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捐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让这一理念走进课堂,必须要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绽放异彩,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情景,营造宽松环境,让学生“乐”起来
  
  刚上课,学生还完全处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还没有能立即转变到课堂应有的状态。这时教师不妨与学生愉快地侃上两分钟。如在写作课上我问学生:你们想了解老师吗?学生就开始提问,教师乘机转入新课,既然同学们这么想了解老师,我们就开个交友会吧,相互了解一下,在你们了解老师的同时,也让老师来了解你们好吗?这样平等式的谈话当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前两分钟换来了课堂教与学的活跃气氛,换来了学生的激情和写作的兴趣。
  现在的语文课堂要改变以往那种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调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切积极因素,把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创造性的探究活动,使他们倍感语文学习的快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带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可以通过谈谈、说说、写写、比比、画画、做做、演演、唱唱、动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在自主学习实践中趣味盎然地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
  如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时,课前我要求学生运用读、问、查等方法收集有关互联网的资料、图片,了解有关互联网的知识。课上,我让学生自由交流,展示自己准备的图片、资料。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有说的、画的、动情描述的、图片展示的,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学生情绪高涨激动。在课堂上还给学生民主和自由。在教学中,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和学习方式。面对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乐得手舞足蹈,有离开座位找好朋友一起探讨的,有在同桌间展开热烈讨论的,有小组交流的,有独自边读边勾画的,有拿画纸作画的……学生们在自主合作中,在读书讨论,资料收集以及相互交流中体会到合作、竞争、成功等多种乐趣,整个课堂同学们学得轻松自由。说得痛快,深感语文课的乐趣。
  
  二、活跃气氛,展现课堂生成,让学生“动”起来
  
  生活中的语文更鲜活,更丰富,更具生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语文课堂应该面向生活,走向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来丰富生活。课堂生成是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模式。生成性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生命,让一个个生命在语文课堂上层现出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天地。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摇篮。其一,创编多种多样的课本剧尽情地让学生动,让学生乐。如果把有待扩展,有待扩大的语言信息创编成多种多样的课本剧,不仅能提供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表演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打消书面语言的束缚,使学生能酣畅淋漓地发挥。如在教学《九色鹿》《公仪休拒收礼物》时,我先让他们分角色读,再让他们自由组合,就地取材,虚拟情境,尽情发挥,最后表演。由于学生们表现欲望强烈,生动的表演使他们很快地理解了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实现了情感的流露。
  其次我还将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课堂上学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如春天到了,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找春天,观察春天的景色,了解春天景物特点,如花草树木,莺歌燕舞,小河流水,鱼儿嬉戏等,再画一幅画,最后进行文字描述,使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语言表达、创造等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学生喜欢活动,尤其是到野外去春游,观光,实现情感体验,他们的心情会更加愉悦,把语文学习变成了情感需求,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真正动了起来。
  
  三、激励评价,充满人文的阳光,让学生“笑”起来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实现,通过评价发展学生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发展的眼光构建多元的评价标准,从学生个性的思想中寻找其蕴含的合理之处,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发展各自独特的精神提供一个广阔、和谐、自主的空间。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优点,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赞扬,用激励性的语言、动作,有意义的奖赏,让他们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越学越要学,越学越想学,真正笑起来。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中,强调人的价值,要求尊重人格,发展个性。而从未来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来看,为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服务成为未来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在平时教学中,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多渠道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一、培养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
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文化教育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启迪人生,关怀生命,而欣赏教学正是实现文化学习的主阵地之一,通过欣赏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人文观念的形成,完善学生的人格。美术欣赏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几幅名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会审美、有创造的人,通过欣赏教学,唤醒他
选择过于单一很多人吃粗粮选择品种过于单一,觉得一种好吃就一直吃,其实这样不利于营养均衡。粗粮的类型很多,可以把粗粮融入到三餐中,合理搭配。专家建议,健康人常规饮食中
语文教学走向新课程,加强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训练,对于其今后更好地掌握说话技巧、提高写作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指导好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引其趣,壮其胆。    低年级的学生生性好动、控制能力弱,只有培养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说话写话的训练中来。方法有很多种,而我常常通过设置“课堂剧场”来引其趣。如教学《大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进行。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将实现我国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转变。教师在学科课程中知识传授者的地位和作用,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不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绝对权威,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更新角色,以尽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血脂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GDM患者和糖耐量正常组受试者Hb A1c、血脂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的关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