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并提出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构建了符合高职特点的新型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人才需求;培养目标;课程模式
根据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职业岗位需求调研数据,现对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一、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归纳起来可划分为四类:
1. 自动化生产设备或系统的操作、调试、装配、维修;
2. 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服务;
3. 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技术研发。
4. 自動化生产设备销售服务
从企业调查得知,多数企业近三年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数成增长态势。企业显示目前最需人员的岗位有:自动化生产设备系统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系统维修。
二、企业调研发现的问题
(一)专业教育的面偏窄,需要进一步拓宽
不少企业提出学校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生产工艺、设备、电气技术及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应用领域,这样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否则,培养的学生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甚至还要经过专门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二)学生缺乏市场意识,市场需求分析能力不足,常常就技术论技术
在工程教育中,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因此,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的市场需求知识、市场需求分析能力都十分不足。另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源主要来自市场需求,而相当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此尚未形成强烈、迫切的认识。学校理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三)“创新意识与策划能力”不足
调查中企事业单位认为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与策划能力”不足,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原始创新活动少,模仿性创新不多,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少。为此,我国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品少,造成企业参与国际技术的竞争力低,经济效益低。从教育的角度看,问题出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从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多企业家强调,高职高专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应注意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企事业单位对大学教育提出的又一点建议。现在的学生虽然高考作文好、计算机应用熟练、外语通过等级考试,但自然科学的文字功底浅,表现出归纳总结能力差、对事件或具体的工程技术状况表述不清,甚至词不达意。虽然素质教育、文化氛围在高校也提了不少年,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但如何实际的用在生产、开发和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交流、总结中,还明显不足。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强烈感受到社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类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看到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
三、自动化生产设备专业毕业生涉及的工作领域包含了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操作、设备维护与维修、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产品质量检测、生产现场管理(如工段长等)、产品销售后服务等,其中机电设备的操作、普通机械加工、电气维修、设备检测与维修、设备保养和维护、设备安装与调试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多,机电设备的改造和营销与服务也有占一定的比例;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机电产品之机械零件的制造,电气控制与调试,机电产品之装配、检测、调试、维修,机电产品之质量检验与控制,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调研显示:企业对机电专业的专科毕业生的岗位安排的变动性较大,一般企业对新进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的加工操作并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1~2年后,其中有一部分换岗从事设备维修(包括机械和电气维修)、机电设备的改造、生产现场管理和服务等;传统的岗位分工在现代化企业中,正在逐步地被灵活、整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机电综合性任务所代替,如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排除,往往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计算机等综合性的技术。这就对技能型人才的技术与知识结构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需要他们有复合性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通过上述的调研分析,高职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设备的操作员,安装调试员,设备管理维修员,电气技术员,质量检验员,班组长等工作;其他就业岗位:从事自动化产品的营销、生产现场技术服务、自动化生产设备改装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以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产品生产一线的主管、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
四.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应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建立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我们经过调研以及长期的实践探索,根据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才岗位的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基本素质培养,建立了高职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构建出我院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构建 “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为课程改革依据,实践教学为主线,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君.《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 2008 .5
【2】 詹俊钢.《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初探[J] .职业技术, 2009.6
【3】 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06.
【关键词】 人才需求;培养目标;课程模式
根据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职业岗位需求调研数据,现对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一、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归纳起来可划分为四类:
1. 自动化生产设备或系统的操作、调试、装配、维修;
2. 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服务;
3. 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技术研发。
4. 自動化生产设备销售服务
从企业调查得知,多数企业近三年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数成增长态势。企业显示目前最需人员的岗位有:自动化生产设备系统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系统维修。
二、企业调研发现的问题
(一)专业教育的面偏窄,需要进一步拓宽
不少企业提出学校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生产工艺、设备、电气技术及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应用领域,这样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否则,培养的学生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甚至还要经过专门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二)学生缺乏市场意识,市场需求分析能力不足,常常就技术论技术
在工程教育中,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因此,绝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的市场需求知识、市场需求分析能力都十分不足。另外,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源主要来自市场需求,而相当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此尚未形成强烈、迫切的认识。学校理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三)“创新意识与策划能力”不足
调查中企事业单位认为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与策划能力”不足,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原始创新活动少,模仿性创新不多,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少。为此,我国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品少,造成企业参与国际技术的竞争力低,经济效益低。从教育的角度看,问题出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从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多企业家强调,高职高专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应注意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企事业单位对大学教育提出的又一点建议。现在的学生虽然高考作文好、计算机应用熟练、外语通过等级考试,但自然科学的文字功底浅,表现出归纳总结能力差、对事件或具体的工程技术状况表述不清,甚至词不达意。虽然素质教育、文化氛围在高校也提了不少年,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但如何实际的用在生产、开发和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交流、总结中,还明显不足。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强烈感受到社会对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类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看到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
三、自动化生产设备专业毕业生涉及的工作领域包含了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操作、设备维护与维修、机电产品的装配与调试、产品质量检测、生产现场管理(如工段长等)、产品销售后服务等,其中机电设备的操作、普通机械加工、电气维修、设备检测与维修、设备保养和维护、设备安装与调试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多,机电设备的改造和营销与服务也有占一定的比例;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机电产品之机械零件的制造,电气控制与调试,机电产品之装配、检测、调试、维修,机电产品之质量检验与控制,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调研显示:企业对机电专业的专科毕业生的岗位安排的变动性较大,一般企业对新进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的加工操作并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1~2年后,其中有一部分换岗从事设备维修(包括机械和电气维修)、机电设备的改造、生产现场管理和服务等;传统的岗位分工在现代化企业中,正在逐步地被灵活、整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机电综合性任务所代替,如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排除,往往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计算机等综合性的技术。这就对技能型人才的技术与知识结构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需要他们有复合性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通过上述的调研分析,高职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设备的操作员,安装调试员,设备管理维修员,电气技术员,质量检验员,班组长等工作;其他就业岗位:从事自动化产品的营销、生产现场技术服务、自动化生产设备改装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以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产品生产一线的主管、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
四.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应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建立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我们经过调研以及长期的实践探索,根据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才岗位的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基本素质培养,建立了高职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构建出我院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确定专业核心能力。构建 “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为课程改革依据,实践教学为主线,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君.《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 2008 .5
【2】 詹俊钢.《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初探[J] .职业技术, 2009.6
【3】 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