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之巅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说,在中国古代,只有“藏书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收藏家,甚至可以说,没有藏书文化,便不会有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确,翻开中国传统收藏史,我们不难发现,书籍,这一看似再寻常不过的物品曾是中国传统收藏家的最爱。
  而在当前的收藏领域,古籍善本也是门槛最高的收藏门类,其极强的专业性,似乎非大学问家就无法“染指”。古籍,可谓真正的收藏之巅。
  书籍:传经载道 敬惜字纸
  中华民族是以圣贤文化为其特征的,因此,对于传经载道的典籍十分尊崇,所谓“敬惜字纸”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形象化喻指。古人关于图书的评价很能说明这一问题。《隋书经籍志》称:“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今,其斯之谓也。”
  正是由于书籍的重要性,我国历朝对于刻书事业都极为重视。唐及五代十国时期,印刷术开始推广和应用,一些佛经及儒家典籍的刻书开始出现。
  肇始于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在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发展后,终于在宋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官、私、坊刻书系统的庞大网络铺展开来,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品类丰富繁多。也因此,宋代的图书事业迎来了一个繁荣的高峰。明代的印刷业规模大、分布广、品种多,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时期。明代印刷技术更加成熟,图版刻印更为精良。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也多有特色。
  藏书:重要事宜 文化自觉
  中国的藏书传统并非源起于宋。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收藏档案、简册的官方机构。私家藏书也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但早期图书的载体多为笨重的竹木简,贮藏、书写、携带均不方便,靠手抄复制,成之不易,聚之更难,私藏者寥寥。随着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学术文化的大发展,以及造纸技术的突破,藏书数量和规模才有了明显增加。
  北宋时,各地政府也都建有藏书机构,至南宋时已极为普遍。如江南十一府,每府都有一定规模的藏书。私人藏书之风,也有了更大的发展。当时“官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如北宋初期的江正、李方、宋缓、王诛等,后期又有叶梦得、晁公武、郑樵、尤袤、陈振孙等人。这些藏书家的收藏都达到万卷以上。
  到了明清时期,藏书之风尤盛,藏书家遍及全国,逐渐形成了江、浙、闽三个藏书中心地域。明清两代的知名藏书家多以千计,各家所藏动辄几万卷,甚至达到几十万卷。
  正是基于对典籍的崇尚,古人视藏书为重要事宜。司马光曾教育其子说:“贾竖藏货贝,儒家惟此耳,然当知宝惜。”清孙树礼说:“积财以贯计,积书以卷计。积财十万贯,子孙日夕取求焉,不数年而用已罄。积书十万卷,子孙日夕取求焉,终其身用之不尽,更传诸子若孙,数十世亦不能尽也。故昔人有积财十一,积书十九之语。”清张金吾称:“人有愚智贤不肖之异者,无它,学之所致也。然欲致力于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必先藏书。藏书者,诵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
  古人把藏书之积累视为比钱财的积累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不仅从现实的功利说金玉之利有限且坐吃山空,而藏书之利无穷且作养后代,而且藏书远比积财更为高贵。正是由于对书籍的尊崇和藏书的重要,中国很早就有了藏书的文化理念,且形成了绵延不绝的藏书传统。积累藏书,也就成为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文化自觉。他们秘惜自好,不肯轻易示人,把借出与售卖同视为不孝。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明代范钦。阮元《宁波范氏天一阁书目序》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厨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其例严密如此,所以能久二也。”
  藏书家:知识渊博 多种功夫
  清代学者洪亮吉曾将藏书家分为5种:其一是“推求本原,是正缺失”的考订家;其二是“辨其版片,注其错伪”的校雠家;其三是“搜采异本,补石室金匮遗亡,备通人博士浏览”的收藏家;其四是“第求精本,独嗜宋刻”的鉴赏家;其五是“贱售旧家中落所藏,要求善价于富门嗜书者”的所谓掠贩家。洪氏所说的考订家等,无一不具有专门之学,就连他最瞧不起的“掠贩家”也大多有“眼别真赝,心知古今,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的过硬本领。其实洪氏所说仍有偏颇,古代藏书家除了具有考订、校雠、收藏、鉴赏的功夫,许多人同时还是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版本目录校勘学家,如赵明诚与李清照、元好问、杨士奇、王世贞、黄宗羲等人便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曾说,藏书家并非桃花源中人,其家世渊源、社会交游、专业联系,乃至生活时代之政治风云、学术潮流、价值取向等也与藏书活动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学术角度看,与藏书密不可分的更有目录学、文献分类学、版本学、考据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等,有人统称之“治学之学”,不无道理。因而可以说,藏书事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
  书籍的保存不仅延绵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人类文明正是通过对前人书籍的保存继承发展的。正因为如此,藏书也成为了收藏之巅。
其他文献
一边是出版界的翘楚,一边是百年名校;一边有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做后盾,一边则坐拥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过云楼藏书,在盛夏的中国引发了一场引人瞩目的争夺。  过云楼藏书,一个家族和一座江南名楼近150年的收藏与积淀,在盛夏的中国引发了一场引人瞩目的争夺。  盛况空前的巡展  2012年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网站上一则《过云楼藏书整体亮相匡时春拍》的消息像一颗深水炸弹,引发了2012春
期刊
但凡见过香港中环林立的摩天大楼、领略过铜锣湾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踏过尖沙咀大牌汇聚的广东道的人,一定对香港这个时尚之都、购物天堂印象深刻。然而,5月底6月初,以第五届香港国际古玩展领衔的多个与艺术及收藏有关的展会在香港同城上演,这个东方之珠俨然也成了艺术之都。更为重要的是,背靠中国内地这一巨大的潜力市场,使得香港成为了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  古玩精品汇聚香江  5月27日下午
期刊
决定美术作品生命力的是它自身的艺术性,而非尺寸的大小。中外如此,千古一律。法国卢浮宫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尺寸并不大,可在数十万件藏品中,它是三件镇馆珍宝之一。我国古今有许多划时代的杰作,诸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其规格仅38.5厘米×29.6厘米,约合一平尺,但它却代表了唐代绘画的最高水平。今人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气势沉雄,也是案头绘画。  美术作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当时市场供求关系、运作方
期刊
过云楼风雨录
期刊
2012年春,过云楼藏书横空出世,成为这一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中的最大亮点。然而,关于这批珍贵古籍的研究、讨论、竞价、争夺、归属,却给这本就难得的藏品赋予了更多的传奇。
期刊
“书以创造独立为贵,然舍法便不是书。”这句话是我在课徒时经常给学生们讲到的。大抵是须先有法而后可突破前人藩篱。历代大家几乎都从师法传统开始,然后再沉潜用功,才会有所建树。  蔡显良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出于对古典艺术的热爱。来到我这里攻读书法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南艺上学时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做学问上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感悟力,在技法上勤学苦练。日见其长。自2007年
期刊
单从字面而言,“画院”这个名词多少带有点儿古老的气息。实际上,作为体制内的产物,在当今市场火热的背景之下,国有画院是否“沉得住气”,对其生存来说非常重要。当然,要“静心”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该守怎样的“旧”,该创怎样的“新”,有关画院的现在和将来,业内是如何评析的呢?  没创作就没前途  赵榆(中国国家画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我是1989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工作的,当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有关
期刊
说起现在遍布全国各地的画院,这可真算上是只有新社会里才会有的新生事物。其实,画院这个名词历史悠久,不过我们原先知道的所谓画院却是存在那遥远的宋朝,而且是紧靠着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身边,仅仅是为爱好绘画艺术的皇家服务的专门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画院是为了要让那些身怀绝技的老画家在免除后顾之忧的同时,能让他们将身上的艺术传承下去,所以依靠画院这样的机构,将他们集聚起来,发挥各人的特长。记得我小时候,
期刊
片片泛黄的纸页、本本经久的沉淀、丝丝灰尘的余味、部部文明的精彩。古籍,书写着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藏书家,传承着古籍背后的厚重。藏书是一种执着、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期刊
在古籍善本市场上,宋刻本无疑是皇冠上的钻石。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宋刻本一直受到学者、藏书家的特别重视。早在明朝,宋刻本已有“寸纸寸金”之说。明末崇祯年间,著名刻书家、藏书家毛晋,其家藏图书达89000多册。他为搜寻宋刻本,在其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页)酬钱??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可见到了明朝,宋刻本尤其是善本已值一页千金。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