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整合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rui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文拟就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行商榷。
  1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1.1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完成为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
  1.2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所以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支持“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1.3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知识学习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的产生源头。
  1.4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工具的原则。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扮演以往的角色:教育素材的提供者,或是模拟教育者,或是练习机器这样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数学知识所需信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1.5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现实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原则。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数学的学习不应也不可能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
  2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
  下面结合“新课程人教版(A版)(必修2)”的《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谈谈我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
  2.1 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前预习。我提前布置了两个预习问题:①空间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定义;②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角是如何度量的?学生带着问题,到数学网站上搜集相关的资料,提出研究方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形成最佳方案。在课堂上,我让各个小组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方案。有的小组提出从平面几何出发拓展研究;有的小组提出搭建模型进行观察的方法;他们根据平面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对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大胆地猜想,但不知从哪里开始说明。虽然这些研究方案都有一定的缺陷,但毕竟是学生辛勤的汗水,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体现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教学理念。
  2.2 学生动手做模拟实验,自主探究数学。为了让学生直观感性地学习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我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学生课件,学生课件呈现了空间直线与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还有若干个辅助平面。学生可以拖动鼠标把其中的一条直线移到另一位置。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两直线的平行情况和交点个数,从而总结出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定义。通过图形的直观、数学实验及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能得到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关系:①平行;②相交;③异面。我没有先演示课件,而让学生在我预设的数学实验中,充分动手、动眼、动脑,进行自主探究。这就延缓了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不但从图形的直观上学习了新知识,而且知道了新知识的来龙去脉。“由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自主性学习。”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其实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产生过程,如果我们能在这个点上进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设计学生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实验,那么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无定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包医百病”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的老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应的学科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来。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学科的整合都应遵循的共同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种宏观的实施方法或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根据任职经历,结合目前大专士官学员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情况,探讨了基于航空装备的“一条主线、若干单元”教学法在大专士官学员工程力学课程静力学模块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对该教学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该教学法在静力学模块中的应用情况及成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大专士官 工程力学 静力学  “工程力学”是大专士官2+1层航空机务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属基
期刊
高中语文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光靠课内学习课本知识是不行的。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可长期以来,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一直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具体说来,目前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高中生缺少阅读时间,阅读量少。高中生学业负担过重,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少之又少,就连假期也被作业充斥。课外阅读量普
期刊
【摘 要】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门槛”,学生能否顺利地跨上这一门槛,直接关系后续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跨上门槛,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高中物理 高门槛 实验教学 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门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用心去呵护、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课标还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
期刊
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为语言而语言、忽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方式,构建富有人性化的课堂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互动中产生情感的共鸣,点燃智慧的火花,使高中英语课堂具有灵动性、民主和谐性,让高中英语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 培养兴趣,激活课堂生命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思维潜力的最好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
期刊
随着网络的迅速扩张,网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从而引发孤独抑郁、网恋、游戏狂、色情癖等网瘾,严重影响了当代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关注、研究学生网瘾状况,对于当前初中德育工作和预防、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深化对人文因素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作用的认识,渗透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期刊
情境教学法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它拆去传统教与学的樊篱,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帮助学生寻找到掌握英语学习的捷径,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也让我体会到:要使小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提
期刊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艺术而新颖地设计导入,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让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松散转向紧张,且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结合我的语文教学总结了几种较为常用的导入方法。  1 故事激趣法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猎奇心理,在教授新课之前,可以讲一个和课文有关,并较为有趣且有意义的小故事,通过故事带出本文要讲授的相关内容。这
期刊
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只有当学生深入思考后,需要问个“为什么”的时候,思维才算是真正地启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得知识的问题性的思维过程,而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动因。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局部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