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 冰火两重天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532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注意到格鲁吉亚女钢琴家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Khatia Buniatishvili)是2011年在网络上观赏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当时还比较瘦弱的她却呈现了一场曲目分量极重的独奏音乐会,没有受到过多比赛束缚的卡蒂雅拥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安静柔和的内在气韵,看似矛盾的不同特质在她身上极好地融合并且呈现。卡蒂雅的演奏激情澎湃又含藏情怀,一弹琴就将脸全部遮住的半长不短的蓬松秀发也是她的标志之一。
  超群的技术是当代能够崭露头角并且成为职业钢琴家必备的条件之一,而在以男性演奏家居多的古典音乐圈里能够拥有一席之地的女性演奏家更加令我们敬佩。2016年3月18日当红青年钢琴家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献演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带来一场诚意十足,由多部重量级经典曲目组成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出生于1987年的卡蒂雅拥有姣好的面容、出众的外型、天生优良的演奏机能,加上3岁起就跟随母亲学习钢琴,6岁就和室内乐团合作演出,让卡蒂雅在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演出经历。展开卡蒂雅的音乐会曲目单,她所选择演奏的六首作品无一不是钢琴文献史上的重磅之作及作曲家代表性的技巧和音乐兼备之作,对于钢琴家不仅是体力的挑战更是脑力的彰显,需要卓越的技术又兼备无畏的胆量才敢这样安排音乐会曲目(上半场: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下半场:李斯特《轻盈》《鬼火》《钟》,李斯特/霍洛维茨《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往往音乐会的看点既是精彩之处也是存疑的来源,卡蒂雅如何在九十分钟之内将自己多次演绎的作品呈现出新意?在已经有众多前人的诠释下卡蒂雅将如何不落俗套地推出自己的解读?长时间高难度技巧和高强度耐力的压力下,如何能时刻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笔者带着疑惑听完整场音乐会,借由此篇乐评的机会分享对当晚所听所感的解读,愿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有识之士的探讨。
  一、尊重乐谱下的微小改动
  从钢琴演奏史的长河看过来,此番音乐会的多首曲目都曾经在不同的时代被多位演奏家改编,大到对乐谱大刀阔斧的改动,小到对速度、表情、音符的各类添加,正是这些二度创作者提出的不同阐释构成了乐曲的演奏历史。卡蒂雅对本场所有作品的演奏基本上尊重乐谱,但是在细节处也有基于有诠释理由的微小改动,比如:1.《图画展览会》第一首《蹒跚的侏儒》,卡蒂雅的演奏缩短了或甚至是牺牲了休止符和延长记号,压缩了原本的呼吸,加剧了音乐的紧迫感。当进行到第44小节时,卡蒂雅将双手最后一拍的音都提高了半音,这应该是思索之后的自行改动,让问号的感觉更加强烈。2.卡蒂雅将第八首《墓穴》的第二部分“与亡者的谈话”一开始的左手主题中,所有的G、D音都升高了半音弹奏,这种改变让和已逝朋友的对话一开始充满了欣喜,似乎很意外又有点欣慰还能再次见面。随着第二句回归谱面的音符,情绪也自然低落了,表达出原来二者并不是在同一空间维次的相遇。3.卡蒂雅缩短了《彼得鲁什卡》第二首开始10小节以内的部分休止符和长音的时值,重组了节奏,保持了音乐的气息。
  二、全面均衡的技巧是揭示音乐本质的试金石
  本场音乐会无疑是对卡蒂雅技术全面性的综合展示:从单音到和弦,从长音到密集音型,从眼花缭乱的小音符到磅礴的八度进行,从大跨度的跳跃到双音、和弦的颤音等等。看似表面“浮华”的“炫技”,其实质是她力求通过成熟的技巧阐释出作曲家的意图、揭示出音乐的灵魂。限于本文的篇幅,在此仅将卡蒂雅如何通过具体的技巧层面的展示,幻化出音乐的意义点出一二。
  (一)精敏的触键 卡蒂雅演奏的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触键敏锐精致,在细腻的句子里声音是飘而实的,气息是谨慎而随性的,主题的首次出现如花蕾般敏感羞涩,然后在左手低音顺畅流泻的推动下绽放。待《轻盈》飘忽的余音散尽,《鬼火》不带身影地滑入,作为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的第五首,《鬼火》开始时细碎的半音进行与《轻盈》的织体类似,卡蒂雅所选择的演奏速度有更加流动的趋势,并且在句子上添加了一些鬼魅之影。在手指如同打仗一般高强度攻坚战时,卡蒂雅还很有闲情逸致地用不同的声音色彩诠释出句子间幽默的对话,句中还不时地出现如同火苗般的摇曳感,她在照顾技巧的同时没有降低艺术水准。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卡蒂雅在演奏《钟》这首作品里高速运转的段落时,还能非常雅致地点缀出句法的拉伸、不同主题的婉转,如同春天万物复苏时花朵色彩的差异,说明选择这么快的速度演奏并没有到达她技术的极限。
  (二)技术难度递进升级 如果说《鬼火》中由双音演奏极速的半音旋律,让观众见识到了卡蒂雅右手卓绝的指尖控制能力,那么在《彼得鲁什卡》里则全面升级,技巧的难度扩展到两只手的双音、和弦颤音。借着之前不断上升的音乐情绪,卡蒂雅演奏第一首《俄罗斯舞曲》也选择了音乐流动性比较强的速度,只见她的演奏带出青春的舞步,左手频繁往返在三个八度的距离时还优雅地刻画不同声部的旋律线,将谱面看起来眼花缭乱的音符在音乐中归位。当转到A大调后卡蒂雅恰如其分地展现出音乐的叙事性,故事情节、人物对话以及思想活动都跃然而出立体呈现。虽然第二首《彼得鲁什卡的房间》中有很多带有敲击因素的、和弦快速飞奔的段落,但是卡蒂雅的演奏只有坚决而没有暴力,和弦力道饱满有弹性,这一切都得益于她科学的演奏方式。
  (三)技术的“魔术”时间 本场音乐会有多处云集璀璨技巧的部分,其中之一就出现在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霍洛维茨改编版中Friska的段落,当音符活跃的跳出来,低音的共振渐渐消失后就是千变万化的“炫技”时间,卡蒂雅自信地解析着繁复的谱面,大跳音型、连续轮指、六度进行、双手多声部快速行驶等一系列技巧接踵驶来,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声音中却不时清晰地飞出各类旋律,轻巧、磅礴等不同音效轮番上阵,让人叹为观止。当观众的热情被卡蒂雅一再点燃之时,笔者“不合时宜”地对某些段落的演奏速度提出不同的看法。
  三、有待商榷的超常规的演奏速度
  90分钟的音乐会中大多数时候的演奏速度定位都是准确合理的,但是在演奏《图画展览会》第七首《利莫日市场》时卡蒂雅所选择的速度非常快,如此风驰电掣在凸显出相对精湛的技巧之外损失了幽默的氛围,在音乐表现和句法表达上有点得不偿失;另外曲中持续相同的双音进行快到一定的频率是会吃掉一部分音的,加上现代三角钢琴锤子的重量也拉慢了琴键回弹的速度,因此每四个相同的双音就要隐退一个。选择这种速度的妙处在于能充分表达出妇人争吵的场景,但也失去了人们在集市里挑选购买的乐趣,在现场演奏中是否值得启用笔者感觉有待商榷。还有第九首《鸡脚上的小屋》也被卡蒂雅弹得飞快,骑着扫把的女巫横冲直撞,掠夺过的现场一片狼藉,如此冲动的速度导致八度、和弦的进行出现模糊,虽然大幅提升了作品的紧张度、准确塑造出了女巫蛮横的形象,但是损失了清晰度,非常可惜。最不可思议的是加演时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只见卡蒂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开头一直呼啸到结尾,全曲用了一个大的渐强来模拟冲刺,仅用了2分30秒左右就完成了演奏,这样的速度在笔者目前听到过的录音里绝无仅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般迅捷的速度让外在的动作看起来某些细节处卡蒂雅是在不停地敲击琴键,好在她呈现出来的声音犀利却没有炸裂之感,可是结束时的冲刺让技巧的难度和力度都陡增,大跨度和弦出现准确性问题,踏板也一度浑浊。   四、从微观的角度揭示宏观的意义
  除了过硬的技术、够快的速度,卡蒂雅对音效的设置、故事情节的铺垫以及音响中的“反差”也思虑良多,这些都是她从微观的角度揭示音乐结构宏观意义的途径。例如《古堡》中持续的低音是演奏时的难点,旋律起伏并且不断转换到不同声部,左手除开低声部还要同时演奏出不同效果的中声部,而低声部升G音不仅音高一直不变,节奏型也几乎完全一致,如何能让听者不厌烦这超过一百个小节的重复音成了重中之重。现场演奏这段时的弊端还要增加,空旷的音乐厅和不甘寂寞的咳嗽声以及无法预知的手机铃声都是干扰的来源,无法提前预置的音乐设计更加考验着演奏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卡蒂雅也确实在此段巧花心思,她演奏的低音延绵不断随着音乐起伏又和旋律隔着距离,微弱又一直存在的低音好似古堡里随风飘来飘去的烛光一般,让她的演奏画面感增强。当乐句在低声部浅吟、高声部歌唱的同时,卡蒂雅还在个别中声部演奏出清晰有韧劲的歌唱性旋律,从这里能感受到她还是深受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影响。《古堡》最后的两个小节是她演奏此段的另一个亮点,f过后标注PP的两组连在一起的低声部升G音,钢琴家利用手指缓慢下键只是按住琴键不发出声音,踏板快速抖动利用琴弦之前的共振来听出微秒的停顿,这样能有效地稀释f时和弦留下的踏板,并且升G弦能出现两次很轻还在减弱的低音。而第三首《图伊勒里宫的花园》卡蒂雅摒弃厚重的低音、选择偏快的速度用轻巧的方式演奏,这样花心思的规划是为了之后的《波兰牛车》埋下伏笔。有了前面略快速度的铺垫,当演奏到《波兰牛车》时在相对慢速的节奏里卡蒂雅还多使用了些踏板并且将句子演奏出拖拽的感觉,沉重、艰辛的形象跃然而出,巧妙的布局让牛车轱辘碾压土地留下的痕迹都能感知出来。当《一富一穷的两个犹太人》中代表富人和穷人的主题同时出现时,卡蒂雅利用左右手的争执将速度拽住,直到结尾的时候冲突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速度的拉扯、厚度的增加以及音符时值的拖长来表达,将看似简单的画卷提高到哲理的对话层面。对情绪瞬间的转换能力是卡蒂雅的强项,并且这种掌控能马上在音乐里体现出来,似乎刚刚巫婆飞驰耗力的段落并没有影响她的气息,她将庄严的气魄和百炼成钢化为绕指柔的内在力量熔化在一起,让注视百年沧桑建筑物《基辅大门》时的感慨、纠结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深化。30小节从天而降的和声透彻心扉,此处安静得好似整个音乐厅只剩下钢琴家一个人在与内心对话,情绪的反差并没有就此结束,十几个小节后的连续八度音阶夹带着狂风暴雨来袭,让听者没有一点防备。
  最让笔者意外的一次反差是嗨爆全场的曲目之后面对观众肆无忌惮的叫喊声和持续的掌声,卡蒂雅娓娓道来弹起了德彪西的《月光》,连开头的弱起也带着诗情画意,如果之前的演奏热烈到几乎将音乐厅点燃,那么此刻曲中的PPP真的是轻到了命悬一线,并且一直到作品结束都没有出现超过PP的音量,单从这里就能感知卡蒂雅对于气息的掌控能力。不到几分钟的光景,似乎之前的炙热已经烟消云散,听众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光,等着音乐慢慢淡出视线、钢琴家渐渐从演奏的状态中出来,掌声才打破沉静潮水般涌出。卡蒂雅不仅仅注重对音乐微观的细致刻画,还在宏观的曲目格局上颇有规划。
  五、曲目选择的格局与具有时代意义的诠释
  从《轻盈》含而不露的飘逸到《鬼火》捉摸不透随处闪现的轨迹到第三首实实在在的钟声,随着音色的越来越明亮卡蒂雅预设的格局渐渐显露,她在演奏《钟》时对音乐句法的设计考虑更多,并且细腻的演奏出不同类别的大钟小钟随风摇摆发出的声响。卡蒂雅将李斯特的四首作品演奏成一个累积、发展、升华、绽放的整体,这期间无论听众多么热烈地鼓掌,钢琴家都充满了仪式感,不受影响地在自己规划的光环中运行。更让我惊讶的是卡蒂雅的小宇宙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如此四首超高难度的李斯特作品之后,她仅仅起身鞠躬接受掌声,还没等观众回过神来感叹她就已经开始演奏《彼得鲁什卡》。
  提及《彼得鲁什卡》就不得不提到第三首《狂欢节市集》,此曲的乐谱一眼望去全是密集的音块,还经常出现三行谱平行以及非常规技巧能解决的难题,听着音乐会让人觉得这首的音响是为多只手而创作的。在笔者的头脑里一直对多年前听到的波利尼演奏的此曲印象深刻,他是那么用心地将每个声音、每个技术难点都清晰演奏出来,按照专辑的录制时间来算,波利尼应该算是第一位对此曲完全遵照乐谱演奏,并且具备强大的技术和用现代洗练的美来解读此曲的钢琴家。之后数年来经过演奏家们的不同演绎已经提出了多种新的视角,卡蒂雅的诠释具有时代意义,她是采用演奏现代音乐的方式在解读这首作品,同时还兼备了原芭蕾舞剧的故事情节。她会参考同名管弦乐作品的声音色彩和处理方式,摒弃一味地模仿,提炼出她需要的效果,而后站在钢琴这件乐器的角度来表达声音的需求。在音乐技术最激动的时刻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反之在看似柔情冥想的段落内心的张力是不能松懈的,演奏时的表面现象和内在状态既是相对立的又是有机的结合体,音乐汹涌澎湃时内心的恒定和音乐云淡风轻时心里的执着造就出刚柔并济,冰火两重天。
  结 语
  经过数十载舞台实践的历练以及近年来在法国的生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卡蒂雅独特的气韵:高超的技术、持久的耐力、强大的气场以及慢条斯理中有着法式的柔情和百转千回。从小在格鲁吉亚的耳濡目染,卡蒂雅应该深受俄国文化的影响,天然散发出来的自信和成熟是她与生俱来的,野性但不歇斯底里,随性却不肆意挥洒。同时,反差也是她演奏中展现出的特点之一,她在狂热和静谧的级别上都争取做到极致,拉宽了中间段的距离。在钢琴演奏中疾驰的速度和辉煌的力量是无法同时持有的,所以卡蒂雅并没有将两者同步,她巧妙地突出了不同的侧重点,甚至在一个乐句中营造出迅捷与力道的对比,以呈现出电光火石般刹那间的辉煌。
  卡蒂雅演奏时情绪和呼吸的配合也有独到之处,美妙的声音色彩中有感情的投入方能产生韵味,这里的呼吸已经不是平时赖以生存的一呼一吸,而是音乐结构下的气息。当技巧进入白热化时投入充沛的情绪能让音乐更加富有感染力,为了避免心潮的起伏带来的不可控性,必须提前运用气息协调好相关环节,这样不仅可以轻松带出殿堂级别的技术,将技巧幻化在不易察觉的呼吸中,还能让音乐启发观众的灵觉。卓越的技巧是开启高层次意义的钥匙,卡蒂雅一直努力探求的是隐藏在璀璨光影之后的强大音乐理念和深层次含义,音乐会是演奏家超越别人更加超越自己的尝试,感恩“85后”钢琴家给大家带来的视听盛宴!
  (压题图片为:卡蒂雅在上海钢琴独奏音乐会上 李乐为/摄)
  陈茹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其他文献
摘要:级组是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着力点往往在班主任的工作上,容易忽略了级组的重要作用。其实,级组工作起到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级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成效,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加强级组的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级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级组;人际关系;民主意识;集体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7
摘要:高校开展新生教育对于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平稳过渡具有重要意义。新生教育同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新生教育需要抓住适应与养成这条主线。主题活动目标明确,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新生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主题活动;新生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本文从上课的程序上阐述了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堂模式;高效课堂;语文教学    一、预习自学,探究问题  在上课前,学生依据老师的导学案这一学习的路线图,按图索骥,自主学习,学生们或苦思冥想,或画画勾勾,心无旁骛,认真专注。让学生完成字词、阅读的任务,并能初步的感知课文内容。在完成学案之后,要及时反馈问题。学生先是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然后老师公布答案
摘要: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提出了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政策。人文外交是民间外交和文化外交的结合,以对外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基本形式开展。外语人才是中国外交“大众化”和大力开展人文外交的重要支撑。目前,在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践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因而,加强对外语专业学生外交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借以提升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素质,进而培养大批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源自教师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如果班主任老师能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更加明显。  关键词:爱;赏识;中职;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29-02  在校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多为中考的落榜生。他们不仅知识储备少,而且行为习惯
一  李纯一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但我从未叫过他“老师”。白打四十年前与他结识,我就一直称他为“李先生”。这个称呼从未改变,直到2019年我最后一次去北京老年医院看望他,李先生一如既往地叫我“小方”。在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时,他说:“小方,你的头发都白了。”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医院禁止亲属探望,这使2019年我与李先生的见面竟成为永别。  2021年1月15日,李先生仙逝,享年101岁。  李先生
摘要: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充分利用孩子的良好天性,有效、高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毋庸置疑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它使得课堂真实并精彩。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低年级;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摇?摇?摇?摇?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必修课。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手段与方法是否合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材的构建入手,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及方法,结合已创建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幼儿教育钢琴弹唱教程》,阐述了如何在短时期内使学前教育的学生具备扎实钢琴弹唱基本功和编配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的初步技能,以适应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
摘要:民工子弟学校设置和运营的初始阶段,其办学经费被明文规定为“由办学者负责筹措”,主要靠低收入的民工家长缴纳的廉价学费来运营,在资金、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很多市民和团体对民工子弟学校抱以同情和支援的态度,在人力、物力、金钱和舆论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援助。本论文试从人力援助的视角,探明不同时期民工子弟学校社会援助的实际情况及新动向,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关键词:人力援助;民工家长;大学生
一  当一个青年作曲家的作品既没有出版渠道,又难以在一线城市演出时,他会将作品录音放在网上。我最初是在赵曦的新浪博客上听到了他的《葳蕤》(为双筝、串铃与七片铜磬而作),极有趣——中国作曲家很少会对“有趣”感兴趣。这样玩出来的音乐,往常听一遍也就过去了。不料越听越有趣,随《阳关三叠》在行云流水中,迷魂间猛然发觉早已卷入另一个时空。  接着又听到了他的《热带鱼》和《关于“瞬间接触”的七个幻象》,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