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胜利油田生产作业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站在油田企业持续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当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在标化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还是存在着诸多不足与弊端。本文作者对于存在的不足与弊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目前生产作业系统如何开展好标准化管理工作谈出了自己的几点的建议。
[关键词]生产作业系统;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分析与评价
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作为一名井下作业技术监督管理人员,笔者对于油田企业生产作业系统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所取得的成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此,就目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进行浅显的分析与评价。
1.总体分析与评价
生产作业系统作为油田企业支柱型行业,在油田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生产作业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生产作业系统在标准化管理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通过长期持续开展系统的资质认证、标准化推进工作,几乎所有类型、级别的井下作业施工队伍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一声令所有业内人士惊叹的“狼来了!”,顺利走出了胜利,享誉国内井下作业市场。现如今,他们早已羽翼丰满并成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用铁一样的事实论证了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时,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油田内部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带动了整个生产作业系统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不断深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几乎生产作业系统所有施工队伍都在推行的国际石油界所共同认知的OHSE管理体系便是最好的例证。可以这样说,当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已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或者说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无疑会让所有业内人士感到无比欣慰。
2.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近年來,随着油田老区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和诸多低品味储量的大规模动用,油田生产对于生产作业系统依赖和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生产作业系统在油田原油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站在油田企业持续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当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在标化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评价,会发现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与弊端的。从个人的观点出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生产作业系统内部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
我们可以发现:越早进入作业市场、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越早的单位,其管理工作水平越高。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单位,当然这与油田体制改革以及生产作业系统各单位之间的性质差别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是这种差距的存在,制约了整个生产作业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油田要实现百年胜利的宏伟远景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的那几十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作业施工队伍,而是需要整个作业系统的所有施工队伍都能够达到一个同等的水平,随时能够为油田的发展服务。
2.2作业系统各个级别的施工队伍之间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同样存在差距
无论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还是其他的井下作业单位,其各个施工队伍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金银牌队、名牌队、行业一强队,与普通施工队伍之间的差距几乎是泾渭分明,这纵然与单位领导的关注程度以及资金成本投入等客观因素有关,但对于整个生产作业系统整体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是不利的。因为各个级别的施工队伍始终处在不同的水平,同时用相同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很多施工队伍会很难适应,如果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施工队伍很有可能会遭到淘汰。
2.3生产作业系统所有员工对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知达不到全员化、整体化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基层施工队伍的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对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又明显高于一般的普通职工。这对于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因为无论哪一项工作最后的实施者都是基层的职工。如果基层职工认知程度不够,甚至是简单地人为是领导要求的,而不是应该的、必须的自觉行为。长此以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成为一项“面子工程”或者“形象工程”。
2.4生产作业系统在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变通性、创新性明显不够
为促进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生产作业系统各项管理标准、要求相继出台,为指导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每一项标准和要求均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其中最为突出是工区地域性对于标准的适用性是不同的。例如,目前川东北工区对于施工队伍各项标准和要求都非常高、严格,那么,这一套标准和要求是不是适合在胜利油区执行呢?当然,执行高标准、高要求管理水平肯定能够提高,并且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其中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是不是合适,这同样需要去权衡。因此,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在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应该依据工区地域性,对于推行的标准和要求要能够及时的变通、创新,有针对性变更执行,以满足要求和适用为最终目的,不能一提到标准化管理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生搬硬套,人云亦云。
3.关于当前生产作业系统如何开展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鉴于目前油田的实际情况和井下作业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笔者想就目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如何开展好标准化管理工作谈几点自己的建议。
3.1首先要从加强“以人为本”的宣传教育工作人手
在宣传教育过程中,依据本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要正视与先进单位之间的差距,从提升每一名基层施工单位员工的素质抓起,不断缩小整个生产作业系统内部存在种种差距,实现整个生产作业系统内部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的协调均衡发展。同时,要教育引导所有人员要辨证地去看待这项工作,将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3.2生产作业系统内部各级领导班子要明确当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思路
要确定一个长期的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工作思路。要在人力和资金的分配上对于工作水平较低的单位或施工队伍有所倾斜,要在考核工作中实行硬性的一票否决制,要想对待安全工作一样去对待这项工作。
3.3生产作业系统内部要大胆创新思维,按照目前市场发展情况,积极探索实践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树立起崭新的管理理念
3.4生产作业系统内部要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管理机构和配套设施,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注入新鲜的动力
3.5生产作业系统内部在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博采众家之长,活学活用,随时将好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推广、运用,不断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体工作水平。
4.结论
生产作业系统标准管理化工作内容繁琐、涉及面广,是一项长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整个系统内部所有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交流合作、专心致力于日常工作中的探索实践,用灵活生动、更具实效的多样化形式,来开创新形势下这项工作的新局面,为油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美华,用标准提升企管水平,中国标准化,国内统一刊号:CN21-1103:38-40.
[2]孙宝银,质量管理与文化管理,中国标准化,国内统一刊号:CN21-1103:12-14.
[关键词]生产作业系统;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分析与评价
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作为一名井下作业技术监督管理人员,笔者对于油田企业生产作业系统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所取得的成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此,就目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进行浅显的分析与评价。
1.总体分析与评价
生产作业系统作为油田企业支柱型行业,在油田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生产作业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生产作业系统在标准化管理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通过长期持续开展系统的资质认证、标准化推进工作,几乎所有类型、级别的井下作业施工队伍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一声令所有业内人士惊叹的“狼来了!”,顺利走出了胜利,享誉国内井下作业市场。现如今,他们早已羽翼丰满并成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用铁一样的事实论证了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时,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油田内部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带动了整个生产作业系统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不断深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几乎生产作业系统所有施工队伍都在推行的国际石油界所共同认知的OHSE管理体系便是最好的例证。可以这样说,当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已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或者说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无疑会让所有业内人士感到无比欣慰。
2.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近年來,随着油田老区多数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和诸多低品味储量的大规模动用,油田生产对于生产作业系统依赖和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生产作业系统在油田原油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这种紧迫的形势下,站在油田企业持续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当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在标化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评价,会发现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与弊端的。从个人的观点出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生产作业系统内部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
我们可以发现:越早进入作业市场、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越早的单位,其管理工作水平越高。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单位,当然这与油田体制改革以及生产作业系统各单位之间的性质差别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是这种差距的存在,制约了整个生产作业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油田要实现百年胜利的宏伟远景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的那几十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作业施工队伍,而是需要整个作业系统的所有施工队伍都能够达到一个同等的水平,随时能够为油田的发展服务。
2.2作业系统各个级别的施工队伍之间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同样存在差距
无论是胜利井下作业公司还是其他的井下作业单位,其各个施工队伍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金银牌队、名牌队、行业一强队,与普通施工队伍之间的差距几乎是泾渭分明,这纵然与单位领导的关注程度以及资金成本投入等客观因素有关,但对于整个生产作业系统整体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是不利的。因为各个级别的施工队伍始终处在不同的水平,同时用相同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很多施工队伍会很难适应,如果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施工队伍很有可能会遭到淘汰。
2.3生产作业系统所有员工对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知达不到全员化、整体化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基层施工队伍的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对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又明显高于一般的普通职工。这对于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因为无论哪一项工作最后的实施者都是基层的职工。如果基层职工认知程度不够,甚至是简单地人为是领导要求的,而不是应该的、必须的自觉行为。长此以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成为一项“面子工程”或者“形象工程”。
2.4生产作业系统在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变通性、创新性明显不够
为促进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生产作业系统各项管理标准、要求相继出台,为指导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每一项标准和要求均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其中最为突出是工区地域性对于标准的适用性是不同的。例如,目前川东北工区对于施工队伍各项标准和要求都非常高、严格,那么,这一套标准和要求是不是适合在胜利油区执行呢?当然,执行高标准、高要求管理水平肯定能够提高,并且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其中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是不是合适,这同样需要去权衡。因此,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在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应该依据工区地域性,对于推行的标准和要求要能够及时的变通、创新,有针对性变更执行,以满足要求和适用为最终目的,不能一提到标准化管理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生搬硬套,人云亦云。
3.关于当前生产作业系统如何开展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鉴于目前油田的实际情况和井下作业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笔者想就目前油田生产作业系统如何开展好标准化管理工作谈几点自己的建议。
3.1首先要从加强“以人为本”的宣传教育工作人手
在宣传教育过程中,依据本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要正视与先进单位之间的差距,从提升每一名基层施工单位员工的素质抓起,不断缩小整个生产作业系统内部存在种种差距,实现整个生产作业系统内部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的协调均衡发展。同时,要教育引导所有人员要辨证地去看待这项工作,将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3.2生产作业系统内部各级领导班子要明确当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思路
要确定一个长期的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工作思路。要在人力和资金的分配上对于工作水平较低的单位或施工队伍有所倾斜,要在考核工作中实行硬性的一票否决制,要想对待安全工作一样去对待这项工作。
3.3生产作业系统内部要大胆创新思维,按照目前市场发展情况,积极探索实践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树立起崭新的管理理念
3.4生产作业系统内部要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管理机构和配套设施,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注入新鲜的动力
3.5生产作业系统内部在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博采众家之长,活学活用,随时将好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推广、运用,不断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体工作水平。
4.结论
生产作业系统标准管理化工作内容繁琐、涉及面广,是一项长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整个系统内部所有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交流合作、专心致力于日常工作中的探索实践,用灵活生动、更具实效的多样化形式,来开创新形势下这项工作的新局面,为油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美华,用标准提升企管水平,中国标准化,国内统一刊号:CN21-1103:38-40.
[2]孙宝银,质量管理与文化管理,中国标准化,国内统一刊号:CN21-110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