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文”即篇幅长、文字多、内容丰富的课文。长文短教,就是对篇幅较长的文章用有限的时间来实现无限的教学价值,也可以理解为有效整合、梳理多篇类同课文,提炼关键教学难点。这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从被动跟着老师走的局面,转变成课堂的主人,也为教师的教学减轻了一定的负担,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以下四点做法可供参考:1.了解学情,是为短教之源。2.大胆忽略,是为短教之基。3.以生为本,是为短教之根。4.迁移补充,是为短教之桩。
关键词:化整为零;长文短教;小学语文
何谓“长文短教”
“长文”即篇幅长、文字多、内容丰富的课文。一般来讲,我们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二学段在800字以上、第三学段在1000字以上的现代文,称作“长文”。长文的信息量大是它的长处,但同时也带来所需教学时间长、教学上不易处理、更易引起学生厌烦等问题。长文短教,就是对篇幅较长的文章用有限的时间来实现无限的教学价值,研究如何化整为零、长文短教,一课抓一个重点就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这毫无疑问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在现在大力倡导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环境下,长文短教也可以理解为有效整合、梳理多篇类同课文,提炼关键教学难点,比如古代诗歌的集中意象讲解。这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从无聊嚼课本,被动跟着老师走的局面,转变成课堂的主人,也为教师的教学减轻了一定的負担。
二、“长文短教”的意义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提升教学效果,就要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取舍,去粗取精,那么如何取舍呢?一要会舍:凡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处理的字词问题可以舍弃;凡是学生通过自读能够理解的内容可以舍弃;凡是学生通过自悟能够感受到的情感与精神可以舍弃。二要会取:取重点、取难点、取突破点。抓住了这几点,便抓住了一堂课的要害,解决好了这几点,就能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来获取高效的课堂效益。
而相信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长文短教”的关键。传统的教学理念常认为,如果不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就不会理解,知识点就会遗漏,因此授课时总想要面面俱到。其实,将语文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探究、创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这是光通过替代式教学策略无法达到的,新课标提倡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能做引路人,而不能做代跑者。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理解才是长文短教的保障。
三、“长文短教”的做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全身隐退,而是适时介入,适时引导。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教师适时的引导是必要的。以下分享几点做法可供日后参考:
(1)了解学情,是为短教之源。长文短教对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教师只讲一篇文章的核心和重点,其他的学生必须要自己去课前预习及课后拓展,否则上课时学生就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充分了解学情来为长文短教做好铺垫。除了传统的询问、聊天等直接方式之外,也可以通过学习任务单的落实,让学生先一步与文本对话,获得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这样,课堂上,教师只要稍加点拨,或是适当传授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2)大胆忽略,是为短教之基。语文的教学是非常灵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文短教的时候要做到大胆忽略,抓住最核心最能引起共鸣最有实用性的点进行挖深、挖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课一得。长文固然需要短教,但教材选取的“长文”一般都具有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和典型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又需要“长教”,即学会“小题大做”,从某个细微的点中抓住核心,进行普遍性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同类文本、知识理解的能力的和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大胆忽略”的同时又具有文本细读、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3)以生为本,是为短教之根。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是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面对一篇“长文”,学生在课前就应该有自主性的解读,这也是落实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迁移和强化认识才是长文短教最重要的部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全身隐退,而是适时介入,适时引导,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
(4)迁移补充,是为短教之桩。长文短教并不是将重点之外的枝桠剪得干干净净,一点不要,它与“短文长教”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优化的原则就是目标选定的角度与目标确定的量。而在长文短教中剪掉的“枝桠”可以随时在以后的“短文长教”中“捡起”,从记忆中搜寻以往被“忽略”的内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延伸,围绕教学目标的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唐福.巧抓切入点妙设主问题——例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速读旬刊,2015(7).
[2]朱娟.删繁就简三秋树——浅谈经典长文之短教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5(21):137-138.
[3]陶菲.“长文”巧于优化“短教”功在细磨——有关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1).
关键词:化整为零;长文短教;小学语文
何谓“长文短教”
“长文”即篇幅长、文字多、内容丰富的课文。一般来讲,我们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二学段在800字以上、第三学段在1000字以上的现代文,称作“长文”。长文的信息量大是它的长处,但同时也带来所需教学时间长、教学上不易处理、更易引起学生厌烦等问题。长文短教,就是对篇幅较长的文章用有限的时间来实现无限的教学价值,研究如何化整为零、长文短教,一课抓一个重点就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这毫无疑问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在现在大力倡导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环境下,长文短教也可以理解为有效整合、梳理多篇类同课文,提炼关键教学难点,比如古代诗歌的集中意象讲解。这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从无聊嚼课本,被动跟着老师走的局面,转变成课堂的主人,也为教师的教学减轻了一定的負担。
二、“长文短教”的意义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提升教学效果,就要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取舍,去粗取精,那么如何取舍呢?一要会舍:凡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处理的字词问题可以舍弃;凡是学生通过自读能够理解的内容可以舍弃;凡是学生通过自悟能够感受到的情感与精神可以舍弃。二要会取:取重点、取难点、取突破点。抓住了这几点,便抓住了一堂课的要害,解决好了这几点,就能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来获取高效的课堂效益。
而相信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长文短教”的关键。传统的教学理念常认为,如果不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就不会理解,知识点就会遗漏,因此授课时总想要面面俱到。其实,将语文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探究、创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这是光通过替代式教学策略无法达到的,新课标提倡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能做引路人,而不能做代跑者。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的理解才是长文短教的保障。
三、“长文短教”的做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全身隐退,而是适时介入,适时引导。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教师适时的引导是必要的。以下分享几点做法可供日后参考:
(1)了解学情,是为短教之源。长文短教对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教师只讲一篇文章的核心和重点,其他的学生必须要自己去课前预习及课后拓展,否则上课时学生就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充分了解学情来为长文短教做好铺垫。除了传统的询问、聊天等直接方式之外,也可以通过学习任务单的落实,让学生先一步与文本对话,获得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这样,课堂上,教师只要稍加点拨,或是适当传授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2)大胆忽略,是为短教之基。语文的教学是非常灵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文短教的时候要做到大胆忽略,抓住最核心最能引起共鸣最有实用性的点进行挖深、挖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课一得。长文固然需要短教,但教材选取的“长文”一般都具有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和典型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又需要“长教”,即学会“小题大做”,从某个细微的点中抓住核心,进行普遍性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同类文本、知识理解的能力的和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大胆忽略”的同时又具有文本细读、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3)以生为本,是为短教之根。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是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面对一篇“长文”,学生在课前就应该有自主性的解读,这也是落实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迁移和强化认识才是长文短教最重要的部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全身隐退,而是适时介入,适时引导,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
(4)迁移补充,是为短教之桩。长文短教并不是将重点之外的枝桠剪得干干净净,一点不要,它与“短文长教”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优化的原则就是目标选定的角度与目标确定的量。而在长文短教中剪掉的“枝桠”可以随时在以后的“短文长教”中“捡起”,从记忆中搜寻以往被“忽略”的内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延伸,围绕教学目标的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唐福.巧抓切入点妙设主问题——例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速读旬刊,2015(7).
[2]朱娟.删繁就简三秋树——浅谈经典长文之短教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5(21):137-138.
[3]陶菲.“长文”巧于优化“短教”功在细磨——有关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