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畅游 趣味无穷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文言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小古文,特别是趣味小古文,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地叩开孩子们的心门,让他们拥抱古文,爱上古文。

一、众里寻“她”千百度,趣材


  众多的小古文,浩如烟海,到底什么才是最合适的,这需要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去发掘趣味无穷的材料,去淘沥趣味无穷的“金子”。“众里寻‘她’千百度”,只是为了找到那个最合适的“她”。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可以事半功倍。
  (一)贴近生活,选择趣味
  生活是鲜亮的,是新鲜的,每一个孩子都爱自然,爱玩耍,爱动物,爱一切美好的东西。从孩子的兴趣入手,选择小古文,入情入境,回味无穷。
  春天,在青草地上放风筝,我们可以推荐“青草地,放风筝,吾在前,汝在后”;夏天,荷花满池,我们可以赏荷,吟诵《荷》,情景相融,满心馨香;秋天,芦花洁白,花飞如雪,畅读《芦花》,秋韵无穷,心境开阔……
  如果,孩子爱动物,《猫斗》《猫捕鱼》,绝对会让他们读来酣畅淋漓,欢笑无比。
  (二)贴近年代,切合语感
  越是靠近我们这个年代的,语言的感觉越接近。明清时代离我们不是很久远,部分作品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有趣,值得玩味。
  如关于“性急”“性缓”之人的笑话,性急如此,令人捧腹;性缓如斯,令人捶胸啊!
  这些文本浅显易懂,趣味无限,适合儿童,能够让他们不知不觉地爱上传统的优秀文化。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趣引


  “趣”味已有,方法要探寻。拥有千种方法,才会生出千种滋味。只有不断“躬行”,才会寻找到与材料相切合的方法。
  (一)浅吟清唱,古韵幽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好小古文的诀窍,“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当然绝不是机械地读死书,而是层层递进,拾阶而上。
  我带孩子们在小古文的世界穿梭徜徉:领略《荷》《菊》的自然之态,拍手相击,朗朗明亮;穿过《春》《夏》《秋》《冬》,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想象《猫捕鱼》,或舞或蹈,身临其境;慢读《上善若水》,认真聆听先贤的声音……速度,或急或缓;声音,或大或小。有时独吟,有时合诵……总之,不拘泥于某一单调的形式。根据文本,采用多种形式,乐趣无穷,发之声,动之情,寓之乐。
  (二)古今相对,魅力无限
  很多的古文在我们的课本中,已有凝练的语言呈现。
  以《狐狸和葡萄》为例,读故事要读出人物的心情、性格和特点等。我在引导读人物语言时,巧妙引入,孩子自然明白。
  例句: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师:你真的认为葡萄是酸的吗?那应该怎么读?
  师:还有谁试试?
  师: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我也按捺不住了。
  师: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师:我说的话是古文。古文又叫——文言文。
  这样的教授,自然,不着痕迹。文言,质朴,却有力量;简洁,却不简约。

三、观千剑而后识器,趣写


  台湾作家张晓风曾说:“从汉语的特点来说,文言是好的白话的母亲。”在趣味玩读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孩子学写,感受古文质朴而有力的魅力、简洁而凝练的特质。
  或补白想象,感受《伯牙绝弦》的震撼力量;或抓形式,感受《日月星》的迥异不同;或对照形式,迁移模仿,《猫斗》可以演变出无穷无尽的故事:《狗斗》《鸡斗》《龟斗》……
  一次次不同形式的学习仿写,孩子们也会妙笔生花,会诞生不一样的作品,古韵久长。经典古文的美,也就绚烂地绽放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永久地扎根在孩子的心上。
  趣味小古文,带我们穿越世纪的风云,去触摸古语那质朴本真的模样,去徜徉古代优秀文化的海洋,去聆听古代优秀文化的回响。
  作者簡介: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知识分子为了科举考试而耗费毕生精力,是清代著名的讽刺小说.小说之中有个精彩的桥段就是范进中举.范进作为科举制度
期刊
一堂语文课由文本、学生和教师组成。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感的碰撞,不仅拉近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鼓舞、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更加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课堂评价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至关重要。一、专注倾听,为有效评价增光  有效的课堂评价的前提是专注倾听。曾见过很多这样的情景:教师刚提出一个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叫孩子站起来回答。孩子刚回答到一半,教师又急切地打断他。这
期刊
语文课堂永远都是充满趣味与浪漫的课堂,尤其写作课更是如此.诗歌,永远是我们传情达意的很好的载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和各种科技手段的丰富,无论是生活还是教学,文
“自主学习”不仅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对语文本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应当让学生自己去摸索、积累和构建,语文教学也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愿望和动力呢?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延伸学习记录内涵,拓展课外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读写的经验和积累,为此要养成持
期刊
犁只有在耕地的时候才发言。田地是犁的纸张和疆场,犁头掀开土地的时候,犁在田地上书写诗意的诗行,纵横驰骋。看着犁划开田地,泥土的芬芳散发,把农人的疲劳驱赶在距离之外。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推进,新课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语文核心素养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要重视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语文是情感表达和输
调查发现:高达74%的乡村孩子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10本,七成乡村家庭藏书不足10本.拯救乡村儿童的阅读缺失,已是我们这些农村教师刻不容缓的事.于是,我从识字教学的革新开始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进行更新,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得学生接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跟随社会和学生的要求,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重新
不管是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导入性练习的设计,还是课堂活动性、巩固性的练习设计,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想象训练,就能让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色彩,充满情趣,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一、唤起兴趣,激发动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学习苏教版第四册《“黑板”跑了》一文时,学生对“黑板”两字上的双引
期刊
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方面反映了着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几十年的反复讨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