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中职护生文化基础差,部分护生职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操作不熟练、法制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在临床实习工作中存在相当高的职业风险。因此,如何通过院校联手齐抓共管,提出管理对策,增强护生职业风险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渗透不断加深,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其中,建模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效率及能力的提升及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正视对学生建模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作用,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学生建模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将建模素养培养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切实提升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效果。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给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没有一流的教师,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成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因此,以学校为基础的研究———校本教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肥市西园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