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月16日,甘相伟当选为中国教育2011年度十大影响人物,而他的职业,只是一名普通的保安。
如果执勤不排在上午,甘相伟习惯在清晨时去未名湖畔转转。沿着湖边慢跑的人们、朗读英语的学生、抱着书本匆匆赶去教室的同学,还有骑着自行车慢慢经过的老教授,这一切都和他五年前看到的一样。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是那个看北大像在仰望星空一样的年轻人了,他已经成为这里的一分子。
寒门苦读一心想上北大
甘相伟出生于湖北广水市余店镇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后来父亲的三弟和他们一起组建了新的家庭。为了能让他上学,姐姐小小年纪就出去打工。小学毕业,甘相伟到镇上读初中。学校有一所小小的图书馆,让甘相伟大开眼界。他背诵了很多古典诗词,读了不少文学著作,特别是北大中文系走出来的作家张曼菱写的《北大才女》等书籍,描绘了未名湖的美丽风光,对学术大师季羡林为人师表和学问功底进行了深情的回忆,让他无限仰望,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个北大梦。
2002年,高考成绩出来了,甘相伟的分数只够上一所专科学校。家里经济困难,上大学对他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天,家里很多亲戚聚餐,一个叔叔当着大家的面对甘相伟说:“你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第一,你家里没钱让你读书;第二,就算读出来,你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还不是回农村种地?”回到家,甘相伟趴在床上默默流泪,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要有出息,总有一天我要让你看到我的大学不是白读的!
最终,带着家人东拼西凑借来的5000块钱,甘相伟上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湖北经济管理大学长江职业学院。
多年以后,甘相伟依然记得那段痛苦的回忆,“那次‘入学风波’深深震撼了我,多年以后我一直记得这件事,我常常感到一种心灵的痛苦,但这痛苦促使我思考,让我奋起直追,是痛苦让我看到人生更广阔的天地。”
不能上北大,就在这里当保安吧
2007年,甘相伟辞去了在广州的工作来到北京,他只有一个目的,去看看自己心中的圣地——北大。
终于来到了在图片中看过无数遍的未名湖,甘相伟激动不已,他沿着湖边不停地徘徊,久久不愿离去。一个穿着保安制服、坐在湖边看书的人映入他的眼帘。甘相伟觉得很奇怪,走过去和那人攀谈才知道,原来这里的保安工作之余都看书,队里已经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有学法律的、学金融的、学企业管理的……甘相伟想既然自己上不了北大,要是能在这里当一名保安也是种幸福呀!何况还可以学习。他立刻找到了北大保安队,问他们还需不需要人。就这样,甘相伟在北大落下了脚。
慢慢地,甘相伟发现,不光是保安,北大的其他后勤人员也有学习的风气。
来北大不久,甘相伟就听同事们讲过这样一件事:老北大的校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学堂重地,闲人免进”。后来蔡元培先生当上北大校长,他让人取掉了这块牌子,并主持开办了“平民夜校”,让北大的教授和学生利用晚上的时间为校工们上课。
2006年,北京大学再次开办平民学校,由北大工会组织、北大教师授课、北大学子担任志愿者,这个平民学校沿袭了蔡元培时期大力倡导的“校役夜班”,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校工提供进修机会。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年轻人的需求,有英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理财等各方面的培训。每个学期都有近百名年轻人走进课堂,甘相伟就是其中之一,并且还成了2008年的优秀学员。
工作之余,大家还可以去旁听学生们的课程,去图书馆借书,有问题随时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北大的资源如此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甘相伟感觉在这里如鱼得水。他一直喜欢中文,只要有时间就去喜欢的老师课堂上蹭课。他还有一个埋藏在心底的愿望:争取考上北大中文系的成人班。
2008年是甘相伟最辛苦的一年。奥运会举办在即,学校的各项安保工作要求严格又细致,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一年他又报考了成人高考,为自己安排了繁重的学习任务,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有时觉得熬不住了,在执勤时看到来校园参观的各国运动员时,甘相伟又有了动力。这些人都是靠着艰苦的训练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自己吃的这点苦算不上什么。
甘相伟如愿考入北大中文系。当初只为看一眼心中挂念的未名湖而踏入这座向往已久的校园,一年后竟然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成了北大的一名学生。
北大校长欣然作序
现在的甘相伟没有放弃保安的工作,他平时上班,周末上课。业余时间他参加北大的学生社团,去农民工学校做教师志愿者,去为平民学校的学生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依旧去大教室旁听自己喜欢的课程。在所有的课程中,甘相伟最喜欢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诗词。
这学期他终于选修到了自己从小就崇拜的大作家曹文轩的课,当看到讲台上站着的曹教授时,甘相伟觉得自己像在做梦一般。快过年的时候,曹教授请全班的同学去吃饭,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在讲台下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北大校园里,这样的老师比比皆是。
在北大的这几年,喜欢写作的甘相伟陆续写下了自己在北大的经历,共积累了十几万字的手稿,他整理后定名为《站着上北大》。出版社已经决定将这本书出版。甘相伟将这件事发邮件告诉了北大校长周其凤,并恳请校长为自己的新书作序。几天后,校长的秘书打来电话,让他把书稿送来。又过了几天,甘相伟接到通知,校长为他写了序,并改正了文稿中的错别字。
在序中,周校长写道:“我被相伟感动着,我相信凡是读过他这本书的都会和我有同感……相伟是个聪明人。我不止一次地对北大同学们说过,最聪明的学生应该是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北大资源武装、提高自己的学生。北大的资源用之不竭,学生用得越多,北大就越好、越富有、越高兴。相伟在这方面的智慧简直是发挥到了极致。这是特别值得北大学生学习和效法的。”甘相伟去校办取邮件时经常会碰到周校长,校长平易近人,跟每个普通员工都会打招呼问好,对他也不例外。
“未名湖是个写诗做梦的好地方,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偶然,我们应该不断地去书写这个奇迹。生命就如弯弯溪流静静地走向远方,到她所要到达的地方,我常常一个人孤独地走在人群中,去寻找属于真正的自己,成功永远在路上。”在自己的书中,甘相伟这样写道。他说,自己喜欢北大,因为这里的校园总是充满着活力和学术气,在这里,任何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沈从文没有上过北大,可他成了北大教授,毛泽东以前只是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后来成了领袖。在北大,就会有这样的奇迹出现。”
编辑/王文娜 [email protected]
如果执勤不排在上午,甘相伟习惯在清晨时去未名湖畔转转。沿着湖边慢跑的人们、朗读英语的学生、抱着书本匆匆赶去教室的同学,还有骑着自行车慢慢经过的老教授,这一切都和他五年前看到的一样。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是那个看北大像在仰望星空一样的年轻人了,他已经成为这里的一分子。
寒门苦读一心想上北大
甘相伟出生于湖北广水市余店镇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后来父亲的三弟和他们一起组建了新的家庭。为了能让他上学,姐姐小小年纪就出去打工。小学毕业,甘相伟到镇上读初中。学校有一所小小的图书馆,让甘相伟大开眼界。他背诵了很多古典诗词,读了不少文学著作,特别是北大中文系走出来的作家张曼菱写的《北大才女》等书籍,描绘了未名湖的美丽风光,对学术大师季羡林为人师表和学问功底进行了深情的回忆,让他无限仰望,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个北大梦。
2002年,高考成绩出来了,甘相伟的分数只够上一所专科学校。家里经济困难,上大学对他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天,家里很多亲戚聚餐,一个叔叔当着大家的面对甘相伟说:“你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第一,你家里没钱让你读书;第二,就算读出来,你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还不是回农村种地?”回到家,甘相伟趴在床上默默流泪,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要有出息,总有一天我要让你看到我的大学不是白读的!
最终,带着家人东拼西凑借来的5000块钱,甘相伟上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湖北经济管理大学长江职业学院。
多年以后,甘相伟依然记得那段痛苦的回忆,“那次‘入学风波’深深震撼了我,多年以后我一直记得这件事,我常常感到一种心灵的痛苦,但这痛苦促使我思考,让我奋起直追,是痛苦让我看到人生更广阔的天地。”
不能上北大,就在这里当保安吧
2007年,甘相伟辞去了在广州的工作来到北京,他只有一个目的,去看看自己心中的圣地——北大。
终于来到了在图片中看过无数遍的未名湖,甘相伟激动不已,他沿着湖边不停地徘徊,久久不愿离去。一个穿着保安制服、坐在湖边看书的人映入他的眼帘。甘相伟觉得很奇怪,走过去和那人攀谈才知道,原来这里的保安工作之余都看书,队里已经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有学法律的、学金融的、学企业管理的……甘相伟想既然自己上不了北大,要是能在这里当一名保安也是种幸福呀!何况还可以学习。他立刻找到了北大保安队,问他们还需不需要人。就这样,甘相伟在北大落下了脚。
慢慢地,甘相伟发现,不光是保安,北大的其他后勤人员也有学习的风气。
来北大不久,甘相伟就听同事们讲过这样一件事:老北大的校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学堂重地,闲人免进”。后来蔡元培先生当上北大校长,他让人取掉了这块牌子,并主持开办了“平民夜校”,让北大的教授和学生利用晚上的时间为校工们上课。
2006年,北京大学再次开办平民学校,由北大工会组织、北大教师授课、北大学子担任志愿者,这个平民学校沿袭了蔡元培时期大力倡导的“校役夜班”,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校工提供进修机会。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年轻人的需求,有英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理财等各方面的培训。每个学期都有近百名年轻人走进课堂,甘相伟就是其中之一,并且还成了2008年的优秀学员。
工作之余,大家还可以去旁听学生们的课程,去图书馆借书,有问题随时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北大的资源如此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甘相伟感觉在这里如鱼得水。他一直喜欢中文,只要有时间就去喜欢的老师课堂上蹭课。他还有一个埋藏在心底的愿望:争取考上北大中文系的成人班。
2008年是甘相伟最辛苦的一年。奥运会举办在即,学校的各项安保工作要求严格又细致,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一年他又报考了成人高考,为自己安排了繁重的学习任务,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有时觉得熬不住了,在执勤时看到来校园参观的各国运动员时,甘相伟又有了动力。这些人都是靠着艰苦的训练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自己吃的这点苦算不上什么。
甘相伟如愿考入北大中文系。当初只为看一眼心中挂念的未名湖而踏入这座向往已久的校园,一年后竟然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成了北大的一名学生。
北大校长欣然作序
现在的甘相伟没有放弃保安的工作,他平时上班,周末上课。业余时间他参加北大的学生社团,去农民工学校做教师志愿者,去为平民学校的学生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依旧去大教室旁听自己喜欢的课程。在所有的课程中,甘相伟最喜欢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诗词。
这学期他终于选修到了自己从小就崇拜的大作家曹文轩的课,当看到讲台上站着的曹教授时,甘相伟觉得自己像在做梦一般。快过年的时候,曹教授请全班的同学去吃饭,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在讲台下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北大校园里,这样的老师比比皆是。
在北大的这几年,喜欢写作的甘相伟陆续写下了自己在北大的经历,共积累了十几万字的手稿,他整理后定名为《站着上北大》。出版社已经决定将这本书出版。甘相伟将这件事发邮件告诉了北大校长周其凤,并恳请校长为自己的新书作序。几天后,校长的秘书打来电话,让他把书稿送来。又过了几天,甘相伟接到通知,校长为他写了序,并改正了文稿中的错别字。
在序中,周校长写道:“我被相伟感动着,我相信凡是读过他这本书的都会和我有同感……相伟是个聪明人。我不止一次地对北大同学们说过,最聪明的学生应该是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北大资源武装、提高自己的学生。北大的资源用之不竭,学生用得越多,北大就越好、越富有、越高兴。相伟在这方面的智慧简直是发挥到了极致。这是特别值得北大学生学习和效法的。”甘相伟去校办取邮件时经常会碰到周校长,校长平易近人,跟每个普通员工都会打招呼问好,对他也不例外。
“未名湖是个写诗做梦的好地方,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偶然,我们应该不断地去书写这个奇迹。生命就如弯弯溪流静静地走向远方,到她所要到达的地方,我常常一个人孤独地走在人群中,去寻找属于真正的自己,成功永远在路上。”在自己的书中,甘相伟这样写道。他说,自己喜欢北大,因为这里的校园总是充满着活力和学术气,在这里,任何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沈从文没有上过北大,可他成了北大教授,毛泽东以前只是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后来成了领袖。在北大,就会有这样的奇迹出现。”
编辑/王文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