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节能、环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能量耗用,降低CO2 排放,注意节水、节油、节气。它不仅是一种态度,而且是一种责任,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不堪重负,日益增重的全球自然恶性灾害在不断上演,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仍在加重,全球气候变暖、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危机等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生活,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低碳、节能、环保意识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化学教师应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
作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我们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在各类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使低碳、节能、环保意识在我们下一代的头脑中扎根,使他们个个成为自觉的低碳消费者。教师不应将眼光停留在茫茫题海中,更应将关心社会、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做一个“低碳生活”的示范者。
二、化学教师应将低碳、节能、环保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1.结合化学教材,渗透低碳、节能、环保教育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相当多的与能源、环境有关的内容,直接涉及的就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防止温室效应、防止化肥污染等内容。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污染与防止污染,节能与开发新能源来组织化学教学。学习高中有机化学时,介绍卤代烃、酚、甲醇、甲醛、农药、塑料、橡胶等的污染时,可以从卤代烃等有机物的危害、形成原因、防止措施等方面加以介绍。让学生明白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氟氯卤代烃制冷剂的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含酚和甲醛的污水的任意排放,家具等装饰材料对酚和甲醛的大量使用等造成的。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减少氟氯卤代烃的使用,寻找新的低污染制冷剂;开发无氯农药;有机化工厂的“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低碳、环保教育
在实验操作中落实低碳行为,要求学生做到:用药要节约,防止浪费、污染,能循环使用的药品尽量循环使用。例如,氧气化学性质实验中,硫、磷燃烧会对空气造成较大污染,教师首先控制学生药品的取用量,当实验现象明显时,要将燃烧匙及时伸入水中以终止实验,防止污染空气;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对二氧化锰可进行回收,以便下次继续使用。对某些有有毒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实验,应采取一定措施,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动脑设计环保实验是重要的。另外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废液、废物不能乱倒、乱扔,应倒入废液缸中或放到指定地点。这样做,一方面是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对实验室空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3.密切联系实际,开展低碳、节能、环保教育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每天都有大量的环境题材,教师应及时搜集与化学有关的资料,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这样做,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真正感到环境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
三、教师要做“低碳生活”的推行者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相当多的与能源、环境相关的问题,例如,节水、节电、节约用纸、爱护花草树木、少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废弃物污染、防止旧电池的污染、防止室内空气污染、不用破坏臭氧层的喷发胶、分类处理垃圾等等。而中学生又是一个人数较多、适合教育,又具有一定宣传力的群体。如果每一位化学教师能够从我做起,并通过对中学生的教育,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的环境状况就会逐渐得到改善。
低碳、节能、环保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更不能只出现在宣传教育上,应落实在行动中。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进行低碳、节能、环保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教师要结合 “4
一、化学教师应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
作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我们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在各类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使低碳、节能、环保意识在我们下一代的头脑中扎根,使他们个个成为自觉的低碳消费者。教师不应将眼光停留在茫茫题海中,更应将关心社会、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做一个“低碳生活”的示范者。
二、化学教师应将低碳、节能、环保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1.结合化学教材,渗透低碳、节能、环保教育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相当多的与能源、环境有关的内容,直接涉及的就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防止温室效应、防止化肥污染等内容。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污染与防止污染,节能与开发新能源来组织化学教学。学习高中有机化学时,介绍卤代烃、酚、甲醇、甲醛、农药、塑料、橡胶等的污染时,可以从卤代烃等有机物的危害、形成原因、防止措施等方面加以介绍。让学生明白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氟氯卤代烃制冷剂的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含酚和甲醛的污水的任意排放,家具等装饰材料对酚和甲醛的大量使用等造成的。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减少氟氯卤代烃的使用,寻找新的低污染制冷剂;开发无氯农药;有机化工厂的“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低碳、环保教育
在实验操作中落实低碳行为,要求学生做到:用药要节约,防止浪费、污染,能循环使用的药品尽量循环使用。例如,氧气化学性质实验中,硫、磷燃烧会对空气造成较大污染,教师首先控制学生药品的取用量,当实验现象明显时,要将燃烧匙及时伸入水中以终止实验,防止污染空气;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对二氧化锰可进行回收,以便下次继续使用。对某些有有毒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实验,应采取一定措施,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动脑设计环保实验是重要的。另外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废液、废物不能乱倒、乱扔,应倒入废液缸中或放到指定地点。这样做,一方面是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对实验室空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3.密切联系实际,开展低碳、节能、环保教育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每天都有大量的环境题材,教师应及时搜集与化学有关的资料,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这样做,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真正感到环境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
三、教师要做“低碳生活”的推行者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相当多的与能源、环境相关的问题,例如,节水、节电、节约用纸、爱护花草树木、少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废弃物污染、防止旧电池的污染、防止室内空气污染、不用破坏臭氧层的喷发胶、分类处理垃圾等等。而中学生又是一个人数较多、适合教育,又具有一定宣传力的群体。如果每一位化学教师能够从我做起,并通过对中学生的教育,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的环境状况就会逐渐得到改善。
低碳、节能、环保教育并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更不能只出现在宣传教育上,应落实在行动中。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进行低碳、节能、环保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教师要结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