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神秘色彩的传说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des17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中世纪,人们往往都会用“禁锢的黑暗时代”来修饰它。从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的消亡至十四世纪末文艺复兴到来之前的整整一千年间,这个战火连绵、教权至上的时期,宗教教会思想占据了主要的统治地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以宗教为大前提,因此科技生产力与生活水平停滞不前,人们始终在暗无天日的世界中苟且生存,思想也逐渐衰退。在这样一个看似萧条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仔细挖掘,可以发现这实际上并不完全是一个历史大倒退,中世纪其实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传世珍宝,如教会的活动场所,教堂、修道院、学校、图书馆等等建筑的修建,起到了传播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要作用;为了宗教统治的需要,教堂雇佣了技艺精湛的音乐家,从而推动了复调音乐的发展、记谱法的创新等等。
  在中世纪后期宗教音乐风靡的时代,世俗音乐逐渐崛起。它与宗教音乐相比,更加关注人们自身所要表达的情绪与情感,如对美和高尚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等等。这与宗教音乐表达的思想内涵相悖,两者间出现了激烈的对抗。世俗音乐主要来源于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法国出现的游吟诗人、德国出现的恋诗歌手以及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欧洲各处出现的流浪艺人之手。他们的音乐风格主要以单声部即兴弹唱为主,旋律较为优美细腻,节奏复杂自由又带有舞蹈性的律动,既有叙事性,又有抒情性,这些都表现出了与宗教音乐不同的音乐特征。因此,世俗音乐风格打破了宗教音乐“统治天下”的局面,为“新艺术”时期的到来埋下伏笔,开创了新的音乐格局。


阿方索十世

  法国的游吟诗人主要是由宫廷的贵族和骑士阶层,还有许多有才华的诗人音乐家构成,而德国的恋诗歌手多以贵族骑士为主。本期唱片主要涉及的游吟诗人有以下五位。阿方索十世(Alfonso X el Sabio),1252年成为卡斯提尔国国王、莱昂王国国王和加利西亚王国国王直至去世。由于他鼓励将阿拉伯文和拉丁文的作品翻译成卡斯提尔的方言,该国家人们在思想上得到了提升。阿方索本身还是一位多产的加利西亚艺术家,他的音乐语言和文学价值同样引人注目。伯纳特·德·文塔顿(Bernart de Ventadorn)是一位著名的游吟诗人,他曾在阿基坦的埃莉诺女公爵的宫廷里服务,并女公爵之相爱。伯纳特为她写了许多歌曲,但后来女公爵随英王远嫁英国,他痛苦地入了修道院并死在那里。查特雷恩·德·库西(Le Chatelain de Coucy)是十二世纪的法国游吟诗人。理查一世(Richard I, Coeur-deLion),1189年成为英格兰国王直至去世,他还担任过诺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和加斯科尼公爵、安茹伯爵等。他被称为“狮心王理查”,被他的臣民视为一个虔诚的英雄,是英国和法国不朽的标志性人物。西奥博尔德一世(Thibaut de Champagne)以游吟诗人而闻名,1234年成为纳瓦拉国王。他发起了贵族的十字军东征,是第一个统治纳瓦拉的法国人。


理查一世

  这张唱片名为“特里斯坦的竖琴——亚瑟王中世纪音乐”,其名字取自中世纪法国最受欢迎的浪漫故事“亚瑟王之死”中的角色特里斯坦。这张唱片共收录了十四首作品,均为中世纪的杰作。我们可以听到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具有超高艺术价值的创作,听到游吟诗人如何传播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穿越到十二至十四世纪的欧洲,去寻觅德国、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亚瑟王音乐传统。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当时传奇故事的神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映射,其中《Je nulls homs priz》是所有中世纪歌曲中十分优美的一首。
  亚瑟王和圣杯的传说被认为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神话。亚瑟王是古不列颠的传奇国王,是圆桌骑士团的首领,是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人物。是他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亚瑟王之死”是宝剑的赞礼,也是竖琴的颂歌。以亚瑟王为中心,讲述了亚瑟王的一生以及他与骑士们的奇遇。其中不乏激烈的战斗场面,也刻画了忠贞不二的愛情。每一位骑士都有一个深爱的人,骑士的爱情是纯洁的爱情,不掺杂半点私念。因为骑士们认为,没有任何杂质的爱情,才能真正的坚定不移。如果他们在爱情中掺杂了其他东西,情人可以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杀死。其中,特里斯坦骑士与伊索尔德王后的爱情,还有兰斯洛特骑士与亚瑟的王后桂妮维亚的私情,都属于骑士与情人的柏拉图式爱情。这深刻地描绘了英勇善战而又多愁善感的骑士形象,也充分展现出了高尚、奉献的骑士精神。
其他文献
奥古斯丁·巴里奥斯(Agustín Barrios)于1885年出生于巴拉圭,1944年逝世于萨尔瓦多,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吉他演奏家与作曲家。巴里奥斯少时从未在音乐学院学习,但他幼时便显露出了对节奏与和声的敏锐反应。巴里奥斯依靠演奏吉他和作曲谋生,作为一个流浪艺术家,他从未在任何一个国家定居,巴西、乌拉圭、萨尔瓦多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34年,巴里奥斯还曾短暂地访问了欧洲,不过直到逝世,他
期刊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波兰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  维尼亚夫斯基自幼学习小提琴,天资聪颖的他八岁时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读书。同年,他在沙龙音乐会中认识了作曲家肖邦以及诗人亚当·密茨凱维奇。青年时期,维尼亚夫斯基先后出版了几部作品。二十五岁时,他受俄罗斯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的邀请移居俄罗斯圣彼得堡。维尼亚夫斯基是一位
期刊
2018年末,上海的音乐舞台再次迎来了一场中国民族器乐的盛宴——由著名笛子演奏家唐俊乔领衔主演的原创大型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承接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绚丽的舞台造型、抒情的音乐叙事及精湛的演奏,带给观众别开生面的艺术场景。我有幸指挥演出了这场音乐会,在营造“天籁之声”的同时,更领略到了“笛韵之魂”。  《笛韵天籁》首演于2018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出品人为
期刊
史蒂芬·乔布斯曾在一次采访中被问道:“你是一个‘嬉皮士’还是‘书呆子’?”乔布斯回答道:“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我肯定是‘嬉皮士’,我所有的同事都属于‘嬉皮士’。不同的人对‘嬉皮士’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我来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活动就是在我家后院儿举行的,嬉皮士运动启发了我。”  同样,嬉皮士运动也启发了后来的摇滚乐。 01旧金山的嬉皮士活动 02披头士乐队 0
期刊
久闻国家一级作曲家、上海大众乐团团长沈传薪的大名,但缘悭一面,未能“识荆”。近日,我终于在上海徐家汇文化中心为他专设的“音乐名家工作室”见到了他。拜师名门之内,广摘作曲硕果  沈传薪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为父亲喜爱音乐,所以他自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恰好家里有一架钢琴,于是他五岁便被父亲抱上了琴凳学习弹琴。  1953年,沈传薪凭借自学的钢琴弹奏和初学的乐理知识,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一
期刊
卡内基音乐厅这座百年音乐圣殿不仅是古典音乐的殿堂,而且还拥有着深厚的爵士渊源。从二十世纪早期开始至今,卡内基音乐厅已举办了超过一千五百场爵士音乐会:1912年,詹姆斯·里斯·欧罗佩(James Reese Europe)及他的克里夫俱乐部乐团(Clef Club Orchestra)首次将爵士乐带到了卡内基的舞台;1938年,美国著名单簧管演奏家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和乐团将摇
期刊
2019年9月11日至14日,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简称斯坦尼剧院)受邀来到上海,带来三场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开启了上海大剧院2019/2020演出季,这也是该制作在上海的首演。除了歌剧团、独唱演员及舞美布景以外,剧院旗下的交响乐团、合唱团也随之而来,近两百名演职人员的阵容带来了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歌剧。演出前,我们采访了此次歌剧
期刊
一个人扎进大众之后,就像一个装备着意识的万花筒。密集的人群、拥挤的交通、移情商品、生产机械、流浪汉……总有人像游手好闲之徒一样在商场闲逛,只是为了四处瞧瞧,实际上不过是想找一个买主。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游荡者”,他们是一群身份不明的人。按照本雅明的理解,他们是置身于十九世纪巴黎都市的一种群像。在巴黎拱廊街,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而在拱廊街消失以后,他们也逐渐消失。“游荡者”随后被理解为工业文明和传统文
期刊
“施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赫赫有名的音乐世家,其中包括著名的“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Ⅱ,1825—1899),奧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作为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从六岁开始学习作曲的他对“圆舞曲”体裁颇有兴趣,十九岁时便组建管乐团演奏父亲的音乐作品。  小约
期刊
大学时期看电影《钢琴课》(The Piano),十分喜欢霍利·亨特(Holly Hunter)扮演的哑巴艾达(Ada)。电影讲的是爱恨,因一架钢琴而起,又因这架钢琴而终。我喜欢这部电影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电影中的配乐,被钢琴释放出的灵魂。  艾达与外界交流的唯一工具就是钢琴。她被父亲远嫁他乡,无论路程多艰难,也要带着自己的钢琴作为陪嫁。钢琴跟着艾达一起漂洋过海,从滔天的巨浪中被工人们搬下来,拖到沙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