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城市老人也加入到了智能化设备使用的大家庭中。但是,大多数老人对于智能设备的使用还停留在不清楚、不熟练的阶段。本文从城市老人在使用智能化设备面临的需求和困境出发,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帮助老人提升媒体使用能力提供有益对策。
关键词:社会工作;城市老人;新媒体;使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5-0238-03
作者简介:曹庆新,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晓烁,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由于老年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慢慢减弱,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他们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从而产生了代沟。社会地位的下降,角色的转变,使得他们常常不被理解,内心感到孤独和失落。在2019年2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43次《中國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中老年群体的占比明显提升,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60岁以上的网民比例由2017年年底的5.2%到2018年年底上升了6.6%。①
科技的进步带给人们高效和便捷,一步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虽然老年群体的智能手机使用率逐步提升,但是在使用能力方面还存在巨大的问题,对智能手机功能的了解、运用还处于初步了解接触的状态。如何提升老年群体的媒体使用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信息化社会,畅享高科技的生活,实现积极享老成为社会面临问题的当务之急。
二、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
在这个“众媒时代”,新媒体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区别于传统媒体,它没有固定的形态,“不同的学者对新媒体的界定也存在差异,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因为只有这两者才具有真正的互动性②。本文对新媒体的研究主要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使用微信等新兴媒体工具。
(二)能力
在《普通心理学》中按照所涉及的领域,能力被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③本文的能力是指老人通过小组活动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基础上,提高老人对智能手机的认知能力、熟练老人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老人社会交往能力。
三、Y社区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分析
时尚银发项目老年人主要来自于沈阳市YH社区,其中空巢老人约占总数的一半,年龄在60-72周岁之间,退休在家,生活经济来源大多数来自于自己的退休金,身体健康,生活完全可以自理,退休前的工作岗位是工人、老师或者是更高的职位,大部分高龄老年人的生活比较富足。
通过第一次活动分析和评估调查问卷得知,该社区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比较单一,在行为上她们日常大多数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做饭、看孩子等室内的简单重复工作,内心时常感到孤独。
(二)手机使用情况
通过向Y社区的老人了解,社区中的每一个老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社区中的老年人文化程度不一,但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对于新鲜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观念,对于新的知识有了解和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问到“您觉得自己的智能手机使用能力如何”问题时,被访者蒋阿姨(66岁,下乡知青,退休教师):“我觉得用起来还是很方便,这部iPhone6plus是儿子淘汰给我的,用了三年多了,平时就是玩斗地主,照照相,一般的微信、查资料都还是用的比较熟练。”被访者李阿姨(68岁,高中文化程度,工人):“用智能手机2年了,平时也就是发发微信,对微信小程序、网购、这些都不太了解,孩子也不在身边,不懂不会的地方也不知问谁。”
(三)在学习和使用智能手机出现的问题
1.使用智能手机的功能有限
大多数老人对于智能手机的了解还停留在微信聊天的层面,对于移动支付、看病挂号、网约车这些都不甚了解,手机上很多方便快捷的功能没有有效利用。
2.担心使用智能手机被骗
大多数的老年人对互联网表示很深的兴趣,但是银行卡被盗、网络诈骗、信息泄漏等信息层出不穷,表示自己对网络环境还不是很了解,心存防范,手机也只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等简单的功能,没有更深层次地接触网络。
3.求助途径较为狭窄
经过调查“时尚银发”项目中的老年人大多数是自己居住或者与老伴一块居住,即使与自己的子女在一块居住,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彼此之间的沟通也比较有限,这导致高龄老年人在遇到网络相关问题时咨询困难。
(四)智能手机使用的需求评估与分析
1.掌握智能手机基本操作的需求
通过访谈调查发现,YH社区的老人对手机的基本操作还需要提高,连接Wi-Fi、调整手机屏幕的字体大小、亮度等操作还存在困难,有些老人的子女经常不在家,有的甚至在国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能依靠求助同辈群体,但是同辈群体中会使用智能设备的人不多,没有形成带动的氛围都使他们在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中遇到障碍。
2.学习微信交友的需求
微信作为通信技术的产物在近几年迅速风靡了国内市场,聚集庞大的用户群,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满足了人们日常交往的需求。但是在访谈中得知,老人使用微信的交流方式是语音,关于如何加好友、建群,保存照片的操作还存在困难。
3.掌握安全防骗知识的需求
智能手机的普及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抢红包应用暗藏木马”、“扫码缴违法停车单骗局”这些网络欺诈现象,很多老人表示绑定银行卡、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觉得很不安全,害怕被骗。同时也表示学习安全防骗知识很有必要。 四、社會工作介入提升Y社区老人媒体使用能力的对策
(一)从便利老年生活入手
网络化的环境带给人们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方便快捷。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的提供者,要从老人最想学习和了解的层面入手,激发老人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医”、“食”、“住”、“行”四大方面的知识活动,让老人了解网络购物、看病挂号、订票出行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将智能手机的使用贴近生活。
在网络防诈骗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连接社会资源,邀请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网络防诈骗讲座的讲解,梳理手机经常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使老人提高防范意识,警惕诈骗骗局。同时,老人们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接受新事物的理念,这样才会良好地适应社会,防止与社会脱节,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二)以提高老人的社会交往为目标
在人步入老年时期的时候,生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风险都在增加,网络化环境作为一个桥梁筑建在外界和老人之间。社会工作者应该联合社区鼓励老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加小组活动,重新返回群体中生活,在共同学习中增加彼此的认同感。在初次破冰活动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互动使老人和社工、老人和老人之间快速了解彼此,建立伙伴关系,促进情感交流。
在活动中,一方面引导他们自己建立自己的微信群,在群中可以分享自己的养身经验,另一方面社工在开展活动中可以培养社区骨干,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以团体之力带动小组组员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增强了老年群体线上线下的交往能力,结交更多的同龄朋友。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联合其他社区为老人搭建一个虚拟社区,将这些社区的老人通过网络连结在一起,使老人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开拓视野,让老人在畅游网络的同时也能够讲诉自己年轻的经历,抒发感情,弥补精神生活的空缺。虚拟社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老人们的状况进行监控和把握。
(三)以改善老人的代际关系为中心
智能手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两代人甚至隔代之间的代沟。所谓代沟,是指“在急速发展的社会中国,不同代人在文化喜欢、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的选择存在差异的现象。④代沟不可能消除,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学习和利用起新媒体技术、将主流观念外化于自己的行动,才能拉近与子孙后代的距离,促进家庭和谐。反观当今社会,精致时尚的北海爷爷、分享美食教程的陕西老乔在抖音上迅速走火,让受众耳目一新,大量年轻人成为其粉丝。
这给社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社工在开展活动中可以的注入现代时尚元素。移动端短视频平台颇受年轻人的欢迎,社会工作者应该带领老人接触新事物,打破传统老人的刻板印象。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不仅有助于老人与子孙后代的沟通交流,而且通过与这类平台的互动,使他们得到满足的同时能够再接触、再生产。⑤
(四)以促进社会资源再利用为目的
老人在进入老年期后,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和环境,如何保持身体机能的状态、如何调整退休后社会角色的变化,如何顺利渡过心理的调试期、确立新的社会角色,都需要老人在新的环境里适应和学习。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求层次是自我实现,对于老人来说,互联网的学习是他们实现自己的另一扇大门。
社会工作者要承担鼓励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帮助老人提升媒体使用能力后,让老人将自己视为一种社会资源,再教授给其他的同辈群体,教授他人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能惠于他人,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受益,提升自我效能感。
五、结语
马克思说过:“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⑥。互联网文化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并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率先接触网络化环境城市中的老人而言,需要他们去学习和融入其中,提高他们的媒体适应能力,一方面,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缩小代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交友学习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幸福感,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 注 释 ]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 // www. cac. gov. cn/ 2019-02/28/c_1124175677.htm.
②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③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沈汝发.我国“代际关系”研究评述[J].青年研究,2002(2):51-56.
⑤宋维.抖音中老年群体崛起的社会现象深析[J].论坛,2019(7):74-75.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社会工作;城市老人;新媒体;使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5-0238-03
作者简介:曹庆新,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晓烁,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由于老年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慢慢减弱,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他们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从而产生了代沟。社会地位的下降,角色的转变,使得他们常常不被理解,内心感到孤独和失落。在2019年2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43次《中國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中老年群体的占比明显提升,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60岁以上的网民比例由2017年年底的5.2%到2018年年底上升了6.6%。①
科技的进步带给人们高效和便捷,一步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虽然老年群体的智能手机使用率逐步提升,但是在使用能力方面还存在巨大的问题,对智能手机功能的了解、运用还处于初步了解接触的状态。如何提升老年群体的媒体使用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信息化社会,畅享高科技的生活,实现积极享老成为社会面临问题的当务之急。
二、概念界定
(一)新媒体
在这个“众媒时代”,新媒体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区别于传统媒体,它没有固定的形态,“不同的学者对新媒体的界定也存在差异,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因为只有这两者才具有真正的互动性②。本文对新媒体的研究主要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使用微信等新兴媒体工具。
(二)能力
在《普通心理学》中按照所涉及的领域,能力被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③本文的能力是指老人通过小组活动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基础上,提高老人对智能手机的认知能力、熟练老人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老人社会交往能力。
三、Y社区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分析
时尚银发项目老年人主要来自于沈阳市YH社区,其中空巢老人约占总数的一半,年龄在60-72周岁之间,退休在家,生活经济来源大多数来自于自己的退休金,身体健康,生活完全可以自理,退休前的工作岗位是工人、老师或者是更高的职位,大部分高龄老年人的生活比较富足。
通过第一次活动分析和评估调查问卷得知,该社区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比较单一,在行为上她们日常大多数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做饭、看孩子等室内的简单重复工作,内心时常感到孤独。
(二)手机使用情况
通过向Y社区的老人了解,社区中的每一个老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社区中的老年人文化程度不一,但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对于新鲜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观念,对于新的知识有了解和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问到“您觉得自己的智能手机使用能力如何”问题时,被访者蒋阿姨(66岁,下乡知青,退休教师):“我觉得用起来还是很方便,这部iPhone6plus是儿子淘汰给我的,用了三年多了,平时就是玩斗地主,照照相,一般的微信、查资料都还是用的比较熟练。”被访者李阿姨(68岁,高中文化程度,工人):“用智能手机2年了,平时也就是发发微信,对微信小程序、网购、这些都不太了解,孩子也不在身边,不懂不会的地方也不知问谁。”
(三)在学习和使用智能手机出现的问题
1.使用智能手机的功能有限
大多数老人对于智能手机的了解还停留在微信聊天的层面,对于移动支付、看病挂号、网约车这些都不甚了解,手机上很多方便快捷的功能没有有效利用。
2.担心使用智能手机被骗
大多数的老年人对互联网表示很深的兴趣,但是银行卡被盗、网络诈骗、信息泄漏等信息层出不穷,表示自己对网络环境还不是很了解,心存防范,手机也只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等简单的功能,没有更深层次地接触网络。
3.求助途径较为狭窄
经过调查“时尚银发”项目中的老年人大多数是自己居住或者与老伴一块居住,即使与自己的子女在一块居住,由于子女工作繁忙,彼此之间的沟通也比较有限,这导致高龄老年人在遇到网络相关问题时咨询困难。
(四)智能手机使用的需求评估与分析
1.掌握智能手机基本操作的需求
通过访谈调查发现,YH社区的老人对手机的基本操作还需要提高,连接Wi-Fi、调整手机屏幕的字体大小、亮度等操作还存在困难,有些老人的子女经常不在家,有的甚至在国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能依靠求助同辈群体,但是同辈群体中会使用智能设备的人不多,没有形成带动的氛围都使他们在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中遇到障碍。
2.学习微信交友的需求
微信作为通信技术的产物在近几年迅速风靡了国内市场,聚集庞大的用户群,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满足了人们日常交往的需求。但是在访谈中得知,老人使用微信的交流方式是语音,关于如何加好友、建群,保存照片的操作还存在困难。
3.掌握安全防骗知识的需求
智能手机的普及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抢红包应用暗藏木马”、“扫码缴违法停车单骗局”这些网络欺诈现象,很多老人表示绑定银行卡、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觉得很不安全,害怕被骗。同时也表示学习安全防骗知识很有必要。 四、社會工作介入提升Y社区老人媒体使用能力的对策
(一)从便利老年生活入手
网络化的环境带给人们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方便快捷。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的提供者,要从老人最想学习和了解的层面入手,激发老人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医”、“食”、“住”、“行”四大方面的知识活动,让老人了解网络购物、看病挂号、订票出行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将智能手机的使用贴近生活。
在网络防诈骗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连接社会资源,邀请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网络防诈骗讲座的讲解,梳理手机经常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使老人提高防范意识,警惕诈骗骗局。同时,老人们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接受新事物的理念,这样才会良好地适应社会,防止与社会脱节,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
(二)以提高老人的社会交往为目标
在人步入老年时期的时候,生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风险都在增加,网络化环境作为一个桥梁筑建在外界和老人之间。社会工作者应该联合社区鼓励老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加小组活动,重新返回群体中生活,在共同学习中增加彼此的认同感。在初次破冰活动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互动使老人和社工、老人和老人之间快速了解彼此,建立伙伴关系,促进情感交流。
在活动中,一方面引导他们自己建立自己的微信群,在群中可以分享自己的养身经验,另一方面社工在开展活动中可以培养社区骨干,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以团体之力带动小组组员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增强了老年群体线上线下的交往能力,结交更多的同龄朋友。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联合其他社区为老人搭建一个虚拟社区,将这些社区的老人通过网络连结在一起,使老人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开拓视野,让老人在畅游网络的同时也能够讲诉自己年轻的经历,抒发感情,弥补精神生活的空缺。虚拟社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老人们的状况进行监控和把握。
(三)以改善老人的代际关系为中心
智能手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两代人甚至隔代之间的代沟。所谓代沟,是指“在急速发展的社会中国,不同代人在文化喜欢、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的选择存在差异的现象。④代沟不可能消除,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学习和利用起新媒体技术、将主流观念外化于自己的行动,才能拉近与子孙后代的距离,促进家庭和谐。反观当今社会,精致时尚的北海爷爷、分享美食教程的陕西老乔在抖音上迅速走火,让受众耳目一新,大量年轻人成为其粉丝。
这给社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社工在开展活动中可以的注入现代时尚元素。移动端短视频平台颇受年轻人的欢迎,社会工作者应该带领老人接触新事物,打破传统老人的刻板印象。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不仅有助于老人与子孙后代的沟通交流,而且通过与这类平台的互动,使他们得到满足的同时能够再接触、再生产。⑤
(四)以促进社会资源再利用为目的
老人在进入老年期后,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和环境,如何保持身体机能的状态、如何调整退休后社会角色的变化,如何顺利渡过心理的调试期、确立新的社会角色,都需要老人在新的环境里适应和学习。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求层次是自我实现,对于老人来说,互联网的学习是他们实现自己的另一扇大门。
社会工作者要承担鼓励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在帮助老人提升媒体使用能力后,让老人将自己视为一种社会资源,再教授给其他的同辈群体,教授他人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能惠于他人,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受益,提升自我效能感。
五、结语
马克思说过:“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⑥。互联网文化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并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率先接触网络化环境城市中的老人而言,需要他们去学习和融入其中,提高他们的媒体适应能力,一方面,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缩小代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交友学习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幸福感,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 注 释 ]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 // www. cac. gov. cn/ 2019-02/28/c_1124175677.htm.
②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③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沈汝发.我国“代际关系”研究评述[J].青年研究,2002(2):51-56.
⑤宋维.抖音中老年群体崛起的社会现象深析[J].论坛,2019(7):74-75.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