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加坡学校德育以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儒家思想为指导,确定学校德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用儒家思想整合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儒家思想底色,寻求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岛国,曾经长期被英国和日本进行殖民统治,1959年宣布自治,1965年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从一个水源都需要引进的落后国家,到现在跻身“亚洲四小龙”的行列,新加坡的成功在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人才立国,教育立国的策略,用儒家思想作为共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用儒家思想倡导的“以整体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修、齐、治、平”的个人修养模式,“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构筑共同价值观的核心。①我国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且我国正致力于学校德育的改革和道德建设,因此,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研究新加坡的学校德育,无疑会给我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加坡学校德育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校德育。在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学校德育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同儒家思想有机整合,彰显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学校德育。
(一)教育目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一儒家思想为指导,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建国初期的“好公民”教育目标阶段。新加坡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灌输礼貌、诚实、毅力、仁爱等伦理价值观念,强调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培养。②
2. 突出民族团结的多元文化道德教育目标。70年代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民族团结和发展经济,通过母语进行“生活教育”。了解新加坡立国精神、信念、成就,培养效忠、爱国、尽责、守法观念,做个好公民;了解新加坡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东西方的优良传统道德与固有文化价值观,做身心健康与品格优良的国民;了解人生、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多元民族文化国家。
3. 全面德育的道德教育目标。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引进的同时,文化随即也大量涌入,传统美德受到忽视,所以道德教育的目标转向重振传统文化,恢复忠孝纲常,换而言之,重新发挥东方美德,抗拒西方颓废思想的侵蚀。③
新加坡学校现在的德育目标层次鲜明: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这一层次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的出发点,要求移民及其后裔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文化传统,还要以认同之心看待同处这片国土上的他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第二层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一层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避免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第三层以之前的两个层次为基础,是最高层次,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观念的“新加坡人”。
(二)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世界上第一个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且正式施教的国家便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并编写出具体的教材,完整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
1.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
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自治时期的名称为“伦理”,1974年,开设“公民课”,主要灌输节俭、孝梯、服从权威和忠于政府的儒家思想价值观。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新加坡重新提出实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于是便在小学阶段开设“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两门课程。新世纪伊始,新加坡再一次进行课程改革,小学现行的学校德育课程是“公民与道德教育”,包括十个方面,28个德目:(1)了解自我:自尊,自我肯定;(2)廉洁正直:诚实,勇气,信用,公正;(3)自律:毅力,耐性,礼貌;(4)责任感:对己,对他人,对学校和社会,对国家;(5)爱家:孝顺,家庭凝聚力,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声誉;(6)爱校:学校为荣,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7)团队精神:合作;(8)社区生活:种族和谐,互敬互重,关怀和体谅;(9)爱国: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应变能力;(10)认识与了解邻国:相互依存,和平及稳定。④
2.新加坡中学德育课程
80年代新加坡在中学阶段的中一、中二开设了“生活与成长”、“公民与时事”课程作为必修课,课程基本上是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在中三、中四开设了“公民学”课程,目的是抵御“西化”,促使国民形成巨大的凝聚力。1982年又在中学强制实行宗教教育,开设《儒家伦理》课程长达8年之久。随着1991年1月《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的公开发表,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五大共同价值观”,正式取消“儒家伦理”与其他宗教课程,统一以“公民与道德”科目替代。
新加坡教育部根据“五大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规定了中等教育的五大道德价值观念,分别是:(1)国家利益高于社区利益,社会利益先于个人利益;(2)家庭是社会的基础;(3)支持社会、尊重个人;(4)珍视团结、防止冲突;(5)实现种族和宗教平等和睦。⑤
(三)教学内容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育,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恭礼让”、“弘毅坚韧”、“宠辱不惊”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儒家伦理思想和“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在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新加坡形成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传统,形成“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五项共同价值观。⑥五大价值观是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 又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二、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儒家思想化的原则
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是儒家思想化的内容,体现出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其中科学化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土化是对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文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社会化则是对儒家思想的实践。
(一)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即剔除儒家思想中封建观点,选择科学化的观点,纳入学校德育内容中,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余英时先生曾说过无论儒学怎样调整其结构,它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域中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继续运用《大学》的传统模式了。⑦传统儒家思想的等级制度,君臣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充满了等级分化,封建统治思想,鬼神、迷信,忽略人性的诟病,类似这样的内容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果断剔除。“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这些儒家思想,选取其中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正确解读,既是科学化,又是本土化、现代化。
比如,“朋友有信”是说诚信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石。在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中写到:愿与他人分享,先替别人着想、能跟他人建立友谊这样的课程标准。在现实中,只有宽阔的胸襟才能做到的替别人着想,才能与他人分享喜悦、成功和悲伤。这种在尊重中孕育出的儒家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⑧
(二)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即引入的儒家思想,不是全盘接收,而是选取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内容。儒家思想“本土化”是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现行文化,融入新加坡现行学校德育内容的必然要求。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经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才可能被接受。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度,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在《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及共同价值观中有着具体的体现。
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忠”指的是热爱政府,效忠国家;“孝”即孝顺长辈,尊老敬贤;“仁爱”是富有同情心,关心、爱护他人;“礼义”是指讲礼貌,重承诺,守信用,诚相待,少猜疑;“廉”是对学生将来为官的道德要求,即为官、为政清廉;“耻”就是耻辱之心,旨在帮助青少年学生辨羞耻、知荣辱,培养一种知耻观念。⑨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儒家思想新加坡化的最集中体现,吸取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如重视个人修养和家庭,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等。⑩
(三)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即应该剔除儒家思想中守旧的、过时的思想,保留与时的俱进的部分,并进一步对其发展。
在《为儒学发展不懈陈辞》中杜维明先生指出,传统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突破“三纲五常”,突破“吃人”的礼教,吸收自由、平等、公义、法治、人权等价值观念。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多次强调“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利地融会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问题的科学调查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强调‘五伦’的东方价值观,但也必须给予其现代方式的解读。”
《儒家伦理》是以东方儒家思想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主要的形式和手段,把古文难懂的儒家经典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教材,将筛选出的儒家伦理精华用现代视角解释。比如,用学脚踏车、学游泳等平凡的小事,去解释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对“五伦”观点的改造,把“父子”改成“父母与子女”,“君臣”改成“国家与人民”,“兄弟”改成“兄弟姐妹”,并对“五伦”进行了现代的解释,强调男女绝对平等、处于平等的位置,摒弃丈夫是绝对权威,妻子必须服从的封建观念等。B11
正如李光耀总理强调的,新加坡一面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一面吸收西方文明的进步因素, 二者与新加坡传统文化共同构建新加坡“独立、民主、敬业乐群、仁爱礼让、廉洁奉公、刻苦勤劳、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新加坡精神。B12
(四)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即学校德育内容中儒家思想的体现不单单是在课堂,还体现在“学而时习之”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是德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课外德育辅导活动以及社区德育实践。
1.课外德育辅导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五项德育辅导活动来有效地实现学校德育目标:(1)榜样教育:选取认真履行国家德育目标的榜样,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2)阐释教育:教师有义务向学生解释新加坡社会规章制度和道德规则的意义,有责任帮助学生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3)规劝教育:教师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规劝,使学生能够履行所学的价值观;(4)环境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德育氛围,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5)体验教育: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直接正面的经验,积极向上的体验,认同道德要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2.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精神,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六方面内容:(1)“好朋友”计划;(2)关怀与分享计划;(3)负起校内的领导责任;(4)到福利收养所和儿童组织服务;(5)清洁环境计划;(6)临时服务,如慈善乐捐、春节慰问等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践行该项计划,如文体活动、清洁活动、植树活动、忠诚周和尊老敬贤活动以及文明礼貌月活动等。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增加对社会、国情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知行统一。B13
三、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成为了新加坡学校德育的一大亮点,其标志性和导向性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理论基础,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也是挽救社会道德滑坡危机、防范道德缺失的重要手段。 (一)有利于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整合
新加坡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使得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西方的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也在侵蚀年青一代的思想,“西化”倾向也给社会带来了“世风不古”、“人情淡薄”的负面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淡薄、犯罪率上升、心态冷漠等。14新加坡政府一直都把学校的道德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重要措施,因为人民精神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新加坡的未来,为了能抵抗西方价值观念腐蚀,新加坡选取了儒家思想。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少数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正式施教的国家,在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方面不仅对德育课程不断改革,还做出很多努力,比如2006年政府设立“道德培育奖”和“杰出道德培育奖”来鼓励学校加强道德教育,对讲授《儒家伦理》课程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等等。
基于新加坡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特殊国情,新加坡政府决定整合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了避免敏感的种族问题,维护稳定的局面,新加坡政府决定用儒家思想塑造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合新加坡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标志着新加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全体新加坡人都能接受的,具有主导意义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与之相应的德育课程也标志着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完善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场所,共同推进终身教育的前进。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深化,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学校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战场,具有正式性和强制性。而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为二者提供了支撑、保障以及实践的平台。
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隐蔽性的家庭教育,重视对学生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重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比如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创立学校与社会机构一体化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而学校推行学生社区服务计划,以此建立广泛的社区教育网和教育监督站。B15
新加坡政府还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予以配合,如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新加坡政府每年倡导的各种活动就多达30来种。新加坡领导人也经常参加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并在公开场合多次发表饱含儒家思想的“尊老爱幼”、“民族团结”、“吃苦耐劳”等充满正能量的言论。新加坡政府在社会上推行的奖惩标准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对各种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依据法律进行严格管理,引导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
新加坡是个开放的社会,建国初期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随之传播,这对新加坡人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观念被淡化,甚至被“西化”。当时的德育主要培养国民意识、效忠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忽视了品德教育,导致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公德水平的下降。161970年新加坡政府对18至20岁的国民服役人员做了一项“对人对事”的态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父母、长官、兄弟姐妹和朋友的态度,以及对婚姻和婚前性行为等的看法仍然非常传统。可是进入80年代初期后再次调查,发觉年轻人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比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在价值观和处世态度上不再那么传统。17人们由此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公民道德教育。为了防止年轻一代过度西化,新加坡政府提倡青少年应该找到自我属性,继承上一代坚贞不屈、谦和通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抵制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的侵蚀,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新加坡学校德育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担,在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现代性空间中,用现代化的儒家思想,抵御了西方腐朽的价值观,拯救了社会的道德危机,完成了公民教育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步骤,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我国学校德育可以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之处,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用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儒家思想指导学校德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建立起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冲击的思想防线,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滑坡的危机,并为中国化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2]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4]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5]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6]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7]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8]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9]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10]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11]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12]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13]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J].技术与教育,2006,(02):19—35.
[14]史明轩.新加坡儒学伦理的复兴与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9,(02):25—29+35.
注解
①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②③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④⑤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⑥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⑦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⑧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⑨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⑩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B1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B12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B13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B14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B15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B16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J].技术与教育,2006,(02):19—35.
B17史明轩.新加坡儒学伦理的复兴与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9,(02):25—29+35.
关键词: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岛国,曾经长期被英国和日本进行殖民统治,1959年宣布自治,1965年成立新加坡共和国。从一个水源都需要引进的落后国家,到现在跻身“亚洲四小龙”的行列,新加坡的成功在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人才立国,教育立国的策略,用儒家思想作为共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用儒家思想倡导的“以整体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修、齐、治、平”的个人修养模式,“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构筑共同价值观的核心。①我国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且我国正致力于学校德育的改革和道德建设,因此,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研究新加坡的学校德育,无疑会给我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加坡学校德育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校德育。在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大背景下,新加坡学校德育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同儒家思想有机整合,彰显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学校德育。
(一)教育目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一儒家思想为指导,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建国初期的“好公民”教育目标阶段。新加坡建国初期,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灌输礼貌、诚实、毅力、仁爱等伦理价值观念,强调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培养。②
2. 突出民族团结的多元文化道德教育目标。70年代学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民族团结和发展经济,通过母语进行“生活教育”。了解新加坡立国精神、信念、成就,培养效忠、爱国、尽责、守法观念,做个好公民;了解新加坡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东西方的优良传统道德与固有文化价值观,做身心健康与品格优良的国民;了解人生、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多元民族文化国家。
3. 全面德育的道德教育目标。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引进的同时,文化随即也大量涌入,传统美德受到忽视,所以道德教育的目标转向重振传统文化,恢复忠孝纲常,换而言之,重新发挥东方美德,抗拒西方颓废思想的侵蚀。③
新加坡学校现在的德育目标层次鲜明: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这一层次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目标的出发点,要求移民及其后裔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和文化传统,还要以认同之心看待同处这片国土上的他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第二层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一层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避免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第三层以之前的两个层次为基础,是最高层次,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观念的“新加坡人”。
(二)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世界上第一个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且正式施教的国家便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并编写出具体的教材,完整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
1.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
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自治时期的名称为“伦理”,1974年,开设“公民课”,主要灌输节俭、孝梯、服从权威和忠于政府的儒家思想价值观。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新加坡重新提出实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于是便在小学阶段开设“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两门课程。新世纪伊始,新加坡再一次进行课程改革,小学现行的学校德育课程是“公民与道德教育”,包括十个方面,28个德目:(1)了解自我:自尊,自我肯定;(2)廉洁正直:诚实,勇气,信用,公正;(3)自律:毅力,耐性,礼貌;(4)责任感:对己,对他人,对学校和社会,对国家;(5)爱家:孝顺,家庭凝聚力,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声誉;(6)爱校:学校为荣,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7)团队精神:合作;(8)社区生活:种族和谐,互敬互重,关怀和体谅;(9)爱国: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对国家有信心,应变能力;(10)认识与了解邻国:相互依存,和平及稳定。④
2.新加坡中学德育课程
80年代新加坡在中学阶段的中一、中二开设了“生活与成长”、“公民与时事”课程作为必修课,课程基本上是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延伸和深化;在中三、中四开设了“公民学”课程,目的是抵御“西化”,促使国民形成巨大的凝聚力。1982年又在中学强制实行宗教教育,开设《儒家伦理》课程长达8年之久。随着1991年1月《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的公开发表,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五大共同价值观”,正式取消“儒家伦理”与其他宗教课程,统一以“公民与道德”科目替代。
新加坡教育部根据“五大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规定了中等教育的五大道德价值观念,分别是:(1)国家利益高于社区利益,社会利益先于个人利益;(2)家庭是社会的基础;(3)支持社会、尊重个人;(4)珍视团结、防止冲突;(5)实现种族和宗教平等和睦。⑤
(三)教学内容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育,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恭礼让”、“弘毅坚韧”、“宠辱不惊”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儒家伦理思想和“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在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新加坡形成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传统,形成“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五项共同价值观。⑥五大价值观是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 又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二、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儒家思想化的原则
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是儒家思想化的内容,体现出科学化、本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其中科学化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土化是对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文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社会化则是对儒家思想的实践。
(一)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科学化”,即剔除儒家思想中封建观点,选择科学化的观点,纳入学校德育内容中,是选择儒家思想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余英时先生曾说过无论儒学怎样调整其结构,它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领域中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继续运用《大学》的传统模式了。⑦传统儒家思想的等级制度,君臣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充满了等级分化,封建统治思想,鬼神、迷信,忽略人性的诟病,类似这样的内容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果断剔除。“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这些儒家思想,选取其中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正确解读,既是科学化,又是本土化、现代化。
比如,“朋友有信”是说诚信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石。在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中写到:愿与他人分享,先替别人着想、能跟他人建立友谊这样的课程标准。在现实中,只有宽阔的胸襟才能做到的替别人着想,才能与他人分享喜悦、成功和悲伤。这种在尊重中孕育出的儒家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⑧
(二)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即引入的儒家思想,不是全盘接收,而是选取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内容。儒家思想“本土化”是儒家思想融入新加坡现行文化,融入新加坡现行学校德育内容的必然要求。任何外来文化都必须经过本土文化的过滤,才可能被接受。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度,儒家思想的“本土化”在《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及共同价值观中有着具体的体现。
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忠”指的是热爱政府,效忠国家;“孝”即孝顺长辈,尊老敬贤;“仁爱”是富有同情心,关心、爱护他人;“礼义”是指讲礼貌,重承诺,守信用,诚相待,少猜疑;“廉”是对学生将来为官的道德要求,即为官、为政清廉;“耻”就是耻辱之心,旨在帮助青少年学生辨羞耻、知荣辱,培养一种知耻观念。⑨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是儒家思想新加坡化的最集中体现,吸取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如重视个人修养和家庭,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等。⑩
(三)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现代化”,即应该剔除儒家思想中守旧的、过时的思想,保留与时的俱进的部分,并进一步对其发展。
在《为儒学发展不懈陈辞》中杜维明先生指出,传统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在突破“三纲五常”,突破“吃人”的礼教,吸收自由、平等、公义、法治、人权等价值观念。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多次强调“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利地融会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问题的科学调查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我们强调‘五伦’的东方价值观,但也必须给予其现代方式的解读。”
《儒家伦理》是以东方儒家思想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西方教育原理和方法为主要的形式和手段,把古文难懂的儒家经典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教材,将筛选出的儒家伦理精华用现代视角解释。比如,用学脚踏车、学游泳等平凡的小事,去解释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对“五伦”观点的改造,把“父子”改成“父母与子女”,“君臣”改成“国家与人民”,“兄弟”改成“兄弟姐妹”,并对“五伦”进行了现代的解释,强调男女绝对平等、处于平等的位置,摒弃丈夫是绝对权威,妻子必须服从的封建观念等。B11
正如李光耀总理强调的,新加坡一面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一面吸收西方文明的进步因素, 二者与新加坡传统文化共同构建新加坡“独立、民主、敬业乐群、仁爱礼让、廉洁奉公、刻苦勤劳、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新加坡精神。B12
(四)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原则
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即学校德育内容中儒家思想的体现不单单是在课堂,还体现在“学而时习之”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是德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课外德育辅导活动以及社区德育实践。
1.课外德育辅导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五项德育辅导活动来有效地实现学校德育目标:(1)榜样教育:选取认真履行国家德育目标的榜样,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2)阐释教育:教师有义务向学生解释新加坡社会规章制度和道德规则的意义,有责任帮助学生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3)规劝教育:教师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规劝,使学生能够履行所学的价值观;(4)环境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德育氛围,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5)体验教育: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直接正面的经验,积极向上的体验,认同道德要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2.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精神,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六方面内容:(1)“好朋友”计划;(2)关怀与分享计划;(3)负起校内的领导责任;(4)到福利收养所和儿童组织服务;(5)清洁环境计划;(6)临时服务,如慈善乐捐、春节慰问等活动。新加坡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践行该项计划,如文体活动、清洁活动、植树活动、忠诚周和尊老敬贤活动以及文明礼貌月活动等。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增加对社会、国情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知行统一。B13
三、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成为了新加坡学校德育的一大亮点,其标志性和导向性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理论基础,新加坡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也是挽救社会道德滑坡危机、防范道德缺失的重要手段。 (一)有利于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整合
新加坡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使得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西方的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也在侵蚀年青一代的思想,“西化”倾向也给社会带来了“世风不古”、“人情淡薄”的负面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淡薄、犯罪率上升、心态冷漠等。14新加坡政府一直都把学校的道德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重要措施,因为人民精神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新加坡的未来,为了能抵抗西方价值观念腐蚀,新加坡选取了儒家思想。
新加坡作为世界上少数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正式施教的国家,在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方面不仅对德育课程不断改革,还做出很多努力,比如2006年政府设立“道德培育奖”和“杰出道德培育奖”来鼓励学校加强道德教育,对讲授《儒家伦理》课程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等等。
基于新加坡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特殊国情,新加坡政府决定整合多元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了避免敏感的种族问题,维护稳定的局面,新加坡政府决定用儒家思想塑造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合新加坡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的提出,标志着新加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全体新加坡人都能接受的,具有主导意义的道德教育价值体系,与之相应的德育课程也标志着学校德育儒家思想化是公民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德育网络的完善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场所,共同推进终身教育的前进。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深化,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学校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战场,具有正式性和强制性。而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为二者提供了支撑、保障以及实践的平台。
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隐蔽性的家庭教育,重视对学生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重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比如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创立学校与社会机构一体化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而学校推行学生社区服务计划,以此建立广泛的社区教育网和教育监督站。B15
新加坡政府还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予以配合,如常年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等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新加坡政府每年倡导的各种活动就多达30来种。新加坡领导人也经常参加社会性道德教育活动,并在公开场合多次发表饱含儒家思想的“尊老爱幼”、“民族团结”、“吃苦耐劳”等充满正能量的言论。新加坡政府在社会上推行的奖惩标准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对各种新闻机构和大众传媒依据法律进行严格管理,引导媒体发挥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
新加坡是个开放的社会,建国初期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随之传播,这对新加坡人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观念被淡化,甚至被“西化”。当时的德育主要培养国民意识、效忠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忽视了品德教育,导致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公德水平的下降。161970年新加坡政府对18至20岁的国民服役人员做了一项“对人对事”的态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父母、长官、兄弟姐妹和朋友的态度,以及对婚姻和婚前性行为等的看法仍然非常传统。可是进入80年代初期后再次调查,发觉年轻人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他们比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在价值观和处世态度上不再那么传统。17人们由此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公民道德教育。为了防止年轻一代过度西化,新加坡政府提倡青少年应该找到自我属性,继承上一代坚贞不屈、谦和通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抵制物欲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的侵蚀,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新加坡学校德育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担,在多元文化、多民族、多宗教的现代性空间中,用现代化的儒家思想,抵御了西方腐朽的价值观,拯救了社会的道德危机,完成了公民教育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步骤,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我国学校德育可以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之处,在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用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儒家思想指导学校德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网络,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建立起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冲击的思想防线,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滑坡的危机,并为中国化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2]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4]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5]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6]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7]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8]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9]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10]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11]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12]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13]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J].技术与教育,2006,(02):19—35.
[14]史明轩.新加坡儒学伦理的复兴与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9,(02):25—29+35.
注解
①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04):32—35.
②③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④⑤赵鹤澄.探究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内容[J].金田,2013,(10):219+224.
⑥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7,(05):79—81.
⑦向海英.动力还是助力:儒家传统文化与新加坡的现代化[J].东南亚研究,2011,(03):85—90.
⑧牛晓颖,尹士花.从儒家思想解读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价值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1):155—156.
⑨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1):102—106.
⑩王学风.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5,(03):57—60.
B1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03.
B12廖艺萍.新加坡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2,(01):94—96.
B13魏新强.新加坡学校德育途径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0,(08):106—110.
B14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02):113—116.
B15冉小先.新加坡德育特色及对我们的启示[J].前沿,2006,(02):107—109.
B16高楠.中国、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J].技术与教育,2006,(02):19—35.
B17史明轩.新加坡儒学伦理的复兴与发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9,(02):25—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