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产生背景:
我园有幼儿餐厅,除了一日三餐,其余时间都空闲着。而同时,活动场地上幼儿人满为患。经过与幼儿讨论及分析餐厅的设施特点(幼儿餐厅里有低矮的水池、幼儿专用桌椅、儿童餐具等)后,我们认为在这里进行面点制作,既不会影响餐厅的正常功能,还能保证餐厅卫生,发挥餐厅设施的作用。
面点制作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既熟悉又不曾亲身参与过的。我园纳入“过程意识”的理念,利用面点制作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行解决各类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活动的开展,笔者就“教师对幼儿制作活动的支持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幼儿感受面团,自由玩
“过程意识也是行动意识,儿童的行动应指向新经验的获得。”我们先为幼儿提供了“感受面团、自由玩”的环节,帮幼儿积累经验,也助老师们了解幼儿。孩子们把面团拿在手里,攥、捏、擀、分割……面点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但是孩子们真正动手制作面点的经验却近乎是零。面团超出预料的变化,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玩了一会儿之后,孩子们开始尝试在面板上搓长条、团圆、压扁,慢慢地,餐厅安静了,孩子们投入到了制作的工作中。
教师支持策略:
支持就是给予鼓励或赞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与工具,欣赏幼儿的创作,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乐于敢于表达表现。”
环境支持要细致。开展制作活动前,教师要细细思考:活动中可能用到哪些材料,什么工具适合幼儿,有哪些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应对等。除了餐厅已有的设施设备,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一次性口罩、小套袖、围裙、塑料刀、擀面杖、不锈钢模具等。
除了物质,还有经验的准备。我们让幼儿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去搜集面点资料。有的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从网络中下载面点图片;有的幼儿在爷爷奶奶的支持下,模仿大人制作面点;有的幼儿请家长带领参观糕点店……搜资料的过程,成为孩子们习得一种学习方法的过程。
宽松氛围要重视。面点制作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作品。不管面点制作成什么形状,孩子们都是满意的、陶醉的,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时教师的赞赏、鼓励,就是锦上添花。教师要允许幼儿各种尝试,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表达。
二、幼儿面点制作,快乐多
面团是怎么来的呢?随着问题的出现,我们设立了和面区。“水少了太干,水多了太稀!哎呀呀,不好,面黏的满手都是。”经过努力,终于和面成功。第一拨孩子将经验分享给大家,后面尝试的孩子越来越顺手。
花色面点是怎么制作的呢?经过几次的面点制作,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单调的白色面团,而是想制作花色面点了。于是,各种辅料出现了:大枣、枸杞、葡萄干、红豆……同时,榨汁区也出现了:榨汁机、各种蔬菜,和出了彩色面团。
包饺子。重阳节的时候,孩子们提出要给老人包饺子吃,馅料区出现了。包饺子对孩子来说难度要大于前面的面点制作,我们邀请了部分家长进入活动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被重视,都有成功的作品。
教师支持策略:
抓住兴趣,顺势引领。在幼儿制作面点系列活动中,先后出现了“制作区”、“和面区”、“辅料区”、“榨汁区”、“馅料区”等。每一个“新区”的开展,都是教师在听取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创设的。将活动还给幼儿,教师要能沉住气、稳住神,做幼儿的“贤”内助。不要急于将自己想到的一股脑儿地倾倒给幼儿,不顾幼儿的接受能力。支持幼儿制作活动,让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抓住兴趣顺势引领,循序渐进地展开。
再如,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说:“自己制作的作品没有办法让爸爸妈妈看到,他们很着急。”教师灵机一动,架了一台摄像机,请幼儿轮流到摄像机前来播报自己制作的面点。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家长的问题,还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顺势引领,不留痕迹。
三、幼儿面点制作,遇难题
面点制作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创作,大胆想象,但是活动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一次制作活动中,一个小女孩不小心将一块小面团掉在了地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幼儿都被教育过“农民种地非常辛苦”。怎么处理掉在地上的面团?孩子们被难住了。
教师支持策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将地上的小面团带回班级,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又发布给家长共同讨论。最后参考大家的意见,形成一个制度:活动结束后,班级值日生要仔细检查地上有没有面团,把掉在地上的小面团收集带回班级,投放到美工区,再次捏制成各种好玩的东西,涂上颜色,掉在地上的面团成了区域活动的材料。
在幼儿即将通达道理但是却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为其适度的提供方法、语言或动作上的暗示,帮助幼儿捅破那层窗户纸,让幼儿豁然开朗。
再如:在制作过程中,幼儿提出“面团怎么才能黏在一起”的问题。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而是拿来两块小面团,用手沾了一点水抹在其中一块上,将另一块黏了上去。教师没有直接告诉,也没有进行讲解,但却在幼儿最需要的时候暗示给了幼儿一种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指出“儿童自己求来的知识,才是他的真世界”。
虞永平教授在《过程意识与学前教育质量》中说:“真正有效的学习不是儿童完全自发的做事,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做有挑战的事,做有思维参与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做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事。”面点制作活动给了教师一个平台,对支持策略的探索,引领着教师走向关注幼儿、关注活动过程的思维模式中。
我园有幼儿餐厅,除了一日三餐,其余时间都空闲着。而同时,活动场地上幼儿人满为患。经过与幼儿讨论及分析餐厅的设施特点(幼儿餐厅里有低矮的水池、幼儿专用桌椅、儿童餐具等)后,我们认为在这里进行面点制作,既不会影响餐厅的正常功能,还能保证餐厅卫生,发挥餐厅设施的作用。
面点制作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既熟悉又不曾亲身参与过的。我园纳入“过程意识”的理念,利用面点制作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行解决各类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活动的开展,笔者就“教师对幼儿制作活动的支持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幼儿感受面团,自由玩
“过程意识也是行动意识,儿童的行动应指向新经验的获得。”我们先为幼儿提供了“感受面团、自由玩”的环节,帮幼儿积累经验,也助老师们了解幼儿。孩子们把面团拿在手里,攥、捏、擀、分割……面点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但是孩子们真正动手制作面点的经验却近乎是零。面团超出预料的变化,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玩了一会儿之后,孩子们开始尝试在面板上搓长条、团圆、压扁,慢慢地,餐厅安静了,孩子们投入到了制作的工作中。
教师支持策略:
支持就是给予鼓励或赞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到:“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与工具,欣赏幼儿的创作,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乐于敢于表达表现。”
环境支持要细致。开展制作活动前,教师要细细思考:活动中可能用到哪些材料,什么工具适合幼儿,有哪些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应对等。除了餐厅已有的设施设备,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一次性口罩、小套袖、围裙、塑料刀、擀面杖、不锈钢模具等。
除了物质,还有经验的准备。我们让幼儿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去搜集面点资料。有的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从网络中下载面点图片;有的幼儿在爷爷奶奶的支持下,模仿大人制作面点;有的幼儿请家长带领参观糕点店……搜资料的过程,成为孩子们习得一种学习方法的过程。
宽松氛围要重视。面点制作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作品。不管面点制作成什么形状,孩子们都是满意的、陶醉的,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时教师的赞赏、鼓励,就是锦上添花。教师要允许幼儿各种尝试,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表达。
二、幼儿面点制作,快乐多
面团是怎么来的呢?随着问题的出现,我们设立了和面区。“水少了太干,水多了太稀!哎呀呀,不好,面黏的满手都是。”经过努力,终于和面成功。第一拨孩子将经验分享给大家,后面尝试的孩子越来越顺手。
花色面点是怎么制作的呢?经过几次的面点制作,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单调的白色面团,而是想制作花色面点了。于是,各种辅料出现了:大枣、枸杞、葡萄干、红豆……同时,榨汁区也出现了:榨汁机、各种蔬菜,和出了彩色面团。
包饺子。重阳节的时候,孩子们提出要给老人包饺子吃,馅料区出现了。包饺子对孩子来说难度要大于前面的面点制作,我们邀请了部分家长进入活动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被重视,都有成功的作品。
教师支持策略:
抓住兴趣,顺势引领。在幼儿制作面点系列活动中,先后出现了“制作区”、“和面区”、“辅料区”、“榨汁区”、“馅料区”等。每一个“新区”的开展,都是教师在听取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创设的。将活动还给幼儿,教师要能沉住气、稳住神,做幼儿的“贤”内助。不要急于将自己想到的一股脑儿地倾倒给幼儿,不顾幼儿的接受能力。支持幼儿制作活动,让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抓住兴趣顺势引领,循序渐进地展开。
再如,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说:“自己制作的作品没有办法让爸爸妈妈看到,他们很着急。”教师灵机一动,架了一台摄像机,请幼儿轮流到摄像机前来播报自己制作的面点。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家长的问题,还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顺势引领,不留痕迹。
三、幼儿面点制作,遇难题
面点制作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创作,大胆想象,但是活动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一次制作活动中,一个小女孩不小心将一块小面团掉在了地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幼儿都被教育过“农民种地非常辛苦”。怎么处理掉在地上的面团?孩子们被难住了。
教师支持策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将地上的小面团带回班级,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又发布给家长共同讨论。最后参考大家的意见,形成一个制度:活动结束后,班级值日生要仔细检查地上有没有面团,把掉在地上的小面团收集带回班级,投放到美工区,再次捏制成各种好玩的东西,涂上颜色,掉在地上的面团成了区域活动的材料。
在幼儿即将通达道理但是却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为其适度的提供方法、语言或动作上的暗示,帮助幼儿捅破那层窗户纸,让幼儿豁然开朗。
再如:在制作过程中,幼儿提出“面团怎么才能黏在一起”的问题。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而是拿来两块小面团,用手沾了一点水抹在其中一块上,将另一块黏了上去。教师没有直接告诉,也没有进行讲解,但却在幼儿最需要的时候暗示给了幼儿一种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指出“儿童自己求来的知识,才是他的真世界”。
虞永平教授在《过程意识与学前教育质量》中说:“真正有效的学习不是儿童完全自发的做事,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做有挑战的事,做有思维参与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做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事。”面点制作活动给了教师一个平台,对支持策略的探索,引领着教师走向关注幼儿、关注活动过程的思维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