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老师和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诗歌。而诗歌在语文试题中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鉴赏诗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如何掌握这种技能?我想其中一点是把握作为诗歌灵魂的意象。意象的把握正是让我们登古诗之堂入古诗之室的那把精巧别致的钥匙!在这里,我从以四个方面对古诗意象做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指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便是所谓的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注入主观色彩,这就是意象。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曾论及"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一言以蔽之,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二。意象产生的根源
如果从诗歌创作的一般原理出发,则可能对意象产生的根源作出如下分析和归纳。
1、寄情于物,赏心悦目
作者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2、意同象异,各见其趣
作者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
3、主题朦胧,意绪无穷
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三,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4、文字有狱,取象而避
如《毛诗正义》所说,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取比类"就是取意象。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诗人想要倾诉对社会阴暗面的一腔义愤,又不致于以言获罪被割断喉管,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借助意象,藏匿锋芒,作委婉的表达。
5、不肯殉葬,寓意于象
意象在诗中是与现实社会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因为当时对某一社会理想、社会力量、社会人物的判断上的天真,缺乏远见,后来在该理想幻灭,该力量、该人物走向反面时,使作者尴尬,使作品成为殉葬品。
三.意象的类型
(一)象征性意象: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艾青说:"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
(二)比喻性意象。它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
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喻为一江春水。读着它,令人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楼上眺望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这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
(三)描述性意象。指对形象作具体描述,从而使感情具体化,当然,描述不是客观的,而是渗透了主体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绝句通过描述性的意象"空山"、"返景"、"深林"、"青苔"等渲染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气氛,其中渗透了作者追求自然美的思想感情和以画意入诗的审美情趣。
(四)通感性意象:即用通感形象使情具体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高亢激烈的声响:"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声响是在声息乐止之后突然爆发的,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的声音,如水浆的冲击声,如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声,这样的"大音",白居易自然无法让读者听到,但它用文字描绘出视觉形象,来勾引起人的听觉联想,无形化作有形,绘写出一系列鲜明的通感性意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即使远隔千年,依然令人悚然惊心。
四.意象的特征
首先,意象的特征在于它的比兴性。"诗言志"的表现说,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文学观念,意象正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意念情感的需要而选取的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的语言艺术形象。
第二,意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表达一定观念的物象都具有比兴的意义。意象不是生活的翻版,也不单纯是抽象的观念。因此它有时候是违背逻辑常识的。如诗人王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空里流霜不觉飞"的诗句,其中"飞霜"本来是违背常理的,因为霜水气凝结而成的,不能象雨一样下落或者流动,但是为了突出月夜的寒冷和幽寂,诗人用了"飞霜",由于"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使它比实际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更真实、更典型,因而更有美感。
第三,意象的承袭性。这是指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诗人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甚至被后来的人运用。运用现成的意象来表达某种共同的情思,使意象带有一定的承袭性,当然这种意象必然具有典型性。如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松、竹、梅,就是一种历代文人沿袭的吟咏题材,成为包含了特定美学内容的意象,号称"岁寒三友"。意象的承袭性的积极结果是使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越来越丰富,正如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第四,意象的多义性。意象的多义性不仅使诗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为读者的欣赏开拓出主动的、深远的思维空间。"有人把杜甫诗中的"月"这一常用意象做了一次统计,单用"月"这一意象的诗就达101次之多。但是随着作品立意的不同,"月"这一意象所呈现的思想感情色彩也各不相同。
一.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指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的,它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便是所谓的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注入主观色彩,这就是意象。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曾论及"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唐代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代诗评家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一言以蔽之,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二。意象产生的根源
如果从诗歌创作的一般原理出发,则可能对意象产生的根源作出如下分析和归纳。
1、寄情于物,赏心悦目
作者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2、意同象异,各见其趣
作者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
3、主题朦胧,意绪无穷
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三,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4、文字有狱,取象而避
如《毛诗正义》所说,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取比类"就是取意象。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诗人想要倾诉对社会阴暗面的一腔义愤,又不致于以言获罪被割断喉管,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借助意象,藏匿锋芒,作委婉的表达。
5、不肯殉葬,寓意于象
意象在诗中是与现实社会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因为当时对某一社会理想、社会力量、社会人物的判断上的天真,缺乏远见,后来在该理想幻灭,该力量、该人物走向反面时,使作者尴尬,使作品成为殉葬品。
三.意象的类型
(一)象征性意象: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艾青说:"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
(二)比喻性意象。它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
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喻为一江春水。读着它,令人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楼上眺望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这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
(三)描述性意象。指对形象作具体描述,从而使感情具体化,当然,描述不是客观的,而是渗透了主体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绝句通过描述性的意象"空山"、"返景"、"深林"、"青苔"等渲染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气氛,其中渗透了作者追求自然美的思想感情和以画意入诗的审美情趣。
(四)通感性意象:即用通感形象使情具体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高亢激烈的声响:"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声响是在声息乐止之后突然爆发的,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的声音,如水浆的冲击声,如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声,这样的"大音",白居易自然无法让读者听到,但它用文字描绘出视觉形象,来勾引起人的听觉联想,无形化作有形,绘写出一系列鲜明的通感性意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即使远隔千年,依然令人悚然惊心。
四.意象的特征
首先,意象的特征在于它的比兴性。"诗言志"的表现说,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文学观念,意象正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意念情感的需要而选取的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的语言艺术形象。
第二,意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表达一定观念的物象都具有比兴的意义。意象不是生活的翻版,也不单纯是抽象的观念。因此它有时候是违背逻辑常识的。如诗人王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空里流霜不觉飞"的诗句,其中"飞霜"本来是违背常理的,因为霜水气凝结而成的,不能象雨一样下落或者流动,但是为了突出月夜的寒冷和幽寂,诗人用了"飞霜",由于"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使它比实际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更真实、更典型,因而更有美感。
第三,意象的承袭性。这是指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诗人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甚至被后来的人运用。运用现成的意象来表达某种共同的情思,使意象带有一定的承袭性,当然这种意象必然具有典型性。如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松、竹、梅,就是一种历代文人沿袭的吟咏题材,成为包含了特定美学内容的意象,号称"岁寒三友"。意象的承袭性的积极结果是使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越来越丰富,正如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第四,意象的多义性。意象的多义性不仅使诗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为读者的欣赏开拓出主动的、深远的思维空间。"有人把杜甫诗中的"月"这一常用意象做了一次统计,单用"月"这一意象的诗就达101次之多。但是随着作品立意的不同,"月"这一意象所呈现的思想感情色彩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