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每名教师都应重视和有效落实的教育观。结合时事、借用“统计”知识教学的契机,利用小学生向往美的体验的情感特征,本文探讨在小学数学“统计”教学时以生态审美引导为抓手和渠道来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
关键词: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生态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393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威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下,作为“德育”组成部分的生态审美观教育,显然也应得到重视和有效落实。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突发,再度引起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反思。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以什么为抓手、采用什么方法和渠道来进行生态审美教育呢?下面,就此展开探讨。
一、神态审美教育的意义
第一,生态审美,不单是指人对于生态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审美,而是指人的心理、思想在哲学,至少是哲思方向对生态美的体验。比如生态和谐发展带来的安全、愉悦感,比如改善生态的行为使我们产生赞同、欣慰的情感。都应属于生态审美范畴。之所以选择以“生态审美”为渗透生态观教育的抓手,是因为:生态理论是比较枯燥、深涩的,给小学生讲“大道理”,既不受欢迎,也不易理解。纯粹的理论讲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小学生心智水平相左。我们知道,小学生喜欢所有能给其带来美感的事物。而生态审美恰恰是以获得美的感受为目标。再加上其直观、生动的体验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取向和认知规律。美好的生态审美体验可以使学生完成正确生态观的建立。
第二,无论是生态教育还是生态美育,都需以数据为支撑。也就是需要向学生摆出数据来说明保护生态的重要。而“统计”知识恰恰就是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与生态审美教育的需要形成了契合。数据作为生态审美教育的论据,也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且,数据通过统计图表形成了视觉直观,又与小学生的思维特征相吻合,将抽象的哲思审美转向了直接的视觉审美,最后转化成实践行为,利于学生接纳。
再加上,在五年级下册教材(北京版,下同)“折线统计图与可能性”章节后就列入了“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这个生态话题。在教学内容上,也是对应的。因而,以“统计”教学为平台,以生态审美引导为抓手和渠道来渗透生态审美教育是合理的。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
1. 挖掘适合孩子思考的素材
将生态审美教育渗透到统计教学中,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在四年级“统计表”一课中,列举的统计内容大多是与小学生的生活、兴趣相关的。比如,“唱歌、跳舞、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这些内容学生有切身体验,情感上亲近,能产生愉悦感。而如果给学生罗列一些宏观的环保数据,如,“据调查,淮河污染严重,流域60%为劣质水,影响1.3亿居民生活,国家投入了600亿元……”这些数据虽然能有力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但无论是对四年级学生做统计表、还是五年级学生制统计图,都是过于社会化了。显然,不能给小学生带来生态审美体验。
在生态审美目标下,应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有感触的内容来组织。如,“你喜欢到哪里去游玩?沙漠、秃山、公园、动物园、草原、森林……?大家一起来统计,看看喜欢到哪里去的人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统计结果呢?大家讨论一下吧?”无论是内容还是过程,学生们的内心都是愉悦的,通过自己对这些生态选项的选择、分析,达到了生态审美的辨析归类。
2. 把握生态审美路径
生态观是种宏观视角上的思维,也就是从人类命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对小学生来说,显然话题有点大、层面有点高。以他们的心智水平,不太可能从社会角度去认同生态理念——从生态美学构建理论看,生态美感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自我实现”。即,将他人的利益视为自我的利益。基于此,其实我们可以反向思考——引导学生从利己出发再迁移到利他,从而实现审美构建。
比如,由于新冠疫情,学生们需要在家上网课、家长们也很长时间留在家里。那么,就會给家庭的能源消耗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数据:每用水一吨,就会排放约250千克不可回收的污水……请同学们统计疫情期间自己家用水、用电、生活垃圾等数据,分析与之前对比产生了哪些变化,画成条形统计图或折线图——生态审美主要是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两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生态观,结果是精神上的审美构建,而从教育理论上看,必须通过物质审美这个渠道来导入。也就是将审美过程进行形象化、物化,以利于小学生理解。这其实与数学“数形结合”思想中由形到数的认知路径是契合的。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下,生态审美教育应得到重视和落实。基于生态观教育需要以数据为支撑、小学生习惯直观思维等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统计”教学为平台,以生态审美引导为抓手和渠道来落实对小学生生态观的渗透教育是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其原理是,帮助学生建立生态美学思维、产生对生态和谐的主动追求,从而拥有正确的生态伦理和生态审美意识,最后达到形成生态审美行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丁永祥. 生态审美与环境教育[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79-82.
[2]杨中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J]. 广西教育, 2015(9):42-43.
关键词: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生态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393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威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下,作为“德育”组成部分的生态审美观教育,显然也应得到重视和有效落实。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突发,再度引起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反思。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以什么为抓手、采用什么方法和渠道来进行生态审美教育呢?下面,就此展开探讨。
一、神态审美教育的意义
第一,生态审美,不单是指人对于生态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审美,而是指人的心理、思想在哲学,至少是哲思方向对生态美的体验。比如生态和谐发展带来的安全、愉悦感,比如改善生态的行为使我们产生赞同、欣慰的情感。都应属于生态审美范畴。之所以选择以“生态审美”为渗透生态观教育的抓手,是因为:生态理论是比较枯燥、深涩的,给小学生讲“大道理”,既不受欢迎,也不易理解。纯粹的理论讲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小学生心智水平相左。我们知道,小学生喜欢所有能给其带来美感的事物。而生态审美恰恰是以获得美的感受为目标。再加上其直观、生动的体验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取向和认知规律。美好的生态审美体验可以使学生完成正确生态观的建立。
第二,无论是生态教育还是生态美育,都需以数据为支撑。也就是需要向学生摆出数据来说明保护生态的重要。而“统计”知识恰恰就是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与生态审美教育的需要形成了契合。数据作为生态审美教育的论据,也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且,数据通过统计图表形成了视觉直观,又与小学生的思维特征相吻合,将抽象的哲思审美转向了直接的视觉审美,最后转化成实践行为,利于学生接纳。
再加上,在五年级下册教材(北京版,下同)“折线统计图与可能性”章节后就列入了“家庭生活中的碳排放”这个生态话题。在教学内容上,也是对应的。因而,以“统计”教学为平台,以生态审美引导为抓手和渠道来渗透生态审美教育是合理的。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
1. 挖掘适合孩子思考的素材
将生态审美教育渗透到统计教学中,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在四年级“统计表”一课中,列举的统计内容大多是与小学生的生活、兴趣相关的。比如,“唱歌、跳舞、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这些内容学生有切身体验,情感上亲近,能产生愉悦感。而如果给学生罗列一些宏观的环保数据,如,“据调查,淮河污染严重,流域60%为劣质水,影响1.3亿居民生活,国家投入了600亿元……”这些数据虽然能有力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但无论是对四年级学生做统计表、还是五年级学生制统计图,都是过于社会化了。显然,不能给小学生带来生态审美体验。
在生态审美目标下,应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有感触的内容来组织。如,“你喜欢到哪里去游玩?沙漠、秃山、公园、动物园、草原、森林……?大家一起来统计,看看喜欢到哪里去的人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统计结果呢?大家讨论一下吧?”无论是内容还是过程,学生们的内心都是愉悦的,通过自己对这些生态选项的选择、分析,达到了生态审美的辨析归类。
2. 把握生态审美路径
生态观是种宏观视角上的思维,也就是从人类命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对小学生来说,显然话题有点大、层面有点高。以他们的心智水平,不太可能从社会角度去认同生态理念——从生态美学构建理论看,生态美感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自我实现”。即,将他人的利益视为自我的利益。基于此,其实我们可以反向思考——引导学生从利己出发再迁移到利他,从而实现审美构建。
比如,由于新冠疫情,学生们需要在家上网课、家长们也很长时间留在家里。那么,就會给家庭的能源消耗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数据:每用水一吨,就会排放约250千克不可回收的污水……请同学们统计疫情期间自己家用水、用电、生活垃圾等数据,分析与之前对比产生了哪些变化,画成条形统计图或折线图——生态审美主要是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两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生态观,结果是精神上的审美构建,而从教育理论上看,必须通过物质审美这个渠道来导入。也就是将审美过程进行形象化、物化,以利于小学生理解。这其实与数学“数形结合”思想中由形到数的认知路径是契合的。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下,生态审美教育应得到重视和落实。基于生态观教育需要以数据为支撑、小学生习惯直观思维等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统计”教学为平台,以生态审美引导为抓手和渠道来落实对小学生生态观的渗透教育是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其原理是,帮助学生建立生态美学思维、产生对生态和谐的主动追求,从而拥有正确的生态伦理和生态审美意识,最后达到形成生态审美行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丁永祥. 生态审美与环境教育[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79-82.
[2]杨中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J]. 广西教育, 2015(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