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未就业残疾人为研究对象,对未就业的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残疾人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康复服务、无障碍设施、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家庭人均收入对残疾人就业有影响,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119-03
  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努力帮助每一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城乡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见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2015-02-05)残疾人就业是小康进程的关键指标,也是残疾人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2013年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 10.8%(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2014-08-20),与小康进程指标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6%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研究选取未就业残疾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直接分析未就业残疾人的现状,从中探讨残疾人未能就业的原因。这对帮助残疾人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针对2014年湖北省某市残疾人的问卷调查,依托乡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和村残疾人就业指导员,对湖北省某市辖内的残疾人进行入户调查。因本文研究对象是未就业残疾人,故选取样本数据为就业年龄段内(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未在业残疾人。
  1.2 研究方法
  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罗遐,兰瑶(2015)采用2013年安徽省残疾人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得出残疾人受教育年限、享受就业扶助政策情况、就业政策等对残疾人就业有显著影响。廖娟(2014)运用Probit模型从个体和家庭两方面分析影响不同省市之间残疾人就业率的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性别、城乡、教育培训、技能培训、残疾类型和家庭规模对残疾人就业有显著影响。胡仕勇,梅紫(2015)选取职业技能培训的状况、康复服务的状况、公共无障碍设施的状况、教育文化服务的状况、生产生活服务的状况、生活知识普及的状况六个公共服务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残疾人就业影响状况。
  基于文献回顾可发现,不同学者选取各个方面的变量分析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本文将借鉴以上研究,选取性别、生活区域、残疾类型、残疾等级、受教育水平、职业培训状况、康复服务状况、公共无障碍设施状况、社会福利、家庭收入等变量对未就业残疾人进行研究。
  另外,本文认为残疾人参与社区活动状况对残疾人就业也有影响。故本文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各自变量对未就业残疾人的影响状况。
  2 调查结果
  2.1 未就业残疾人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残疾人共6725人,其中未就业的残疾人4,486人,具体特征,见表1。
  根据上表分析,从性别特征来看,在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中未就业残疾人男性占64.24%,女性有35.76 %,未就业的男性多于女性。从地区分布来看,城市中未就业残疾人占29.28%,农村未就业残疾人占70.72%,农村未就业残疾人远多与城市未就业残疾人。
  在残疾类别中,未就业残疾人中视力残疾占66.94%,听力残疾占61.26%,言语残疾占63.39%,肢体残疾占58.45%,智力残疾占87.92%,精神残疾占89.34%,多重残疾占85.19%。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和视力残疾相对于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多重残疾未就业的比例更低,说明肢体、听力、言语、视力残疾类型的残疾人就业的可能性更高。
  在残疾等级上,四级、三级、二级、一级未就业的残疾人分别占48.74%、61.17%、82.08%、89.90%。随着残疾等级的递减,未就业残疾人的比例依次增加,因残疾等级越低,表示残疾程度越重,残疾人就业的难度更大可能性更小。
  2.2 影响变量分析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与残疾人就业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未就业残疾人中,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专科、本科以上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4.03%、23.40%、36.71%、12.39%、1.48%、0.92%、1.08%。从整体上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残疾人未就业的比例减少,说明教育对残疾人就业有一定的影响。
  职业培训也表现出相关的相关性。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残疾人中未就业的人数占30.73%,而未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残疾人未就业的人数为69.27%,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比例低于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残疾人,说明接受职业培训对残疾人就业有积极作用。
  从社会福利情况来看,没有享受社会福利的未就业的残疾人占15.23%,而享受社会福利却未就业的残疾人占84.77%,就比例来看,享受社会福利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比例远高于没有享受社会福利的残疾人。
  从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分布来看,在未就业残疾人的比例中,没有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比例是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比例的一倍,没有接受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残疾人占66.87%,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残疾人占33.13%。
  从无障碍设施区域分布来看,生活区域中有无障碍设施的未就业残疾人的占32.60%,没有无障碍设施的未就业残疾人占67.40%,生活区域没有无障碍设施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比重高于生活区域有无障碍设施的残疾人。
  从残疾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状况来看,未就业残疾人中,8.65%的残疾人经常参与社区活动,42.65%的残疾人偶尔参加社区活动,有48.7%的残疾人从未参加过社区活动。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比例更低。   从家庭人均收入分布来看,以贫困线为划分界限,贫困线以2011年公布的人均纯收入2 300元作为标准,在未就业残疾人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的残疾人占72.24%,家庭人均收入高于贫困线的未就业残疾人占27.76%。
  2.3 残疾人未就业原因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对未就业残疾人“没有工作的原因”进行提问,有48.20%的残疾人选择了没有生存技能,23.41%的残疾人认为是没有劳动能力,3.47%的残疾人不想就业,1.24%的残疾人是因为未成年,0.86%的残疾人认为是就业政策为落实,0.63%的残疾人认为存在社会歧视,另还有22.19%的残疾人选择其他原因。
  排除其他的选项,在没有工作的原因中,没有生存技能是阻碍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没有劳动能力。
  3 总结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康复服务、无障碍设施、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家庭人均收入对残疾人就业有积极影响,通过优化这些方面,有助于降低未就业残疾人的比例,提高就业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没有生存技能而未就业的残疾人较多;城乡残疾人就业不平衡,农村未就业残疾人多于城市;享受社会福利的残疾人未就业人数多于没有享受社会福利的残疾人数,享受社会福利存在影响残疾人的就业意愿,导致一部分残疾人不想就业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残疾人就业。
  3.1 增加残疾人的人力资本,教育培训对残疾人就业仍 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上有一个代偿理论,是指人体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它器官将会代替和补偿病变器官的功能,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能。例如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敏锐。这说明拥有残疾人潜在的人力资源,只要找对挖掘方向,残疾人大有可为。因此,要针对残疾人的特点提供不同的职业培训服务,结合不同残疾类型、残疾等级的残疾人开展培训。政府、残联和社会组织要为残疾人提供终身免费培训服务,培训内容要顺应时代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的要求,提高培训的层次。
  提高残疾人教育水平,重视适龄教育年龄残疾人的教育,努力保障青少年残疾人能享受义务教育,根据其残障特点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技能培训。要加大对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投入,降低残疾人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让更多的残疾人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有条件有意愿深造的残疾人提供便利条件。
  3.2 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体系,促进残疾人就业资 源在城乡间合理分配,创造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的就 业环境
  残疾人家庭是帮助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支持主体,残疾人的亲朋好友不仅能够为残疾人就业提供物质帮助、就业信息帮助,还能为残疾人提供精神情感支持。拥有残疾人的家庭极易导致其家庭的贫困,甚至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陷入贫困的无限循环。帮助残疾人家庭增收,亦是为残疾人增加收入和就业资源。政府要注意政策向贫困残疾人家庭倾斜,为残疾人家庭提供专业的针对性的服务。
  享受社会福利的残疾人未就业人数高于没有享受社会福利的残疾人,杨宇、王灏晨(2015)对城镇残疾人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尽管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目前的保障水平只达到最低生存标准,但研究数据显示享受着社会福利的残疾人就业的可能性低,仍然有一部分残疾人不想就业,呈现残疾人对福利依赖的趋势。因此,对这部分残疾人采取积极的救助政策,合理安排残疾人福利救助政策,有针对性的分类发放社会福利,帮助真正有需要的残疾人。对现占有社会福利的残疾人,促进就业引导其自救。
  3.3 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以提升残疾人就业的品质
  不同残疾等级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比例不同,残疾等级越轻的残疾人未就业的比例越小,随着残疾程度的减轻,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等逐渐增强,就业的可能性会更大。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有助于残疾人自理能力、劳动能力的恢复,增强残疾人的就业自信心。
  生活区域没有无障碍设施残疾人未就业比例远大于有无障碍设施的残疾人,残疾人生活区域若未设有无障碍设施,可能会给残疾人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进而会影响残疾人的就业意愿,因此,要完善和加快城乡特别是乡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提高无障碍设施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另外,对于已有的无障碍设施要提高设施的使用率,排查非法占有和不规范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情况,让无障碍设施真正能“物尽所用”。
  鼓励残疾人多参加社区活动,增加残疾人的社会互动有助于提升就业信心和就业意愿。社区活动要多策划与残疾人就业相关的交流分享活动,宣传当地创业、就业先进个人事迹,鼓励残疾人向典型学习,使残疾人在活动中了解各方面就业信息。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内信息的传递,增加残疾人的就业的资本。
  参考文献:
  [1] 罗遐,兰瑶.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的调查[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4):80-85.
  [2] 廖娟.残疾人就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4,(4):38-43.
  [3] 胡仕勇,梅紫.公共服务状况对残疾人就业影响研究[J].调研世界, 2015,(4):20-25.
  [4] 周云,荣茹静.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策略研究——基于人力资源开发 视角[J].政策分析,2015,(7):70-75.
  [5] 杨宇,王灏晨.教育培训对城镇残疾人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残疾人 就业,2015,(1):55-61.
  [6] 田奇恒,孟传慧.城市低保社会福利受助者“就业意愿”与社会救助研 究[J].人口与经济,2008,(1):37-42.
其他文献
【摘要】 自然垄断是垄断的一种特殊形式。从自然垄断结构与垄断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一方面要使电力产业结构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点规范电力企业的垄断行为。  【关键词】 自然垄断;垄断结构;垄断行为;电力行业    一、自然垄断理论与政府管制    (一)自然垄断产业的界定  自然垄断理论是经济学中较为经典的理论之一。自然垄断已经经历了自然条件决定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期刊
【摘要】 和谐是天地万物、人生社会的最佳状态和至归,任何再生产只有在和谐状态下才能顺利进行,天地万物生生变易只要接受和谐的内在要求,遵循自然之道,都能在宇宙坐标系中找到定位。和谐包括:心和,即人自身内心的和谐;人和,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天和,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和谐;心和;人和;天和    一、心和    和谐由心始。和谐首先是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是人的心灵同宇宙本体、自然之道的
期刊
【摘要】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认知、民族评价、社会参与实践和民族情感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普遍较高。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也有弱化倾向,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狭隘的民族认同观。提出必须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关键词】 大学生;民族认同;全球化;研究    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
期刊
【摘要】 大学生“薄中厚外”看待中西方节日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忽视的原因,借鉴西方节日在中国高校流行的经验,提出传承中国节日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大学生;问卷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国内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国外节日随着“全
期刊
【摘要】 孔子认为,就为政者而言,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君子以义为上,懂得仁义、成人之美、和而不同,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小人则以利为上,只懂得财利、成人之恶、同而不和,是无德之人。孔子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深刻的区分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点,并对为政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关键词】 孔子;君子;小人;道德品质    近日细读《论语》,留意到除了讲“仁”有109处外,孔
期刊
【摘要】 法语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法国先锋音乐家热拉尔·普莱斯居尔维科(Gerard Presgurvic)的作品,这位才子包办了剧本和作曲。2000年2月14日,《Roméo & Juliette》在巴黎首演,立刻轰动了全法国,被许多专家和观众推举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音乐剧,从音乐、舞蹈、角色、布景、灯光和几处极为精致的细节等方面来分析点评这部杰出的歌剧。  【关键词】 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期刊
【摘要】 在人文社会学科体系中,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在这两种不同的体系中,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中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对于现实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礼;理性;伦理    一、合“礼”性—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儒学为主,表现出固定化倾向,正如董仲舒所言:“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其思想的集中体现便在
期刊
【摘要】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层面上的分工是异化了的分工,应该消灭,但劳动本身的分工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不能消灭。这里涉及到分工功能定位的问题,把功能问题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框架下进行思考,并建立了分工--结构功能分析模式以探讨分工的正负功能。  【关键词】 分工;正功能;负功能    一、分工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分工贯穿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发展与进步都与分工密切相关,没有分工就谈不
期刊
【摘要】 中山市创新理念,统筹谋划,形成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大格局;整合资源,拓展渠道,构筑开展干部培训的大平台;全员培训,分类施教,促使干部队伍素质大提升;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中锻炼提高,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大发展。  【关键词】 中山市;干部大培训;社会大发展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历来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
期刊
【摘要】 通过对新形势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工作新变化的分析,结合新形式下高校图书馆的情况,论述如何拓展和创新读者服务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 服务项目及对象;读者工作;读者服务    一、服务项目及对象    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虽然给读者提供了图书文献需求的更大可能,同时也给图书文献的开发利用到来了更大的困难。这主要表现为:首先,图书馆目录同类款目迅速增加,整个目录体系庞大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