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习兴趣;激发;热点;漫画;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78-01
教学是一门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政治教师早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我教你学,我讲你昕,我说你做”,学生正襟危坐,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这种“满堂灌”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使政治课失去应有的魅力。教师只有搞活政治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人生,才能使他们在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
一、关注热点,激发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而当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枯燥的知识时,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为此,笔者常常把现实生活中具有时代气息,又极其典型的热点材料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我国的外交政策》这一课时,笔者例举了“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
2010年9月7日10时15分许,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时,一艘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赶到现场,并冲撞渔船。随后,日方又派出两艘巡逻船跟踪渔船。13时左右,日本巡逻船上的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止航行,并宣称违反日本《渔业法》,对渔船进行检查。后来,日方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名逮捕41岁的船长詹其雄。9月10日法官批准延押船长10天,罪名如果成立,最高面临3年徒刑。针对“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中方对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警告日本政府不要误判形势,立即送还中国渔民和渔船。
这一热点的引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笔者也趁势引导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钓鱼岛是我国领土,周边海域是我国传统渔场,日本拦截我国渔船、扣押我国渔民及船长,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的相悖是国际间产生摩擦和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把“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这一热点运用在教学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增加了政治课的魅力。
二、善用漫画,深入浅出
由于政治概念、原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照本宣科、以枯燥的语言讲解抽象的概念,必须努力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教师平时还要注意收集丰富生动的材料,如轶闻趣事、名言俗语、寓言故事等,并在教学中灵活准确地加以运用。例如,在讲解“主观唯心主义”时,为批判英国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笔者运用了一幅漫画:贝克莱站在悬崖边,昂首阔步,对悬崖视而不见,大步走向深渊。笔者还在漫画旁边写上“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悬崖”。看到贝克莱的那种丑态,学生们哄堂大笑,顿时理解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荒谬。可见,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影视等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思考和探索,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深刻领会有关道理。例如,在讲述如何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这一内容时,笔者借助“天安门自焚事件”的录像进行教学。录像向学生揭示了“法轮功”践踏生命、摧残生命的真相,使学生理解邪教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明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动迷信活动,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编辑:王妍玮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78-01
教学是一门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政治教师早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我教你学,我讲你昕,我说你做”,学生正襟危坐,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这种“满堂灌”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使政治课失去应有的魅力。教师只有搞活政治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人生,才能使他们在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
一、关注热点,激发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而当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枯燥的知识时,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为此,笔者常常把现实生活中具有时代气息,又极其典型的热点材料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我国的外交政策》这一课时,笔者例举了“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
2010年9月7日10时15分许,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时,一艘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赶到现场,并冲撞渔船。随后,日方又派出两艘巡逻船跟踪渔船。13时左右,日本巡逻船上的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止航行,并宣称违反日本《渔业法》,对渔船进行检查。后来,日方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名逮捕41岁的船长詹其雄。9月10日法官批准延押船长10天,罪名如果成立,最高面临3年徒刑。针对“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中方对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警告日本政府不要误判形势,立即送还中国渔民和渔船。
这一热点的引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笔者也趁势引导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钓鱼岛是我国领土,周边海域是我国传统渔场,日本拦截我国渔船、扣押我国渔民及船长,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的相悖是国际间产生摩擦和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把“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这一热点运用在教学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增加了政治课的魅力。
二、善用漫画,深入浅出
由于政治概念、原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照本宣科、以枯燥的语言讲解抽象的概念,必须努力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教师平时还要注意收集丰富生动的材料,如轶闻趣事、名言俗语、寓言故事等,并在教学中灵活准确地加以运用。例如,在讲解“主观唯心主义”时,为批判英国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笔者运用了一幅漫画:贝克莱站在悬崖边,昂首阔步,对悬崖视而不见,大步走向深渊。笔者还在漫画旁边写上“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悬崖”。看到贝克莱的那种丑态,学生们哄堂大笑,顿时理解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荒谬。可见,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影视等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去思考和探索,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深刻领会有关道理。例如,在讲述如何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这一内容时,笔者借助“天安门自焚事件”的录像进行教学。录像向学生揭示了“法轮功”践踏生命、摧残生命的真相,使学生理解邪教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明白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动迷信活动,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编辑:王妍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