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柏乡柏村村是“十一五”期间省定扶贫重点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该村位于瑞金市北部,是由富桥、富溪和柏村村三村合并而成,距瑞金市区15公里,总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地域辽阔,集山区和塅区为一体。全村有61个村民小组,1626户7628人,是瑞金人口最多的村。有党员125人,全村有耕地面积4118.15亩,人均耕地0.6亩,山林面积27650亩,200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32元,由于相对比较贫困,2005年被定为“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同时,被省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自2006年以来,该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为总要求,以全村村民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为总目标,全村干群共同努力,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五年来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7.22万元,捆绑各种资金962.9万元,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收入得到提高,村风文明,民主政治有序,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以科学规划为着手点,发展新格局
建设新农村,规划必先行。为搞好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首先是狠抓规划力量的整合。针对规划时间紧、任务重、业务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成立了规划设计组,整合黄柏乡规划所、农技站、水技站、公路站、林业站等部门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运用灵活多样办法,多方聘请市内外有资质的规划专业机构,采取“整体打包,降低规划成本,提高编制质量”的做法,确保2006年年初规划任务按时完成。其次是让群众参与规划,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做到边宣传、边规划、边实施、边修改,最后通过村规民约来认定。其三是实行分类指导。在各自然村组建设过程中,及时邀请规划、改路、改水、改厕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建设新村镇
为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村积极开展了以“三清三改”和“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把圩镇规划、中心村规划放在首位,同时通过村民会议,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自2006年以来,投入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144.9万元,共建新农村省级示范点2个,市级11个。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牢牢把握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一关键点,坚持“三清”为先导,“三改”为基础,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年来,发动村民投工投劳6680人次,清理垃圾85吨,清理淤泥近千吨,拆除旧房165间,面积3060平方米,旧厕所112处,猪牛栏312间,面积2920平方米,硬化道路1万余平方米,檐街2870平方米,墙脚896平方米,新建垃圾池15座,三格式厕所116间,已硬化通户便道3.1公里,建起了一座文化活动中心362平方米,建起了7处休闲场所,3个农家书屋,建起了花圃968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在各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村通过会议推选“八大员”即首席规划员、法制员、信息员、文教员、保健员、产业员、婚育新风助理员和党风村风监督员,“八大员”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如今,群众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新村容村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一到农闲,村民们可以到村文化活动中心,看书学知识、学技术,下棋娱乐休闲,村民们可以享受免费的精神快餐。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习气销声匿迹。
三、以整村推进为结合点,做实新农村
结合新农村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不断加快各项事业的建设进程。该村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整村推进紧密结合,围绕新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要求,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扶贫资金“药引子”的作用下,该村不仅用好用活5年来上级安排的57.2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而且加强与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争取社会力量扶持,捆绑各种资金962.9万元(其中田园化建设资金480万元,水利建设资金108万元,交通村村通资金140万元,社会捐赠建校资金35万元,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55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144.9万元)不断完善了路、水、农、教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修了至富桥,至富溪2条交通主干道,硬化水泥公路13.5公里,极大地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利用上海凯天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邓凯元董事长捐资的35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校舍55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解决了该村学校建设问题。三是新建村级办公场所一幢两层,占地133平方米,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告别了租房办公的历史,建立了自己的家。四是在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扶持下,投资480万元对本村23个村小组731户3289人的859亩农田进行了整治,整治后由于农田可机械化操作,在减少劳动成本的前提下,粮食亩增40公斤,人均增收42元。五是在水利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投资108万元的水利资金维修了本村2150米的渠道,实现了主灌渠道的三面不见土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六是充分利用赣州市城投集团公司挂点单位的行业优势,利用帮扶资金55万元,建起了自来水厂,解决了自来水的供应,为全村饮用安全水提供了保障。
四、以培植产业为主攻点,致富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富裕是根本,离开了产业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自2006年以来,该村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积极培育本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在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了脐橙、西甜瓜、花生、烟叶四大主导产业。5年来该村共发展花生产业面积1500亩,辐射农户700户,发展烟叶面积280亩,辐射农户150户,发展脐橙面积6500亩,辐射农户986户,发展西甜瓜面积612亩,辐射农户598户。同时,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组建了沙子塘脐橙协会、烟叶合作社。新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合作组织原则,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大地增强了抗风险、促生产、闯市场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全村农民在扶贫产业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均参与了1-2个产业的发展,平均每人在扶贫支柱产业中年均增收400元以上。
五、以凝心聚力为基本点,创建好班子
村级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关键,为此,在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服务群众意识、创建好班子上,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是积极投身于我市开展的以民主评议党员、村民评议干部、村民评议村民为主要内容的“三评促和谐”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有效地加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了村级组织的群众基础。二是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实行“公示牌”制度,开展了“六好”班子创评活动。三是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六个一”制度。四是推行“党员红本子”,实施党员关爱工程。面向全村每一位党员发放管理服务手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5年来,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村“两委”干部均积极参与,与部门单位协调,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干部群众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望,连续5年,该村各项工作名列前茅,而且每年均被瑞金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在换届选举中,该村全部村干部均以高票当选,群众满意率高达99%。
责任编辑:程文燕
一、以科学规划为着手点,发展新格局
建设新农村,规划必先行。为搞好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首先是狠抓规划力量的整合。针对规划时间紧、任务重、业务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成立了规划设计组,整合黄柏乡规划所、农技站、水技站、公路站、林业站等部门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运用灵活多样办法,多方聘请市内外有资质的规划专业机构,采取“整体打包,降低规划成本,提高编制质量”的做法,确保2006年年初规划任务按时完成。其次是让群众参与规划,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做到边宣传、边规划、边实施、边修改,最后通过村规民约来认定。其三是实行分类指导。在各自然村组建设过程中,及时邀请规划、改路、改水、改厕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建设新村镇
为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村积极开展了以“三清三改”和“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把圩镇规划、中心村规划放在首位,同时通过村民会议,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自2006年以来,投入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144.9万元,共建新农村省级示范点2个,市级11个。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牢牢把握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一关键点,坚持“三清”为先导,“三改”为基础,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年来,发动村民投工投劳6680人次,清理垃圾85吨,清理淤泥近千吨,拆除旧房165间,面积3060平方米,旧厕所112处,猪牛栏312间,面积2920平方米,硬化道路1万余平方米,檐街2870平方米,墙脚896平方米,新建垃圾池15座,三格式厕所116间,已硬化通户便道3.1公里,建起了一座文化活动中心362平方米,建起了7处休闲场所,3个农家书屋,建起了花圃968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在各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村通过会议推选“八大员”即首席规划员、法制员、信息员、文教员、保健员、产业员、婚育新风助理员和党风村风监督员,“八大员”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如今,群众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新村容村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一到农闲,村民们可以到村文化活动中心,看书学知识、学技术,下棋娱乐休闲,村民们可以享受免费的精神快餐。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习气销声匿迹。
三、以整村推进为结合点,做实新农村
结合新农村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不断加快各项事业的建设进程。该村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整村推进紧密结合,围绕新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要求,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扶贫资金“药引子”的作用下,该村不仅用好用活5年来上级安排的57.2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而且加强与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争取社会力量扶持,捆绑各种资金962.9万元(其中田园化建设资金480万元,水利建设资金108万元,交通村村通资金140万元,社会捐赠建校资金35万元,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55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144.9万元)不断完善了路、水、农、教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修了至富桥,至富溪2条交通主干道,硬化水泥公路13.5公里,极大地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利用上海凯天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邓凯元董事长捐资的35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校舍55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解决了该村学校建设问题。三是新建村级办公场所一幢两层,占地133平方米,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告别了租房办公的历史,建立了自己的家。四是在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扶持下,投资480万元对本村23个村小组731户3289人的859亩农田进行了整治,整治后由于农田可机械化操作,在减少劳动成本的前提下,粮食亩增40公斤,人均增收42元。五是在水利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投资108万元的水利资金维修了本村2150米的渠道,实现了主灌渠道的三面不见土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六是充分利用赣州市城投集团公司挂点单位的行业优势,利用帮扶资金55万元,建起了自来水厂,解决了自来水的供应,为全村饮用安全水提供了保障。
四、以培植产业为主攻点,致富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富裕是根本,离开了产业的支撑,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自2006年以来,该村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积极培育本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在稳定发展粮食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了脐橙、西甜瓜、花生、烟叶四大主导产业。5年来该村共发展花生产业面积1500亩,辐射农户700户,发展烟叶面积280亩,辐射农户150户,发展脐橙面积6500亩,辐射农户986户,发展西甜瓜面积612亩,辐射农户598户。同时,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组建了沙子塘脐橙协会、烟叶合作社。新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合作组织原则,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大地增强了抗风险、促生产、闯市场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全村农民在扶贫产业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均参与了1-2个产业的发展,平均每人在扶贫支柱产业中年均增收400元以上。
五、以凝心聚力为基本点,创建好班子
村级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关键,为此,在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服务群众意识、创建好班子上,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是积极投身于我市开展的以民主评议党员、村民评议干部、村民评议村民为主要内容的“三评促和谐”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有效地加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了村级组织的群众基础。二是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实行“公示牌”制度,开展了“六好”班子创评活动。三是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六个一”制度。四是推行“党员红本子”,实施党员关爱工程。面向全村每一位党员发放管理服务手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5年来,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村“两委”干部均积极参与,与部门单位协调,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干部群众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望,连续5年,该村各项工作名列前茅,而且每年均被瑞金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在换届选举中,该村全部村干部均以高票当选,群众满意率高达99%。
责任编辑: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