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埃关系历来友好。早在1956年,埃及就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1999年,埃及又成为首个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国始终支持埃及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一点得到塞西政府高度肯定。塞西就任总统后多次访华,中埃关系升温明显。2014年塞西访华时,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将中埃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近年,埃及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但清楚地意识到发展才是实现国家复兴的关键。埃及是人口大国,市场容量大,劳动力充足,而且坐拥世界贸易黄金航道苏伊士运河,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能力强。可以说,埃及是中国开展对非洲和中东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桥梁,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伙伴,尤其是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契合。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埃期间,双方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实施纲要》从政治、经贸、安全、科技等十大方面提出了80项议程,领域之广、程度之深引人注目。
目前,中埃合作正在稳步推进。在设施联通方面,埃方正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而中方在电力、能源、交通、城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中企已完成或启动包括升级改造埃及国家电网500千伏输电工程、埃及斋月十日城轻轨项目等在内的一系列重点工程。中企迄今在埃及签订的最大单个项目合同是中国建筑集团承建埃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新首都中央商务区,已于3月18日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承包合同金额30亿美元,中国的银行为其提供85%的贷款资金。该项目属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国政府一直予以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已成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且中企对埃及投资也不断增加。据埃及央行数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埃及新增直接投资1.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据中国驻埃及使馆经商参处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通过不同渠道对埃及的直接和间接投资额累计超过了60亿美元,在经商参处备案并开展经贸活动的中资企业机构共140多家。由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运营的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方境外产业园区合作的范例。目前,大部分驻埃中企都集中于此,已形成聚集效益,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节省运营成本。在资金融通方面,2016年两国央行就未来三年180亿元人民币规模本币互换达成协议。同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埃及金融机构发放了14亿美元贷款,其中向埃及央行发放贷款9亿美元,是国家开发银行首次开展对境外央行大额授信。在人文交流方面,埃及是与中国民间交流基础最好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中国文化在埃及接受程度较高,已有十几所埃及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同时,埃及是西亚北非地区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赴埃游客也逐年上升。
但是,中埃合作还面临一些障碍。首先,近年埃及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容易使投资者心存顾虑。其次,埃及的整体投资环境仍需改善。虽然塞西政府推出了新投资法,出台大量优惠政策鼓励外来投资,但埃及法律缺乏透明度和稳定性,司法解释不够清晰,执法过程中有较大人为因素,许多政策相比其他国家也不算优惠。在土地出让、电力保障和投资形式等方面,中企未获额外优惠条件,埃方甚至经常在项目招标时出于“利益平衡”考虑将合同给予别国企业,使中企错失中标机会。其三,高层意愿难以落实。虽然总统及投资部等高层机构非常重视外资,但具体办事人员观念普遍闭塞,共赢理念不足,对投资者帮扶不到位。而且埃及各部门行政效率低下,腐败问题依然严重,“办事难”的情况普遍存在。在此情况下,虽然中埃双方开展经济合作的意愿强烈,但要落到实处仍存在许多困难。此外,埃方对中国长期顺差也存在不满。虽然中国持续扩大对埃及农产品进口,仅2017年1~9月对埃及鲜橙进口额度就同比增长208%,但埃及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不多,短期内难以扭转逆差局面。
总体而言,当前埃及在政治和外交上更侧重与美国、俄罗斯、沙特等明确向其提供巨额军事、经济援助的国家发展关系,同时也重视通过经贸、军购等与欧洲国家拉近关系,以緩解其在人权问题上对埃及的指责,中埃间战略合作则相对有限。不过,当前中埃发展禀赋与阶段不同,但在发展方向上有高度的一致性,长期友好关系也为双方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代以来,埃及一直在借鉴别国经验,进行本土化尝试,谋求促进本国发展。近年来,埃及政府中也有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中国,对中国在反腐、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表达出赞赏之意。未来,随着埃及经济形势不断向好,政策日趋务实,中埃合作可能会进一步深化、迈向更高台阶。
塞西其人,气质温和沉静,但行事坚忍果决。在国家混乱之时,军人出身的塞西确实是稳局的最佳选择。上台至今,塞西的报国之心和廉洁自律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在中东地区动荡延续的大环境下,地区多国政治强人纷纷以集权求稳定,塞西上台执政也与这股大潮暗暗相合。就连塞西的反对者安瓦尔·萨达特也承认:“除了他,我们找不到另一个继任者。”
军人出身的塞西,多次表现出对政治和政党的厌恶,始终坚持以军人的姿态治国理政,比如加大军方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参与力度,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两次大选,并在议会中大幅削减政党席位。但是,作为总统的塞西,若要实现国家长远发展,需要扩大执政基础(塞西在此次大选中的得票率是97.08%,但大选投票率只有41.5%),对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进行动员,以集中力量谋求发展。塞西虽然进行了大手笔改革,但多数举措实属被迫之举,比如IMF推动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塞西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必将面临其主要执政根基军方的巨大压力。同时,在安全形势恶化和地区乱局夹击之下,埃及经济发展进一步受阻,政府也更倾向于维持高压政策,这又对推动社会和解造成障碍。目前,埃及被一系列难题缠身,尚未找到一条明确的突围之路,但可以肯定的是,生长于斯的埃及人民不会满足于“眼前的苟且”,将继续为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寻找良方。而且埃及作为地区大国,其政治局势的变动也将深刻影响周边国家的政治进程。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近年,埃及尽管面临多重挑战,但清楚地意识到发展才是实现国家复兴的关键。埃及是人口大国,市场容量大,劳动力充足,而且坐拥世界贸易黄金航道苏伊士运河,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能力强。可以说,埃及是中国开展对非洲和中东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桥梁,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伙伴,尤其是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契合。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埃期间,双方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实施纲要》从政治、经贸、安全、科技等十大方面提出了80项议程,领域之广、程度之深引人注目。
目前,中埃合作正在稳步推进。在设施联通方面,埃方正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而中方在电力、能源、交通、城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中企已完成或启动包括升级改造埃及国家电网500千伏输电工程、埃及斋月十日城轻轨项目等在内的一系列重点工程。中企迄今在埃及签订的最大单个项目合同是中国建筑集团承建埃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新首都中央商务区,已于3月18日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承包合同金额30亿美元,中国的银行为其提供85%的贷款资金。该项目属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国政府一直予以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已成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且中企对埃及投资也不断增加。据埃及央行数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埃及新增直接投资1.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据中国驻埃及使馆经商参处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通过不同渠道对埃及的直接和间接投资额累计超过了60亿美元,在经商参处备案并开展经贸活动的中资企业机构共140多家。由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运营的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方境外产业园区合作的范例。目前,大部分驻埃中企都集中于此,已形成聚集效益,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节省运营成本。在资金融通方面,2016年两国央行就未来三年180亿元人民币规模本币互换达成协议。同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埃及金融机构发放了14亿美元贷款,其中向埃及央行发放贷款9亿美元,是国家开发银行首次开展对境外央行大额授信。在人文交流方面,埃及是与中国民间交流基础最好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中国文化在埃及接受程度较高,已有十几所埃及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同时,埃及是西亚北非地区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赴埃游客也逐年上升。
但是,中埃合作还面临一些障碍。首先,近年埃及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容易使投资者心存顾虑。其次,埃及的整体投资环境仍需改善。虽然塞西政府推出了新投资法,出台大量优惠政策鼓励外来投资,但埃及法律缺乏透明度和稳定性,司法解释不够清晰,执法过程中有较大人为因素,许多政策相比其他国家也不算优惠。在土地出让、电力保障和投资形式等方面,中企未获额外优惠条件,埃方甚至经常在项目招标时出于“利益平衡”考虑将合同给予别国企业,使中企错失中标机会。其三,高层意愿难以落实。虽然总统及投资部等高层机构非常重视外资,但具体办事人员观念普遍闭塞,共赢理念不足,对投资者帮扶不到位。而且埃及各部门行政效率低下,腐败问题依然严重,“办事难”的情况普遍存在。在此情况下,虽然中埃双方开展经济合作的意愿强烈,但要落到实处仍存在许多困难。此外,埃方对中国长期顺差也存在不满。虽然中国持续扩大对埃及农产品进口,仅2017年1~9月对埃及鲜橙进口额度就同比增长208%,但埃及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不多,短期内难以扭转逆差局面。
总体而言,当前埃及在政治和外交上更侧重与美国、俄罗斯、沙特等明确向其提供巨额军事、经济援助的国家发展关系,同时也重视通过经贸、军购等与欧洲国家拉近关系,以緩解其在人权问题上对埃及的指责,中埃间战略合作则相对有限。不过,当前中埃发展禀赋与阶段不同,但在发展方向上有高度的一致性,长期友好关系也为双方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代以来,埃及一直在借鉴别国经验,进行本土化尝试,谋求促进本国发展。近年来,埃及政府中也有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中国,对中国在反腐、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表达出赞赏之意。未来,随着埃及经济形势不断向好,政策日趋务实,中埃合作可能会进一步深化、迈向更高台阶。
塞西其人,气质温和沉静,但行事坚忍果决。在国家混乱之时,军人出身的塞西确实是稳局的最佳选择。上台至今,塞西的报国之心和廉洁自律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在中东地区动荡延续的大环境下,地区多国政治强人纷纷以集权求稳定,塞西上台执政也与这股大潮暗暗相合。就连塞西的反对者安瓦尔·萨达特也承认:“除了他,我们找不到另一个继任者。”
军人出身的塞西,多次表现出对政治和政党的厌恶,始终坚持以军人的姿态治国理政,比如加大军方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参与力度,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两次大选,并在议会中大幅削减政党席位。但是,作为总统的塞西,若要实现国家长远发展,需要扩大执政基础(塞西在此次大选中的得票率是97.08%,但大选投票率只有41.5%),对更广泛的社会力量进行动员,以集中力量谋求发展。塞西虽然进行了大手笔改革,但多数举措实属被迫之举,比如IMF推动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塞西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必将面临其主要执政根基军方的巨大压力。同时,在安全形势恶化和地区乱局夹击之下,埃及经济发展进一步受阻,政府也更倾向于维持高压政策,这又对推动社会和解造成障碍。目前,埃及被一系列难题缠身,尚未找到一条明确的突围之路,但可以肯定的是,生长于斯的埃及人民不会满足于“眼前的苟且”,将继续为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寻找良方。而且埃及作为地区大国,其政治局势的变动也将深刻影响周边国家的政治进程。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