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两部题材相似、内容相反的电影,让我们先从这两个故事谈起吧。
一部是美国电影《足球尤物》,讲可爱女生维欧拉,不愿做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一心想着踢足球。后来竟扮成哥哥,混进男子球队,惹出一大堆令人捧腹的故事。最后在绿茵场上实现梦想不说,维欧拉还在球队里结识了一位交心的大帅哥。
另一部是英国电影《跳出我天地》,说的是出身贫寒的小男孩比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自己对芭蕾的热爱,可他的家人却认为那是“女生的玩意儿”。一边是家人之命,一边是自己的兴趣,比利艰难地抉择着。最终,比利的才华还是得到了专家的赏识,他考入伦敦皇家芭蕾学校,并在后来取得了事业辉煌。
想想看,一个是足球尤物,一个是芭蕾帅哥,到底哪里与众不同呢?从小我们就知道,人分男女。而且,我们还会为各个性别赋予不同的标签。在大部分人看来,足球是男性的游戏,芭蕾则是女孩子跳的。严格地说,这种偏见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但也因此,我们总觉得两部电影中的主角有点怪怪的。可以说,维欧拉和比利所做的,正是冲破世俗目光的囚笼,打破这种刻板印象,最终飞向了理想的彼岸。
其实,关于性别的问题,我们了解得可能太少了。在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中,有一种特别的性别:“法法菲尼”。这是萨摩亚文化里的“第三种性别”。你一定觉得奇怪,怎么还会有第三种性别呢?法法菲尼们在生理上是男的,可他们在童年期便按天性选择了自己的女性性别角色。这样的选择在我们成长的社会里来说,简直是奇闻怪谈,可是,法法菲尼的选择却不会受到传统萨摩亚社会的歧视。这说明,不同文化对社会性别的态度有可能很不同。
的确,除了生理上的性别之外,我们在心理和社会文化上,还有另外一种性别——社会性别。前一种性别可以从生理结构得知,一目了然,但后一种性别的形成可就不那么简单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心路历程,都会塑造出不同的社会性别。此外,我们也许不说出来,但心里面却都知道:男的应该做些什么,女的应该做些什么。社会对不同性别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总是有一种评价、规范和期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性别角色”。很多时候,性别角色要求每个人表现得或阳刚、或阴柔,以符合社会期待,但也因此产生了性别刻板印象。比如人们总觉得幼儿教师应该是女性的职业、护士的工作也应该由女的来担任。可实际上,幼儿教师所需的技术并没有男性与女性之别,这只是社会文化为它贴上的标签。
这种刻板印象往往是一种偏见。我们可以想一想,当你站在两块一模一样的黑板前,在其中一块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圈。这时,很多人看到的只会是那个小圈,却忽略了另一方面:两块黑板剩余的99%以上的部分都是相同的。这与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看法相仿。
回想一下我们传统文化里的许多俗话,其实都贴有性别不平等的标签:“猪不肥,肥到狗”,把女性价值贬低了;“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把女性的无能算作品德;“男主外,女主内”,再把女性的生涯规划限定了……其实,这些不平等的看法,正是把人按生理性别过分简化地分类,忽视了社会性别的多元差异。就像在两部电影中那样,维欧拉虽是女生,也能和男生一起踢球,在球场上一展英姿;比利虽为男儿身,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对舞蹈的热爱。看来,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最为重要的并非性别所属,而是找到自己热衷什么、擅长什么,明白自己希望成为怎样一个优秀的人。
另外,对于一些特质有别于常人的同学和朋友,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当你叫别人“娘炮”或“假小子”的时候,你想过别人的感受吗?电影《带我去远方》中说到一个叫“色盲岛”的地方:色盲岛上的人“活在一个没有颜色的世界,可他们会用声音跟图案,去构筑另一个奇妙的感官世界。”如果我们也换一种想法,把那些有点不同的朋友看作是神奇梦幻世界的来客,看作是三叶草中的四叶“幸运草”,他们有着自己奇妙的感官世界,展现着自己的独特,不是高等的也不是低等的。想一想,这样没有歧视、充满爱意的世界,会有什么不同吗?
编辑/梁宇清
一部是美国电影《足球尤物》,讲可爱女生维欧拉,不愿做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一心想着踢足球。后来竟扮成哥哥,混进男子球队,惹出一大堆令人捧腹的故事。最后在绿茵场上实现梦想不说,维欧拉还在球队里结识了一位交心的大帅哥。
另一部是英国电影《跳出我天地》,说的是出身贫寒的小男孩比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自己对芭蕾的热爱,可他的家人却认为那是“女生的玩意儿”。一边是家人之命,一边是自己的兴趣,比利艰难地抉择着。最终,比利的才华还是得到了专家的赏识,他考入伦敦皇家芭蕾学校,并在后来取得了事业辉煌。
想想看,一个是足球尤物,一个是芭蕾帅哥,到底哪里与众不同呢?从小我们就知道,人分男女。而且,我们还会为各个性别赋予不同的标签。在大部分人看来,足球是男性的游戏,芭蕾则是女孩子跳的。严格地说,这种偏见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但也因此,我们总觉得两部电影中的主角有点怪怪的。可以说,维欧拉和比利所做的,正是冲破世俗目光的囚笼,打破这种刻板印象,最终飞向了理想的彼岸。
其实,关于性别的问题,我们了解得可能太少了。在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中,有一种特别的性别:“法法菲尼”。这是萨摩亚文化里的“第三种性别”。你一定觉得奇怪,怎么还会有第三种性别呢?法法菲尼们在生理上是男的,可他们在童年期便按天性选择了自己的女性性别角色。这样的选择在我们成长的社会里来说,简直是奇闻怪谈,可是,法法菲尼的选择却不会受到传统萨摩亚社会的歧视。这说明,不同文化对社会性别的态度有可能很不同。
的确,除了生理上的性别之外,我们在心理和社会文化上,还有另外一种性别——社会性别。前一种性别可以从生理结构得知,一目了然,但后一种性别的形成可就不那么简单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心路历程,都会塑造出不同的社会性别。此外,我们也许不说出来,但心里面却都知道:男的应该做些什么,女的应该做些什么。社会对不同性别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总是有一种评价、规范和期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性别角色”。很多时候,性别角色要求每个人表现得或阳刚、或阴柔,以符合社会期待,但也因此产生了性别刻板印象。比如人们总觉得幼儿教师应该是女性的职业、护士的工作也应该由女的来担任。可实际上,幼儿教师所需的技术并没有男性与女性之别,这只是社会文化为它贴上的标签。
这种刻板印象往往是一种偏见。我们可以想一想,当你站在两块一模一样的黑板前,在其中一块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圈。这时,很多人看到的只会是那个小圈,却忽略了另一方面:两块黑板剩余的99%以上的部分都是相同的。这与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看法相仿。
回想一下我们传统文化里的许多俗话,其实都贴有性别不平等的标签:“猪不肥,肥到狗”,把女性价值贬低了;“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把女性的无能算作品德;“男主外,女主内”,再把女性的生涯规划限定了……其实,这些不平等的看法,正是把人按生理性别过分简化地分类,忽视了社会性别的多元差异。就像在两部电影中那样,维欧拉虽是女生,也能和男生一起踢球,在球场上一展英姿;比利虽为男儿身,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对舞蹈的热爱。看来,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最为重要的并非性别所属,而是找到自己热衷什么、擅长什么,明白自己希望成为怎样一个优秀的人。
另外,对于一些特质有别于常人的同学和朋友,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当你叫别人“娘炮”或“假小子”的时候,你想过别人的感受吗?电影《带我去远方》中说到一个叫“色盲岛”的地方:色盲岛上的人“活在一个没有颜色的世界,可他们会用声音跟图案,去构筑另一个奇妙的感官世界。”如果我们也换一种想法,把那些有点不同的朋友看作是神奇梦幻世界的来客,看作是三叶草中的四叶“幸运草”,他们有着自己奇妙的感官世界,展现着自己的独特,不是高等的也不是低等的。想一想,这样没有歧视、充满爱意的世界,会有什么不同吗?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