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脑“翻墙”以后再来观世界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855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世界有时候就像一张比蜘蛛网还密的地图,大家努力的目的就是从地图中找到让自己成功且幸福的路途。所以作为普通的大多数,我们都埋头努力、按部就班地走着自己坚信不疑的那条路。但是你想过吗?也许那些你始终认定的、没动摇过的路线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你换一种思路,遇见的便有可能是另一番天地。所以说,读几本能打破常规思维的书还是有必要的。如果你想清楚地看世界,不妨先给大脑翻一次墙。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看资深理工男如何观世界
  随着电影《星际穿越》的热映,“理工男”们又得瑟了一回。“文艺男”与“理工男”的争论其来有自,但比较两者的书却很少,因此,万维钢写的这本《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算是及时雨。
  什么是“理工科思维”?作者借用了卡尼曼《思考,快与慢》里对人脑“系统1”和“系统2”的划分,即前者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对眼前事物进行第一判断,后者则集中注意力进行缓慢费力的计算分析。他认为,文人思维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而理工科思维是系统2的产物。接下来,作者就以理工男的优越感列举了无数文人乱担心、瞎议论的事例,与之相比,理工科思维的用处在于通过试验数据纠正“常识性偏见”。
  作为一个资深理科男,作者用朴实的文字来告诉人们他是如何观世界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理想主义的“高大上”,但是整体读起来很实际,用数据、用论文、用实验,去告诉我们科学地观察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应该怎么观察。如果这本书能够与周濂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块看,就十分有意思了。都是高手,但是一个文科一个理科。文科有理想,理科有实验;文科有情怀,理科有理性。对于文科生而言,看完之后首先觉得有意思,其次是有收获,再次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观,让自己观察世界多一个维度,以理性之观点,科学之态度,去观察、去审视、去做、去行动周遭的一切。
  作者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认知的新方法。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 、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话说回来,当理工男的肱二头肌鼓起来了,是否就意味着文人思维穷途末路了呢?作者在这方面的确是有一点偏见的。其实 “文艺男”与“理工男”真没必要强分高下,别忘了让理工男嗨到爆的《星际穿越》导演诺兰就是一名文艺男啊。
  《我怎么没想到》:把灯光打在思维的死角上
  这本书里,作者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分解为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简单步骤,并列举了历史上最伟大思想家们的例子加以说明,包括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美国宇航局才华出众的飞行控制人员等。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并巧妙地加以深入分析,向我们传授如何通过挖掘左脑潜力——观察力、准确性和分析能力,获取满意的结果。为了让我们这些“愚钝”的大多数来熟练掌握思维技巧,作者还煞费苦心地设计了自测练习,以便刺激我们运用这些技巧来激发富有创意的点子。作者真是好人啊,他帮我们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分解成了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简单步骤,为我们指明了最简洁的思维之路,同时,还列举了历史上最伟大思想家们的例子加以说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美国宇航局才华出众的飞行控制人员纷纷都会你“现身说法”。
  你只需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到不少极富启发性的新思路,以及贯穿全书、足以帮助你提升思维理解能力的有益观点;或许,当你认真读完这本书并且能够取其精华据为己有的时候,你将不再自以为是地思索,而是跳出“习惯性思维”的恶性循环,开动脑筋去考虑各种可能。你将会一跃成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思想者,能够琢磨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和高明的决策,甚至让他人,而不是你自己,捶胸顿足地自问:“我怎么没想到啊?”
  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的:“ 好车扭距小,转弯灵活 。书里说的思维方式也同理,不仅仅是举一反三,而且还胜在出其不意,往往能让人感觉到绝处逢生之妙。” 还有人说:“作者是把灯光打在了我们思维方式的死角上,读书之后受益匪浅,豁然开朗。”
  《别做正常的傻瓜》:适当多几分“不正常”
  你正常吗?也许是的。你傻吗?也许也是的。“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这些“傻”的错误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决策中都会出现。
  《别做正常的傻瓜》帮你揭示我们在生活中熟视无睹的思维误区,还教你如何纠正。作者的目标是,让读完书的你能够“少几分正常,多几分不正常的理性思维”,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里胜人一筹。
  其实生活中处处是决策,人很多时候都是非理性动物,所以这本书看完之后,再看生活中一些事情,很多都能联系上去。本书中还讲到了过于自信,正常人往往过于自信,过于自信虽有三大优点,但是会给我们的决策带来种种弊端。 然而不自信会使我们丧失前进的勇气,过于自信又会导致大意失荆州,这该如何是好?你过于自信?没自信?还是要做一个理性的人?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在给自己鼓舞斗志的时候,我们应该有充分自信;而在具体行事时,我们应该谨慎而有自知之明,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对适应性的描述。也许你还没有注意到,人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不要以为你现在对某样东西非常满意就认定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多快乐。然而,正常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适应性,花很多精力和金钱去追求那些以为可以给自己带来长久快乐的东西,结果未必能如想象中那么快乐。但是人并非对所有的东西都能适应。极端的、变化的东西会难以适应,人际比较也会带来不适应。
  看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作者是希望人们在很多时候能换位思考,不要总是依靠直觉行事,要多一些理性。当你用理性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也许你看起来不太“正常”,却会变得更加聪明。
其他文献
迈进山师的大门,入眼便是被郁郁葱葱的雪松簇拥着的毛主席像,高举着右手,魁然挺拔。这样的雕像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出现过,镜头从那只手上摇下来,将那个时代的青春娓娓道来。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雕像的时候既惊讶又兴奋,抓着身边的人问:“这是不是电影里的那个?”对方笑笑,告诉我这只是同样的一个造型,同样落成在那个热血且荒唐的年代,同样的还有雕像后面中西合壁的文化楼、彩梁枋、琉璃瓦、飞檐椽和青砖墙,素
期刊
你想做的事情总是有很多:去健身房锻炼身体,练出至少6块腹肌;热爱旅行,想拥有一架单反相机;想上油画课,课业之余能够将自己喜欢的色彩全部投入干净的画布;想看很多书,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还想养很多的花花草草,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调……每次在制订自己的计划时,你都是慷慨激昂,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可是尽管这些事情尽管时常被你列入计划,却始终被搁置。要么是没时间;要么是没钱;要么是没心情;要么是没耐
期刊
memo的励志手记
期刊
有没有这样一座城,你在它的臂弯里,一如它在你的心上。它永远在时光跑道的那一头,平心静气地,不疾不徐地,等着你蓦然回首的憩息。  故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是生命的开始。她赋予我们最原始的生命力,给了我们成长的动力和源泉,伴随我们一路走过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留下生命中最稚嫩最单纯的色彩。故乡最让人依恋的也是那里曾经让你成长,哪怕那成果你并不满意。  虽然时间分分秒秒改写着深深种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地方,但那
期刊
不久前,ETS官方声称,10月SAT考试亚洲考场的成绩要被延迟发布。  “美国高考”SAT的10月的考试刚刚结束,正在给孩子申请美国大学的家长在微信群里就开始担忧了:会不会取消10月这次考试的成绩?原因很简单,在中国大陆考生集中的考场,发现了作弊的考生。  去年10月,在香港的考场,中国大陆某培训机构现场散发部分考题被考试主办方发现,让家长纠结了很久。曾经发生过一旦发现一定范围的作弊考试,举办方取
期刊
旧历年的钟声总是让我惆怅。我紧闭着双眼,生怕旁人窥探到我对青春流逝的那份恐惧。过了25岁以后,我再也没法享受过年和过生日这两件事。  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方觉可贵。也许,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人生就是在不断出现的遗憾中度过的。  人生,这是个沉重的词眼。我们时刻面对的就是它,却不愿意老是提起它。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人生没有如果。如果可以改变,如果可以重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
期刊
呼啦啦青春在其间  我的故乡蚌埠,在许多人的眼里,它可能依旧是个连名字都念不准确的小城,可在我的心里,它是跑业跑不到边,声色味齐全的游乐场。那时候我们还在蚌埠二中读初中,记忆里大坝下的淮河总是青灰的,火车总是开进夕阳里的,这是属于那个旧梦的颜色。  好像和故乡有关的记忆总是和奔跑有关,我们在操场上奔跑,在小巷里奔跑,在大坝上奔跑,书包带四散开拖在身后,心跳声被放大成兴奋的鼓点,头发被汗水打湿了粘在
期刊
倘若以铁路来测量,株洲离长沙的距离是-5块5的车票,40分钟的车程。  2005年,我乘着绿皮车去长沙念书,满车熙熙攘攘的人,路过株洲的时候,人群像下饺子一样哗啦啦地散掉了。拖着行李箱的人,提着黑色货袋的人,都行色匆匆。株洲火车站的外围,四下里都是密集的批发市场。  十八岁那年,我和胚胚两个人壮着胆子结伴去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沪松市场买衣服。撇去质量的硬伤,这里永远有新颖潮流的款式。对于十七八岁的少
期刊
守在灵魂的角落  现在回忆自己的少女时期,总像蒙着一层看不清的雾。雾里的那个孩子,有时明媚,有时忧伤,有时琼瑶上身,有时又没心没肺。  但大部分时间,我对那个孩子的回忆总是与42路公交车有关。那时候的烟台刚刚开始住房改革,我们家拥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从酿酒公司门口搬到塔山。这意味着生平第一次,我拥有自己的房间,也意味着每天雷打不动的早上七点,我和伙伴一起涌上满满当当的42路公交车,一路摇晃
期刊
考上大学这年,我收到了妈妈送的礼物。那是一个雕着精致花纹的化妆箱,里面除了一些基本的护肤品之外,居然还有我曾经用过的五颜六色的发绳、发圈和发带。  伸手摸摸头上早已习惯的利落短发,我差点忘记自己也扎过马尾辫。  在17岁之前,我是一个留着长发的女孩,而且我很喜欢自己的长发,每天必然要洗一次头。哪怕上了初中后,妈妈总是以洗头发、梳头发会浪费时间为由劝我把头发剪了,我也坚决不妥协。我能理解她作为重点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