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拆“墙”是学问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现在遍布全国各地的画院,这可真算上是只有新社会里才会有的新生事物。其实,画院这个名词历史悠久,不过我们原先知道的所谓画院却是存在那遥远的宋朝,而且是紧靠着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身边,仅仅是为爱好绘画艺术的皇家服务的专门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画院是为了要让那些身怀绝技的老画家在免除后顾之忧的同时,能让他们将身上的艺术传承下去,所以依靠画院这样的机构,将他们集聚起来,发挥各人的特长。记得我小时候,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准备成立中国画院,组织上将家父程十发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调动到画院筹建办公室从事画院的筹备工作。从此,我家就和画院建立了不解之缘。父亲从一个年轻的职员一直服务到成为画院的主要领导人才,他的绘画风格形成的每一步也都是和画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的画院真是人才济济,所认识的那些老先生、老太太们,个个都无愧于“学富五车”、“资历深厚”这样的形容。而且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们极为谦虚、谨慎。最要紧的是,我切身感受到他们都是钟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愿意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奉献一生。用现在话评价,这些耐得住寂寞的画师们堪称真正的国画大师!所以我以为,作为那时的上海中国画院真正称得上一个中国绘画的最高学府之一。
  “文革”后,曾几何时,不少人向家父推荐让我进上海中国画院,这样可向老前辈们求教,但是都被家父一一谢绝。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从美国旧金山艺术研究院毕业返沪后,由刘旦宅大师出面推荐,家父才同意我被上海中国画院聘任为海外画师,而后又被聘为上海文联属下的上海书画院兼职画师。
  目前的画院与往日的画院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了。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我想首先是现在的大环境是一个商业社会,人们习惯于一切向钱看。现在画家们的创作思路和当时的前辈们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再说,现在许多画师画画的目的,我想也和前辈们不一样了。这和目前收藏界的混乱也有关系。我认为,现在所谓的收藏市场,看似热闹,却不像是在收藏艺术品,感觉反而好像有点儿是在炒卖股票。
  搞绘画艺术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在崎岖山路上需要艰难攀登的学问,这需要画师穷毕生精力去付出劳动。而画家必须耐得住寂寞,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做学问的环境,而画院不正是应该能提供这么一个研究场所之所在?
  至于画院本身的建设,家父一直在说:“我认为绘画是画给老百姓看的,所以必须是面向广大群众的。画院应该是开着大门办的。”他说,最好把墙也拆了。我想,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如何拆掉这面墙,也是一个学问。因为他所指的不光是建筑概念上的墙,更是指画院及画师在创作上应该和老百姓的喜好之间没有隔阂。我们现在画画非常强调人的个性,但是画家本身的生活积累和修养就不够,如何来画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画作呢?这样画出来的东西最后就只能被艺术家自己所欣赏了啊!
  至于画院和收藏市场之间,我认为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市场上讲的是炒作,并不能说明某件艺术品的真正艺术价值。
  无论如何,我想画院应该致力的正是让画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尽力将中国的绘画提升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前不久,我应邀去参加艺术家朱仁民艺术馆的开馆仪式。一位与会嘉宾问我:现在市场上有没有人在仿这位艺术家的画?我所知有限,只能以一己之见答之:至少我还没有见到。  其实这个问题好几年前就曾有人问我,当时正值这位艺术家创意设计并实施建造杭州胜利河(古运河南端入杭州市区后的一段分支)古水街工程刚刚竣工,艺术家为这一工程的核心部分“环楼”所绘丈二匹水墨巨构《环楼戏说》,以及另一件也是以古运河历史风情为题材的
期刊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1976年7月28日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日子。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带给人的心灵震撼直到今天都难以平息。而对于石齐来讲,这一天也令他终身难忘,不仅仅因为那场惨烈的地震。1976年7月28日,36岁的石齐走进了北京画院的大门,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画院生涯”。  6月的一个午后,本刊记者造访了石齐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工作室,一说起他与北京画院的缘分,这位画院的老职工,立刻放下了手中的
期刊
深受中華文化影响的近邻日本是海外吴昌硕研究的一大重镇。日本学界对吴昌硕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清末民初至20世纪20年代,是吴昌硕作品在日本的传播期和“吴昌硕热”在日本的兴起期。这一时期,吴昌硕的艺术作品东渡日本,对日本近现代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启了日本学者进行吴昌硕研究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是中日两国学者对吴昌硕研究开始实现学术意义的双向交流和争鸣互动的时期,日本
期刊
一边是出版界的翘楚,一边是百年名校;一边有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做后盾,一边则坐拥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过云楼藏书,在盛夏的中国引发了一场引人瞩目的争夺。  过云楼藏书,一个家族和一座江南名楼近150年的收藏与积淀,在盛夏的中国引发了一场引人瞩目的争夺。  盛况空前的巡展  2012年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网站上一则《过云楼藏书整体亮相匡时春拍》的消息像一颗深水炸弹,引发了2012春
期刊
但凡见过香港中环林立的摩天大楼、领略过铜锣湾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踏过尖沙咀大牌汇聚的广东道的人,一定对香港这个时尚之都、购物天堂印象深刻。然而,5月底6月初,以第五届香港国际古玩展领衔的多个与艺术及收藏有关的展会在香港同城上演,这个东方之珠俨然也成了艺术之都。更为重要的是,背靠中国内地这一巨大的潜力市场,使得香港成为了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  古玩精品汇聚香江  5月27日下午
期刊
决定美术作品生命力的是它自身的艺术性,而非尺寸的大小。中外如此,千古一律。法国卢浮宫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尺寸并不大,可在数十万件藏品中,它是三件镇馆珍宝之一。我国古今有许多划时代的杰作,诸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其规格仅38.5厘米×29.6厘米,约合一平尺,但它却代表了唐代绘画的最高水平。今人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气势沉雄,也是案头绘画。  美术作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当时市场供求关系、运作方
期刊
过云楼风雨录
期刊
2012年春,过云楼藏书横空出世,成为这一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中的最大亮点。然而,关于这批珍贵古籍的研究、讨论、竞价、争夺、归属,却给这本就难得的藏品赋予了更多的传奇。
期刊
“书以创造独立为贵,然舍法便不是书。”这句话是我在课徒时经常给学生们讲到的。大抵是须先有法而后可突破前人藩篱。历代大家几乎都从师法传统开始,然后再沉潜用功,才会有所建树。  蔡显良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出于对古典艺术的热爱。来到我这里攻读书法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南艺上学时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做学问上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感悟力,在技法上勤学苦练。日见其长。自2007年
期刊
单从字面而言,“画院”这个名词多少带有点儿古老的气息。实际上,作为体制内的产物,在当今市场火热的背景之下,国有画院是否“沉得住气”,对其生存来说非常重要。当然,要“静心”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该守怎样的“旧”,该创怎样的“新”,有关画院的现在和将来,业内是如何评析的呢?  没创作就没前途  赵榆(中国国家画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我是1989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工作的,当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有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