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上好小学语文室外课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好小学语文室外课,适合儿童好动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悟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要因地制宜,有效开发校园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社会与文化生态资源,为此,教师应树立三种观念,即系统优化观、安全活动观和统筹协调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室外课;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全力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让师生共同走出教室这一传统而又相对狭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放眼高墙之外,亲自用手触摸世界,用心感受、体验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上好小学语文“室外课”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创造条件,将小学语文课堂移至教室之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孩子置身于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完全解禁,思路才能尽情放飞,学习的期望才能被激起,生命的活力才得以体现,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生活的真正主人;只有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才能有利于活跃思维,释放情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才能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探索者。
  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老师就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步入广阔的原野,投向大自然的怀抱。通过野外体验,即使不到“黄鹤楼”,不到“扬州”,也可让孩子们亲自感受别具一格的“烟花三月”的气息,体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绝妙意境。教师再导以恰当的启发,我们相信,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都会有自己独到的感悟,独特的想象,并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诗歌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最终有效地激活他们思维与情感的灵性。
  二、有效利用课外资源,上好小学语文室外课策略举隅
  (一)有效开发校园资源,上好“实践性室外课”
  在语文教学中,学校图书馆及校园环境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师要切实将语文课堂延伸到学生的阅读实践中,定期组织阅读知识竞赛、开展经典诵读等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例如,语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地欣赏校园美景,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考察校园的发展后,再以“校园伴我成长”为题作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特别高。合理利用校园资源,对上好室外语文课是大有帮助的。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上好“欣赏性室外课”
  语文课程中的自然资源包括江河湖海、高山平原、四季风景等生态环境。在教学中,应抓住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当地实际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根据季节、时间变化合理安排。通过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上好“欣赏性的室外课”。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课《梅花魂》,就可带领学生在白雪皑皑的野外,欣赏那朵朵冷艳、缕缕幽香的梅花,通过认识、理解梅花那经霜傲雪、不惧严寒的特性和品格,使学生深切感受“外祖父”那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梅花精神,油然而生对“外祖父”拳拳赤子之心的崇敬之情。
  (三)合理开发社会与文化生态资源,上好“探索体验性室外课”
  社会与文化生态资源包括博物馆、展览馆、工厂、农村,以及人文景点、旅游胜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乃至学校与社区建立的家长学校、德育基地、学生实践基地等,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优势,上好“探索体验性室外课”。例如,以《小镇的变迁》为题作文,就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访社区,融入生活,调查实践,既要了解小镇的昨天,也要认识小镇的今天,并想象小镇的明天。如六年级学生在文中写道:“小镇上变化最大的要数王二龙,以前成天游手好闲,打架扯皮……去年,王二龙从外地打工回来,新娶了媳妇不说,还在镇上盖起了小洋楼,挂起‘渝东第一楼’的牌子,楼上开设旅馆,楼下经营餐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面对客人,二龙以前的那些痞子形象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笑容可掬的面容……”这就是对社会文化资源的典型利用!
  三、上好小学语文“室外课”,应树立三种观念
  (一)系统优化观
  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室内课”应占据主导地位,“室外课”应在各种条件相对完备的情况下进行。既要发挥“室内课”与“室外课”各自的优势,更要尽可能地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功能的有效整合与提升。在实际教学中,一要注重“室外课”明确的目标性、趣味性与直观性;二要注意各个环节设计的精密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三要注意课外资源的系统组合、配置优化,使之协调运作,相互支持,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内涵。
  (二)安全活动观
  学生的活动场所由教室延伸到了校外,由此而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就成了教育活动最敏感的一条警戒线。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合理制订安全预案,大力强化安全意识,着重培养野外生存能力,努力锻炼其坚强意志,确保教育活动安全高效。
  (三)统筹协调观
  走出课堂,走出书斋,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语文学科走进其他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然要与社会、家庭、其他学科教师及文化场所等取得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表可以灵活变通,语文学科的教学顺序可以重新调整,同一年级各门学科的课外学习资源都可能实行“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同一学科的不同年级或班级也可以通过“课程整合”来达到课外资源的共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统筹协调的观念,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走出课堂,教师的角色绝不仅是一个导游,而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协调者和组织者。
  总之,让小学生走出教室学语文,带给教师的,是巨大的挑战,带给学生的,是其主动发展与快乐成长的良好机遇。
  (责任编辑:刘宝瑞)
其他文献
伊犁河谷尼勒克县的唐不拉草原是新疆唯一的黑蜂自然保护区。19世纪末高加索蜜蜂由俄罗斯侨民带至伊犁河符,迅速在新源、尼勒克、巩留等东部山区繁衍,形成特有的地方品种——伊
【摘要】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巧妙渗透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学习情境,则可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想象思维,使其主动探究;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知识感知、巩固深化、实际运用有机融合起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读者与文本、编者(包括插图的创作者)之间也通过阅读行为这一桥梁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那么,插图——作为特殊的对话成员,就不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被遗忘。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插图,犹如架设在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间的桥梁,促进写作教学与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等也在不断创新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得以凸显出来,为了适应时代和新课改的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语文教学状况,将理论教学和语文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向前发展。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
本文主要介绍了保证测量质量的方法--即建立完善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体系与做好测量过程的控制工作相结合,以确保测量的准确统一.
课堂是一个舞台,教师在课堂中起引领作用,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就必须精心地备课,强化学生预习,深化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教学时注重鼓励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心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必须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学好语文。本文主要从兴趣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兴趣;小学语文;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的改革让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新课标曾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纵观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我侧重对中学语文课程进行了再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育,即祖国语言的教育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
本文提出同轴度设计和检测中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设计者对基准和公差值选取不当和检测者不按设计给定基准评定误差值的严重性.