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海明先生,“香港速度”的締造者之一;他是第一代電訊人,曾配合教育部開創了網路遠端教育的先河;他並非“律師”,卻是仲裁調解專家,推動了香港的和諧,大大提升了內地法院調解的成功率。在不同的行業領域,他都寫下了“成功”二字,不斷的嘗試,讓他的生活充滿驚喜。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基礎事業一樣,萬丈豪情平地起,努力、勤奮為地基,用才華壘砌成一幢幢建築,奪人眼球,亮麗著自己的人生畫卷。
從他的身上,讓人看到了,有一種成功叫勤奮,有一種心態叫挑戰,有一種境界叫灑脫。
【梁海明先生,香港仲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英國皇家工程師學會資深工程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資深工程師、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深工程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創會會長、香港仲裁司學會原會長、國際專家學會創會會長、香港和解中心創會會長、香港仲裁法及調解法委員會委員、中國海外聯誼會理事,曾連續三屆擔任湖北省政協委員等。】
居安思危 超越自我
(人生的路上,他一直在奔跑,是在趕超他人,更是在超越自己。他覺得,人生的要義,是在不同的時段去從事不同的事情,為自己定下目標,激發自己最大的潛能,然後努力抵達終點。他的人生,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
梁海明先生出生於香港,曾負笈海外求學深造。1973年,他於多倫多大學修讀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之後,繼續進修建築管理碩士課程。那段求學的經歷是忙碌而充實,因為心中有理想,因此,每一天都不敢懈怠。“拿到應該考獲的證書”、“積累下應該積累的經驗”。梁海明先生回到香港,在自己所學的專業領域中,大展身手。那座建於1988年、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混凝土建築、今日仍為香港標誌性建築之一、是他建築事業中最自豪的藝術品——中環廣場;那個在重重困難下完成的項目——會展中心,將梁海明先生推向了“香港速度”締造者的位置。而他所完成的一座座建築在建築藝術中所創下的記錄,至今為止,仍未被建築行業同行企及。
建築事業所達到的高度,已經讓許多人豔羨不已,只是對於一個“永遠不滿足於現有成績”的梁海明先生來說,這僅僅只是自己事業人生中的一部分。
1991年左右,他常前往內地,事業也隨著他在內地越來越頻繁的腳步而越來越寬,後來也讓他進入電訊行業——一個對自己而言全新、甚至有些頭疼的行業。他時刻在心裏為自己鼓勁,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努力、專心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為此,他曾花費數年時間修讀相關專業知識,成為香港中文大學唯一一個建築出身的電信工程博士。1999年,梁海明先生將手中擁有的兩條光纖製作出了教育網,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他促進了國家遠程教育。2001年,作為中國第一代電訊人,梁海明先生在太平洋電訊會議上發表講訴了中國電訊的一篇文章。
在電訊這個行業領域,梁海明先生再次遞交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在自己的人生畫卷中書寫了亮麗的一筆。他說:“我覺得一個人要分時段做事,要在不同的時段做不同的事情,今天做的事情並不等於明天的事情。人生要發展不同的東西,要有不同的嘗試,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出自己的潛能。”於是,對於自己所感興趣的仲裁、調解知識,他付出了百分努力。
在仲裁調解領域,梁海明先生執著了二十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仲裁調解專家。在這方面所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他是香港仲裁法、調解法技術委員會委員,參與著相關法律的修訂工作。在香港仲裁法、調解法技術委員會會議中的十五個人中,他是只有少數的非律師專業出身的專業人士。
深覺調解與和諧的重要性,1999年,梁海明先生創辦香港和解中心,並連續六屆擔任會長,這個非牟利機構旨在推廣調解在香港的作用,推動社會和諧。他從零開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培訓調解員上千人,在擁有一千六百多人的香港,所佔比例逾六成。更值得一提的是,培訓工作已經延續到了內地,如北京仲裁委、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其培訓的成效良好,大大提高了法官調解的成功率。而梁海明先生也在不同的地方擔任仲裁員,並出版仲裁調解類書籍三本,第四本書將於2014年出版,分享香港調解服務,用自己二十多年來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為社會和諧做出貢獻。
在科技領域,梁海明先生還在不斷探索,其手上正在研發的專案有三個:一個是光纖用在電腦板,一個是無線充電,一個是將一個產品加入防水材料,使得功能增加。從2005年起,他開始教授博士生,從兩年前開始研究用光纖製作電腦板,在他和五個博士生及兩個教授的鑽研下,已經研發成功,並開始申請專利。此專案已經引起了三家電訊公司的濃厚興趣,已經簽下合作意向書。笫二期研發將於2014年4月份開始。
梁海明先生說:“不管你又多厲害,仍舊要不斷地學習,要有危機感,居安思危,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每一天,他都會接觸不同的人,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謙虛的態度,讓他在人生的路上不斷地前進著。
他是一個有夢追夢的人,夢想在他心中,只有實現了,才能稱為“夢想”,否則,便只是一紙空談,他以自己的基礎事業——建築為喻,怎樣從零開始,在一塊空地上,要將一幢幢建築建成,這其中需要以努力、勤奮為地基,要有堅持的恒心,有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灑脫,讓人生散發勃勃生機
(人生在世,數十寒暑,不過彈指一揮間,捨棄一些該放棄的東西,播種過,澆灌過,付出過,便已值得,至於獲得多少,並沒有那麼重要。灑脫,是一份難得的心境。這種心境,讓他擁有了與天地一般的廣闊胸襟。)
如果說事業的成功是梁海明先生能力的展現,那麼他個性中灑脫超然的因數,則讓他的人生更加散發出勃勃生機。他笑說:“我的錢及不上富豪們,但是與他們比較,我卻感覺更加自由和愜意,因為我可以去街邊吃碗馄饨面,在隨意一個地方,約上友人喝杯咖啡,這樣的生活卻更加難能可貴。”梁海明先生追求的是一種簡單隨意自由的生活,金錢的多少,不在首位。
在他看來,人生不僅僅賺錢這麼簡單,人生也並非賺錢最為重要,捨棄一些該放棄的東西,堅持一些該努力的地方,人生更有意義。他說:“社會好,對國家好,對香港好,對市民好,對下一代好,這五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致力於科技的研究,著眼於當前,更著眼於未來。
梁海明先生喜歡與人分享,他創辦的國際專家學會便是一個以分享為目的的會。國際專家學會成員不以追求人數為要,更加注重的是成員對分享的認同和支持,梁海明先生希望每個人能夠將自己的專長、技術與同行業人分享,他說:“比如,我是一個眼科醫生,我有一項特別好的治療眼睛的技術,如果我不是一味地想著利用專長賺錢,而是想著與人分享,將技術傳播開來,讓更多的病人受益,不是更好嗎?”在他看來,一個真正的專家,是能夠讓同行業的人因為自己而變得更加專業的人,是一個願意與人分享的、無私的人。
梁海明先生身兼諸多社會公職,分享、貢獻著自己的知識,他曾連續三屆擔任湖北省政協委員,在參政議政的十五年時間裏,梁海明先生寫下了二十多個提案,內容涉及核電、地區發展等許多方面,凡是有利於政府、有利於市民的東西,他都會關注,在他所寫的提案中,其中五個提案獲得了嘉獎,足以見其對政府、市民的用心。
他從不說自己已經做了很多貢獻,反而總是覺得自己所做的貢獻還不夠,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夠”的心態,才更加促使他不斷地去做貢獻。播種、澆灌、付出是他所堅持的,至於收穫,卻不曾被他看重。而這,正是梁海明先生所探得的人生真理。
從他的身上,讓人看到了,有一種成功叫勤奮,有一種心態叫挑戰,有一種境界叫灑脫。
【梁海明先生,香港仲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英國皇家工程師學會資深工程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資深工程師、香港工程師學會資深工程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創會會長、香港仲裁司學會原會長、國際專家學會創會會長、香港和解中心創會會長、香港仲裁法及調解法委員會委員、中國海外聯誼會理事,曾連續三屆擔任湖北省政協委員等。】
居安思危 超越自我
(人生的路上,他一直在奔跑,是在趕超他人,更是在超越自己。他覺得,人生的要義,是在不同的時段去從事不同的事情,為自己定下目標,激發自己最大的潛能,然後努力抵達終點。他的人生,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
梁海明先生出生於香港,曾負笈海外求學深造。1973年,他於多倫多大學修讀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之後,繼續進修建築管理碩士課程。那段求學的經歷是忙碌而充實,因為心中有理想,因此,每一天都不敢懈怠。“拿到應該考獲的證書”、“積累下應該積累的經驗”。梁海明先生回到香港,在自己所學的專業領域中,大展身手。那座建於1988年、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混凝土建築、今日仍為香港標誌性建築之一、是他建築事業中最自豪的藝術品——中環廣場;那個在重重困難下完成的項目——會展中心,將梁海明先生推向了“香港速度”締造者的位置。而他所完成的一座座建築在建築藝術中所創下的記錄,至今為止,仍未被建築行業同行企及。
建築事業所達到的高度,已經讓許多人豔羨不已,只是對於一個“永遠不滿足於現有成績”的梁海明先生來說,這僅僅只是自己事業人生中的一部分。
1991年左右,他常前往內地,事業也隨著他在內地越來越頻繁的腳步而越來越寬,後來也讓他進入電訊行業——一個對自己而言全新、甚至有些頭疼的行業。他時刻在心裏為自己鼓勁,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努力、專心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為此,他曾花費數年時間修讀相關專業知識,成為香港中文大學唯一一個建築出身的電信工程博士。1999年,梁海明先生將手中擁有的兩條光纖製作出了教育網,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他促進了國家遠程教育。2001年,作為中國第一代電訊人,梁海明先生在太平洋電訊會議上發表講訴了中國電訊的一篇文章。
在電訊這個行業領域,梁海明先生再次遞交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在自己的人生畫卷中書寫了亮麗的一筆。他說:“我覺得一個人要分時段做事,要在不同的時段做不同的事情,今天做的事情並不等於明天的事情。人生要發展不同的東西,要有不同的嘗試,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出自己的潛能。”於是,對於自己所感興趣的仲裁、調解知識,他付出了百分努力。
在仲裁調解領域,梁海明先生執著了二十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仲裁調解專家。在這方面所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他是香港仲裁法、調解法技術委員會委員,參與著相關法律的修訂工作。在香港仲裁法、調解法技術委員會會議中的十五個人中,他是只有少數的非律師專業出身的專業人士。
深覺調解與和諧的重要性,1999年,梁海明先生創辦香港和解中心,並連續六屆擔任會長,這個非牟利機構旨在推廣調解在香港的作用,推動社會和諧。他從零開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培訓調解員上千人,在擁有一千六百多人的香港,所佔比例逾六成。更值得一提的是,培訓工作已經延續到了內地,如北京仲裁委、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其培訓的成效良好,大大提高了法官調解的成功率。而梁海明先生也在不同的地方擔任仲裁員,並出版仲裁調解類書籍三本,第四本書將於2014年出版,分享香港調解服務,用自己二十多年來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為社會和諧做出貢獻。
在科技領域,梁海明先生還在不斷探索,其手上正在研發的專案有三個:一個是光纖用在電腦板,一個是無線充電,一個是將一個產品加入防水材料,使得功能增加。從2005年起,他開始教授博士生,從兩年前開始研究用光纖製作電腦板,在他和五個博士生及兩個教授的鑽研下,已經研發成功,並開始申請專利。此專案已經引起了三家電訊公司的濃厚興趣,已經簽下合作意向書。笫二期研發將於2014年4月份開始。
梁海明先生說:“不管你又多厲害,仍舊要不斷地學習,要有危機感,居安思危,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每一天,他都會接觸不同的人,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謙虛的態度,讓他在人生的路上不斷地前進著。
他是一個有夢追夢的人,夢想在他心中,只有實現了,才能稱為“夢想”,否則,便只是一紙空談,他以自己的基礎事業——建築為喻,怎樣從零開始,在一塊空地上,要將一幢幢建築建成,這其中需要以努力、勤奮為地基,要有堅持的恒心,有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灑脫,讓人生散發勃勃生機
(人生在世,數十寒暑,不過彈指一揮間,捨棄一些該放棄的東西,播種過,澆灌過,付出過,便已值得,至於獲得多少,並沒有那麼重要。灑脫,是一份難得的心境。這種心境,讓他擁有了與天地一般的廣闊胸襟。)
如果說事業的成功是梁海明先生能力的展現,那麼他個性中灑脫超然的因數,則讓他的人生更加散發出勃勃生機。他笑說:“我的錢及不上富豪們,但是與他們比較,我卻感覺更加自由和愜意,因為我可以去街邊吃碗馄饨面,在隨意一個地方,約上友人喝杯咖啡,這樣的生活卻更加難能可貴。”梁海明先生追求的是一種簡單隨意自由的生活,金錢的多少,不在首位。
在他看來,人生不僅僅賺錢這麼簡單,人生也並非賺錢最為重要,捨棄一些該放棄的東西,堅持一些該努力的地方,人生更有意義。他說:“社會好,對國家好,對香港好,對市民好,對下一代好,這五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致力於科技的研究,著眼於當前,更著眼於未來。
梁海明先生喜歡與人分享,他創辦的國際專家學會便是一個以分享為目的的會。國際專家學會成員不以追求人數為要,更加注重的是成員對分享的認同和支持,梁海明先生希望每個人能夠將自己的專長、技術與同行業人分享,他說:“比如,我是一個眼科醫生,我有一項特別好的治療眼睛的技術,如果我不是一味地想著利用專長賺錢,而是想著與人分享,將技術傳播開來,讓更多的病人受益,不是更好嗎?”在他看來,一個真正的專家,是能夠讓同行業的人因為自己而變得更加專業的人,是一個願意與人分享的、無私的人。
梁海明先生身兼諸多社會公職,分享、貢獻著自己的知識,他曾連續三屆擔任湖北省政協委員,在參政議政的十五年時間裏,梁海明先生寫下了二十多個提案,內容涉及核電、地區發展等許多方面,凡是有利於政府、有利於市民的東西,他都會關注,在他所寫的提案中,其中五個提案獲得了嘉獎,足以見其對政府、市民的用心。
他從不說自己已經做了很多貢獻,反而總是覺得自己所做的貢獻還不夠,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不夠”的心態,才更加促使他不斷地去做貢獻。播種、澆灌、付出是他所堅持的,至於收穫,卻不曾被他看重。而這,正是梁海明先生所探得的人生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