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dao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和最终结果。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兼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性强,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积极进行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地理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认为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余地。
  例如,在讲授地球自转周期时,在演示完恒星日与太阳日的长短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假设:1、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都发生了改变;2、自转方向不变,公转方向改变;3、自转方向改变,公转方向不变。这三种情况下,恒星日和太阳日的长短将如何变化?此时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动机,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二、激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将寓言、诗歌、歇后语、民谣、音乐、谜语、漫画、故事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比如,在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前,教师可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英国的泰吾士报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上说,他蒙上眼睛沿着平坦的道路向前走,结果发现路线偏转了,请报社解释一下原因。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并很快有了答案。这样既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巧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则须疑,疑则生智。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考才能辨疑解难、有所进取、有所创新。创新思维是地理创新教育的核心,只有在教学中切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勇于超出常规想象,才能使学生在障碍、迷局面前通过创新思考去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拓展思维空间,从多侧面去分析问题,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思维和方法,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后得到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快乐,同时他们的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比如在讲到西亚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沙特阿拉伯虽然石油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严重短缺,采取哪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但多数地区种树又严重缺水,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对创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凸现,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四、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素质教育的要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地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与学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学生是教学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任何指导、启发和传授,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时,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的地理教学,要做到:
  1、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3、及时反馈调节,强化学生参与。
  4、采用积极评价,激励学生参与。
  5、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参与效果。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参与中,通过积极自主的“做”与“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创新教育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实验或模拟过程中获得新知。
  比如“三圈环流”、“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可以让学生操作(或制作)简易明了的学具,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和思维,去打开新的思路;或让学生自己去控制多媒体电脑,创造性地领会地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践课讲究的是体验,实践课中学生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在书本里没有答案,只有在实践中自己想办法,创新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五、求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展创新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地理教师要切实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特别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要鼓励学生扬长补短,发表独立的见解,逐步形成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创新素质,并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才能。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非常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也可能非常一般。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育,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其他文献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学生的其他素质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思想品德教育,考什么教什么,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普九以来,特别是大纲明确规定美术是初中的一门必修课,美术课才逐步得到重视。美术课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是
期刊
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少、慢、废、差”的弊病,以致学生一说写作就头痛。笔者曾对本校的一个重点班与普通班做过调查,两班的数理化成绩相差悬殊,但作文水平相差无几,甚至有些理科尖子生连最基本的文句都写不通,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当前作文教学这一环节仍存在问题。针对这些情况,笔者现将多年来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读写结合  我们提倡学生大量广泛的涉猎,同时提出了两个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品味学习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里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
期刊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数学思维、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弄清教材编者的思维活动  教材编者依据知识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的身心发育水平将复杂的思维过程处理成思维结果呈现出来,教材呈现给我们的是经过整理精心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的外在表现即为语言。许多数学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等能力的表现离不开数学语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操作?效果又怎样呢?本人在教学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校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遵循口语交际学习的规律,正在探寻交际支点,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努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支点一: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语文教学中  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1、利用教材专题,训练口语技能。  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
期刊
写字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加强写字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能增强表达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提高学生书写的质量。如何做好低年级
期刊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就需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
期刊
一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阅读速度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将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
期刊
在议论文中,论据就是论证论点的根据,就是作者建立观点的理由。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一般议论文用的多是事实论据,这从高考作文中可以选出大量的例子。  从高考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考生选用论据的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选用“浓缩”材料  议论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仅是用来阐明道理的一个论据,它不需要也没必要细致地铺叙描绘。因此,在说理议论时,叙写论据要惜墨如金、高度浓缩,少写或不写细节,也不要具体铺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