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是非常具有魅力的,是世界的不变的话题和主题。想要看见世界的美好,首先就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好的美育教育首先要从孩子开始,所以学生的美育教育就非常受到社会的重视。初中美课堂有着其他科目没有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提高。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是初中的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初中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措施,希望能对初中美术课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001
当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之后,学生也能够形成更加正确的三观,让孩子的心灵更加的美好,学生们也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培养,让自己的素质品质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最终成就自己的美丽人生。初中的美术课堂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是学生和美好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桥梁。初中生有着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进行好的美育的黄金时间段。所以说,教师要更加的注重初中的美术教育,让学生审美能力得到发展,最终受到美的熏陶。
一、创设美育教学情境氛围
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也随之不断的深入改革,让信息技术不断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好的课堂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智慧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起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给初中的美术教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由于多媒体的这些积极影响,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起来,就比如说:在进行《多变的色彩》这一课时的教学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以及颜色的变化,在色彩的变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在自然的多变色彩中我们要能够体会到自然的魅力。教师如果直接将绿色、红色等具体的色彩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面对这些色块时完全没有乐趣可言,但是如果教师利用好多媒体,让色彩通过多种方式被学生接收到,比如说:图片、视频、声音等,绿色的书、青色的水等,这样的颜色和美都是形象的,学生也能够得到美的体会。教师营造好了课堂的情景,学生就会有身处在大自然深处的感觉,被自然的美征服,明白美术和绘画中的奥秘。当学生对美有了一定深度的自我了解之后,就能更进行美术的创作。教学手段的改变也能够改变课堂的氛围,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多方面的给学生带来感官体验,学生的欣赏能力也能够大幅度的提高[1]。
二、运用音乐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形式之间都是相互贯通的,虽然音乐和美术之间的艺术形式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人都向往着美好,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美术的教学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非凡的艺术家,是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美好,把音乐的动态美和画面的静态美相结合,就能够动静结合,增加学生的审美经验。在进行《敦煌,千年》的教学时,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美好,并对敦煌壁画的特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敦煌壁画代表着民族的特色,更是世界知名的文化产物,其魅力不仅仅局限在一张画中,学生通过教科书上的画很难感受到敦煌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非常有必要把音乐融入其中,《敦煌色彩》这样的相关的音乐就能够给学生营造好的感受氛围,带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之遨游在美的乐园中。音乐教学的融合也不是简单的,教师要根据每一幅画的特点来进行合适的音乐挑选,再把他们结合起来,学生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2]。
三、联系生活实际,转化生活素材
艺术都是来源生活的,是生活的升华。教师要学会使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教学生把欣赏美的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不能仅仅是呆板的进行书本上的素材教学,还要与生活中的实际素材联系起来,让学生有:“艺术并不是阳春白雪”的意识,学生也就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就比如说,在进行《花的变化》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美丽花朵的同时感受装饰的变化,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接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花的美感灵越,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朵自己最喜欢的花来学校,教师组织认识花朵,玫瑰代表忠贞的爱情、茉莉体现着沁雅、康乃馨意蕴感恩,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特征和花语,学生在了解花朵的种类的同时,還能够清楚其花语和品质,是很好的教学方式[3]。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堂具有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任务,美术的学习也有着提高学生情操和感化学生心灵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的美术教学时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改善教学方式,创设好的学习氛围、使美术和音乐相互结合、联系生活实际,最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丽杰.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研究[J]. 读书文摘(中), 2019, 000(002):1-1.
[2]陈婷. 运用乡土资源丰富初中美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8, 000(004):14.
[3]任晓东. 传情达意 润物无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践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4):207-208.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001
当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之后,学生也能够形成更加正确的三观,让孩子的心灵更加的美好,学生们也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培养,让自己的素质品质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最终成就自己的美丽人生。初中的美术课堂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是学生和美好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桥梁。初中生有着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也是进行好的美育的黄金时间段。所以说,教师要更加的注重初中的美术教育,让学生审美能力得到发展,最终受到美的熏陶。
一、创设美育教学情境氛围
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也随之不断的深入改革,让信息技术不断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好的课堂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智慧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起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给初中的美术教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由于多媒体的这些积极影响,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起来,就比如说:在进行《多变的色彩》这一课时的教学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以及颜色的变化,在色彩的变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在自然的多变色彩中我们要能够体会到自然的魅力。教师如果直接将绿色、红色等具体的色彩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面对这些色块时完全没有乐趣可言,但是如果教师利用好多媒体,让色彩通过多种方式被学生接收到,比如说:图片、视频、声音等,绿色的书、青色的水等,这样的颜色和美都是形象的,学生也能够得到美的体会。教师营造好了课堂的情景,学生就会有身处在大自然深处的感觉,被自然的美征服,明白美术和绘画中的奥秘。当学生对美有了一定深度的自我了解之后,就能更进行美术的创作。教学手段的改变也能够改变课堂的氛围,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多方面的给学生带来感官体验,学生的欣赏能力也能够大幅度的提高[1]。
二、运用音乐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艺术形式之间都是相互贯通的,虽然音乐和美术之间的艺术形式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人都向往着美好,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美术的教学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非凡的艺术家,是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美好,把音乐的动态美和画面的静态美相结合,就能够动静结合,增加学生的审美经验。在进行《敦煌,千年》的教学时,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美好,并对敦煌壁画的特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敦煌壁画代表着民族的特色,更是世界知名的文化产物,其魅力不仅仅局限在一张画中,学生通过教科书上的画很难感受到敦煌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非常有必要把音乐融入其中,《敦煌色彩》这样的相关的音乐就能够给学生营造好的感受氛围,带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之遨游在美的乐园中。音乐教学的融合也不是简单的,教师要根据每一幅画的特点来进行合适的音乐挑选,再把他们结合起来,学生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2]。
三、联系生活实际,转化生活素材
艺术都是来源生活的,是生活的升华。教师要学会使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教学生把欣赏美的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不能仅仅是呆板的进行书本上的素材教学,还要与生活中的实际素材联系起来,让学生有:“艺术并不是阳春白雪”的意识,学生也就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就比如说,在进行《花的变化》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美丽花朵的同时感受装饰的变化,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接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花的美感灵越,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朵自己最喜欢的花来学校,教师组织认识花朵,玫瑰代表忠贞的爱情、茉莉体现着沁雅、康乃馨意蕴感恩,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特征和花语,学生在了解花朵的种类的同时,還能够清楚其花语和品质,是很好的教学方式[3]。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课堂具有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任务,美术的学习也有着提高学生情操和感化学生心灵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的美术教学时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改善教学方式,创设好的学习氛围、使美术和音乐相互结合、联系生活实际,最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丽杰.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研究[J]. 读书文摘(中), 2019, 000(002):1-1.
[2]陈婷. 运用乡土资源丰富初中美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8, 000(004):14.
[3]任晓东. 传情达意 润物无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践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4):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